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205节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金砺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不好再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话了,随即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的样子,外加一个已经完全理解情况了的表情。

  当然,阿济格和金砺也知道对方是装出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都知道对方在演,但又都无比默契地相互配合着。

  其实阿济格的想法就和金砺的差不多:刘体纯或许知道高第麾下的军官并不是真的要反正,或许不知道,但无论怎么样,都会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一面。

  阿济格对于河南的情况很有信心,随即又道:

  “所以济南城外的这一战,必须要胜。无论陈泰,高第守不守得住南阳,刘体纯上当不上当,这一战都必须打,这才是关键之处。”

  金砺明白对方的意思,他其实也只是担心而已。毕竟,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增大胜算,或者说,选择胜算最大的法子。

  “对了!”阿济格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着金砺笑道:

  “到时候,你亲自出马,一定要稳住那上午的绿营和包衣,一定不能让朱慈察觉出异样来!”

  “我?”金砺惊讶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阿济格见状,随即看向了金砺,问道:“怎么,你有其他的想法?”

  金砺知道阿济格想让自己说什么,也知道自己避不开,当即抱拳应了下来。

  .

  济南城以东,隔马山的西北方向的山腰处,陈福拿着“应天兵器局”打造的最新一款“千里眼”,正在观察前方山谷的两队斥候交战。

  他手下的副将看着那支“千里眼”,脸上露出了十分好奇的表情,这玩意现在还是限量款,他们用的旧版,没那么清楚和精致。

  陈福部下的七个斥候和阿济格派来的六个斥候,都在这片山谷侦察,陈福发现他们的时候,两队兵马已经打了起来。

  双方都是经验丰富的骑兵,交手了好几个回合,都没能分出胜负来。

  “派几个人下去,把这些鞑子全部抓起来,尽量要活的。”陈福吩咐道。

  这些清军的斥候作战十分凶悍,陈福手下哨骑,这段时间就经常和他们交手,损失颇为惨重。

  他们也曾经抓到过两个活口,审讯之后,发现他们都是关外北边新来的野鞑子。

  现在,他有兵力优势,并不担心手下的骑兵被这些异常凶悍野蛮的鞑子杀死。

  “是,将军!”陈福的副将得令,随即扭头向身后的一个小将交代了起来。

  而后者得到了命令之后,旋即翻身上马,带着十几个骑兵从山道冲了下去,直奔两军交战的地方而去。

  “将军,清军的斥候最近越来越多了,看来阿济格坐不住了!”副将有些激动道。

  陈福放下了手中的“千里眼”,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若是不惜代价,不出三个月,陛下就能将济南城攻下。现在做的这些,只是为了拖延些时间,等阿济格来救援。

  这样一座座城池的围困,攻打,要把剩下的沦陷之城全都啃下来,恐怕陛下都把孔有德困死在济南,咱们也办不到。”

  其实,不止是清军希望来一场大决战,朱慈也同样是如此,地点给他也已经选好了,就在济南西南的这块山谷之中。

  毕竟,这里近处是丘陵山坡,远处是崇山峻岭,还有河流阻隔,十分适合打伏击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双方是想到一起去了。

  “但阿济格现在在河南不过两三万兵马,将军亲自领兵坐镇隔马山阻击,他真的敢来吗?”陈福的副将不担心阿济格来,他反而担心阿济格不敢来,特别是隔马山这里的地形,来救援根本就是羊入虎口。

  “清军前几日不是突然出城偷袭城外的丢失的侯台,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阿济格这些人并没有那么怯战,他们会来的。”

  陈福冷冷笑道,这还是朱慈特意让对方露出些许破绽的,清军果然上当了。

  “这批兵马去转一圈之后,再分批回来,清军绝对不会发现。而且,这么好的机会,只要被阿济格知道了,他就必然不会错失,他没多少时间了。”

  “将军运筹帷幄,阿济格到时候必然被打个措手不及。”副将当即不失时机地奉承道。

第253章 会合

  济南城东南西三面,坚固厚实的城墙外,尤其是护城河内侧,矗立着一个个坚固异常的堡垒。

  多铎撤离济南前,在里面部署了许多火器,配合城墙上的火炮,可以形成了一个个相互独立,但是又能相互掩护的防御体系。

  济南城的南面,一阵阵火炮轰击的声音震耳欲聋,惊天动地,五门“应天兵器局”最新生产出来的八磅炮,正在齐射。

  火炮阵地上硝烟弥漫,一颗颗黑色石弹把这些矗立在外的堡垒,打得石屑横飞。

  堡垒内的清兵,无不都抱着头,四处躲藏,不时就有被碎石击伤的倒霉蛋,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这个时候,堡垒外的一丈多宽的壕沟已经被殿前军士兵填平,甚至堡垒的墙壁上,不少地方都被炮弹轰开好几个大洞,已然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朱慈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城战,但他也没有闲着,除了派出偏师清除周边的清军据点以外,肃清城外的侯台堡垒,为最后一举歼灭济南城的守军,做足了准备。

  不过,这些侯台堡垒修建的十分坚固,想要攻下,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而且,孔有德还能从济南城中,不断派出援兵,并依托城墙掩护,牵制殿前军的进攻,使得不愿意付出太大伤亡的朱慈,根本不敢全力进攻。

  不仅如此,城内的清军还能借着夜色的掩护,给这些堡垒内坚守的清军,输送物资,这使得其中守军的抵抗能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

  而每一个堡垒中,还有几个八旗甲兵,十几个藩兵,以及十几个包衣兵。

  这些清兵都是精锐,八旗甲兵,包衣兵都和满清利益一致,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十分强悍,有力地监督了绿营军的战斗。

  不过,尽管如此,在殿前军猛烈的火炮攻击下,济南城外的堡垒正一个个被拔除。

  清军虽然抵抗得十分顽强,但在数以百计的火炮和无穷无尽的炮弹攻击下,也很难长期坚守。

  多铎当然也是能想到这一点的,但他当初这样部署,就只是为了以最小代价延缓朱慈的攻城进度而已。

  如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朱慈也确实不得不放缓攻势。

  朱慈站在御营将士簇拥的侯台上,望远镜中看到前方大军的进攻,心中感到些许无趣。

  他选择了缓慢进攻的策略,目的在于减少伤亡,同时拖延时间,等待更好的时机来围歼清军主力。

  表面上看,朱慈的进攻似乎不利,进展缓慢,但实际上,他正在深挖壕沟,筑起坚固的营垒,只等城内的清军被迫突围时,便以最小代价将其全歼。

  其实,只要八旗主力大军在山东被歼灭,清廷在北方的统治必然崩溃,届时济南城,也将如同囊中取物。

  朱慈现在已经掌控了大清河沿岸,济南府的局势,完全在控制之中。

  随着高杰和黄得功的顺利推进,张名振所部的水军主力已调往渤海西岸,持续骚扰清军。

  而湖广的田见秀,刘体纯和郝摇旗则驻扎在豫南,汝宁,德安和承天一带,防备突发状况。

  朱慈虽然坚信田见秀和刘体纯在豫南会获胜,但不排除意外情况,若清军突破,只有靠郝摇旗的部队,以及地方守军暂时抵挡。

  不过,清军即便发起进攻,也只能骚扰襄阳、德安等地,以阿济格和高第的实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攻陷鄂北各大城池。

  然而,这只是最坏的打算,朱慈心中认为,更可能的情形是他率主力大军在山东击败多尔衮,阿济格,而刘体纯在南阳鏖战高第。

  至于多尔衮,阿济格率领的清军主力一旦败北,河南,山西和北直隶,山东等地的清军必然反正,届时张名振收复渤海沿岸各州府,也将易如反掌,济南城内的清军将成为瓮中之鳖。

  朱慈现在的任务,就是扎紧口袋,关门打狗。

  同时,在拔除侯台堡垒过程中,他也顺便测试了各种火炮的性能。

  南京,苏州的武器局已全面运转,加上武昌、长沙、九江五大兵器局协同作战,数万工匠在科学管理制度和先进工具的帮助下,武器生产能力极为强大,甚至已经超出了当前战事的需求。

  朱慈心知肚明,击败满清,完成大明的重新统一后,他将在这片土地上不再有同等量级的对手。

  至于东北、西北的俄国人,南洋的英国人等,均无法在东亚投入大量兵力。

  而北面的外藩蒙古和西北的准噶尔在火器时代根本无法对抗汉地十八省的庞大经济和人口体量积攒出来的军事力量。

  那些后世某些人声称,是满清皇帝英明神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朱慈同样可以解决。

  这不是因为什么英明神武,而是因十七、十八世纪生产力的进步和火器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游牧民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要知道,若是没有战场上的胜利,其他所谓的民族政策,根本无从谈起。

  朱慈的计划已经成形,一个新的大明,将更加得心应手地应对周边势力。

  而且,他深知时代已变,新王朝的重心应放在海洋,在保障核心领土安全,拓展东北,西北的同时,必须要全力争取海洋的权益。

  “西面的壕沟挖得怎么样了?”朱慈放下望远镜,转头问常登贵。

  “济南城西面七个营寨周围的壕沟基本挖好,宽深均达到一丈以上,鞑子突围时绝对会被堵住。”

  常登贵拱手回道:

  “陛下,以咱们围城的兵力,孔有德即便插翅也难逃,而张名振的水师已控制江面,清军绝对无法突围。”

  “若他们真的突围,倒也省事,殿前军会直接把他们消灭在城外。”朱慈皱眉道:

  “可若让其中部分逃脱了,数千鞑子兵劫掠过境,恐怕会死伤数以千计的百姓。如今清军尚能坚守济南外城,或许还能找到一线生机,他们不敢轻易突围。”

  “陛下,还有一事。”常登贵再次抱拳道。

  “你是想说派兵收复北方那些州县吧?”

  朱慈料到他要说什么,但他认为目前的战略重点是围歼清军主力,不愿再分兵,以免出现意外。

  现在,朱慈的首要目标是稳中求胜,不冒不必要的风险。

  “是,陛下。如今有些大城仍被清军控制,城内有不少八旗兵和包衣。

  臣担心清军可能在其中藏兵,关键时刻会突袭我们。

  所以臣建议趁清军分兵之机,我们集中火力攻破这些城池。

  若有清军藏匿,便各个击破;即便没有,也可引诱济南城内的清军出击……”

  常登贵虽想立功,但也清楚济南城的坚固与孔有德的狡猾。

  若清军突围,必然是一场血战,他不认为孔有德会轻易放弃。

  朱慈听罢,也有些动摇,常登贵的话虽是猜测,但并非没有可能。他考虑再三,决定慎重对待。

  “张煌言。”

  “臣在!”

  “传朕的军令,今晚紧急召集诸将,召开军议。”

  .

  而与此同时,阿济格和金砺迅速开始分批率领河南的清军主力东进。

  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终于将一万多八旗兵、数千精锐包衣兵,两万多绿营兵,总共四万余人马,成功穿越北直隶大名府,进入山东的东昌府域内。

  然而,为了避免朱慈的锦衣卫察觉,这些兵马并未直接进入济南东面的州府,而是分批隐匿于山林之中,由金砺的亲信大将和阿济格的固山额真分别统领。

  阿济格和金砺很快就在东昌府北面,与秘密抵达的多尔衮会面,商讨如何最终伏击朱慈的主力大军。

  在他们从豫南绕道豫西山岭,数万人马秘密前往山东期间,多尔衮不断加强对济南东部山谷的侦察,向朱慈释放出一种即将救援济南,但又犹豫不决的信号。

  而这也致使朱慈多次下令推迟对济南城的进攻,担心在多尔衮决定之前就攻破了城池。

  正因为如此,陈福才会带着副将,而朱慈甚至考虑将林昌峰的部队调给他,就是因为发现了清军的这些异常动向。

  然而,朱慈此时还以为自己正在为伏击清军做准备,却不知这是多尔衮、阿济格等人精心设下的圈套。

  “现在朱慈应该已经将派往青州府、济南府的援军调回了,他肯定以为我们已经上当。”多尔衮得意地说道,斥候频频突袭的命令正是他下的,就是为了给朱慈制造伏击他的假象。

  “至于济南城,城内的兵马足有三万多,兵甲火药和粮草都充足,虽然士气稍显低落,但要坚守并不难。

  然而,明军的火炮威力出乎我们的意料,孔有德的压力不小啊!

  若朱慈决意攻城,而我们又不及时支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济南城撑不过半年。一旦济南失守,我们便再无借口进行支援。”

  “摄政王的意思是我们应立即行动,支援济南,然后掉入朱慈的伏击圈?”

首节上一节205/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