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53节

  “单薄之礼,君侯勿要嫌弃!”阎柔笑道。

  张虞为阎柔倒了樽酒,笑道:“子润倒是有个好弟弟,子远(阎志字)才略出众,今为我手下干吏。”

  “不敢!”

  阎柔双手接下酒樽,笑道:“皆承蒙使君教诲,子远方有今日之成就。今后使君治并州,望使君能不弃柔愚钝,多多教诲在下。”

  看出阎柔心思,张虞收敛神情,问道:“子润不远百里前来拜会,不知所为何事?”

  阎柔倒懂做人,从张虞与阎柔合作时,常年都会送礼。尤其当张虞割据地盘时,阎柔开始押注张虞。今下又送如此厚礼,张虞不可能无动于衷。

  阎柔斟酌言语,说道:“不瞒使君,柔虽与鲜卑、乌桓关系亲善,然乌桓校尉邢举多有欺压在下。今柔有志从仕,不知使君能否~?”

  “子润常年于幽州奔走,今下既欲求官,为何不寻刘公乎?”张虞问道。

  阎柔迟疑几许,如实说道:“刘公虽好,但公孙瓒却常劫掠胡人,夺取商贾财货,令柔苦不堪言。”

  闻言,张虞明白阎柔的念头,公孙瓒掌管武事,在幽州的地位很高,尤其乌桓校尉邢举估计归公孙瓒所管。今阎柔估计走不通刘虞的路子,故今来找张虞。欲借张虞名声,令邢举有所忌惮。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若子润愿意,我可表君为度辽将军参军,屯驻于平城,以便君与乌桓、鲜卑通商。兵马准君自募,数不得超千人,平日需维护平城市井秩序。”

  “多谢君侯厚恩!”

  阎柔闻言大喜,作揖而拜道。

第192章 坐山观虎斗

  阎柔能从一介奴隶,混到通吃汉胡两道的人物,其眼光之长远,心思之细腻,可非凡人所能有。尤其阎柔与鲜卑、乌桓二胡关系深厚,必要之时能呼应胡人为他效力。

  如此擅长交际的人才,张虞怎会无动于衷呢?

  毕竟若想维持北疆的区域稳定,阎柔这种人才多多益善。今阎柔向张虞求官,张虞不可能会拒绝。至于将其留在平城,既能满足阎柔经商的需求,亦能帮助张虞稳定代地的秩序。

  在张虞离开平城之际,得知平城边市重启消息的太原、上党二郡的商人,纷纷赶着大车小车北上,与各部胡人交易货物,互通有无。

  见平城人烟渐多,杨赞自是乐得不行,安排平城市吏维持秩序,收取交易的榷税。而在交易中粟米、食盐、漆具、绢麻、铁器,大概是最受草原人欢迎的汉地商品。

  可惜茶叶还未传播至草原,今若是在唐朝之后,在互市的紧缺商品上,还会有茶叶这一项。

  在张虞离开前夕,为了让杨赞为他所用,专心经营平城边市,张虞拜杨赞为司税校尉,兼平城长,归马邑都尉府管辖,负责都尉府的边市。平城所出的户税,以及榷税不再送抵雁门阴馆,而是转运至马邑都尉府。

  杨赞见中原混乱,而张虞又有重用他之意,也是放弃了回乡的念头,安心为张虞做事。

  一番操作下来,张虞设马邑都尉府,安抚雁门郡守郭,收降二郡胡人,先后完成抚慰北疆的任务。

  四月二日,因挂念出兵常山之事,张虞率众南下晋阳。

  柯比、什翼二人因部落有事,以及为了辅佐郦嵩,遂暂留于北疆。而郭为示顺服,不仅让郭淮随张虞南下出仕,还让二子郭配随行。

  郭配,字仲南,郭淮之弟。其与兄长郭淮好武通文不同,其更注重于文。见郭配资质尚可,又是郭之子,张虞征辟为郡吏。

  而郭淮的话,不用多说,张虞拜为度辽右部司马,与左部司马徐庶,并参军事。

  相比出塞的快速,张虞率部而归时,因携带数以千计的牲畜,返回速度慢了许多。

  十来天的路程,张虞走了二十天,在四月二十四日,才返回晋阳,并将牛羊、马驼交于官吏。

  “君侯,此番北上收获丰盛啊!”

  望着漫山遍野的牲畜,出迎的钟繇笑得合不拢嘴,待见到身形高大,头长而平的骆驼,问道:“此畜身形魁梧,背负二橐,繇闻所未闻,不知是为何物?”

  “橐驼!”

  张虞招手牵来一匹橐驼,笑道:“橐驼生居西域,边塞胡民多有饲养。所驼之重物远超牛马,可载人,可耕作。至于所食之物,如牛食草料。”

  说着,张虞摸着橐驼的皮毛,说道:“橐驼有两千匹,随行中养驼者。往后转运军需,恐要多需橐驼。”

  望着魁梧的橐驼,钟繇因是初次所见,颇有畏惧,仅是点头迎合。

  见钟繇有些害怕,张虞将橐驼交于胡骑,笑道:“橐驼除发情时暴躁外,寻常时候性情温顺。喜燥而厌湿,可如牛羊般饲养,劳元常为橐驼寻觅安置地方。”

  “善!”

  见橐驼任人牵走,钟繇倒是放下心来,说道:“有养驼者,寻觅牧场倒是不难。但若是居于牧场之中,则橐驼便不能用于耕作。甚至橐驼因常年居牧场,百姓不识橐驼习性,恐无人敢牵橐驼行走,转运军需怕是困难。”

  “故以繇之见,橐驼最好能交由百姓饲养,或是于军中饲养。出征之时,征调兵民及橐驼;闲暇之时,橐驼可用于耕作,或是转运商货。”

  闻言,张虞微微蹙眉。之前光想着弄橐驼运物资了,但没想到橐驼在汉地的传播问题。如钟繇所言,如果专门化饲养,出兵驼运时,找不到合适的人。

  “元常所言甚是,暂时先为橐驼寻觅牧场,让骑卒与养驼人饲养,之后慢慢将橐驼交由兵民、商队饲养。至于余者牲畜,牛如之前所言,交于并州诸郡百姓,马则充入牧场中。”

  “诺!”

  安排好牲畜之事,张虞在文武的簇拥下至州府,商议出兵冀州之事。

  待众人落座,张虞望着熟悉的面孔,问道:“我离晋阳数月,不知今情况何如?”

  庾嶷起身上呈文书,说道:“禀君侯,经仆与钟君数月斟酌,拟有盐铁官营政令一份,请君侯指点校正。”

  庾嶷所拟写的盐铁官营政令,核心在于垄断性出卖。为了不引起地方豪强、士族的强烈反抗,其所采取的政策在于限制豪强、士族擅自出卖盐于百姓,豪强、士族所生产的盐一律交由官府经营。

  为了确保食盐价格不至于提高太多,庾嶷压低士族、豪强所生产盐的价格。

  而铁器的专卖,与盐官营不同,豪强、大族可采掘铁矿,并准许冶炼铁器,但出售的铁器,官府会从中征收赋税。

  如果是无主的盐池、铁矿则将一律收回官府所用,不准由豪强、士族开采、冶炼。

  盐铁官营的本质,便是整合盐铁供应商,垄断贸易路线,变相向百姓收隐形人头税。

  “可行!”

  张虞微微颔首,说道:“盐者,无人不食。今定价收购食盐,由官府统一出售,依口售盐,民以钱粮换购。如一人食盐二十钱,并州人口百万,官府可得两千万钱,仅次户税之重。”

  “仅可惜食盐多依赖河东盐池,如能下河东盐池,则握司隶及兖、豫诸州郡命脉。”张虞惋惜道。

  河东盐池之所以重要,除了其产量高外,根本在于中原地区不产食盐,海盐的生产技术尚不足以与河东池盐的生产技术媲美。

  并州能生产食盐就两地,一个是参合陂,另一个是祁余泽。然这两地食盐的生产不够并州汉胡用度,仍需依靠河东的盐池。

  今下并州施行的盐专卖,除了控制祁余、参合的食盐生产外,便是控制河东食盐进出,由官府售卖食盐于百姓。

  “今盐铁官营施行如何?”张虞问道。

  “禀君侯,已在上党数县施行盐铁官营。今推广至并州诸郡,差君侯签发之令。”庾嶷说道。

  “稍后上呈公文,我一一签发!”

  “诺!”

  

  待庾嶷汇报完,钟繇拱手说道:“禀君侯,繇负责太原户籍检索之事。今得赖夫人游说,开春至今,析户一千八百六十五。”

  “慢慢来!”

  张虞放下公文,说道:“今下太原仅有半年,人心依附不久,先行盐铁官营。计口售盐之下,百姓户籍将能陆续析出。”

  “诺!”

  现代社会用医保、养老保险,以及各种户籍制度限制黑户的产生。而古代农业社会,若想限制黑户,除了派官吏核查人口外,另一大杀器,便是计口售盐。

  盐不比粮,粮食虽是人的必需品,但百姓可自行种粮。而盐的生产地很少,百姓若想购买食盐,必须凭户籍证明去购买,这就类似计划经济下的依户售粮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黑户虽然依旧能存在,但为了能得到食盐,许多隐匿户籍的人口会主动报备。

  正是因为‘计口售盐’的制度,张虞率先施行盐铁官营,而非纠缠大族的隐户不放。

  见事情进展顺利,张虞心情好了很多,笑道:“袁本初邀我出兵,并州政事仍需元常、邵然主持。”

  钟繇捋须而吟,问道:“不知君侯何时出兵,需带多少人?”

  张虞转头回看挂在身后的舆图,遂顺势起身,指着井陉道,说道:“据我所知,公孙瓒从涿郡出兵南下,而韩馥屯重兵于邺城。故我欲率五千步骑出井陉,攻略常山诸县,呼应公孙瓒、袁绍二人。”

  郭图眉头微皱,说道:“君侯,黑山张燕据常山郡县缘山地带,今出兵常山,恐会与张燕冲突。”

  张虞微微而笑,说道:“冀州富庶,为并州之侧榻。我今据并州,岂能让猛虎卧据冀州。袁绍有志冀州,公孙瓒有志冀州。我亦志之,仅是我军暂无力东顾而已。”

  “故我此番率兵东出,虽应袁绍之邀,但我却不愿见冀州落入袁绍之手。黑山张燕为平难中郎将,率黑山兵民数十万,麾下精兵数万,盘踞太行山缘边,实力不容小觑。”

  “故我欲与张燕暗联,表他为常山太守,以为制衡袁绍。”

  “制衡袁绍?”

  钟繇念叨了下,神情间多有赞同,说道:“韩馥暗弱,冀州为富饶之地,若让袁绍据之,必为君侯之害。君侯如能联合公孙瓒、张燕二人,袁绍将难以全踞冀州。”

  “而待君侯扫平匈奴,下据两河之地,并州户籍丰满,兵强马壮之际,则河北、关中二地可望尔!”

  “公孙瓒、袁绍为恶虎,待二虎力竭之时,君侯兵强马壮而东出,则能横扫天下。”郭图笑道。

  “然也!”

  张虞手扶腰带,神情充满得意之色。

  公孙瓒、袁绍二人最好能打得头破血流,而自己联合黑山张燕,平衡好河北局势便成。

第193章 盗绍密事,献策自进

  天下局势总是如此微妙,袁绍借张、孙二人图谋冀州,以逼韩馥让位于他。而张、孙二人知袁绍之所想,为了各自的目标,欣然应邀。

  三人同谋冀州,张虞因并州户籍凋敝之故,凑不出太多兵马,且初下并州,为御匈奴、董卓侵犯,需派兵留守太原。

  如此情况下,张虞舍不得冀州被袁绍所据,最好的方略便是借力打力,拉上黑山张燕,控制河北形势。

  “夫君初回晋阳不久,这便又要出征?”

  得知张虞五月出兵的消息,王霁柳眉微曲,俏脸上多有不舍。

  张虞怀抱小儿,筷子夹鱼肉喂食,笑道:“今下乱世,若想占得便宜,便要勤用兵。若是呆在晋阳不走动,迟早被别人征讨。”

  “此番向何处用兵?”郦素衣跃跃欲试,问道:“我可随军出征否?”

  自郦素衣当了回‘张安’,尝到了领兵的滋味,愈发不安分了。

  “打冀州!”

  张虞揉捏小儿的脸蛋,笑道:“军中不得有女眷,素衣好生留在晋阳,帮殊岚照看军府之事。”

  郦素衣俏脸不悦,说道:“上次打郭,我可亲自布置军略。他都能为雁门太守,我为何不能随军?”

  “哈哈!”

  见郦素衣谈及击败郭之事,张虞忍不住笑出声,说道:“我北上时,郭询问张安何在。他若知败于女眷之手,岂不无颜以对北疆兵吏!”

  “莫要向外胡说!”

  王霁提醒道:“若是让外人得知素衣带人袭杀胡琦,并州士民必会因此议论夫君。”

  “这是自然!”

  张虞收敛笑容,为了给郦素衣找事干,说道:“今州府内宅缺少侍卫,素衣若有意从戎,不妨为内宅编练一支女兵,其数不得超两百人,钱粮可寻钟君度支。”

  “所言不假?”郦素衣欣喜道。

  “所言不假!”

  见二人谈及军事,王霁说道:“夫君,我观晋阳城小,难容大兵。今夫君既欲以晋阳为基业,以我之见不如扩建晋阳城,依山傍水,方能为完固之城。”

  东汉末年的晋阳城周围仅有六里,还不是唐宋之交的完固之城。针对晋阳城问题,张虞与钟繇聊过,皆认为晋阳地理险峻,但就是城池不够大。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扩建晋阳城,我与钟君皆是有意,仅是今下以休民耕作为主,不敢滥用民力。待我此番出常山,迁河北流民而归,届时以工代赈扩建晋阳。”

首节上一节153/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