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79节

  “遵命!”

  ps:晚上还有一章

第227章 会盟讨贼,疲敌之策

  张虞自安邑回到晋阳时,已经到了八月。

  而回到州府不久,便得常山、河内二郡消息来报,袁绍自被张虞强行调和与公孙瓒的战事,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率兵入鹿肠山围剿黑山贼。

  于五月斩杀于毒及部万余级,之后沿山谷北进,斩杀左髭丈八,击败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寇,屠戮所居住营垒,斩杀数万老弱。

  太行山南部的黑山民众四散而逃,向西翻山越岭奔走入上党三千家,眭固率本屯兵民及离散民众五千多家投靠河内,余者数万人投靠常山张燕。

  袁绍因忌惮张虞、张燕联军,遂止步于赵郡,不敢向北继续用军,于是返回邺城休整。

  张虞瞧着二郡发来的表文,说道:“袁绍屠戮黑山贼数万,今虽铲除山中诸贼,但却逼山中民众投靠我军,更让黑山贼记恨袁绍。”

  钟繇说道:“得民为小利,今袁绍无后顾之忧,将能全力争夺青州,恐公孙瓒非袁绍之敌。”

  “公孙瓒有陶谦为援,孔融坐镇北海,袁绍欲据青州,还需角力。”辛毗说道:“我军需尽快下关中,以免让袁绍得青州坐大,再挥兵北驱公孙瓒。”

  张虞思索了下,问道:“今豫州情况如何?”

  “几近被袁术所据!”

  谈及豫州,钟繇脸色略有变化,说道:“孙坚击败周喁,占据颍川郡;汝南郡被袁术所据,由惠衢出任太守;沛国为其族弟袁秘所有,今暂属袁术。唯梁、陈二郡国未被袁术所有。”

  “据河内所知,自刘岱阵亡之后,朝廷所遣金尚为兖州刺史,路至封丘时,被曹操派兵所击。金尚今已南逃荆州,或许袁术将会发兵直取兖州。”

  “袁术据有荆、豫二州,已为强敌。若再下兖州,将霸中原尔!”吕范感叹道。

  张虞眉头微皱,袁术快速扩张的行为,张虞其实有所意料,然今扩张脚步之快,亦是出乎他的意料,莫非让袁术入主荆州,真让他养出了个‘术爸’不成?

  得亏是曹操当下入主兖州,要不然以刘岱那军事水平,怕不是会被袁术、孙坚两人搞死。

  “曹操情况何如?”张虞问道。

  “曹操率军与鲍信合力,大败青州黄巾军,然在大战中鲍信战死。今曹操举重兵设围,不日或许便能击败青州黄巾军。”

  钟繇捋须沉吟,说道:“曹操如能击败黄巾军,袁术借金尚之名讨兖州,两军必会恶斗。曹操若是不敌,袁绍必会遣兵援救,故袁术兵锋当会稍遏。”

  不难预料,明年估摸会是天下大乱的开端,他兴兵讨伐关西叛军,袁绍与公孙瓒争青州,袁术与曹操争兖州。

  “中原纷乱,你我暂时顾及不上!”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眼下关西叛军占据关中,今欲成就大事,非下关中不可。关中户籍殷实,不下百万之众;谷粮富饶,能养数万强兵,如能下之,谓有一州之人口。”

  关中的地理条件在乱世中实在太好了,因有秦岭阻挡,只要解决了内部的敌人,关中便能太平,之后将能源源不断供给兵粮。

  历史上的关中为何会陷入人口凋敝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郭、李之间内讧,以及曹操征讨马、韩二人之间的战争。

  郭、李二人长达一年多的战争,导致了近百万人口流向益、荆二州,刘焉凭借南逃的关中人口组建东州军,刘表组建兵马平定荆南四郡。

  之后曹操征讨马、韩二人的战争,引发了数万家从子午谷奔投汉中的逃难潮。得益于两波的难民潮,张鲁以十万户籍妄想称王,申氏兄弟以部曲万余家成为地方霸主。

  故张虞若不想得到被打烂的关中,他必须在郭、李大规模内乱前打下关中,这样才能避免关中人口大量流失。

  郦嵩问道:“今将如何征讨?莫非效袁绍起兵讨董之事,召集天下义士。”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昔天下尚安,故率兵响应者众多;今天下大乱,能响应檄文者少。”

  郭图思考人选,说道:“刘幽州忠君爱国,今若请兵讨贼,其必会欣然领命。”

  “对!”

  辛毗点头说道:“幽州富饶,户籍众多,今如能得幽州相助,讨平关中并非难事。”

  “幽州兵马多在公孙瓒手中,刘幽州即便遣人出兵,恐兵马多为新募士卒。故可让刘幽州出少量精锐,由他为大军供给兵粮。”张虞说道。

  用别人的钱粮为自己达成目的这是最好不过了,尤其是并州今下紧缺粮草。

  “除刘幽州之外,不知还有何人愿意出兵?”钟繇蹙眉道。

  张虞脑海里涌出一人,当即说道:“平原刘玄德!”

  吕范疑惑道:“刘备为公孙瓒麾下将校,不知其可敢自行出兵?”

  “会!”

  张虞自信满满,说道:“平原刘玄德,非公孙瓒麾下将校,仅是客居公孙瓒帐下。今若闻讨贼以迎天子,必会欣然应命,不畏险阻,前来并州会盟。”

  当下正儿八经愿意跟随张虞讨贼的诸侯,或是说愿意为汉室尽份微薄之力的人不多,除了幽州的刘虞外,大概率唯有刘备了。

  说着,张虞停顿了下,说道:“孤虽与袁公路交好,但不知袁公路今时是否愿意响应檄文出兵?”

  “昔朱向袁术请兵讨贼,袁术仅予数千兵马,今他志向中原,恐无意响应檄文出兵。”郭图忧虑道。

  “不然!”

  钟繇心有所得,笑道:“君侯会盟诸侯,可推袁术为大将军,自谦为卫将军。时遣人出使袁术,言君侯推表他为大将军之事,其欣喜之下,或许会遣兵马出武关,以配合君侯。”

  “此法或是可行!”郦嵩说道:“昔袁绍讨董,自号车骑将军,袁术官职低于袁绍。今若推他为大将军,袁术知官职高于袁绍,自当欣喜不已,或会出兵响应我军。”

  “若袁术出兵响应,不知君侯欲如何讨贼?”钟繇问道。

  张虞从榻上而起,负手踱步思量,说道:“我军从河东出兵,而令朱从崤函入关中,袁术出偏军响应。除以上之外,我有意联络马腾,但不知他是否愿意助我?”

  

  若他记忆没错,马腾在历史上曾经与李开战,其中还涉及刘焉,今下就不知道马腾是否会同意?毕竟他的目的可是占领关中,这与马腾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马腾?”

  钟繇捋须深思,说道:“马腾为陇右叛军,与李、郭汜等董卓旧部非同道中人。与其说服马腾出兵,不如先与马腾交好,再向李泄露马腾所为,两军必会因此而结怨,届时马腾必不能助李。”

  “此计妙哉!”

  张虞眉毛微挑,笑道:“李猜忌马腾,二者不能相和,陇右之兵将不复东出,我军若讨关中,唯关中诸将所将兵马,用兵得当,一举灭贼,则关中可安!”

  “今岁联络诸侯,离间关中贼寇,会盟于晋阳。而并州诸军可厉兵秣马,囤积粮草,以待来年征讨关中。”吕范说道。

  “嗯~”

  钟繇迟疑半响,说道:“今下正值秋季,君侯不如遣将入掠匈奴,既能磨炼兵马,亦能疲惫匈奴,并趁机恢复西河郡大河以西四县,以便让于夫罗移居离石。平阳为太原出入河东之要道,岂能让匈奴人盘踞。”

  顿了顿,钟繇补充说道:“如能恢复大河以西四县,繇便能迁逃难百姓充实西河郡人口。今并州虽名有西河、雁门、定襄、上党等五郡,实际唯有四郡。而西河名为郡,实则为县。”

  张虞停下脚步,说道:“元常所言有理,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之间,匈奴居山谷间,种落繁衍,知农耕,兼放牧,胡人部众难以计数。今欲降服匈奴,非一朝一夕之事。”

  “故可行疲胡之策,以骑卒劫掠匈奴部众,焚其谷物,掠民东出,获牲畜以自强。反复数次,匈奴疲惫,则一举能平。”

  黄土高原易守而难攻,匈奴人生活在高原上,张虞即便能降服,但也难以管理。故张虞不打算让匈奴人定居于黄土高原上,而是打算迁徙在北疆,安置于代地,让汉人填补黄土高原上生存空间。

  今下大军回师,不如趁着讨伐关中叛军前夕,让兵卒分别掳掠匈奴,如钟繇所言,一为练兵之用,二为收复大河以西的县邑。待匈奴人被折腾疲惫了,张虞便能轻易将其收服。

  郦嵩主动请缨,说道:“君侯,嵩帐下云中军人人善骑,今可受领入掠匈奴之事。”

  “可!”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我另抽调护国军辅之,今值秋季丰收之时,而我军数岁无犯匈奴,今下入掠必有所得。”

  “遵命!”

  “子衡传令于公明,兵马已远离关中,今可整顿兵马,必要时可斩违令降人,务必需将降卒降服。”张虞吩咐说道。

  吕范心存顾虑,说道:“君侯,今让主将整顿兵马,有所不妥。范愿前往河中军督查。”

  “劳子衡奔波了!”

  “本分之事!”

  三更完毕了!

第228章 安天下之法,辟野遗之贤

  “嗖!”

  箭矢破空而出,一箭射中奔逃的獐鹿猛地扑倒在地。侍从快马上前,将尚有余力挣扎的獐鹿制服。

  “王彦云得猎一獐鹿!”

  张虞驻足于丘上,笑道:“彦云射术愈发精湛了!”

  回到晋阳之后,趁得空闲之际,张虞便带左右出城狩猎。

  王凌收弓拱手,说道:“多赖姐夫年少指点,凌悟得骑射之妙。今天下纷乱,凌昼夜习射,勤读兵书,不敢荒废。”

  “若我没记错,彦云可是年有二旬?”张虞问道。

  “凌今二十一,越明年则是二十有二!”

  王凌言语中具有强烈出仕的想法,在语中不断强调他已经准备出仕。

  张虞听出了小舅子渴望出仕的心声,笑道:“今天下纷乱,正值儿郎建功立业之时,当下河中军初建,你若有意今可前往出任参军。”

  “多谢姐夫!”

  张虞神色微正,叮嘱说道:“军中无亲眷,彦云如若犯事,休怪孤严行军法。”

  “谨记君侯所言!”王凌神情收敛,正色道。

  张虞挽着缰绳,语气放缓说道:“过些日,你便与伯济一同前往上党任职,听候徐公明差遣。”

  “诺!”

  牛辅旧部有一万两三千人,去除董承帐下两千多人,张虞手上有万人降卒,为了从中拣选出精锐,张虞便将任务交于徐晃、吕范二人。

  经两人的淘汰,从中选出了七千步骑,三千步骑归由徐晃的河中军,郭淮被张虞外放出去,出任校尉。余者四千步骑,张虞组建了西河、西安二军。

  西河军由郝昭以行中郎将之职,都领两千兵马;西安军则由故人程普出任行中郎将,都领两千兵马。郝昭从河内赶回太原,率西河军屯于杨县;程普率西安军屯于祁县,暂属于护国军体系。

  将降卒万人大规模分化成三部,自是引起凉州籍贯兵将的担忧,然徐晃手段不差,亲自入各营讲解变化原因,加上钱粮的赏赐,这才让凉州籍贯的兵将安心。

  见自己得到录用,王凌先是心满意足,继而念及与自己交好的友人,迟疑问道:“姐夫,凌欲举荐一人,不知姐夫之意如何?”

  “何人?”

  “王昶,王文舒!”

  王凌拱手说道:“我与其少小交好,年岁比我小些,他虽不以武艺为长,但却习读经学、兵略,为我太原少有之俊杰。姐夫或能征辟为吏,察其才学。”

  张虞沉吟了下,转头看向随行的杨俊,问道:“季才可知王文舒之名?”

  杨俊拱手说道:“回君侯,俊略有耳闻,其虽年少,但才学出众,通文知兵,才干远胜其堂兄王机。以俊之见,今若欲用王文舒,不如征辟为郡吏,之后再委以重任。”

  “且如季才之意!”张虞说道。

  杨俊虽负责人事不久,但就整体表现而言,让张虞颇是满意。非关键的人员录用,张虞常会听杨俊的意见。毕竟只有看到那些被杨俊所举荐之人的表现,才能知道杨俊是否具备选官之能。

  “君侯,俊奉君侯之命,已劝得司马朗、司马芝、赵咨三人归乡。昨日初至晋阳,不知君侯欲何时接见?”杨俊说道。

  张虞瞧着手中的弯弓,心中顿时无奈,自己日后怕不是狩猎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下午回城接见!”张虞说道。

  “诺!”

  因忙于回城接见三人,张虞匆匆射上十余箭,之后便率左右返回晋阳。回到州府,已至下午时分,张虞用过午膳,便召见了司马朗、司马芝、赵咨三人。

  张虞执着于考察人才,与张虞领导作风有关。张虞深知自己无暇顾及很多事,故常会舍得将权利下放,交由可靠的文武负责。然为了确保自己对属下的控制力,张虞会牢牢抓住人事权。

首节上一节179/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