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94节

  只有山东最大的权贵孔家,能做到这一点,也能让抚按官不敢招惹。

  而严嵩还在文章里表示,等着王阳明和张璁的暗杀不只会这一次,还会有很多次,天下的权贵官僚还有豪绅富商是不可能让他们活着的,就连天子也不应该保他们,因为天子保他们,也会影响天子的安全,虽然天子要真想做一个圣君仁主,就必须要他们,但那样只会让那些人直接做出弑君的事来!

  所以,严嵩也就在文章里说,他中肯的觉得,王阳明和张璁太激进了,太莽撞了!

  低估了贪官劣绅的反动性,也没有考虑到这件事对天子造成多大的麻烦。

  作为历史上靠写青词而博得嘉靖喜欢的严嵩,在写作上还是很有才能的。

  所以,他的文章一经刊载也还很快就抓住了许多人的眼球,也让很多人在政治立场上比较中立的人,不禁连声赞叹,觉得严嵩说的有道理,开始把立场往王阳明这边偏,也开始觉得天子现在还为王阳明责怪山东士绅有多正直与勇敢,而不禁对当今天子更加敬佩。

  而严嵩自己倒是招到了不少中立之士的责骂,有人开始写文章批评他这个作者自己软弱怕贪官劣绅,不感到惭愧,却反过来责怪比自己勇敢的王阳明和张璁。

  实在是良心大坏!

  没有读书人应该有的正直,根本不是什么中肯之言。

  严嵩对这些批评并不介意,而是甘之如饴,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目的。

  不过。

  不支持王阳明和张璁这样做的守旧派文官也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不由得在背地里骂严嵩,更是骂《文报》办的不如以前。

  因为他们也不是笨蛋,自然看的出来,这严嵩实在故意揭穿他们丑恶的一面,故意用批评的方式说王阳明和张璁的好话。

  “父亲!”

  “这四叔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他就算要卖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卖吧!”

  “他都让《文报》登载什么的文章,暗戳戳的把天下官绅全骂了,还字里行间的暗示,天子要是都不保王阳明、张璁这些人,就也不是刚正之君了!”

  “而天子不久前才刚刚为了王阳明责怪山东士绅!”

  “好家伙,这名义上是批评时政,实际上就是在谄媚君父,有意引导大众理解陛下,敬爱陛下。”

  杨慎就在这一天,拿着登载有严嵩这篇文章的《文报》,急匆匆地来到了杨廷和这里。

  杨廷和倒也看了这篇文章,然后笑着说:“好文章啊!”

  接着。

  杨廷和就沉着脸说:“朝中奸邪小人越来越多,为父得尽快回朝堂。”

  “父亲说的是,整个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还得您老挑着才行!”

  杨慎回道。

  杨廷和则又一脸严肃地吩咐说:“要查出这文章的背后作者是谁!”

  “另外,以为父的名义,给孔家写封信,让衍圣公自己上封请罪奏疏,为王阳明坐船在山东遇袭请罪,就说他孔家身为圣人门第,在地方济民不力,才有此祸,故愿请罪,并愿与王阳明结亲,以正天下视听!”

  杨廷和继续说道。

  杨慎忙赞叹道:“父亲英明!”

  “如此,这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而陛下也会因此知道为父没有跟他反着来,而是一直在暗中为国谋事,如此才能有机会在将来重回内阁!”

  杨廷和听杨慎这么说,也很欣慰地点头笑着说:“没错,只要能回内阁,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该做样子的时候就要做样子!”

  不久。

  衍圣公孔闻韶就收到了毛纪、王宪以及杨廷和这些朝中元老送来的信,而这些信则都是劝他向天子示好认怂的信。

第103章 给密奏专奏权,让南宗孔氏来京!

  因有关外血统,所以生下来就脸宽眉淡的衍圣公孔闻韶,在看了这些信后,抖得一张宽大的脸,如起风的水面一样。

  “杨新都这些人,一遇大事就惜身!”

  “如今,他们还要我这圣人后裔,为了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去向天家献媚!”

  “他们是不是搞错了主次?我家祖宗才是他们的先师,不是他们是我家的先师,我堂堂千年世家还轮不着他们这些士族来教着做事!”

  接着。

  孔闻韶就在曲阜知县同时也是本宗至亲孔承震面前,抱怨起来。

  孔承震也点头说:“若是前元也就罢了,但当今天下又非前元之天下,何必如此。”

  且说。

  因为阶级天然对立的原因,衍圣公府的许多人一直对明朝皇室朱家不怎么瞧得上。

  从明初第一代衍圣公孔克坚最初拒绝朝见朱元璋开始,到后面衍圣公的家人仍暗地里只奉元廷所赐牌位在孔庙,就一直因为觉得明朝皇室朱家是流贼之后,而觉得明朝皇室够不上被自己孔家尊为天家的资格。

  毕竟,在衍圣公府的许多族人看来,他们孔氏乃是千年世家,比这个时代许多士族都要高贵,何况是在庶民出身的朱家面前。

  当然。

  衍圣公府许多人只是背地里傲娇。

  真要是等到了别人拿着大刀能决定他衍圣公府命运的时候,他们该跪的时候还是会跪的。

  而现在正是在背地里的时候,所以孔闻韶才会这么不屑,孔承震也才会直言现在不是前元,所以他们不必太惯着皇族。

  “父亲,中丞王公求见。”

  这时。

  孔闻韶之弟孔闻礼来了孔闻韶面前,禀报说山东巡抚王诩求见。

  孔承震在一边听后不由得讥笑道:“这是替杨新都他们当说客来了。”

  “当说客又怎样?”

  “他王中丞虽然当的是朝廷的官,但应该明白,这齐鲁之地,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就是我们衍圣公府!”

  “能让他在这里舒舒服服当官的不是朝廷,是我们!”

  明朝中后期开始,地方士绅的士权膨胀。

  许多地方官员基本上只能看地方权贵豪绅的脸色行事。

  如历史上万历时期,发生在徽州的人丁丝绢一案,地方官基本上是被当地士绅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有的地方官甚至被士绅的人抓起来打,乃至官衙都被拆毁,甚至有胆大的士绅直接另立官衙。

  所以地方官要为民做主,打击豪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明的手段。

  而衍圣公府作为山东地界最大的豪强,孔闻韶现在自然也敢这么说。

  孔闻韶这么说后,就让孔闻礼去带山东巡抚王诩进来。

  王诩作为山东巡抚,在见到孔闻韶和孔承震后,倒是的确没有托大,主动先向这二人拱手作揖见了礼。

  接着。

  孔闻韶才问着王诩:“中丞突然造访,不知是为何事?”

  “公想必也知道了。”

  “陛下对王阳明钦差坐船在山东境内遇袭一事很是震怒,故本有意不准山东士子参加明年的恩科,在毛阁老等苦求后,才额外开恩,要求我等一个月内破案,若成功破案,便不对山东士子撤掉此恩典。”

  “还请公为山东士民考虑,如实告知天子此事真相,天子自然不会对贵府怎样,而这也反而证明了贵府对朝廷的一片拳拳忠心,如此,天子自会龙心大悦,而会更加礼待贵府也!”

  王诩言道。

  孔闻韶听后心里不由得火冒三丈,一张大宽脸抽了几下。

  孔承震更是呵呵冷笑。

  王诩讪讪一笑,问着孔闻韶:“公以为如何?”

  “我知道了。”

  “我会仔细考虑此事的。”

  孔闻韶也笑着回了这么两句,然后就下了逐客令。

  而在王诩离开后,孔闻韶就彻底镇定不住,直接一脚踹翻了眼前一茶几,而喘粗气。

  “软骨头!”

  “都是软骨头!”

  “让我们对王阳明动手的是他们,现在让我们向朝廷请罪的也是他们。”

  “我们这千年世家在他们士大夫眼里成什么了,成他们玩弄的婊子了吗?!想用就用,想弃就弃!”

  孔承震也在一旁沉着脸说:“我们不能让这些士大夫牵着鼻子走!”

  孔闻韶则在发泄后,冷笑说:“没错!这朱家新皇帝的确厉害的很,但我们孔家也不是泥涅的!他以为他禁考就威胁得了我们孔家?”

  “我们孔家能屹立千年不倒,不是靠那些士绅,而是靠的祖宗余荫,是靠的这天下正教是我们祖宗所建!”

  孔闻韶这么说后,孔承震就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是要请罪,还是要不理会这些文官士绅们的请求?”

  “请什么罪?!”

  “家父当年打死那么多人都没请罪,我们请什么罪?”

  “我们山东孔氏就没有向他朱氏请罪的理,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孔闻韶厉声说了起来,且说后就冷笑道:

  “朱家新皇帝拿禁考威胁,那我们就以逋赋为手段进行反击!”

  “我们不但要逋赋,还要联合听从我们控制的士子进行罢考!”

  “通知我们在各府州县的吏员,税粮不要征了!”

  “再通知与我们有亲的那些士子,还有原是从我们府里出去的那些士子,皆不要进京去考,还要组织起来,阻止他人去考!”

  “另外,让各府州县的吏员、豪右家丁以及地方大盗,阻止那些寒门士子进京,为此宁肯制造一些恐怖之事,正好也抓一些寒门俊秀子弟来做乐舞生,代替府里那些已老病了的。”

  孔闻韶这么说后,孔承震笑着附和说:“就应该如此,才能让天子和那些士大夫知道,这里是谁的地盘!”

  “到时候就该是这些士大夫逼着朱家新皇帝来求我们了。”

  孔闻韶也嘴角微扬道。

  ……

  紫禁城。

  朱厚在那日视朝结束后,就宣见了王阳明。

  “这次两淮盐政整顿,卿着实辛苦了,但做的很好,朕心甚慰。”

  朱厚回道。

  王阳明道:“托陛下洪福,臣才勉强打开局面。”

  朱厚则又问道:“这次初步整顿盐政,为朝廷增加了多少收入?”

  “回陛下,查抄各奸商犯事灶户后,共得财货折银一千二百万两,补饷与补助贫困灶丁与留存在都转运使司五百万两银后,这次一共陆续送了七百余万两白银进京。”

  王阳明回道。

  “甚好!”

  朱厚笑着点了点头。

首节上一节94/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