刘长安、刘若月则又要小一岁,还没上学呢。至于刘乐安就更小了,还不满三周岁。
刘宽笑呵呵地将年纪最小的刘乐安抱了起来,然后装模作样地检查几人堆的雪人,最后道:“堆的不错嘛。”
刘若雪得意地道:“那是,咱们可是堆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的呢。”
“那我要不要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刘若雪道:“我都上三年级了,才不要小红花爹爹要真有小红花,就给定安弟弟吧,学前班的孩子才喜欢这个。”
刘宽笑道,“小红花没有,不过有黄瓜和西红柿!”
随即让小厮从带进中院的保暖箱中拿出黄瓜、西红柿来保暖箱也是朱植送的,其实就是给竹箱包裹了一层棉衣。
大冬天里看到夏天才有的瓜果,几个孩子还是很惊喜的,当即一个个吵着要起来。
刘宽道:“人人都有,不过得洗干净了才能吃。”
这时朱蕙兰、苏采薇一起从屋子里出来了。
朱蕙兰直接让侍女过来将刚分到孩子们手中的黄瓜、西红柿拿去洗,口中则道:“大冬天的让孩子们吃这些东西,着凉了怎么办?不如留着做菜。”
刘宽道:“做菜这边还有白菜、苋菜等蔬菜呢,瓜果可以放屋里一会儿,等它们不那么凉了再给孩子们吃。”
朱蕙兰笑了笑,算是同意了。
吃过晚饭,一家人又坐在偏厅,看书的看书、闲聊的闲聊倒不是其他房间不暖和,而是刘宽府中已经养成了这种饭后家人们聚在一起待会儿的习惯。
“今日我进宫看望母后,她身体似乎不如去年冬天而了,前阵子还感染了风寒,好不容易才治好。”
刘宽微微沉默。
过了年,明年是马皇后的六十大寿,或者说明年她就六十岁了。
历史上,马皇后是洪武十五年离世的,如今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近十年。
虽然这些年大明医学有进步,但毕竟进步有限,马皇后身体越来越差,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也不知这一时空,马皇后先一步去世后,朱元璋会是什么反应。
想到这里,刘宽道:“后日休沐,我随你一起进宫看望一下皇后娘娘。”
朱蕙兰微笑道:“那我随夫君一起我看出来,母后也想跟你多聊聊呢。”
说完,朱蕙兰便要喝茶,结果茶杯才送到嘴边,便觉得一阵恶心。
刘宽关问道:“娘子怎么了?”
一旁苏采薇道:“夫人这个月例假可是还未来?”
刘宽有点惊讶,没想到朱蕙兰、苏采薇关系都好到知晓彼此例假时间了。
随即他才恍然醒悟什么,握住了朱蕙兰的手问:“娘子,难道你又有了?”
朱蕙兰俏脸微红,点头道:“应该是。”
朱蕙兰今年已二十七了,在普通人家,如果结婚早些,可能过几年都能当奶奶,自称老身了。
再加上过去几年她都未能怀上,便以为后面不会再有了,谁知道竟然又怀上了,一时竟颇为娇羞。
刘宽却毫不意外,朱蕙兰才二十七岁,如果是在后世,好些女生才大学毕业没几年,风华正茂呢,正是怀孕的主力军。
他当即命人去找京师医院找妇科大夫来。
府中仆从带着最新款的四轮马车而去,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大夫请来了。
大夫给朱蕙兰把了把脉,断定是喜脉,当即便恭喜起刘宽来。
刘宽自是高兴得很,让人给诊费和赏钱,便是府中仆婢也是人人有赏
两日后。
刘宽跟朱蕙兰带着刘长安、刘若月一起来到了皇宫见马皇后没办法,刘宽几个孩子中,马皇后如今最喜欢这对儿龙凤胎兄妹。
见面地点依旧是在大善殿。
如今大善殿被改造过,通了暖气,即使在寒冬腊月,里面也温暖如春,倒不怕马皇后和孩子们冻着。
“参见皇后娘娘(母后)。”刘宽、朱蕙兰先向马皇后行礼。
刘长安、刘若月则在后面跪拜道,“外祖母万安。”
“长安、若月也来了?快快起来,地上凉。”马皇后满脸笑容,下来亲手拉起了两个孩子。
刘宽想起以前每次来,马皇后口中都是“宽儿如何”,不禁心里笑了笑:我果然是失宠了呀。
因为刘宽、朱蕙兰是以家人身份拜访,马皇后为人又宽善,当即便让宫人搬来座椅,让刘宽一家子都坐下聊,甚至上了热茶和温好的饮子。
马皇后先跟两个孩子聊了会儿,然后才跟刘宽聊。
“到年尾了,天工院的事务应该多了不少吧?好不容易休沐,宽儿不在家休息,怎还来看我这个老婆子?”
刘宽道,“听闻您前日子染了风寒,我一直没抽出时间来探望。如今休沐,当然要来看看。”
马皇后道,“人老了,不中用了,动不动就生病,不能总叫人来探望吧?你们都是有正事的人,蕙兰来看过就行了。”
刘宽微笑道,“我也是想来跟您聊聊天。”
“你跟我这个老婆子有什么好聊的?”
刘宽道:“我给您讲讲后世的影视故事吧?”
马皇后点头笑道,“你既然来了,讲讲也行就讲去年你提过一嘴的那个有明教的武侠剧吧,当时听着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第455章 朱元璋:咱成了阴险小人?咱是猪腰子脸?
刘宽脸上笑容僵了僵。
他没想到马皇后竟然想听《倚天屠龙记》。
这可是一部将朱元璋写成反面角色的小说啊,让他怎么细讲?难不成要临时改编一下?
很快刘宽就有了决定反正后世那么多让朱元璋不高兴的事他都讲了,也不差这一个。再说了,这《倚天屠龙记》又不是他写的。
马皇后见刘宽愣神,看出些什么,问:“怎么,这个武侠剧不方便讲?”
刘宽道:“也没什么不方便,就是原著将陛下写成了反派。”
“重八被写成了反派?”马皇后听了很惊讶,随即笑道:“那我更想听了要把他写成反派可不容易吧?”
刘宽解释道:“小说本来大都是虚构的,参杂了很多作者个人想法,皇后娘娘切莫当真。”
马皇后笑道,“知道知道,听着就图一乐嘛想想看,把重八写成反派确实比歌功颂德要有意思些。你快讲吧。”
刘宽只能讲起来。
“这部小说是承接它上一部小说《神雕侠侣》的,话说当年蒙古人数次攻打襄阳,曾有一对夫妻率领武林人士协助宋军守城,数次击退蒙古军队”
《倚天屠龙记》全篇近百万字,再加上得先交待前作《神雕侠侣》的部分内容,若是真按原著一字一句地讲,只怕几天几夜都未必讲得完。
所以刘宽是按照他记忆里的相关电视剧来讲的,有些内容一句话带过,有些则细讲。
虽然他口才一般,远不能跟原著文采相比,但故事内容毕竟精彩,不论是马皇后,还是朱蕙兰等人,甚至是原本在旁玩耍的刘长安、刘若月,都听得津津有味儿。
将近中午时,刘宽才讲完一半。
他本想告辞回府,等年关时天工院封了衙,再来给马皇后接着讲的。
谁知就在他准备将张无忌被朱武两家谋害、跌入山崖这段剧情收个尾时,朱元璋和朱标来了。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刘宽带着家人向两人行了礼,便道:“时候不早,微臣便告退回府。至于剩下内容,等天工院封衙后微臣再来讲给皇后娘娘听。”
朱元璋玩味地看了刘宽一眼,问:“讲什么呢?还非得等封了衙再讲?”
其实他早就通过宫人中的耳目,知晓刘宽在大善殿给马皇后讲一部叫《倚天屠龙记》的武侠剧,所以才提前收工,还专门叫上朱标一起过来。
如今听刘宽竟然要走,他自是不肯放过。
大约是刘宽“断章”太绝,非断在张无忌落崖处,连马皇后这样的温厚之人都忍不住腹诽了,见状便笑着道:“宽儿在讲一部以重八率领明教弟兄打天下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呢。”
朱元璋有点意外,道:“咱啥时候加入明教了?”
这下轮到刘宽意外了,“陛下竟然未曾加入明教?”
没加入过明教,你为啥取国号“大明”?
朱元璋道:“非要计较的话,咱当年投入的郭子兴部红巾军反倒是跟白莲教有关联。”
“至于明教,元末之乱早年的民间组织,到了咱参加红巾军时,其在北方影响力巨大,但到了江淮一带反倒不如白莲教影响力大。”
“当然了,明教、白莲教都发于宋代的摩尼教,非要算作一家也行。”
刘宽没想到真实历史竟是这样,他当即趁机道:“所以说,微臣讲的故事就是小说家之言,胡编乱造的嘛。”
朱元璋到马皇后那边坐了下来,笑道:“既是胡编乱造的,你不妨中午就在这边吃饭,趁着今日休沐把故事讲完,让咱也跟着听个乐子。”
刘宽很想拒绝,偏偏这时候儿子刘长安还出声搞助攻。
“父亲就讲一讲吗,张无忌落崖后怎么了?不会摔死了吧?”
刘宽摸了摸儿子的头,心道:刘长安,你可真是个大孝子!
这时朱标亦笑着道:“妹婿,多日未曾相聚,你就当是走亲戚了。吃顿午饭,再讲讲武侠故事,也碍不着什么。”
刘宽无奈,只好留下来一起吃午饭。
朱元璋先听朱蕙兰将前面的内容大概复述了遍,便忍不住评价道:“什么少林、峨眉、昆仑、华山,一群武林正道,竟然为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江湖传说,将一对从海外归来的夫妇逼死。”
“如此看来,他们的行为比小说里咱和徐达、常遇春他们代表的明教反元义军可差远了。就这他们还称明教为魔教,自诩正道,真是可笑!”
朱标则好奇道:“妹婿,那屠龙宝刀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得到它的人真能成为所谓的武林至尊?”
刘宽笑道,“太子殿下何必着急,等听到后面相关剧情处自然能明白那谶语的意思。”
这时候,宫人开始上菜,于是几人便在马皇后的招呼下吃起午饭来。
饭后,刘宽自然是接着之前的故事讲。
《倚天屠龙记》在张无忌坠崖前,其实比较虐,甚至剧情有点压抑。可等张无忌坠崖喜得九阳神功后,就变成爽文了。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这三个年长且思想比较深邃的听着还没什么兴奋,可周围的宫人和刘长安、刘若月却听得爽得不行。
两三个小时后,在刘宽一再提速的情况下,把故事讲到了末尾。
念及末尾中朱元璋陷害张无忌的剧情终究影响不好,刘宽在讲到谢逊出家为僧后,便道:“陛下,可否让宫人们退下?”
朱元璋挺相信刘宽的,也不问为什么,便示意李贵带着宫人们退下。
见大善殿真就只剩老朱一家子,刘宽才将《倚天屠龙记》结尾的剧情大概讲了。
果然,朱元璋听完直接拍桌子道:“真是胡编乱造将天下红巾军乃至所有反元义军皆归为明教领导,本就可笑。”
“还编出咱用阴毒计谋离间那张无忌与徐达、常遇春之关系,逼迫那张无忌辞去明教教主之位的事情来如此编排咱,莫非这《倚天屠龙记》的作者跟咱老朱家有仇?”
“再说了,从你所讲的这些剧情中张无忌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心志、性情根本就不是个合格的领导者。”
“即便真有一方有武功和这诸多武林门派的世界,咱让他当那什么明教教主,乃至当新朝开国君主,他也当不好,说不得新朝就是个二世而亡的结局!”
刘宽道:“陛下明见其实后世稍微知晓些元明清三代历史者,都知道《倚天屠龙记》是有意编排、抹黑您大概写此书的人真对陛下和大明有意见吧。”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此人出于后世,对元明两代历史知晓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