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329节

  “漳州城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我早先听到一些消息,郑鸿逵似乎不满大老爷的调遣,已经在密谋着什么事情。现在,郑家的兵力已经四面八方包围了漳州,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挡这么多的郑军。如果城破了,恐怕又得发生屠城的惨剧。”

  掌柜停顿了一下,随即又叹息道:“漳州的局势已经无法持续了,我听说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逃离了。”

  韦显心头一紧,尽管他并不完全相信掌柜所说的每一个字,但从他说出的这些消息来看,漳州的局势确实不像他所预想的那样简单。

  郑鸿逵的反正迹象愈发明显,且郑家的力量早已四面逼近,这一切都暗示着,漳州的局势随时可能崩盘,而这种崩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南方的战局。

  韦显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要为陛下提供最及时的情报。

  韦显带着手下回到了房间内,目光紧紧地锁定着眼前的地图,根据大军行进的计划,从这段时间到部队到达漳州,距离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此之前,他的任务是协助郑鸿逵稳住漳州府南部几个州县的局势,为接下来的大规模作战做出充分的准备。

  虽然郑鸿逵已经在当地拥有了强大的控制力,但随着局势日渐复杂,局部的稳定尤为重要。漳州这片土地,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且富饶的资源让它成为了大军征战的关键。

  “现在开始,都不要睡觉了,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天亮之后我们直接去见郑鸿逵!”韦显挥了挥手,声音沉稳有力。

  周围的手下立刻收起了困意,抬起了警觉的目光。这一夜,或许就是决定漳州乃至整个南方战局的一夜,韦显明白,自己必须带领手下尽快行动,确保漳州的防线稳固,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

  漳州府内,府衙大堂灯火通明。郑鸿逵坐在正位上,脸色冷峻,一言不发。周围站着一群亲信将领,包括张胜和王信等人,气氛凝重而压抑。

  漳州府的控制权已经稳固,但局势仍然复杂,郑鸿逵知道自己面临的压力远超以往。他虽然不再需要担心养军的问题,因为漳州自古丰饶,又有海运,能够供给大量军需,但他清楚,一旦外部压力增大,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反转。

  “将军,那几十个叛徒已经被末将杀光了,城内百姓也已经派人去安抚。”张胜站前,恭敬地拱手汇报道。

  几天前,他曾亲自带队镇压了几起局部的叛乱,漳州内外有部分人不安定,尝试与郑军勾结,打算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幸好,经过迅速而严厉的处理,这些叛徒都已被消除,百姓的恐慌也渐渐平息。

  郑鸿逵依旧板着脸,目光深邃,他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继续思索着当前局势。漳州虽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北面和西面两支郑军依旧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而他自己此刻最需要的是时间和资源,尤其是能够支援的大军。

  他知道,如果能得到陛下派来的援军,那么漳州的局面将会有根本性的好转,但他能否等到那一刻,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将军,现在大老爷那边势弱,附近州县的知县都在我们的控制下,陛下的大军又承诺前来支援。此次行动,必定是万无一失。”王信见郑鸿逵始终不语,便站出来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乐观。

  郑鸿逵终于开口了,他低声问道:“大老爷,还有郑森那家伙,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特别是北方和西面,这两股郑军的威胁,是郑鸿逵真正需要警惕的,那里的两个领兵之人,都是郑军的两位重将,而他们的动向直接关系到漳州的防守形势。

  “那些部队,似乎是接到了大老爷的命令,现在防守十分严密,恐怕是在等福州那边的大将,带兵过来。至于施家,他已经从福州出发,估计很快就会抵达了。”张胜接过话茬,语气中也带着一丝紧张。

  他详细报告了郑军的动态,并提醒郑鸿逵,福州的部队虽然还未到达漳州,但其已开始出发,预计很快就会增援北面的阵营,这让郑鸿逵的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将军,陛下的援军什么时候到?末将担心,我们如果太过依赖于自己,很难坚持到最后。”张胜的目光扫向了在场的其他将领,脸上露出了一丝焦虑,道:“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援助,恐怕漳州的局势难以稳定。”

  郑鸿逵听到这里,沉思片刻,终于再次开口:“明军的使者是明后两天就到吗?”

  漳州城内气氛愈发凝重,冯双礼坐在府衙大堂正座,眉头紧锁,心思百转。他很清楚,眼下最紧迫的不是战局,而是如何稳住军心民心,逃兵虽不多,但一夜几十人,几天下来便足以动摇整支军队的根基。若士气崩溃,不仅无法野战,连守城都成了奢望,他需要的,是一剂强心针。

  “明军的使者明后天便到。”王信抱拳,语气坚定道。

  郑鸿逵闻言,深吸一口气,缓缓舒展眉头,这支援军或许不会太过强大,但他们的存在便是一种信号,一种象征。他开口道:

  “张胜,从今天开始,你亲自带兵驻守城墙。等到明军使者一到,立即全城戒严。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违令者,杀无赦。”

  “是!将军!”张胜抱拳领命,目光中多了几分肃杀。

  郑鸿逵点点头,随后转向王信道:“王信,你负责组织人手。起事时,立刻接管附近各州县。一旦局势出现不利,就将所有物资迅速转移到漳州城内。”

  “末将明白!”王信的语气中透着几分隐忧,但他仍坚定地领命。

  其实,郑鸿逵并非没有听说明军在琼州府驻扎了不少兵马,但对这支部队的实力,他一直心存怀疑。

  若真到了与郑家大军正面对垒的时候,他并不指望这些援军能够扭转战局,他现在能做的,便是固守漳州,等待机会。

  翌日傍晚,戌时初。漳州城的天空晚霞绚丽,可这美景很快便隐去,黑夜如潮水般迅速涌来,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压迫感。

  韦显迷迷糊糊地醒来,意识像是被重重砸碎后又拼凑起来一般。他试图挣扎着挪动身体,却感到浑身酸痛,脖颈处传来火辣辣的刺痛,脑袋一阵阵晕眩。

  “嘶……这是哪?”韦显低声嘀咕,声音嘶哑得连自己都听不清。

  他眯起眼,努力让自己的视线适应周围的黑暗,透过纸糊的窗户隐约透进几缕微弱的光亮,房间的轮廓渐渐浮现。

  他试图动弹,却发现双手被反绑着,腰间的佩刀早已不翼而飞,周围寂静得令人不安,除了偶尔传来的老鼠的声音,再无其他。

  “该死……”他咬紧牙关,脑海中拼命回忆最后的画面。他隐约记得自己昨日巡视完城中情况后,似乎在深夜听到异动,便带着几名随从出去探查……之后便失去了意识。

  韦显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睛,屏息凝神,试图通过周围的细微声音判断自己的处境。

  房间内的空气闷热,夹杂着潮湿的霉味,脚下似乎是泥土地,粗糙不平,这里显然是某种废弃的屋舍,而绑架他的人似乎不在附近。

  “冷静,必须冷静……”他暗自告诫自己。

  良久,他的思绪逐渐清晰,心中迅速制定计划。

  首先,他必须弄清自己究竟是被谁抓了,为什么会被带到这里。

  若是郑军派来的探子,他必然成了筹码,若是城内某些人心怀异志,那事情可能会更加棘手。

第375章 彻查

  韦显用力挣扎,试图活动手腕,可绑着他的绳索结实得超乎想象,摩擦间只让手腕更加刺痛,只能暂时放弃这个念头。

  “有人吗?有人吗?”他试探性地低声喊了一句,声音在空荡的房间内回荡,却未引起任何反应。

  若是有人来,只要靠近他,和他说上几句话,即便是骂他的,也完全无关紧要,但他或许就找到了脱身的机会。作为锦衣卫的头目,他对自己的身手,有足够的信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韦显越发感到不安,他竖起耳朵,听到屋外似乎有微弱的脚步声传来,那声音轻而急促,像是在刻意压低动静。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脑中迅速权衡利弊是继续装昏迷,还是尝试与对方周旋?

  片刻后,房门被缓缓推开,一道身影闪了进来。借着门外隐约的火光,韦显看清了对方的轮廓是个中年男子,衣衫褴褛,手中却握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醒了?”对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浓重的漳州口音。

  韦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努力挤出一丝镇定的笑容:“兄弟,有话好说。你抓我,是想要情报,还是想要银子?”

  那人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阴狠:“明军的狗!别想着耍花招。我问你,郑老二那家伙,是不是已经决定倒向明军?”

  韦显的心猛地一沉,对方显然并非是普通的绑匪,而是郑军派来的细作。

  “兄弟,你误会了,我只是一个跑商的,哪里知道什么军机大事……”他迅速掩饰情绪,试图拖延时间。

  然而,对方显然不吃这一套,他挥舞着匕首,厉声喝道:“少废话!要么老实回答,要么我现在就割了你的舌头!”

  面对这般威胁,韦显的脑海飞速运转,他必须想办法拖住对方无论如何,他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但随着外面喊了一声,那人瞪着韦显看了一会儿,居然突然走了,房间再次陷入沉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韦显靠在墙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绪冷静下来。他试图回忆被袭击时的情景,但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却是支离破碎人群涌动、马车的轰鸣、看热闹的人群中夹杂的嘲讽和叫喊声。

  这些零散的记忆如同脱线的珠子,无法串联成完整的画面。自己究竟是怎么被袭击的?韦显闭上眼,皱着眉头思索着。他记得袭击者似乎混在人群里,趁乱发难,然后自己被强行塞进了马车,整个过程中,他甚至没能看清袭击者的面貌。

  这很明显不是郑鸿逵的人,那就是是其他势力了。他心中翻腾着各种猜测,觉得答案近在咫尺,却始终无法抓住。

  “这里不可能是山里,应该还在城内。”韦显用力摇了摇头,试图驱散那份模糊感。他开始对自己的行动和接触过的人进行一一梳理从他进入漳州到下榻杂货铺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被他反复咀嚼。

  杂货铺里的那些人?他心里泛起一丝怀疑,但又很快否定了这个可能性。他清楚,杂货铺的掌柜和伙计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以为他不过是个走私商,与海盗有些牵连罢了。

  如果真是这些人出卖了他,理由显得十分牵强。或者……他们其实是被迫的?一连串假设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但没有一个足够有说服力。

  郑森的密探?这个念头让韦显不禁眉头微蹙。他虽知郑军在南方布下不少探子,但如果对方真有这样强大的组织能力,将他从暗中直接掳走,那自己是否还能有机会在这里冷静地推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韦显继续在脑海中翻阅自己的记忆,将这段时间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逐一过滤。然而,线索如同沙粒,从指缝间悄然滑落。尽管如此,他心中的危机感却愈发强烈,这是自己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危险的处境之一。

  他感到自己的后颈和后脑勺还隐隐作痛,那是被袭击时留下的伤痕。这应该是被一棍打晕……然后绑到这里。

  韦显抬头环顾四周,这间屋子像是个柴房,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木屑味。手脚都被捆住,但绑得并不结实,他稍稍试探了一下,觉得如果用点力,应该能挣脱。这些人不专业……或者说,他们根本不需要专业。

  他侧耳倾听,试图捕捉周围的动静,但除了偶尔传来的细微风声,再无其他声响。韦显的思绪再度回到袭击者的身份上,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暗中刻意挑起纷争。如果是郑鸿逵的人,那就太离谱了,毕竟他知道我是来协助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韦显的眉头皱得更紧。郑鸿逵虽名义上已归顺,但他漳州城内外势力盘根错节,自己是否不小心踩到了某条暗线?

  他摇了摇头,不愿继续去猜测郑鸿逵的嫌疑。毕竟,对方是少数知晓自己此次行踪的人之一。

  这也让他不得不更加小心,尽管目前看不出郑鸿逵有任何背叛的动机,但这种被掳的状况,已经说明了漳州的局势比自己想象中更复杂。韦显忽然想到,脚步声的方向似乎朝着屋外的某个角落去了,这让他意识到,这里应该是一个较大的院落,不然不会有如此清晰的回声。

  “这些人到底是想干什么?”他努力平复自己的呼吸,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此刻,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先尽可能保全自己,待天亮后或许会有更多线索。

  他试图从眼前的困境中找到一些逻辑上的突破口。袭击者的手段并不算高明,也未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他们似乎并未打算取我的性命,那么,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昏暗的柴房内,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韦显的思绪却未停歇。他清楚,这种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逃生的关键,脚下的地板、身后的墙壁,甚至是头顶的房梁,他都一一留意,但暂时还未发现什么异常。

  “除非……”韦显的目光再次转冷。他几乎可以断定,动手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群心怀目的的势力。

  如果是郑鸿逵的密探,他们的目的可能是试探,如果是郑森的人……那么事情的复杂性就远超想象了。

  韦显只觉得脑袋像被铁锤狠狠砸过一般,阵阵刺痛让他几乎无法集中思考,记忆仿佛断裂的细线,只剩下零星片段,昏暗而充满危机的环境让他的心情愈发烦躁。他睁开眼,眼前是堆积如山的柴火,鼻端充斥着木屑的味道,隐约还能闻到一丝腐败的霉气。

  韦显不由得怒火中烧,忍不住在心里大骂,把能想到的脏话都喷了一遍。然而,还没等他把心里的怨气骂个痛快,肚子便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突如其来的饥饿感让他恢复了一点冷静。

  韦显并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明朝最顶尖的锦衣卫,受过系统而专业的军事和情报训练。他又小心地调整了一下身体的姿势,确认了绑住手脚的绳索,心下暗自冷笑,这些人显然对捆绑技巧一知半解,绳结的松紧程度不够,手法也不专业。

  如果换成锦衣卫出手,他绝不可能有这么轻松的机会。更让韦显感到庆幸的是,自己的绑腿处还藏着一把特制匕首,那是他平日防身的最后底牌。虽然眼下无法直接使用,但只要能先解开手上的绳子,脱身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

  他试着动了动手腕,发现绳子虽然勒得有些紧,但用力拧动几次,或许能够找到松开的机会。同时,韦显清楚自己在漳州的三十余名亲卫此刻肯定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这些人虽不多,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更何况,他的身份特殊,消息一旦传开,整个漳州府必然翻天覆地。想到郑鸿逵得知消息后的反应,韦显甚至能想象到对方焦头烂额的模样。

  柴房里,韦显仍在一点点挣脱绳索,他听到外面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心里越发警觉。绑匪没有留人看守,说明他们对他并不完全了解,甚至可能低估了他的能力,这正是他的机会。

  韦显抓紧一切时间,双手一边用力扭动,一边调整绳结的角度。终于,他的手腕感受到了一丝松动,绑腿上的匕首,似乎离他也不远了。

  而此时,韦显的几名亲卫正站在城中一个隐秘的据点里,脸色铁青,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刚刚发现韦显失踪后,他们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亲卫队长。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名叫赵承志,身材魁梧,目光如鹰般锐利,他是锦衣卫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也是韦显亲卫队的核心人物。

  赵承志听完汇报,虽然内心如同惊雷滚过,但很快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一旦韦显的失踪被传到外界,不仅会引发漳州府内的巨大动荡,甚至可能让整个南方的局势陷入混乱之中。而他们这些负责保护韦显的人,恐怕也会成为第一批问责的对象。

  “冷静!所有人都冷静下来!”赵承志低喝一声,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带着无法抗拒的威严:“这件事暂时不能闹大。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尽快找到大人下落;第二,绝不能让其他势力察觉到异常。”

  “队长,我们人手不足啊!”一名亲卫小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这次护送韦大人,我们只有三十几个人,万一是大规模的埋伏……”

  “闭嘴!”赵承志冷冷打断了对方的话:“不管对手是谁,想动锦衣卫的指挥使,他们绝不会好过。更何况,这漳州府还是冯双礼的地盘,不论是敌是友,他们都不敢真正对大人下死手。”

  赵承志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命人去查了。所有城门都还未开启,说明大人还在城内。传令下去,分成小组,在全城范围内展开秘密搜索。另外,联络郑将军,让他派人协助,但注意,必须用别的理由掩盖真实目的。”

  “用什么理由?”有人问道。

  “就说城内有郑军的细作混入,正在策划刺杀重要人物。这样既能调动郑鸿逵的部队,又能避免让事情的真相暴露。”赵承志的语气果断而冷静:“记住,任何人不得提起韦大人失踪的事,否则军法从事!”

  听完赵承志的命令,几名亲卫纷纷领命离开。与此同时,赵承志站在原地,紧紧攥着拳头。要知道,韦显不仅是锦衣卫官员,还是周世显的心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必定逃不过一死的下场。

  很快,韦显的亲卫队队长显然已经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他脸色阴沉,眼神锐利,随即一挥手,带领几名亲信直闯县衙。

  漳州城本就紧张的局势,因为这支神秘部队的行动而更加混乱,县衙内的衙役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个个脸色煞白,手足无措,有人当场跪地磕头,还有人撒腿就跑,连滚带爬地冲向后堂去禀报知县和县丞。

  后堂内,知县和县丞正在为城中的局势焦头烂额,突然听到神秘军队闯入县衙的消息,顿时如五雷轰顶。

  知县脸色惨白,口中喃喃自语:“这……这是要命啊!”

  县丞更是急得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催促衙役去查探究竟。没过多久,他们终于得知这些军人的来历,正是郑鸿逵的人马。两人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却仍不敢大意,立刻派人去向对方汇报情况。

  而此时,郑鸿逵刚从军中议事堂返回府邸,连盔甲都未卸下,便听到了这份突如其来的消息。他眉头紧皱,猛地一拍桌子,低声喝道:“怎么回事?到底是谁闯的县衙?”

  随即,他迅速调派亲信,命令他们彻查此事。郑鸿逵很清楚,此时漳州城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必须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

第376章 绝地反杀

  漳州府城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军士们骑马奔走,街道上火把晃动,喊杀声、脚步声、粗鲁的叫骂声交织在一起。

  但韦显却没有心思去顾及外界的喧嚣,他一阵折腾之后,现在正侧身躺在一间破败的柴房里,后背紧贴着一堆粗糙的干柴,双手被死死地绑在身后。

首节上一节329/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