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蕙兰不想让人觉得她妒忌或介意一个婢女,便没强行此事。
结果后面春兰、秋月有样学样,都不想嫁人,也就冬梅态度不坚决,也许再过两年,会想通也说不定。
至于给朱蕙兰陪嫁的桃夭、灼华,却是已先后许给了锦衣卫将官,但仍在府中做事她们本非奴婢之身,算是刘府长期(终身)雇佣的仆人。
刘宽想着府中事,只觉得没过多久,就到了西郊。
“老爷,陶瓷厂到了。”
刘宽及一众随从停在了一片拥有陶瓷窑的建筑群前。
这座陶瓷厂规模不大,目前只有陶窑三座、瓷窑两座,是去年刘宽让府中收购的一处产业。
以刘宽如今的身份地位和家财,置产自然不会是纯为赚钱,更多时候是为了兴趣。
比如这座陶瓷厂,以前跟其他民间作坊一样,生产一些陶器、瓷器,没什么特色,只能给普通老百姓用。
被刘府收购后,便按照刘宽的指示,开始研究烧制陶瓷管道、瓷砖以及抽水马桶。
前两者对技术要求不高,已经研制出来并投产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宣传、销售了这对人脉关系广大的刘府来讲不是问题。
刘宽今天来,却是听闻厂里研制出了实用且价格也不算贵的抽水马桶,便想趁着休沐日过来看看,顺便视察下陶瓷厂。
第一更。
【今天还是要去拜年。。。】
第370章 坐式马桶,销售秘诀
陶瓷厂管事黄润发得知刘宽来了,立马带着厂里几位执事、窑长出来迎接刘宽今日过来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提前派家仆通知了的,故而陶瓷厂今日并未开工,就等着他来视察。
“侯爷金安!”
黄润发几人或许提前演练过,见到刘宽后一起作揖问候,竟很整齐。
“诸位有礼了。”刘宽亦平揖还礼。
黄润发几人对刘宽还不够了解,见刘宽待底下人如此有礼,一时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刘宽见黄润发要开口说什么,便道:“客套话不必讲了,咱们到厂里各处看看。”
黄润发本来想了一套恭维、吹捧的话语,如今只能憋进肚子里,乖乖应道:“是。”
刘氏陶瓷厂建筑群占地几十亩,地方相当大,因此目前并未建围墙,只在一些地方建了土墙或者栅栏,然后就是一座木制大门。
从大门进入厂里后,刘宽道:“先去员工宿舍区吧。”
“是。”
黄润发口中应了声,心里却想着,这江宁侯怎么不按常规套路来呀?
幸亏他对刘宽交代下来的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不敢拖延,更不敢糊弄,不然今天未必能令刘宽满意。
几人没走几步就到了宿舍区,只见几排两层的砖石加水泥建筑立在那里,前三排一二楼走廊上都拉了晾衣裳的绳子,有不少衣服在晾晒,说明员工们已经入住了。
刘宽在宿舍区转了转,甚至随即进入几间宿舍房内看了看,还算满意。
宿舍区房外是很干净的,连厕所也是如此厂里知道他今日到来,必然会组织打扫卫生,这般干净并不令人意外。
但他随即进入的几间宿舍房内也颇为整洁,就比较难得了。
哪怕黄润发提前组织厂里工人打扫、清理,能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刘宽收购这家陶瓷厂的目的之一,是为民间厂坊主在某些方面做一个示范,比如说给员工的待遇,厂里的卫生,等等。
也许再过几年,大明朝廷就会允许民间购买并使用蒸汽机器,那时类似后世近代的工厂必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对它们进行规范是不行的。
当然了,因为刘宽穿越前没开过厂,穿越后对大明底层人民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这个陶瓷厂也有实验的意思在里面刘宽私人进行的社会类实验。
这个陶瓷厂虽然目前只有五座窑,却也有一百多个员工,且日后还会增建陶窑、瓷窑,员工数量也会增加,是足以撑起一个简单社会类实验的。
从宿舍区出来,刘宽在黄润发期待而又忐忑的目光中点了点头,道:“卫生搞得不错,以后尽量保持,但也不必过分追求此事。”
“工人们还是得以生产为主,若为了这些面子上的事耽误了生产,那就本末倒置了。”
黄润发忙点头道,“侯爷说的是,在下一定谨记。生产为主,但也不能忽略了厂区环境卫生。”
黄润发这人是刘宽托人专门物色的,虽然喜钻营,却也会来事,又能办事,作为“民企厂长”很合适。
刘宽笑了笑,道:“再去食堂看看吧。”
接下来,刘宽相继视察了食堂、备料区、窑区等地方,将小小陶瓷厂各处逛了个遍,这才让黄润发带他去库房察看厂里研制出的抽水马桶。
“侯爷请看,这就是咱们厂根据您的指点所研发的抽水马桶。”
库房前,黄润发示意两名员工从里面搬出了一台“白瓷器”。
这东西前面椭圆,后面则呈方形,瓷色雪白,瓷质细腻,在上午的太阳下泛着光。
其他人都觉得这东西古怪而新鲜,刘宽却看着熟悉无比,因为其与后世马桶形象已经相当接近了。
只见两名员工将其放在了提前砌好的低矮池子上,这才退到一边。
黄润发亲自上前,将一根陶瓷水管接到上面,操作一番,刘宽便听见马桶中咕噜噜地在进水速度啊有点慢。
黄润发解释道,“侯爷,咱们准备的这根水管水压比较低,故而进水慢了些。”
刘宽点点头,对黄润发口中出现“水压”一词并不意外。
他当初选中黄润发当厂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订阅了几年的《自然科学》期刊,对大明已经出现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都有一定了解,属于懂得一些技术的管理人才。
刘宽耐心地等待了会儿,等马桶储水箱上好了水,便见黄润发从旁边盆里抠了一大坨泥巴扔进了马桶坑里,在水池里洗了洗手,这才按下水箱上的一个按钮。
哗~!
颇具力道的水流冲出,转眼将坑里的泥巴冲了个干净,竟然一点没沾。
同时水箱又在咕噜噜的进水,并在一会儿进好水后停了下来。
刘宽亲自上前操作了一番,见功能跟后世寻常坐式马桶没什么区别,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得到刘宽的认可,不论是黄润发,还是其他随同的执事、窑长等员工,都一脸高兴。
刘宽则又问:“厂里若正式生产这种马桶,成本大概是多少?”
黄润发道:“回侯爷,若是不算陶瓷水管和下水道的话,只论这坐式马桶,成本大概在二十贯左右。”
二十贯,听着很少,但几年前京师普通百姓一年都未必能存下这个钱。
再联系如今大明的各种物价,这个成本其实颇高。
但好的瓷器本就贵,坐式马桶又属于大件,且内部构造相对“复杂”,再考虑到瓷器的成品率,二十贯的成本倒也合情合理。
刘宽看了看那陶瓷水管,再想了想当下民居建造下水道并连接室外茅坑的难度,估摸一张套下来,很可能需要五十贯左右的花费。
他并不失望这种瓷质的坐式马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是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的产物。
想像后世那样,让随便一户百姓家都能安装坐式马桶,即便是京师,估计也得几十年以后去了。
黄润发见刘宽一时不言,略有忐忑。
好在刘宽很快点头,带着些许微笑道:“接下来厂里可以着手生产坐式马桶了,此外还需继续研究如何优化生产。”
“优化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在不影响其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二则是生产更美观、功能更好的坐式马桶。”
“比如眼前这个算是普通款,咱们可以把瓷质烧得更好,如花瓶般弄上好看的花鸟鱼虫等,称作尊享款,售价翻倍都不是问题。”
“再如给马桶镶上金边、宝石,配上上好的绒毛圈垫,乃至将玻璃等材质也加入其中,等等。这种可以称之为豪华款,专供权贵人家使用,售价便是高上十倍、百倍都没问题。”
不少随从及陶瓷厂的员工听到刘宽后面的话不禁暗暗咋舌,甚至有人暗中怀疑刘宽是否脑子坏掉了,不然怎么会让把一个“屎尿盆”制作得那般奢华?
可黄润发却听得双眼直放光,真心赞道:“侯爷这点子可太妙了,在下怎么就没想到呢?”
“如此分出三个层次,不论是普通富户,还是权贵豪富,必然都想安装一个或几个坐式马桶以彰显身份、财富,那将来仅靠这马桶,咱们厂估计就能赚不少钱呐!”
刘宽如今也知道老朱被人拍马屁的感受了,笑着道:“你既然领悟了我的意思,就用心把事情办好,将来厂里赚了钱,少不了你和员工们的奖金。”
听此,不论是否理解刘宽想法的厂里员工,立马都跟着黄润发一起作揖,“谢侯爷!我等定用心做事!”
第二更。
晚安~
第371章 造品牌,龙凤胎
了解完陶瓷厂生产的马桶后,刘宽又看了看厂里最新生产的瓷砖、陶管、瓷管等产品。
刘宽拿着一块瓷砖看了看,发现和后世九十年代普通人家常用的瓷砖很像。
他又看了看另外几种品质、颜色、花纹不同的瓷砖,便道:“今后咱们大明砖石、水泥建筑会越来越多,对瓷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之后厂里对瓷砖也需要投入经费,继续研制。方向同样有两个,一个是降低成本,向生产出普通人家就能使用的瓷砖努力。”
“另一个是研制出质量更好、更加精美的瓷砖,卖给豪富、权贵人家。”
“陶瓷管道虽然多埋藏于墙里、地下,但总有露在外面的,也可以分这两个方向研制。”
“最后,在生产瓷砖、马桶、管道时,还可以设法打上一种不影响美观而又独特的徽纹印记,让人们知道这是我们厂生产的,是一种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可明白?”
“明白。”黄润发点头,“侯爷的意思是,要像那些百年老店一样,在百姓心中形成一种可信任的老招牌。”
刘宽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如今专利法还没施行,且除了马桶,瓷砖等技术行内人一看就会的,因此刘宽才让厂里开始就注意打造自己的品牌。
虽然说他办这个陶瓷厂主要出于兴趣和社会实验的需求,但也希望百年后能给家族多留一份优质产业。
视察完后,黄润发本想在厂里食堂请刘宽吃饭,但刘宽拒绝了倒不是看不上食堂饭菜,而是觉得这是自家办的厂,没必要搞那一套。
食堂他也视察了,看过里面的食材,肯定扯不上丰盛,但也有荤有素,就当下对普通百姓而言,绝对是不错的伙食了。
放十几年前,只为了这份伙食,说不定都有人愿意在厂里干活。
回到刘府,如今负责大部分家中事务的苏采薇早已让人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刘宽一家六口围坐在偏厅圆桌旁一起吃午饭。
“老爷尝尝,这是妾身做的党参炖甲鱼。”
苏采薇言笑晏晏,将一块绝对野生的甲鱼腿夹到了刘宽碗里。
刘宽略有点无语,心想:野生甲鱼就够补得了,还炖党参,我像是那么需要补身体的人么?
朱蕙兰早已跟苏采薇处得情同姐妹,甚至三人一起做过游戏,瞧见刘宽的表情顿时知道他必然是在暗暗吐槽什么,只是碍于孩子在不好讲出来罢了。
她与苏采薇对视了眼,都笑起来,随即道:“采薇都做了,夫君就吃了吧,这只甲鱼年份不短,夫君不吃可就浪费了。”
刘宽无奈地笑了笑,“好,我吃。”
不得不说,苏采薇亲自做的甲鱼确实好吃他在后世吃甲鱼都是干锅,炖的还是头回吃,没想到味道能做这么好。
然后他就在真香定律下将一小罐党参炖甲鱼给炫完了。
中间刘若雪、刘平安看刘宽吃得香,也想吃,却都只得到了一条前腿,就不准多吃了,气得姐弟俩小嘴瘪瘪。
饭后,一家人到小花园里散步、闲聊。
刘宽将到陶瓷厂视察的经过大概讲了,然后道:“回头找一支工队,来给家里修建室内茅房,铺设下水道,还有给浴室贴上瓷砖。”
“等一切都弄好,咱们就算是在十四世纪末,也可以享受二十世纪都市人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