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次点头,“你这番见解不错待你去海外建藩后,须得谨记这些,也留下一些相关祖训,勿使藩国重蹈后世大明之覆辙。可记住了?”
“儿臣谨记。”朱棣低头应道。
他心中暗叹:父皇这是怕俺因方才一番夸奖便对皇位有了觊觎之心啊,至于么?
朱标也看出老朱这番话用意,同样暗叹:天家想要拥有正常的人伦之情当真不易。
朱元璋没那么多感叹,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对传奉官之事,你们又有何看法?”
朱标道,“儿臣依旧是原来的看法为大明江山社稷长远计,传奉官之制即便不绝,也该严厉限制,勿使之为后辈不孝子孙及奸佞利用。”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儿臣赞同大哥的看法。”
朱元璋闻言深深看了朱棣一眼,心想:这个老四,该不会因为没甜头就故意支持老大跟咱唱对台戏吧?
朱元璋想了想,道:“咱在位时肯定是不会将任免官员之权交出去的,此事标儿你若有心,便等自己即位后再弄吧。”
朱标苦笑了下,道:“父皇放心,儿臣只想限制此制,不会直接杜绝。”
“你心里有数就好。”朱元璋站了起来,“须得记住,兵权、财权、人事权,少了哪一样,皇权都不实在。”
爆竹声声,又一岁除。
洪武十七年初二,因昨日已经来给朱元璋、马皇后拜过年,今日刘宽便一人入宫,让朱蕙兰在家中歇息,顺带着看顾家中诸事务。
毕竟如今苏采薇还在月子中,家里之事没女主人看着不行。
初二对老朱来讲算是一年中难得的清闲日子。
当刘宽被宦官领入大善殿时,便见老朱、马皇后已经带着一大家子等着了。
待刘宽行礼后,老朱便笑着道:“桌椅都已经摆好,咱们就直接听歌曲、看电影。刘宽,你可准备好了?”
刘宽道,“微臣准备好了。”
朱元璋不再多说,带着马皇后移步殿内的自建“家庭影院”。
老朱、马皇后入座后,众嫔妃、众皇子、皇女、皇孙等也依次入座。
因为此番准备充足,座位摆放的颇为讲究竟是由一批特制椅子摆成了几排,后一排要比前一排略高少许。
‘这不跟后世电影院差不多么。’
刘宽看了暗笑。
这种座位安排之法虽与此时礼仪不合,但这是老朱一家子私下聚会,并非公事,便没什么。
待众人坐踏实后,刘宽先找出准备好的歌曲合集,然后才将其放在桌子上,触屏播放。
他这次准备的是六首新古风歌曲都是从八月初三下载的某个歌曲集锦视频中剪辑出来的。
视频开始后,老朱、马皇后还好,毕竟之前每次聚会,都是夫妻俩先欣赏歌曲视频。
后面众人却颇为激动,尤其是一众皇子、公主。
之前那些歌曲视频他们也都看过,感觉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不比看电影差多少,此时自是个个睁大眼睛,一脸期待。
不过刘宽这次选歌没太上心,六首歌的前五首都是后世网络上曾流行过的,依次是《半壶纱》、《红昭愿》、《锦鲤抄》、《参商》、《人间惊鸿客》。
若是头回听后世的古风歌曲,老朱一家子在适应之后,可能会觉得很惊艳。
但因为之前听过类似的,如今再听这五首感觉就没那么惊艳了。
当然,相较于此时的曲乐,后世经过各种修饰、加工的歌曲仍让老朱一家子听得一阵神迷。
轮到第六首歌时,才播放了一段,便让老朱等人精神一震。
视频一开始便出现些醒目的大字,同时孩子们整齐且干脆有劲儿的念唱声传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
《少年中国说》的前四句被连续念唱了两遍,歌曲名才出现在屏幕上,同时浮现后世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场景,主唱歌声也跟着响起。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视频中,大阅兵之后一系列后世中国超级工程、令世界举目的成就镜头画面衔接而上,间杂着祖国的大好山河,于是磅礴大气铺面而出!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为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世人笑我我自强,不负年少~!”
歌曲听到一半,朱元璋便忍不住一拍大腿,赞道:“好歌!”
而视频后半段则令老朱一家子,尤其是一众皇子看得更激动、更上头。
先是九八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后世子弟兵与亿万百姓,众志成城抗洪,子弟兵拉成人墙,挺立洪水之中,任洪流冲激而不退!
零八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灾民困于废墟。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志愿者,无数物资,犹如一道道人道洪流,汇向四川!
军人舍生忘死,志愿者不辞辛劳,帮助救灾。许多受难者亦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从废墟中生存下来。又有许多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被一桩桩发现、报道!
再接着则是疫情期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渡难关!
无数医护工作者,不惧危险,日夜不休地工作在抗疫一线,亦有无数志愿者为此辛劳奔走,最终成功渡过大疫!
然后是二十一世纪的大阅兵,各种新式武器出场,军人昂扬姿态却不改当初!
国旗升起,战机出动,将士巡边,武警剿贼!
海洋之上战舰巡逻,随后沙漠中、海洋中、人迹罕至的山谷中,一枚枚导弹在反复的“放!”声中冲天而起!
它们犹如一条条破空的神龙,将目标轰成齑粉!
然后画面又几乎无缝衔接到一幕幕航天火箭升空的场景,再到一个个卫星抵达轨道运转,最终则是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俯瞰地球。
镜头随之下拉,仿佛宇航员看的正是夜幕下的中国却是万家灯火,一片辉煌
等到视频放完,过了好几息,老朱一家子才回过神来。
说实话,视频中有些镜头老朱等人看得半懂不懂。比如说抗疫的镜头,又比如说后面火箭发射的镜头,以及中国在各种国际赛事上得奖的镜头,等等。
可是视频所要表达的那种“中国如日初升,朝气蓬勃,国势昂扬”他们却都感受到了。
待回过神,老朱便忍不住感慨道:“这首歌便是咱这把年纪都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当真是好歌啊比前面那五首靡靡之曲不知好哪儿去了!”
马皇后笑道,“这首《少年中国说》确实是好歌,但前面那五首并非都是靡靡之曲,也好听得很,只是跟这最后一首歌分属不同风格罢了。”
朱元璋没跟马皇后争,而是看向刘宽,道:“这首歌的视频也挺有意思,只是有些地方咱看不太懂。”
“就比如说,那么多将士牵手挺立于洪流之中咱看旁边几个文字,似乎是‘九八抗洪’,莫非竟是后世新朝之真事?”
刘宽感慨着道:“自然是真事九八年,长江中上游还没有三峡大坝等超级工程,于是连续多日暴雨之后,长江流域便爆发了特大洪灾”
第二更。
晚安~
第226章 全由士子组成的军队?后世吕宋养不活一亿人
“九八洪水其实是一次全国性的特大洪水,不仅是长江流域,当时辽地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同样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若微臣没记错,当时是有二十九个省受到洪涝灾害,又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最为严重黑龙江就是如今大明辽地混同江以南、松花江中上游那一片。”
“根据事后统计,这次受灾百姓多达两三亿,倒塌房屋六七百万间,死亡四五千人!”
原本,老朱、朱标、朱棣听刘宽说二十九省受灾,四省灾情严重,受灾百姓高达两三亿,都很震惊,并下意识担心后世新朝会因此生出民乱。
在他们看来,别说两三亿的受灾百姓,就算是两三百万,都是不好赈灾的。
灾民活不下去,自然会生乱。
而两三亿灾民,想要赈济,怕是那后世新朝也无能为力。
可当最后听刘宽说只死了四五千人,朱元璋忍不住了。
“等等!”朱元璋皱眉瞪眼,“你说才死四五千人?怎么可能?!”
刘宽无奈地道:“陛下又以当世标准去看待后世之事了彼时科技已经颇为发达,百姓房屋也多是砖石建造,洪讯也可更快传达,一场特大洪水死几千人,固然称不上多,但于后世新朝而言已经算是痛事了。”
朱元璋无语。
确实,之前刘宽讲过类似的事,也提醒过后世情况与此时不同,可他还是习惯性地用此时眼光看待后世之事,一时难改。
回过神后,他便问:“那些不顾危险挺立洪流中的将士可是新朝专为抗洪组建的部队?”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大明便有类似的防汛部队为了及时了解汛情,他专门在一些汛情易发区设立了卫所,命这些卫所着重关注汛情,一有汛情立即以快马上报。
当然,即便是这些卫所军户,在洪水到来时也是选择撤离,不可能像视频中那样,不顾危险地去以人墙在堤坝缺口拦截洪水。
道理很简单人力岂能胜天?
他才这么想,便见刘宽摇头,“并非专为抗洪组建的部队,而是消防兵、武警、地方军,可能还有小部分边防军。”
朱元璋听了格外惊讶,“将领命士卒做这般危险之事,士卒难道不会暴动?”
刘宽道:“后世不仅军纪严格,军队作风甚至胜过岳家军将士不得欺辱百姓,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属于基本要求。”
“除此外,将士们还经常被组织去帮助受灾的百姓,如洪涝、干旱、地震、风灾等天灾之中,一般都是这些军人奋斗在第一线。”
“另外,后世抗灾时,不少文官武将都要以身作则,呆在前线指挥。”
“如此,加上长期以来的军队作风建设、思想教育,将士们自然不惧牺牲,以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
“对了,如果将士抗灾之中不幸牺牲,后世新朝不仅会给予相当高的抚恤,还会大肆报道其事迹,宣扬其精神,给予英雄称号,使其为百姓所敬仰。”
朱元璋听完,喃喃道:“怪不得既要对军队纪律、作风严厉要求,又给予其足够高的军饷、抚恤,乃至地位、荣耀,偏偏又要让军队不至于被养得傲慢跋扈。”
“但想要做到这等地步,怕是极难。后世新朝能做到,除了将领以身作则,应是你所说的思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吧?”
刘宽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后世军队,思想教育是第一位的。”
朱元璋又琢磨道:“军中尽是一群大老粗,想的都是老婆孩子、衣食保暖,想教育他们忠君报国已是千难万难,还想教育他们为保护百姓不惧牺牲,必然更难。”
刘宽再次摇头,“陛下,后世军队将士可不是一群大老粗陛下忘了,后世识字率极高,到了微臣这一辈可以说是人人识字,如何是大老粗?”
“甚至后世军队因为用到的武器越来越先进,作战越来越科学,对将士的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士卒还好,有九年义务教育打底就行,有高中、大学学历的更好。而军中士官、将官,几乎都是专业军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刘宽说完,没听见老朱接话,这才发现老朱一家子都瞪着眼,个个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
随后朱标忍不住开口道,“此时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便有机会金榜题名,自视为士子。若如妹婿所说,后世军中岂不都是至少读了近十年书的士子?”
刘宽笑道,“太子殿下如此理解也可以。”
老朱一家子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