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觉得无趣,索性不再问高丽相关的事了,而是道:“再过十来日便要过年了,过完年就是初二。今年中秋你便搪塞过去,没给咱们放电影,初二那天要放的视频、电影可得准备好了。”
听朱元璋提醒准备视频的事刘宽倒也不意外,应道:“陛下放心,微臣已经准备好了一部分,保证不让您失望。”
“那咱便拭目以待。”
“若无别的事,微臣便告退了。”
“去吧。”
过年了,刘宽一家比往年更高兴。
因为刘若雪、刘平安都得了奖状刘平安虽然要小一岁,但不论刘宽,还是朱蕙兰,对他的要求都比刘若雪更高,因此也在八月份入读学前班。
并且由于朱蕙兰的学前教育,以及刘宽在数学、常识方面的补课,刘平安期末考了个全班第三名,又获得了“优秀学生”荣誉。
至于刘若雪,确实在期末前才在刘宽、苏采薇的督促下突击学习,提高了一大截成绩,因此获得了个进步奖。
年后转眼就到了初二。
中午,刘宽带着朱蕙兰、苏采薇、刘若雪、刘平安、刘定安一起到宫中拜年,顺便参与老朱家的初二固定节目皇室观影会。
至于刘长安、刘若月,则因为太小,被留在了府中,由奶妈、侍女照顾。
皇宫,大善殿。
待刘宽一家子行礼、拜年之后,朱元璋便道:“刘宽,此次应该新的歌曲视频了吧?”
刘宽笑道,“自是准备了。”
“那就快些拿上来放给咱和皇后看吧。”
“是。”
刘宽应了声,便来到御案前,调出平板中准备好的歌曲视频合集。
朱元璋如今对后世歌曲也算有了一点了解,此时便问:“此番准备了几首?又是什么类型?”
刘宽笑着答道:“此番微臣准备了六首后世的武侠金曲。”
“武侠金曲?”朱元璋听了疑惑、不解,“怎么,后世很崇拜以武犯禁的所谓侠客?”
其实朱元璋小时候、少年时也听过一些个侠客故事,那时他对侠客也曾敬佩、向往过。
可等到他逐渐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了大明的开国之君,他对自恃武力的江湖侠客就是另一种看法了。
《史记》载,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司马迁写在《史记》中的原文虽是反对韩非子这句话的,可朱元璋看了,却觉得韩非子说得很对儒、侠二者若不能掌控于朝廷之手,那么就会扰乱朝廷统治!
后世能以武侠为主题,写出什么金曲,显然是对武侠颇为崇拜的。
朱元璋自是不解。
刘宽将平板放好,沉吟了下,道:“也不能说后世崇拜侠客吧,应该说,在后世因为一些原因,武侠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听了这话,朱元璋更不解了,问:“为何这么说?”
“陛下,此事说来话长,也不甚重要,不如先看视频?”
“也罢。”
朱元璋说着,示意刘宽下去,他自己操作,播放歌曲视频。
第二更。
晚安~
第383章 狗屁仙偶不如武侠,为14亿人供电多难?
朱元璋先将视频点开,便见先是一首名为《刀剑如梦》的歌曲。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
听着歌看了几眼视频,朱元璋、马皇后就被里面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打斗场面吸引住了。
朱元璋虽然曾纵横沙场多年,但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厮杀,后世影视剧中那种高来高去的轻功、飘逸灵动的剑法等武功对他而言自是好看得很。
待这首歌的视频放完,朱元璋才将之暂停,品味起歌曲本身来。
“这首歌倒是确有一股江湖儿女恩怨纠葛却又快意恩仇的味道。”
马皇后则道,“这视频里的打斗场面应该都是用后世那特效制作出来的吧?总不会是真的。”
朱元璋听了一笑,“咱们什么奇人异士没见过?江湖、绿林的那些人或许有些稀奇手段,但哪里有这视频中的武功?”
“若真有这些武功,天下恐怕也轮不到咱来坐,又或是咱坐了天下,也不知被这视频中高来高去的所谓侠客刺杀多少回了。”
刘宽选的第二首武侠金曲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朱元璋看着视频听完后,沉吟着道:“这首歌歌词意境倒是不错,颇为潇洒豁达,但说什么爱江山更爱美人属实是不该好男儿岂可沉湎于美色之中?”
马皇后笑道,“你不爱美人?”
朱元璋微,随即便道:“在咱眼中,美人跟江山相比不值一提。”
但这句话说完,朱元璋似是察觉到什么,立马又笑着对马皇后低声道:“当然了妹子不仅是咱眼里的美人,更是咱的至亲,和大明江山是一样重要的。”
马皇后笑着摇头,“我可没大明江山重要。”
老朱、马皇后在上面“打情骂俏”,下面只能安静听歌的众皇子、皇孙却都有点着急了。
虽然他们听刘宽放过不少后世的歌曲,但这次的歌曲明显与前几次风格又有不同。
再听老朱、马皇后谈论中提到什么打斗特效,就更想一睹为快了。
因此此时就有人暗自腹诽:您老二位就不能快些听、快些看,看完了再聊么?
老朱完全没有顾及儿孙们想法的意思,就按他的节奏,跟马皇后一起听歌看视频。
随后又相继看了《笑红尘》、《逍遥游》、《归去来》三首武侠金曲的视频,自是又一番评论。
半个多小时后,才放到视频合集的最后一首歌《沧海一声笑》。
只见视频开始,便是一幅意境绝妙的江景。
江山雾霭飘渺,两岸山陵绵延,水边停靠着一艘乌篷船。
尔后太阳在大江东边缓缓升起,阳光刺透薄雾。
这时一个不知年龄、不知长相的男子,背负一把长剑,走上了乌篷船,挥篙如剑,驾驭着乌篷船向着日出的方向远去。
同时一段沧桑男子声的念白传了出来。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朱元璋、马皇后看着视频上的这首诗,俱都一呆,却是想起了从元末乱世走来这几十年的种种,还有那些已不再世的故人。
这时歌曲前奏响起,不多时,一个仿佛喝了不少酒的男子用他那沧桑的声音歌唱。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视频中有江湖儿女相交畅饮的豪情,又在江湖争斗中显露凌厉而又飘逸的剑法,有飞针暗器,有威猛掌功,有得胜时的肆意狂笑,亦有失势的落魄哀伤。
几分钟后,视频放完,歌也唱完,朱元璋、马皇后却一时难以回过神。
过了好几息,朱元璋才叹道:“在咱看,这首歌唱的何止是江湖,也是人生啊。”
马皇后道,“写出之前那首诗还有这首歌的人,说不定便是个看透世事的高人隐士。”
朱元璋摇头,“我看未必咱见过那么多文人,早就发现,文人的文章与其为人往往未必是一回事。”
马皇后也从歌曲的情绪中抽离,笑道:“行了,孩子们都等不及了,咱们快些吃饭吧。”
然后让宫人给他们上饭菜。
又过了大半个小时,吃完了午饭,朱元璋才拿着平板过来找刘宽。
将平板电脑递给刘宽后,朱元璋顺嘴道:“可否跟咱简单说说这后世武侠文化兴盛之事?”
刘宽道:“陛下可记得,微臣曾说过,唐诗宋词,明清则以小说著称。至于武侠小说,有人将其源头追溯至《水浒传》,也有人将其追溯至清朝中晚期出现的一批侠客小说。”
“到了清末,及清朝灭亡新朝建立前的几十年,国家贫弱、世道混乱,人们自然更加期待那种拥有高强武功和正义感,愿意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侠客,乃至为国为民的大侠。”
“所以,那个时候以侠客为主角的小说便很多。”
“后来出现几位小说大家,他们所写的武侠小说既足够精彩,又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因而畅销华人世界。”
“再后来,出现电影、电视剧,便有人将这些武侠小说拍成影视剧,令其传播更广,武侠文化也因此达到顶峰。”
“不过在微臣来大明前的十几年,武侠文化便没落了,反倒是仙偶文化称霸。”
“何谓仙藕?”朱元璋不解。
“额,就是仙侠偶像的合称。”
“仙侠、偶像?”朱元璋想到寺庙里的泥胎木偶,确实能跟神仙联系上,随即又疑惑,“后世不是宣扬科学么,怎么那仙偶文化反而能称霸?”
刘宽看朱元璋的神色,便知道其多半误会了,于是解释道:“说是仙侠偶像,其实核心是谈恋爱,也即是男女之情就是不论天上的仙帝魔君,还是地上的皇帝、反派,通通都以男女情事为主。”
“比如说,正派男主弃苍生于不顾,只为复活女主;反派男主,誓要屠尽天下人为女主陪葬”
刘宽还没说完,朱元璋眉头就皱成了一团,并打断道:“都什么鬼东西?这就是所谓仙偶?若如此,咱觉得还不如那武侠文化呢,武侠还有锄强扶弱、义字当先,更有你说的为国为民之大侠。”
“若后世真如你所说的,盛行那什么以男女情爱为主的仙偶文化,当真是世风日下,新朝竟不管管?”
刘宽苦笑,“陛下,这里面事复杂得很,微臣也不尽知。”
朱元璋哼道,“咱大明文人、戏子日后若敢尽搞些以男女情爱为主的玩意儿,咱全都给流放到北边的罗荒都司去,让他们垦荒种地,看他们到时候是以情爱为主,还是以吃饱穿暖为主!”
刘宽觉得在这方面聊太多没什么意义,恰好见那边“家庭影院”摆好了,便道:“陛下,不如咱们去看视频?”
“行。”
朱元璋也收了继续询问后世武侠文化之事的想法,和马皇后带着一大家子入座。
“陛下,微臣这次准备了三个不算短的视频,内容各方面都有。”
说完,便调出第一个视频,将平板放好,开始播放。
这时朱元璋、朱标等人也看到了视频名字。
“难?为14亿人供电!【星球研究所】”
看到“星球研究所”这个阿婆主名字,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早前看过相关视频的朱雄英、朱允等皇孙,都期待起来。
因为一直以来,该阿婆主的视频都颇为精良,且多有令他们震撼的后世大场面,看着很过瘾。
当然了,供电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众人所关注的。
自前年大明开始为京师各衙门供电后,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中间发生了不少次停电、断电之事。
大明如今为京师诸衙门供电都时不时因各种意外停电,想要做到给京师百姓供电,乃至给整个大明供电,更不知需要多久。
后世却需要为14亿人供电,朱元璋等人自然好奇新朝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