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藩船队离开玄东港,为了安全起见,以及及时补充淡水,便沿着中美洲的东海岸线向北行驶。
不过这样安全倒是安全了,遇到风暴天就可以及时靠岸,然而行程也因此延长不少从地图上看,要是离开玄东港后横穿海湾,直抵后世的古巴群岛北部,只需走三千里海路。
如今要走近两倍的路程,便是安全的代价。
就这样,四艘战舰和一百多艘大小海船,走了近一个月,方抵达后世的墨西哥南部东海岸坎昆处。
鲁藩在此又修整两日后,朱檀招揽的鲁藩水师指挥使齐三顺来旗舰邹邑号向朱檀议事。
“大王,接下来咱们只需横穿过这处海峡,便可抵达建藩地了。”
朱檀看着舆图,问:“齐指挥估计以咱们航海的速度,需要多少时间通过这海峡?”
齐三顺道:“按照朝廷所给的资料,此处到对面大岛约有五百里海路。只是微臣观这一带风向多是东南风,因此顺利的话,我们大概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朱檀点头,“航海之事你是行家,你心中既有定计,按想法指挥船队就是。”
齐三顺犹豫了下,道:“末将看朝廷给的资料,这一带海上多风暴,此番横渡海峡,还请大王以安危为重。”
朱檀一笑,“孤省得若真出了事,咱们有两台电报机,也是可以联系的。”
接下来,齐三顺又跟朱檀聊了一些横渡海峡的具体事宜,这才离开,回往他所坐镇指挥的另一艘战舰。
鲁藩船队横渡海峡的头一日很顺利,可到了当天深夜,却忽然遭遇风暴!
邹邑号的船舱内,朱檀本来搂着王妃汤秀珍(汤和次女)睡得正香,结果被猛烈的摇晃给摇醒了。
汤秀珍也跟着醒过来,紧张地抱住朱檀胳膊,问:“大王,船怎么晃得这么厉害?”
朱檀也很紧张,但尚未失去方寸,挣扎着从剧烈摇晃中起来,大喊道:“来人!来人!”
一名守夜的宦官跌了进来,满脸惊慌地道:“大王,不好了,咱们好像遇到风暴了!”
风暴?!
朱檀脸色一白。
出海近半年,他不是没见识过海上的风暴,可能让他的邹邑号摇晃得如此剧烈的风暴,却是头回经历。
最主要的是,以前船队都是沿海行驶,遇到风暴立马就能靠岸找地方躲避。
可如今船度已然行至海峡中央,这风暴可怎么躲?
想到这里,朱檀脸色愈发白了,忙大叫道:“快让电讯组发报联系齐指挥,问他该怎么办!”
第443章 大业未成身先死?鲁王流落荒岛
“奴婢这就去!”
守门宦官几乎是爬着离开,因为船摇晃得太狠了,很难站稳。
朱檀本来一只手扶着桌子,跟着摇晃稳住身子,谁知船忽然又反向猛晃了一下,他脚下不稳顿时摔倒,头不知道碰到了什么,只觉得猛的一疼,人就失去了意识。
而在失去意识之前,他仿佛听到了汤秀珍的惊呼声。
同时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我该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大业未成啊’
等朱檀重新恢复意识,苏醒过来时,已然感觉不到摇晃了。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应该还在船舱内,周围也没水,先就松了口气。
然后就听见了汤秀珍惊喜地道:“大王醒了?快去传王大夫!”
朱檀挣扎着想起来,却发现身上好几处疼,尤其是后脑勺。
他往日里是最受不得疼痛的,此时却是顾不得了,忙问:“船队怎样了?损失如何?”
汤秀珍听了这话,脸上喜色顿时消失了,张了张口,似乎是不知该如何说。
朱檀急道,“情况如何,你快说呀!”
船队关乎他的建藩大业,若是损失太严重,说不得他只能回到大明,重新来过然问题是,出了这种事,只怕父皇都不会允许他再出海就藩。
因此他真的很着急。
汤秀珍道:“大王,臣妾也不知船队情况昨夜风暴中,咱们的船不知怎么跟船队脱离了,而今搁浅到了一个荒岛沙滩上。”
邹邑号跟船队失散了?
搁浅到了荒岛上?
朱檀一愣,随即又急问:“可曾让电讯组给齐指挥发电报?”
汤秀珍苦笑一下,道:“昨夜电讯组奉大王之命联络齐指挥,结果电报机摔坏了。”
朱檀又愣了下,随即怒道:“电讯组干什么吃的?不知道那台电报机比他们的性命还重要吗?还有,电讯组携带了部份零配件,电报机坏了难道不会修理?!”
汤秀珍道:“说是电报机几个核心部件都坏得太狠,已经没法儿修了。”
听此,朱檀气得一下子坐起来,拍着床怒骂道:“废物!都是废物!孤这就去毙了他们!”
汤秀珍听了吓一跳,忙关上了房门,回来低声道:“大王息怒,当下切不可意气用事啊如今邹邑号搁浅荒岛,我们能依赖的就这船上两三百人。”
“而今电报机没了,无法与朝廷联络,若是大王做事一意孤行,惹了众怒,只怕会”
想到某种情况,汤秀珍都不敢说下去了。
朱檀是个聪明人,也瞬间想到如今局面下可能发生的某些事,顿时脸色一白,甚至人都颤抖了下。
他随即抓紧了汤秀珍的手,道:“王妃提醒的对,而今处于非常时期,我确实要小心行事,不然的话,我们夫妻俩的性命怕是要丢在此处。”
朱元璋有鉴于历史上朱檀就藩后沉迷女色、炼丹服药把自己作死的荒唐行径,因此对朱檀私生活管得颇紧。
虽然早早就为他和汤和次女定下了婚事,却等到十九岁才让他跟汤秀珍成婚。
因为聚少离多,朱檀目前跟汤秀珍感情还不错,却也因此,成婚两年多了,汤秀珍仍未为他诞下儿女。
汤秀珍又道:“待会儿让王大夫再为大王检查下身体,若是无碍,大王还需早点出去,安抚人心。”
朱檀先点头,随即想到眼下的情况,不禁愁眉苦脸地叹道:“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四哥、三哥、六哥、七哥他们出海建藩,都没出事,偏偏轮到我就出事了。”
说到这里,朱檀又想到什么,忙问:“对了,邹邑号没坏吧?”
汤秀珍叹了口气,道:“邹邑号也损坏了,好在成千户说,只要有足够的木料,花费一些时日勉强可以修理。”
“但邹邑号搁浅的是个不大的荒岛,岛上多是灌木,并无大树。想要得到能修船的木材,只怕要到南边的大岛去才行。”
“南边还有大岛?”朱檀眨巴了下眼睛,“会不会就是我们要就藩的大岛?”
汤秀珍道:“臣妾也不知,大王一会儿出去看看应能知晓。”
说到这里,随船的王大夫来了。
他给朱檀把了把脉,又查看了后脑勺的伤口后,便道:“大王基本无碍,只是后脑伤口这几日见不得水,身上瘀伤也需擦抹药酒。”
说完,就拿出一个用小玻璃瓶装的药酒放在了桌上。
“谢王大夫。”
王大夫没想到朱檀变得这么客气,微微一愣,道:“大王客气了,这是卑职分内之事。”
朱檀趁机问:“王大夫可知如今船上人都是什么想法?”
王大夫道:“自是心中不安,不知能否再联系上船队。不过船上大多是大王的侍卫、护军,只要大王没事,相信大伙儿便能安心大王一会儿可以出去走走。”
“好,孤这就出舱。”
艰难的困境反倒是激起了朱檀的斗志。
汤秀珍劝道:“大王还是先擦了药酒再出去吧。”
“回来再擦来帮孤更衣。”
当初朱檀考虑到就藩之地周边没哪个势力拥有海军,更提不上强大海军,且建藩资金有限,所以只从京师的宝船厂订购了四艘普通战舰。
其中最大的一艘战舰,便是他的旗舰邹邑号(邹邑,古鲁国国都之一)。
然而,即便是邹邑号,也只有三千九百料,不到四千料就这,还是朱檀考虑到大船航海更安全的缘故。
另外三艘战舰都只有两千多料,并且和邹邑号一样,都不曾包裹铁甲,也没有使用蒸汽机和轮桨作为辅助动力。
邹邑号若是不考虑舒适度,可以装载七八百人。
但作为旗舰,邹邑号确实以保证朱檀和汤秀珍的海上生活品质为主,故而船上宦官、宫女、侍卫、护军及水手加在一起,还不足三百人。
因操船、控帆需要,其中水手就有一百余人。
剩下的便是护军百人,侍卫三十人,宦官八人,宫女十六人。
最后则是随船大夫、厨师、工匠等共计三十二人。
在玄关卫换船后,新邹邑号虽然降低为三千五百料,可容纳这些人依旧绰绰有余。
当朱檀穿戴好衣衫,带着几名侍卫来到他舱室所在的这层甲板上,便见护军站立在各处,一副警惕的样子。
很快,护军千户成风就从下层甲板上来,行礼并关问道:“大王无碍了?”
“只是受了点小伤,无碍。”朱檀道,“昨夜船上可有伤亡和失踪?”
成风道,“失踪了两名水手,除此外,便是好几十人磕伤、碰伤,索性并无人重伤。”
听此,朱檀先松了口气,又问:“失踪的两名水手位置重要吗?可有人替代。”
“有。”
朱檀点点头,随即转身看向南边的大岛那确实是一座大岛而非陆地,因为朱檀都能看到岛东西边缘。
“成千户估摸那大岛离这边多远?”
“末将测量过,大概二十里左右。”
成风是掌管鲁藩三千护军中的一千水师的,这才与朱檀同船,负责实际指挥邹邑号。他本是水师将官,有专业技艺在身,说二十里左右,应该是没错了。
朱檀随即带着侍卫和成风等人在两层甲板上巡视了一番。
一则告诉众人他已经醒来,安稳人心;二则,观察邹邑号所搁浅的荒岛情况。
最后站在舰船另一边的甲板边缘,成风才道:“末将已派人到这荒岛上探查过此岛东西长约四五里,南北最宽处有一里多,最窄处则只有三百步左右。”
“岛上几乎没有树木,我等必须到那边大岛去,才能获得修船的木材。”
“好在昨夜风暴中,邹邑号挂载的八艘快艇只丢失一艘,坏了一艘,还有六艘可用。”
“末将的建议是,派人携带工具划快艇到大岛上去伐木顺带收集淡水,若是能找到瓜果,打到猎物,那就更好了。”
朱檀拿出千里镜,再次探望对面的大岛。
看了一会儿,他便瞧见岛内似乎隐隐有烟气升起,便道:“这岛不小,多半有土人生活。安全起见,最好先派人登岛探索一番,待探明岛上情况,再做决定。”
成风觉得这种海外稍大些的岛屿,即便上面有土人,也不可能是他们这些人的对手,朱檀这么安排未免太过谨慎。
但他并未反驳,而是应了声“是”,便去安排人手。
第444章 欲建小鲁国,老朱闻噩耗
成风虽然觉得朱檀安排事务太谨慎,可轮到他安排人手时也谨慎。
为了避免派到岛上的探索人员遭遇意外全军覆灭,他只派三艘快艇前去。如此,哪怕这些人出事了,邹邑号这边也有剩下的三艘快艇作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