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50节

  许褚不好意思,说道:“君侯去岁邀我父携族人北上,我父错判形势。今盗贼四起,中原战乱不休。我父今有意携族人北上,不知君侯能否遣骑卒南下,护卫褚族人北上。”

  “好事啊!”

  张虞笑道:“卿父举族北上投效,欲与仲康团圆。我怎会不愿同意?”

  许氏宗族与乡人其数目有上千家,许褚父亲老兵出生,宗族、乡勇加以调教,便能入伍为兵,张虞眼馋得很。今下前来投效,张虞怎会拒绝呢?

  况且许褚父兄前来投效,可让许褚无需为家人而烦恼,今后专心为他征伐。

  “容我写信于袁本初,让他与沿途诸侯言语,勿要骚扰卿之族人。”张虞笑道:“且我让元常为仲康族人于晋阳挑选良田,以便仲康行富贵还乡之举。”

  许褚欣喜说道:“多谢君侯!”

  之前张虞占据上党,许褚父亲出于家业考虑,拒绝了张虞的邀请。而今随着张虞名声响彻中原,许褚父亲终于是忍不住,决意北上千里投效,这也变相说明张虞的影响力逐渐在变大。

  待许褚、高顺二人退下,老上司王柔神情谦卑,出现在张虞面前。

  “柔拜见君侯!”

  今下的王柔已无当初嫉妒张虞立功之模样,而是以下位者姿态尊敬张虞。

  张虞岂敢让王柔行礼,扶住作揖的王柔,笑道:“王公为虞旧时长吏,岂能由公拜我,当由我拜公!”

  “不敢!”

  

  王柔赶忙扶住张虞,说道:“君侯客气了,往后犬子恐多需君侯照料!”

  “善!”

  在与一众文武见完,张虞终于见到崔钧。

  “崔郡守,有劳从平周北上赴宴!”

  “多谢张君侯相邀!”

  崔钧性子甚直,问道:“不知君侯何时商议西河复郡之事!”

  对于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张虞倒是友善,笑道:“若崔君今下方便,现在便可商议。”

  “请!”

  崔钧为崔烈之子,其兄为崔均。在董卓入京之后,兄长崔均帮助袁绍奔走,招呼起兵之事,然不幸因病去世。而崔钧因兄长之故,曾签署讨贼檄文。

  但因考虑父亲崔烈在长安,兄长崔均又中途病故,崔钧倒是不敢过火,便一直呆在西河。

  之前因西河郡临近匈奴,而太原郡守李峻又常插手西河郡事。若非张虞介入并州局势,崔钧都有考虑弃官而走。而今张虞有意恢复西河,并邀他前往晋阳赴宴,崔钧便应邀前来。

  张虞与崔钧在廊道间漫步,谈论西河郡事。

  张虞望着庭院里的白雪,说道:“匈奴叛乱时,我与崔君有一面之缘。今朝廷动荡,天下兵戈四起,西河百姓流离,仅有平周一县,试问君有何打算?”

  崔钧神情茫然,说道:“我父在长安,然董卓无道,天下兵戈四起,我并无远图。”

  说着,崔钧思索了下,补充道:“今下任西河郡守,自是为西河百姓而忧。故君侯言复郡事宜,钧便欣然北上。”

  张虞瞄了眼崔钧,意味深长说道:“匈奴叛乱,百姓流离。今欲复郡,需先降服匈奴,恢复旧时秩序。之后迁治离石,招揽流民,修建城郭,恢复生产。其中所耗时间之长,所付出心血之多,非寻常人所能任之。”

  闻言,崔钧眉头微皱,说道:“君侯以为我不能任之?欲选他人出任?或是说君侯无意复郡。”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我与单于有约,助他复国治下。今崔君才能出众,治理西河不难。我恐崔君会因恢复西河郡生产所费时间太长,而中途弃官而走。”

  崔钧心中微恼,说道:“君侯若能平匈奴,令西河不受匈奴之害,我便能恢复西河民生,断不会中途弃事而走。”

  “善!”

  张虞神情欣喜,说道:“既有州平兄之言,虞便敢降服匈奴,恢复西河城郭。”

  “那不知君侯有何方略?”崔钧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今太原初安,我部兵马不多,还需与郭雁门商议此事。且征伐之事,不可急图,望州平暂忍些许时日。”

  为了安抚崔钧,张虞说道:“今单于于夫罗率部屯平阳,无汉人官吏管辖。君可派人南下,暂管平阳、永安二县。待甲兵可用,我当挥兵向西,收复失地。”

  崔钧思虑半响,说道:“既然如此,有劳君侯书信与于夫罗单于。”

  “善!”

  见崔钧听从自己差遣,张虞微吐了浊气。

  他用激将法既有留下崔钧之意,更有如他所说一样,即便击败匈奴,西河郡若想恢复,需长期治理才能恢复。

  而张虞麾下无人可任太守,倒不如让崔钧出任,且崔钧才能不差,具有州郡之才。若能让崔钧长期为他治理西河,倒是能为他省去很多功夫。

  今西河郡被他解决了,接下来便到雁门郡了!

  张虞望着天空中飞舞的雪花,心中如是想到。

第188章 平城之会,三问雁门

  西河郡之事解决不难,崔钧帐下兵不满百人,几乎是仰太原鼻息而存活。张虞若非看重崔钧能力,以及无瑕顾及西河郡。早在拿下太原时,张虞便会派人顺道解决西河郡。

  然雁门郡的话,其情况与西河郡大有不同。雁门郡为并州大郡,北临边塞,郡内乌桓、匈奴、鲜卑部民众多,若招引胡人部众,出万人步骑并非难事。

  今为了解决雁门郡,并整治边疆胡部,张虞决意从晋阳北上马邑,打算先和郭会面;再至北疆平城,召集诸胡首领。

  “我不识胡语,此番北上,不如由阿剌海随行夫君。况妹妹为单于王女,于胡人中身份尊贵。”王霁犹豫道。

  郦素衣笑道:“匈奴单于都需听候夫君差遣,何来王女身份比姐姐尊贵?”

  “我还是不去了,夫君初据晋阳,若无亲眷之人坐镇,我实在放心不下。且木末尚小,离不开我!”

  王霁思虑一番,说道:“今让素衣与阿剌海陪夫君北上!”

  “也罢!”

  见王霁不愿随行,张虞不愿勉强,说道:“既然如此,夫人可多留心州府之事。”

  “诺!”

  趁着出发北上前的空隙,张虞将左右亲信请至府上。

  “我至马邑与郭雁门相会,若进展顺利,会邀诸胡贵人至平城,召开大会。”张虞说道:“我离晋阳之后,武事由子衡都督,文政由元常料理。若有难断之事,可至府上问夫人。”

  “并州之事以招揽流民,开垦荒田为主;若郡中有贼寇作乱,交由仲康、公明、伯安三人征讨;若有俊杰至晋阳,诸子需好生招待。”

  “有一事恐需君侯留意!”钟繇说道。

  “何事?”

  钟繇拱手说道:“上党流民激增,今百姓开垦农田勤勉,但人力始终不如牲畜。劳君侯北上边疆,从胡人手中广购牛马,以便授予百姓。”

  “牛授予百姓,百姓何以偿之?”张虞问道。

  钟繇说道:“可按市价授予百姓,而百姓钱财不足,准许百姓每年多出赋税偿还。”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耕牛之事,我会处理。不知还有何事需禀?”

  钟繇捋须微思,说道:“敢问君侯何时能归?”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快者一、二月,慢则两、三月。若事态进展顺利,不仅雁门郡能归附,连北疆二郡胡部皆能顺服。届时边塞安宁,胡骑为用,北患将暂消尔!”

  并州作为边疆州郡,其辖区内不单单仅有汉民,更有数以万计的各族胡人。汉人有成熟的治理体系,控制郡县官吏,便能统治汉人。

  而胡人却不好解决,因东汉国力衰微,边郡内的胡人以首领、贵人为尊,贪财好斗。若不控制胡人,让其常年在州内作乱,将会影响并州的稳定。

  此番北上马邑,如能与郭达成协议,倒不如顺势北上,在平城召见边塞胡人首领,重建汉胡之间的秩序。更进一步的话,最好能受他驱使。

  张虞的野心并不局限于统治汉地,亦是渴望控制漠南诸胡。大丈夫争雄,当建大兴华夏,岂能像东汉缩边自保。

  见张虞野心勃勃,郭图问道:“若袁绍遣使至晋阳,与君侯商讨谋取冀州之事,不知如何回复?”

  张虞思索片刻,说道:“将消息通禀于我,我自有安排。”

  “诺!”

  袁绍夺冀州,他即便远在平城都会赶回来帮场子!

  他与韩馥无瓜葛,不敢指望吞并冀州。然架不住冀州人口众多,袁绍让他出兵帮场子,他若不从中捞人,岂不辜负袁绍的好意?更别说袁绍答应事成之后,将割让河内给他。

  将军政要事梳理完,时间转眼至二月一号。

  出发马邑当天,张虞除携家眷外,还率柯比、郝昭、呼衍乐三将,及一千五百名步骑北上。

  晋阳至马邑有两条道路,一条走狼孟北上,经由雁门山至马邑;另一条道沿汾水北上,从楼烦至马邑。

  为了方便与郦嵩所部汇合,沿汾水一路北上,欲先至尔朱川。二者六、七百里路程,虽有郦素衣、阿剌海等妻妾在身侧,但因众女善骑,奔走速度倒不慢,花了十日便至尔朱川(今神池县)。

  张虞至尔朱川时,郦嵩已率千骑于尔朱川等候。

  尔朱川为并州山区外的肥沃之所,历史上尔朱氏便是源自尔朱川之名,其部在此生活上百年,从这里走向中原,最终改变了北魏一朝历史。

  “济安!”

  “伯松!”

  时隔多年,张虞总算与郦嵩会面,快步上前,热情拥抱。

  “留伯松在北疆看护胡人,倒是辛苦了!”张虞让部下端来交椅,说道。

  郦嵩望着威仪渐露的张虞,笑道:“济安东征西讨,名声显赫四海。即便嵩居边塞,亦闻济安威名。此番北上雁门,降服郭,威慑边胡,届时并州汉胡将悉数被济安掌握,济安威势会更上一层楼。”

  张虞手搭在膝盖上,说道:“今郭态度不知,雁门尚未献户籍于晋阳,尚不能过早欣喜。况且雁门即便臣服,并州内尚有匈奴忧患,以及鲜卑侵边之害。”

  郦嵩指着他所带来的骑卒,笑道:“我自攻杀胡琦起,郭连续带兵进犯,皆被我与什翼所退。以郭兵略,若能识趣臣服济安倒好,若是不识形势,我愿为济安攻杀郭。”

  张虞笑道:“郭与我张氏关系匪浅,能不动用刀兵,便尽量不动刀兵。”

  “君侯,郭遣人来报,他明日便能至马邑。”侍从上前汇报道。

  “他带有多少骑?”张虞问道。

  “约八百骑!”

  “善!”

  待侍从退下,郦嵩朝张虞挤眼,打趣道:“嵩不应称字,而是应以君侯相称!”

  闻言,张虞大笑几下,说道:“伯松与我关系非比常人,区区称谓何须在意,伯松可自便。”

  张虞话虽这么说,但郦嵩却不敢当真,改口说道:“君侯,不知何时向马邑出发?”

  “稍微休整,下午时分朝马邑进发。”张虞说道。

  

  顿了顿,张虞拍了拍郦嵩的肩膀,笑道:“部下多以君侯称我,而你我情谊深厚。往后无人时,可以济安称我。”

  “好!”郦嵩笑眯眯道。

  郦嵩与张虞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亲厚非属下众人所能比,更别说郦嵩与张虞还有姻亲关系。今特意叮嘱让郦嵩私底下以字号称他,可算是特殊待遇。

  尔朱川与马邑之间相距一百多里,张虞干脆昼夜兼程,于当天深夜至马邑下寨。

  二月十三日,郭率骑如期至马邑,张虞便邀部众一同狩猎。

  初春时节,冰雪消退,绿意渐浓,骑卒追猎,猎物逃窜,马蹄声响。

  中午时分,阳光暖洋洋撒在众人的身上,为避四面朔风,侍从在周围支起露天毡帐,而张虞、郦嵩、郭三人围炉谈话。

  “多年未见郭君,倒是愈发精神!”张虞为郭倒了樽温酒,笑道。

首节上一节150/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