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19节

  朱皱眉,声音冷下来,“我问你,尚炳在哪儿?”

  邓氏见他不爽,却似乎爽起来,冷笑道:“我就不告诉你。”

  结果她才说完,观音奴便小声道:“尚炳被人送宫里去了,说是会交给母后带。”

  得知儿子在马皇后那里,朱一下子就放心了。

  邓氏却仿佛被踩到尾巴般炸了毛,再次冲观音奴冲去。

  “你个贱人还敢插嘴?管我的事?是不是想抢我儿子?!”

  观音奴也不跟邓氏打,就绕着朱躲。

  被转了几圈,朱再次烦躁了,又一把拉住邓氏,喝道:“别闹了!”

  邓氏正要叫什么,院门外传来了咳嗽声。

  朱扭头一看,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多出一群人,为首的是朱标、朱、朱梓、朱檀、朱椿、朱柏,后面则是他们的随从。

  瞧见这几位兄弟吃惊、诧异的脸色,朱的脸彻底黑了。

  他将邓氏拉着送进了正屋,从外面锁上房门,又将观音奴推进了厨房,这才来到院门前。

  他盯着朱标,冷声道:“你又来做什么?一个人看我出丑不够,还带一群人来?”

  朱标苦笑,“我若说是来得不凑巧,二弟信吗?”

  “你说我信不信?”

  朱标叹气,知道今天又不适宜跟朱多说,便道:“明日便是元宵节了,得知观音奴、邓氏来了你这里,母后担心你们生活用品不足,特让我送来一些。”

  说完,就是示意随从们将东西往里搬。

  朱没拦着他这里什么好东西都没有,既然有人送,傻子才不要呢。

  但他特意瞅了几眼,发现真就是些普通生活用品,没什么好东西,更没有布帛那种能直接当钱用的东西。

  这让他知道,他的事母后实际是跟那人一条心的。

  东西都送进去后,朱标又道:“二弟这边今天确实不适合打扰,我改日再来观音奴、邓氏毕竟都嫁给了你,好好待她们。”

  说完带着几个仍处在震惊中的弟弟离开。

  朱倒还好,朱檀等几个少年皇子却是等走出槐树里才相继回过神,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那个疯女人是邓氏还是观音奴?”

  “我几年前见过,是邓氏。”

  “天呐,邓氏跟泼妇、疯子一般,二哥怎么会宠爱她的?”

  “这谁知道呢,兴许是二哥就喜欢这种女子?”

  “对了,二哥跟去年刚回京时相比明显瘦了一圈,也黑了。”

  “谁说不是,他这幅样子,走在大街上遇到估计我都认出来。”

  “”

  朱标听着弟弟们的讨论,自是不会将朱与邓氏臭味相投的事说出来,一直默然。

  就这样,一行人过了朝阳门,离东华门还有百多步时,遇到了另一队人。

  为首者骑在一匹周身乌黑唯有四蹄雪白的大马上,正是刘宽。

  朱标主动让队伍停下,待刘宽一行人也停下行了礼,他便好奇地问:“妹婿这么匆匆忙忙地是要去做什么?”

  春寒料峭,方才骑马小跑风吹得刘宽脸有些发木,却仍难掩他一脸的喜色。

  他闻言道:“回太子殿下,项目组那边传来消息,一会儿将在石灰山附近试验蒸汽列车的初次试行。”

  朱标微愣,随即大喜道:“火车造出来了?!”

  第三更。

  感谢订阅和投月票的书友们~!

  晚安~

第136章 大明第一次蒸汽列车试行!

  刘宽道:“不能算造出来了,只是造出了实用的蒸汽机,进行列车试行实验。”

  “算是离造出火车近了一大步吧?”朱标笑着道,“走,本宫随你一起去看看。”

  朱檀、朱柏几个少年皇子立即道:“大哥,我们也想去看!”

  就连朱都露出了眼巴巴的神色,显然也想去。

  朱标见状问刘宽,“这实验没什么危险吧?”

  刘宽道:“只要离得稍远些便不会有危险。”

  朱标当即点头,“那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接着,朱标一行人便与刘宽等人汇合到一起,从紫禁城东北边往玄武湖方向行去。

  当然,朱标也没忘记派人回宫跟老朱说一声。

  约莫半小时后,刘宽、朱标等人才来到石灰山下的车厢项目组大院前,也就是经常做马拉车厢实验的那段铁路附近。

  只见周围早已站列了不少天子亲军,进行封锁,避免百姓误闯进来。

  毕竟,之前的马拉车厢试验以及如今的蒸汽试验,说到底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在有人误闯到铁路旁边时。

  此时,铁路上停着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四节车厢,而是一前一后增加了两节火车头。

  郭天问、裘七尺两个科技司主事都带着各自项目组的主要工作人员,在列车上忙碌着。

  刘宽等人出现,裘七尺这边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过来迎接。

  郭天问那边就要慢一些,等裘七尺这组人行礼完了,他们才到。

  礼毕,朱标并未喧宾夺主,示意刘宽问话。

  刘宽则看向郭天问,“试验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郭天问道:“大概还需一刻。”

  “能保证实验安全吗?”

  郭天问有些无语地道:“自是不能刘副郎应该知道,以眼下条件,实验很难排除所有意外情况。”

  旁边朱等皇子见状都暗暗惊奇,没想到一个小小主事敢如此跟刘宽说话,需知,刘宽如今可是朱元璋眼前的大红人。

  刘宽早就了解了郭天问的性格,并不在意,又问:“主要意外有哪些?就算不能排除,总能保证一定安全性吧?”

  郭天问道:“主要危险还是锅炉爆炸,但我们根据你给的资料进行了两三个月的改良,安装了较为靠谱的安全阀等调压装置,蒸汽机锅炉爆炸之可能在当前条件下已降到最低。”

  “另一大危险则是由锅炉爆炸及其他意外引发的列车脱轨、失控。但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同样极小,这次实验我们又再三检查,已无疏漏。”

  郭天问话说得有些绝对,刘宽却不敢托大。

  “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要观看这次实验,你觉得我们站多远才足够安全?”

  郭天问扫了少年皇子们一眼,道:“自是越远越好。”

  刘宽摸了摸脑门,道:“你给个大概距离。”

  “至少十丈开外吧。”

  于是刘宽带着朱标等人,站到了二三十丈外一处高坡上。

  朱标眺望着下方铁路上的蒸汽列车,有些无奈地道:“咱们是不是站的太远了些?都看不太清那些工匠在做什么了。”

  刘宽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具千里镜这是他跟老朱讨要的。

  “太子殿下可以用这个看。”

  这下朱标就算想靠近些,也没理由了,只能拿着千里镜站在安全距离外。

  只见此时郭天问正带着几个工匠在火车头上忙碌着火车头只有底盘,还没有车厢,蒸汽机什么的都裸露在外面。

  不到一刻钟,郭天问跟裘七尺等人说了几句什么,便有一名吏员来到土坡前,大声汇报。

  “启禀太子殿下、刘副郎,蒸汽列车试行准备工作已完毕,动力项目组、车厢项目组联合请求进行第一次正式实验!”

  听到这番话,朱标、朱等只是觉得新奇。

  刘宽却是莫名激动起来,不仅是因为蒸汽列车更因为他想起了后世祖国的无数赶超列强科技的重大实验,以及那些实验成功的时刻。

  再见朱标看向他,便深吸了口气,大声道:“好!我命令,开始实验!”

  “得令!”

  吏员奔了回去,传达了刘宽的命令。

  随即众人便瞧见,火车头上锅炉工直接往火厢中添加已经燃起来的煤炭。

  另一侧,则有工匠利用特制管道直接向锅炉中灌输烧好的开水。

  即便如此,众人还是等了一刻多钟,才听见“呜”的汽笛声,同时瞧见上面冲出了一股子白色的蒸汽。

  接着蒸汽机便运转起来,裸露在外的巨大飞轮通过连杆带动火车头的车轮,缓缓转动起来。

  朱本就等得有点不耐烦,见此情景,忍不住道:“这便是火车?如此缓慢,尚不及人步行,有何作用?”

  朱标也露出不解之色。

  刘宽并未解释,因为朱檀开口了。

  “三哥,看来刘老师让你借课堂笔记补习前面缺了的自然课,你都没补啊。”

  “这火车才刚启动,自然走得慢。就好像你骑马,不可能瞬间就让马匹奔跑速度提上去,总需要一段距离加速。明白了么?”

  朱骑术虽不及朱棣,却也很不错,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听朱檀这么一提,他就明白火车起步慢也是一样的道理。

  于是一张猛将脸羞得胀红。

  朱标也神色微,暗道:幸亏我没质疑,不然也要跟着丢脸。

  随后又决定,有时间便找朱檀,借其自然课的笔记学习一番,免得日后连一些弟弟们懂的自然知识都不晓得。

  接下来,没谁再开口说什么了,都静静看着、等着。

  只见火车开动起来后,围在铁路旁的郭天问、裘七尺等人并未欢呼。

  虽然刚才汇报的人说是第一次正式实验,可他们私下里已经试验过多次,不然也不会请刘宽来看,故而第一次见蒸汽列车动起来的激动感已经没多少了。

  相反,此刻他们都很紧张。

  因为刘宽,甚至太子等人都在不远处看着,若实验失败,可不是一般的丢脸。

  在裘七尺的招呼下,不用在列车上做事的工作人员都离远了些,却跟着火车跑起来,似乎是要火车一出问题,就上去补救。

  这自然是有一定危险的,却没人在乎。

  就这样,在两个实验组工作人员的跟跑下,在刘宽、朱标等人的注视下,这大明的第一列火车,哐当哐当地向玄武湖方向驶去,速度越来越快!

  眼见火车沿着铁路远去,在偶尔一声的鸣笛声消失不见,朱标等人才收回目光。

  然后朱标就转身盯住了刘宽,激动而又期待地问:“这是成了?”

首节上一节119/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