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98节

  一个完全由读书人或者说士子组成的军队这也太令人震惊,太过可怕了吧?

  老朱更是暗自嘀咕:怎么对后世军队了解越多,越觉得其难对付?这要是对方真打来了,大明岂不是只能束手投降?

  回过神后,朱元璋又道:“视频抗洪之后那个大地震救灾咱看懂了,但在后面许多人穿着白大褂、带着面罩又是在做甚?”

  刘宽解释道:“大约在微臣穿越来大明的前五年,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重大疫情。”

  席卷全球的疫情?

  已经知道地球有多大的老朱、朱标、朱棣等人再次震惊。

  他们难以想象,得传染性多强的疫情才能席卷那么大个地球。

  “疫情中那些穿着白大褂、戴面罩的人都是后世医护人员,也即是大夫及其助手。”

  “因为后世人口太多,一旦爆发疫情,便会在短时间内有许多人生病住院。”

  “即便后世的医疗资源比大明此时多上万倍,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

  “于是,许多医护人员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奋斗在抗疫前线,甚至有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

  “正是有了这些舍己忘我的医护人员,国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后世新朝才渡过了这次大疫,甚至凭借此事,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了中国新朝制度之优秀,组织动员能力之强大。”

  听刘宽讲完,老朱立即问:“究竟是何种瘟疫竟能席卷全球?此时不会爆发这么可怕的瘟疫吧?”

  刘宽笑了笑,道:“陛下忽虑,后世疫情之所以能席卷全球,主要在于后世交通十分便捷,不仅国内各大城市之间人员流动频繁,便是世界各国人员、物资交流亦十分频繁。”

  “所以,后世即便是非洲、澳洲、美洲这等远离中国的地方爆发了疫情,一不小心也有可能传递到中国来。”

  朱元璋皱眉,“照你这么说,交通便利之后,不只有好处,也有坏处啊。”

  刘宽道,“世上许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有好有坏,阴阳一体。不过,交通便利了整体而言好处是远大于其所带来的些许弊端的。”

  随后,朱元璋、朱标又询问了几个其他较为简单的疑惑点,这才罢休。

  “刘宽,今日准备了几个视频,都关于哪些内容啊?”

  “回陛下,主要是反应后世菲律宾、孟加拉、埃及三个地方部分治理问题的视频。”

  老朱疑惑,问:“咱没记错的话,菲律宾应该是吕宋诸岛吧?那孟加拉、埃及又在何处?”

  刘宽道,“回陛下,孟加拉在后世的缅甸与印度之间;埃及则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是非洲通往西亚的陆地必经之路。”

  老朱几乎将后世全球地图印在了脑海中,只不过有些地方不知其名而已,听刘宽这么一说,他立即明白了孟加拉、埃及的位置。

  他道:“这三处就全球而言,都称得上要害之地,其后世情况倒是值得一观。”

  说完示意刘宽播放。

  刘宽找出准备好的视频,先播放关于菲律宾的。

  视频尚未开始,名字便通过封面出现在老朱等人眼前。

  “地狱难度开局,菲律宾喂不饱1.16亿张嘴!”【地球知识局】

  视频开始,便是后世菲律宾俯拍镜头下人潮汹涌的场面。

  同时,一个带着些许东北口音的男子开始讲解。

  “1亿人口什么概念?相当于四个澳大利亚,2.5个加拿大,一个河南省,或者不到一个菲律宾。”

  只听开头这句,老朱便对后世人口爆炸概念有了更深理解。

  别的不说,河南竟有一亿人口,怪不得被称作人口爆炸时代。

  “人口多寡是相对资源而言的,在贫瘠苦寒的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一百万人就逼近了承载极限。”

  “印度面积不如萨哈,现在却有14亿人口,甚至还能再生个两亿。显然,光靠土地是养不活人的,水热资源至关重要。”

  “亚洲季风区正是靠着强大的水热资源,在不大的地理范围内养活了半数人类”

  很快,视频就进入正题,讲起菲律宾的情况。

  “1.16亿人口的菲律宾在亚洲季风国家里并不显眼,却是个十足的异类。”

  “与其同一纬度的越南、泰国都是有名的稻米出口国,菲律宾却要每年进口上百万吨大米,且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在菲律宾,甚至有两千万百姓常吃一种用厨余垃圾做的食物。”

  “同为热带种田流,菲律宾人却吃不饱饭,这里既有地狱难度的自然开局,也冷酷无情的阶级压迫”

  接着,视频开始从菲律宾的土人部落时期、被殖民时期,以及独立建国后三段时间来讲解其人口变化。

  着重讲的则是其近现代人口变化,并剖析了菲律宾人口失控的原因。

  视频只有12分钟,老朱一家子看得很认真,只觉得不过一会儿就看完了。

  这回老朱没有感慨,而是冷笑道:“在周边诸国皆意识到人口大爆炸乃至失控的危机,并制定相关国策应对时,这后世吕宋竟囿于西夷宗教教规,无法限制人口增长,以至于人口失控,产量之地却为粮食所困,当真是可笑!”

  朱标、朱棣想到视频中所提的后世吕宋无法限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竟是西夷教义禁止节育,后世吕宋又不知变通,也不禁莞尔。

  当然,根据视频所讲,后世吕宋养活不了一亿多人口还有天灾缘故。

  朱标此时便道:“父皇,吕宋诸岛台风竟如此高发,咱大明若要开发此处,怕是不适宜太快。”

  “一则,有些地方容易遭受台风袭击,不适合移民垦殖。二则,咱大明目前科技、工业都是刚开始发展,面对台风并无什么以应对手段。”

  老朱听得点头,“标儿说得不错,移民开垦吕宋诸岛之事确实不易太急,先占据几处好地方即可,其他地方便是等百年后再开发其价值也不迟。”

  说着,老朱回过头来,看向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问:“尔等看完视频都有何感悟?”

  再次有幸来参与这次聚会的朱依旧当透明人,不吭声。

  朱则挠了挠头,道:“回父皇,不论是从历朝历代土地兼并之事来看,还是从这后世吕宋人口失控之事来看,于国家而言,人口太多也不是好事。”

  朱元璋听了不满意,“老三,你这感悟未免太浅显了,便是允都能看出来。”

  朱允听老朱提到他名字,下意识呆萌地点头,却不知这一下就得罪了朱。

  第一更。

第227章 孟加拉是不是好地方?改稻为鸦!

  “老四,说说你的感悟。”

  朱元璋点了朱棣的名。

  朱棣道:“从视频中看,这后世吕宋因产量不足供给国人口粮所造成的窘境,总结起来就是天灾加人祸。”

  “台风过境,非人力所能改三妹夫,后世科技不足以消灭台风吧?”

  说一半,朱棣竟询问起刘宽来了。主要是他对后世科技还不够了解,不知后世科技能力极限。

  刘宽摇头,“后世科技虽发达,却还奈何不了台风这等天灾。”

  朱棣点头,“所以这后世吕宋口粮不足症结,说到底是人祸所致。”

  “那吕宋政府无力解决西夷宗教不准节育的影响不说,其达官显贵更是带头兼并土地,为谋财富不种粮食而种甘蔗、橡胶、烟叶等经济作物。”

  “若非如此,纵有天灾,以吕宋土地之肥沃,水稻又一年三熟,再有后世农业相关科技加持,何至于养不活一亿余人口?”

  “后世中国河南都能养一亿人口,那后世吕宋国土面积要比河南大得多吧?”

  老朱听完点头,评价道:“你能看到这一层算是不错,日后建藩便得多注意内政,别只顾打仗。”

  朱棣当即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随后,朱元璋又听了朱、朱桢、朱、朱檀六人的感悟,并点评了一番,这才让刘宽播放下一个视频。

  视频依旧是在封面显露了其名字,或者说主题。

  “1.7亿人,全国都是洪泛区!孟加拉国深陷天灾人祸!”【地球知识局】

  看到这个标题,朱棣顿时注意力更集中了,且微微皱眉。

  他记性虽不如朱元璋那么好,可对地图却颇为敏锐,故而记下了不少全球地图的内容。

  按他与道衍和尚的筹谋,将来去印度就藩,最好的选择便是在孟加拉一带登陆,然后从那里往西打。

  一则去那里的海路更近,二则那里从地图上看是数条河流交汇所形成的冲积平原,多半是个类似于直隶江南的产粮之地。

  若能一开始就拿下个大粮仓,他的燕国发展起来定要快很多。

  可从这视频标题看,那孟加拉在后世竟仍是洪泛区若以后世之科技、工业水平都治不了那里的洪涝灾害,他想治理岂不是也很难?

  若这孟加拉并非建藩起始之良地,他又该换到哪里?

  这些问题浮现于脑海,却很快被朱棣驱除,因为视频开始了。

  此番却是个女子在讲解。

  “1.7亿人口是个什么概念?2个四川省、50个蒙古国,或地球上这些地方人口的总和”

  视频中出现一副全球地图,上面非洲的原始森林、沙漠区域,亚欧大陆极北荒原,以及整个澳大利亚都被涂成红色。

  老朱等人看明白了后世这些红色代表的地方人口加起来才1.7亿,而在孟加拉也有1.7亿人口。

  可孟加拉国土面积不过14万多平方公里,尚且不及后世中国很多省份,比如说河南省、四川省等。

  如此情况下,可想这后世孟加拉人口该有多么稠密!

  “孟加拉是亚洲最穷国家之一,人均GDP不到中国四分之一,在全球自然灾害风险指数里却排名第五!”

  “不算人口极少的国家,实际是自然灾害第二大受灾国”

  视频中出现一副“各国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排行榜,其中排在第五位的孟加拉被标红。

  上面四个国家中菲律宾也被标红。

  虽然剩余三个国家老朱都是第一次听说,却也听明白,这三个都是小国。

  由此,他对菲律宾、孟加拉的天灾之利害认识更深一层。

  朱棣脸上的忧色也更重了,心想:孟加拉自然灾害竟如此可怕?看来那里真不适合作为俺大燕的龙兴之地。

  “但与此同时,孟加拉国却有着密度极高的人口,这都得益于其处于恒河三角洲。”

  “此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大英因之以成帝业,至今仍是恒河流域的膏腴所在”

  听到这段解说,朱棣又迷惑了。

  又全球自然灾害第五,又沃野千里,这孟加拉到底是不是好地方啊?

  视频讲完孟加拉自然背景与国家贫穷现状后,终于进入正题。

  首先视频讲述了国家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举及另一个排行榜表明,后世孟加拉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六。

  然而在它前面却都是面积极小的小国,所以,可以看成孟加拉在领土大国中人口密度排名第一!

  最重要的是,孟加拉城镇化不高,有六成多人口在农村。这便意味着孟加拉不仅人多,而且很穷!

  视频中出现了孟加拉人挤火车的画面,只见那列火车上长满了人,两边也是,仿佛火车都不堪重负,行驶得极为缓慢。

  随后,视频指出孟加拉工业、科技发展落后,在这方面主要靠处理洋垃圾发展,比如说著名的吉大港拆船厂,便有20万工人。

  然而这相较于1.7亿人口不过九牛一毛,所以孟加拉大多数人仍靠农业糊口。

  再接着,视频从孟加拉的具体地理环境讲起,讲述孟加拉是如何依靠14.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养活1.7亿庞大人口的。

  “恒河三角洲作为地球最大三角洲,极为辽阔,宽度惊人,相当于从上海到连云港。”

  “除了少部分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基本都在孟加拉国。这就导致该国除了东南的吉大港山区,以及西南孙德尔本斯这样的自然保护区外,几乎全国皆可种田”

首节上一节198/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