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赵成指点刘宽如何摆设香案,以及接皇帝圣旨、皇后懿旨的流程。
在赵成的帮助下,又有奴婢们一通忙活,刘宽终于是把两道赏赐的旨意都给领了。
之后,赵成、赵有又帮忙指挥着他们带来的人,以及刘宽府中的奴婢们,将八辆大车上的赏赐之物都入了相应库房,或直接搬到某院某屋。
待一切都忙活完,这座府邸也基本打扫好了。
此时太阳西沉,赵成便要带着人离开。
刘宽礼貌性地挽留了一番,赵成说要回宫交差,便带着来帮忙打扫府邸的一大群人走了。
刘宽回到书房,检查秋月抄写的资料以及春兰画的图。
没多久,夏荷便来到书房外,问:“后厨已经备好了晚饭,公子要在何处用餐?”
刘宽拿出手机一看时间,发现才五点多,随即将手机关机。
后世他习惯八点左右吃饭,因为晚上最早也要到10点以后才睡,有时更是超过12点,若晚饭吃太早,夜里会饿得睡不着。
下午五点多吃饭并不符合他的习惯。
不过他今日午饭吃得较早,又忙碌了一下午。
念及身处明朝,应入乡随俗,刘宽便道:“送到主屋偏厅吧。”
这府邸中院的主屋颇大。
除主人卧房、书房及一座稍小的花厅,还有颇大的厅堂,厅堂则又由正堂和偏厅组成。
在刘宽看来,偏厅就跟餐厅差不多。
夏荷应了声“是”,离去没多久,便又过来道:“公子,可以吃晚饭了。”
刘宽收好东西,锁上书房,来到偏厅。
只见红木圆桌上摆放着三菜一汤因是鱼汤,算两荤两素。
分量都不多,明显是备给他一人的。
然后就是一碗小米粥,两个白面馍馍。
春兰、夏荷、秋月、冬梅则在旁边站成了一排。
似乎要看着他吃饭。
刘宽并非对古代习俗、礼仪毫无了解的小白,自不会傻乎乎地叫婢女坐下一起吃。
但他也不习惯被四个少女看着吃饭。
于是道:“夏荷留下就行了,其他人退下,去吃饭吧。”
三人下意识地看了夏荷一眼,见夏荷无所表示,便一起向刘宽施了个福礼,退下了。
‘夏荷应该和她们三个早就认识,不然不会了解那么多,而三人又隐隐以夏荷为首。’
‘当然,这也和夏荷年纪最大,表现得最成熟有关。’
心中如此想,刘宽就吃起晚饭来。
三菜一汤都尝过后,刘宽发现虽然口味略淡了些,但口感却都还不错,比他在后世吃过的部分饭店菜肴都要可口。
明初可没有后世那么多佐料,可见烹饪者厨艺很好。
于是,刘宽便想起了奴婢中那个貌似四十岁左右的厨娘。
那厨娘容貌普通,身材微胖,脸看着挺白净。
刘宽发现忘记了厨娘名字,便问:“夏荷,厨娘叫什么来着?”
求收藏,求追读,求推荐。
【祝读者朋友们七夕快乐!】
第22章 古代早有香皂了?
夏荷道,“厨娘姓邱,名三娘,我们便都叫她邱三娘。”
刘宽又问,“邱三娘多大年纪了?此前是做什么的?”
夏荷道,“好像有三十五六了,以前应该也是厨娘,具体在哪家,奴婢也不知。”
刘宽点点头,“她做的饭菜不错。”
“奴婢回头会转告邱三娘,她听了定会欢喜。”
刘宽一笑,加快了吃饭速度。
不一会儿,小米粥和两个馍都被他吃完,四个菜则只吃了一半左右虽然菜的分量本就少,但依旧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
刘宽也不觉得浪费。
因为他知道,剩菜奴婢们会解决掉。
多数负责厨房的奴婢甚至会故意将主人饭菜做多,好吃剩下的。
因为在多数人家中,主人和奴婢们吃的饭菜根本不在一个灶上做,吃的自然也有很大差别。
刘宽还注意到,之前冬梅站在那儿时,可是盯着桌上鱼汤偷偷咽了口水
“请公子漱口。”
刘宽准备起身离开偏厅时,夏荷却倒了一碗茶水,递了过来。
‘她若不说,我大概会大意喝掉。’
心中如此想,刘宽不禁略带笑容地簌口。
夏荷用一个专门的瓷器接他的漱口水。
刘宽颇不适应,却也没说什么。
‘看来我堕落的速度会很快啊。’
心里感慨了句,刘宽便道,“若无别的事,我就去书房了。对了,春兰、秋月吃完晚饭,就让她们来书房继续下午的事。”
“是。”夏荷先应了声,随即问:“公子准备何时沐浴?”
“睡觉前吧,到时我会告诉你的。”
说完,刘宽便离开了偏厅。
‘有人伺候真是好啊,吃完饭都不用洗碗。’
穿越前,刘宽一个人在外工作,肯定是自己做饭,自己洗碗。
若是在家中,因大哥已经结婚分出去住,所以实际是老爸做饭,他洗碗。
至于老妈,则负责清洗一家人的衣物、被褥等,很少进厨房。
日常打扫、拖地之类的家务,他小时候记得是老妈做,但等他上初中时,就开始是老爸和他、哥哥做了。
想到这些,刘宽在书房交椅上坐下,不禁看着光芒微弱的油灯,呆呆出神。
才一天不到,他就想老爸、老妈了
不知何时,春兰、秋月来到了书房外,敲响了房门,“公子,奴婢来了。”
刘宽回过神,道:“门没锁,进来吧。”
二婢进得书房,再向刘宽行礼。
刘宽道:“今日皇后娘娘赏赐之物中有蜡烛吧,你们去拿两根过来。免得这油灯光太弱,伤了眼睛。”
在春兰、秋月看来,电脑屏幕的光已经很亮了。
于是秋月道,“公子,书房光亮尚可,用蜡烛会不会太浪费?”
明初的蜡烛还是比较值钱的,而一般百姓家用油灯都节省,甚至用不起,更别说用蜡烛了只有祭祀等事情中必须用到,才会买蜡烛。
便是皇宫、权贵之家,用蜡烛也是尽量节省着。
刘宽道:“蜡烛固然珍贵,但视力更宝贵,我不可不想你们因为帮我抄写资料,以后都带上眼镜。”
二婢虽不知“眼镜”为何物,却也听出,刘宽让用蜡烛是为了她们好,一时心中颇为感动。
随后便听话地去库房支取蜡烛了。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拿来蜡烛大概是过程不怎么顺利。
刘宽没多问,点燃一根蜡烛,加上原来的油灯、电脑屏幕光芒,亮度总算上了一个档次。
于是三人继续下午的“工作”。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电脑上时间快到夜里9点时,刘宽见一旁的春兰控制不住地打瞌睡,这才意识到,对春兰、秋月来讲,时间已经很晚了。
此时大多数人都习惯早睡早起,奴婢们只会起得更早。
何况春兰、秋月都是今日才被送到这里,除了劳累,此前也免不了担惊受怕,能撑到这么晚,已经很不容易。
他起身道,“今日便到此为止吧,你们回去后早些歇息。”
“是。”
两人应声,起来向刘宽施礼,然后离开书房。
很快夏荷声音便在门外响起,“公子可要沐浴?”
“嗯,备热水吧。”
“是。”
刘宽关了电脑,装包,又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套换洗的内衣至于外套,还算干净,他今天不想换。
想到背包中的电脑等物品实在太过重要,即便锁在书房刘宽也不放心,便送去主卧。
才出主卧,便见夏荷来了。
“公子,热水已备好。”
刘宽点头,随夏荷一起前往“浴室”。
实际是主院一间专用于主人家沐浴的厢房。
刘宽进去,发现马皇后赏赐的屏风、椅凳等沐浴相关用具,都已经在里面摆放好。
将浴室所有物品扫量了一遍后,刘宽目光便被一个放在阔口瓷罐中的紫色物品吸引。
于是问跟进来的夏荷,“这是什么?”
“香皂。”
香皂?
刘宽露出诧异神色,还以为他听错了,道:“是什么?”
“香皂。”夏荷也以为刘宽没听懂,用更缓慢的南京官话重说了遍,随即又怀疑刘宽家乡是否没有香皂,跟着解释道:“就是沐浴时用来去污的。”
刘宽神色复杂地拿起香皂。
发现这东西不仅名字跟后世一样,就连形状都制造成那种两头大中间窄,犹如美人柳腰的形状。
若非其材质明显与后世不同,刘宽都要怀疑这一时空是否有穿越者前辈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