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夺回西域后,朝廷可让伊教如佛道两家一般受朝廷赦封、掌控,若其不愿,则驱逐之。”
“再多遣僧侣、道士入西域传教,尤其是僧侣毕竟数百年前,西域佛门信徒居多,即便今日亦不曾断绝,是有相当基础的。”
“解决了宗教问题,再施以仁政,如妹婿所言,设法令当地百姓增收。”
“最后再多建学校,辅以儒家教化,必能令西域彻底归心我大明!”
听了朱桢这番话,朱标、刘宽都不禁微笑点头。
朱元璋更是笑着道,“老六这番见解很不错,几乎跟咱和标儿商量的差不多了,看来你这一两年主持日国事务,眼界果然打开很多,思虑也更加全面了。”
朱桢谦逊道,“皆赖父皇教导有方,更有几位兄长为榜样,儿臣才能不断进步。”
另一边,朱檀暗暗撇嘴,心想:说六哥眼界打开、思虑全面,不就是批评我眼界没打开、思虑不全面吗?
我有那么差劲?
朱元璋恰在此时看过来,道:“老十,莫要自诩聪明便骄傲自大,你还年轻,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朱檀是不敢顶撞朱元璋的,当即低头拱手,“父皇教训的是,儿臣谨记。”
心里则又在想:我一定要尽快就藩海外!从此自由自在!
朱桢、朱檀将西域之事聊得这么清楚,其他皇子自然没的说了。
于是朱元璋又拿大明内部的一些大事来考较诸皇子。
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才让众皇子退下去,却留下了朱标、刘宽、朱雄英。
朱元璋先对朱雄英道,“雄英,去年你已在京师亲军中磨练一年,想必对军中基层事务已有些了解了。”
“但你将来既不需要当将领,也不需要像你的那些皇叔般就藩海外,就军事而言,你更需要全面的了解。”
“因此,咱想趁着收取西域的机会,让你去历练一番并非去前线,而是在陕甘负责协助督办后勤事务。你可愿意?”
按大明习惯,朱雄英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而一年的军中生活则让他更成熟了些,已有几分成年男子的样子。
他闻言抱拳道,“孙儿愿意!”
“好。”朱元璋微笑点头,看旁边朱标张口欲言,他猜到朱标忧心什么,便道:“你放心,雄英去陕甘,咱会配备一支足够好的医疗队伍来保证他的健康。”
刘宽其实也有点担心朱雄英出意外,可听了老朱这话便放心了些,同时又不禁佩服老朱的敢与舍得。
第二更。
晚安~
第388章 八大军校,晋藩出海
朱元璋先给朱雄英派了差事,接着才聊起别的事。
“咱大明今年军事上便以收取西域为主;其次便是在南洋方面继续以卫所推行垦荒屯田之策,进一步扩张吕宋都司、海龙都司的范围。”
吕宋都司已经建立有几年时间了,如今卫所已经沿着吕宋岛西海岸设立到了南边的后世佛得岛一带实际国土范围局限于后世马尼拉湾周边的吕宋国,则早就内附了大明。
至于海龙都司,则是去年秋天在海龙卫基础上组建的。
主要范围包括后世马来半岛西南新嘉坡至吉龙坡数百里海岸,以及满剌加海峡对面的一些岛屿。
北边与暹罗、占婆两国势力范围相接实际领土并不接壤,因为中间半岛雨林中有许多只是名义上臣服于暹罗或占婆的土人部落。
南边则是与国土面积仍在持续萎缩的三佛齐王国相接壤。
等于是紧紧掌控住了满剌加海峡。
如今大明君臣都已明白,大明在南洋的统治扩张主要对手并非南洋诸国,而是当地的环境、气候想实现稳固且长久的统治,就必须让大明的卫所军尽力克复当地环境、气候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至少实现卫所军能自给自足才行。
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通过卫所军及移民,在当地垦荒屯田,建立类似贵州屯堡一样的卫所军村落。
这绝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注定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之功方能见到大的成效。
再加上南洋并没有能威胁大明统治的国度,所以不论是朱元璋、朱标,又或是刘宽,对大明在南洋的统治进度都不着急。
“国内政事今年咱们要做的也不少,其一便是彻底完成十七省的清丈田亩及摊丁入亩。”
“其二,则是向直隶、山东、河南、河北、辽宁五省之外的其他行省,推广种植红薯、玉米、土豆等新作物。”
“还有,在琼州、东蕃、吕宋等地的橡胶种植,也得盯紧些,尽快扩大种植规模橡胶于咱大明工业发展多么重要,咱们都是知道的。”
“其三则是教育改革事宜,刘宽,你认为今年学校制可否由直隶推广向其他行省?”
其实这事朱元璋该问总办此事的礼部侍郎李叔正。
但刘宽既负责协办此事,而今又是聚会之余的“闲聊”,说一说也无妨。
因此,他沉吟一二,便道:“教育之事干系重大,微臣以为还是稳健些比较好。”
“可以在直隶再试行一年,看有哪些问题暴露出来,待礼部教育司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向其他行省推广便会容易很多。”
朱标随即表态,“父皇,儿臣也以为教育改革稳健些较好。”
朱元璋点头,“既如此,便于直隶多试行一年,明年再看情况向其他行省推广。”
顿了顿,朱元璋又道:“咱还准备在登州、松江、泉州三府各择一地,建立海军学校;于北平、西安、昆明、广州各建立一所陆军学校。”
“再于京师建立一座‘大明军事学院’那七座海军、陆军学校的人事安排好说,这大明军事学院将以培养高级将领为宗旨。”
“刘宽,你认为这大明军事学院该由什么人担任山长?”
刘宽心道:这种事你心里该有答案吧,还需要询问我?
但他口中则老实答道:“微臣以为,既是培养高级将领的,那么还是由陛下或太子殿下兼领山长之职最合适。”
“哈哈哈,”朱元璋高兴地笑起来,“你果然跟咱想到一块去了标儿,这大明军事学院的第一任山长便由你兼领吧。”
“是。”朱标也知道这职位的重要,没推辞,直接应下。
朱元璋又道,“不过如今七座军校和大明军事学院都尚未筹建,此事也需要你来督办。若你那些个弟弟当中有适合当帮手的,你也尽管调用,不必客气。”
“儿臣明白。”
大约是坐的久了,朱元璋起身在殿内走了两圈,才站到一副大明舆图前,对刘宽三人道:“还有件事,今春咱准备在通政院下设立宣教司,专司宣传政策、教化百姓之事。”
“宣教司下暂设新闻局、审书局、文艺局等属司,负责管理报刊出版、书籍审核、文艺审核及宣传等事务。”
“另外,今春咱还将让人创办一份《大明月报》,待过几年积累了足够经验,时机也更成熟,再办一份《大明旬刊》。”
说到这里,朱元璋看向刘宽,“按你所说,这报刊、书籍之审核,与版权法有着颇深关系。”
“那专利法你迟迟没搞出来也就罢了,这出版法你可要帮着大理寺、刑部等部门,尽快弄出来若后面有什么不妥的,可以再改,没必要等万事俱备才去做。”
朱元璋跟刘宽接触久了,真就觉得刘宽做事有些书生气很多时候都喜欢准备万全再去做事。
在他看来,有些极其重大之事,确实得准备万全再做;但有些事,完全可以边做边修正。
刘宽太怕犯错误,缺少魄力。
刘宽也知道自己的缺点,闻言无奈一笑,应道:“是,微臣尽力而为。”
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月初八这日,大明朝廷各部院衙司纷纷开衙,大明这个庞大帝国,在春节期间短暂打个盹后,便又精神抖擞地运转起来。
一份份圣旨、诏书、文书通过水陆驿站传往十七行省、十大都司。
一封封电报,亦从京师电报司传往去年于各行省省治、都司治所。
在朝野一片繁忙中,晋王朱亦带着在广州准备了一年的就藩队伍,出海西去。
朱虽然准备时间不如朱棣那么久,但也凑齐了五千户移民,外加三千护卫军的家属,藩国同样有八千户大明百姓打底。
不同于燕藩前年独自前往印度,晋藩此番还有一支南海水师分舰队以及朝廷组建的西海卫精锐卫所军。
晋藩船队中的战舰比燕藩要少,仅四艘:一艘三千多料的铁甲舰,以及三艘两千料左右的普通风帆战舰。
因此,朱为了运送移民和物资,租用了上百艘大小海船。
再加上南海水师分舰队的十艘战船五千八百料的铁甲蒸汽风帆混合动力主战舰一艘,三千料的铁甲风帆战舰九艘。
此外,又有为西海卫运输军属、物资的几十艘军用大海船。
所以,在不了解实情的人看来,此番朱出海就藩的船队规模可比当初朱棣的大多了。
再加上如今民间对海外之事更加的关注,朱出海这日,广州码头附近竟聚集了许多百姓围观。
朱站在他的座舰“晋阳号”上,用千里镜又看了眼码头的景物,便将之收了起来,豪气干云地挥手下令。
“传孤王令,起锚,扬帆出海!”
“大王有令,起锚,扬帆出海!”
随着传令兵高喊声以及各战舰的旗语,朱的命令传到一艘艘战舰、大海船上。
风帆升起,在远处看来竟仿佛码头海面多出了一片遮蔽海面的云朵。
码头上,来给朱送行的朱博则还拿着千里镜在观望船队他这次来,其实是考察朱棣、朱留下的移民营址,看选哪个拿来用的,送朱不过是顺便。
虽然他还没通过海外建藩的文考,但他相信这次一定能过,自然要早早做好海外建藩的准备。
当用千里镜也难以看清“晋阳号”上的人后,朱博才收起了随身携带的千里镜,问一旁的幕僚,“从广州到那埃及需走多少海路来着?”
幕僚对齐王的“无知”早已习惯,闻言答道:“回大王,就藩船队庞大,为稳妥起见,选择的是沿海航行,故而此番需要走过三万多里的海路。”
朱博听了直摇头,“三万多里的海路,到北美去也就这么远了吧?真不知三哥怎么想的,非要去埃及那个地方。”
“离大明远就不说了,听说那地方还多是沙漠,且有西海卫堵在东北边,将来只能向西、南两个方向扩展藩国,实在是憋屈了些。”
听到这里,幕僚有点忍不住了。
“大王,埃及那地方若是走地中海,可是离欧洲很近的,又位于亚欧非三块大陆交界之处,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朱博哼道,“那地方再重要,有父皇布置的西海卫在,轮得到晋藩什么事吗?”
幕僚道:“如今是轮不到,但百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百年之后?”朱博笑了,“百年之后我与三哥谁还活着?再说了,百年之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讲完,朱博转身跨上马匹回城。
幕僚苦笑了声,也骑马和众随从一起跟着今日他们可还有不少事要办呢。
京师。
仪凤门外的军用码头,朱标也在给朱、朱檀、朱雄英三人送行。
“雄英,切记,你此番去陕甘虽意在观军、磨炼,但你自身安危始终是首要的,切莫逞强。”
胡须一把的朱标此时对朱雄英殷切嘱咐,仿佛一个老母亲。
朱雄英苦笑。
朱标的这类嘱咐他不知是第几次听了,此时便道:“父亲放心,孩儿知晓轻重。再说了,如今孩儿身体强健得很,没那么容易生病。”
一旁朱见状忍不住道,“大哥,雄英只是去陕甘负责后勤事务,又不像我跟十弟一样要去西域上战场,没必要这么担忧。”
朱檀也跟着道,“大哥,雄英已十六岁,都要娶妻了,是该离京锻炼一番。父皇都给他配了医疗队,还有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