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95节

  这对朱厚来说,足够让外朝户部还他的借贷,而且还能有盈余。

  当然。

  朱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可没打算就此停止改革,停止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因为他已经向梁储要求,扩大朝廷预算,不但要建造外城,还要提高百官俸禄收入,另外还要建立新学堂,发行新货币。

  这意味着外朝在还掉旧债后还要借新债。

  所以,改革不会因为盐业的整顿而结束,而杨廷和想重回内阁只能依旧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此。

  朱厚继续问着王阳明:“你这次走海路回京,可有什么收获?”

  “回陛下,臣访查得知,眼下山东一带沿海走私猖獗,这背后最大的势力就是衍圣公家。”

  “所以将来不论是开辟海运,还是打击走私,皆会涉及到对圣人后裔的处置。”

  王阳明如实回答道。

  朱厚颔首。

  他知道,外界一直都觉得他会忌惮对圣人后裔动手,但其实朱厚早就想对圣人后裔动手。

  所以,朱厚也就在这时对王阳明说:“卿回两淮后,把这两份密奏匣给山东两官员,一个是副使舒晟,一个是参议蔡天,告诉他们,朕给他们密奏专奏权,让他们务必每旬递送密奏进京。”

  “密奏专奏权?”

  王阳明内心颇受震撼,但也不好多问,只拱手称是。

  朱厚则微微一笑,在见了王阳明后,就对太监谷大用说:“派个得力的锦衣卫,秘密去南边,把南宗孔氏的家主护送来京。”

  谷大用这里也内心大骇,但也忙拱手称是。

第104章 设国税总司,收拾孔家!

  山东最大的问题不是士绅,是那个延续千年的圣人门第。

  这一点。

  百官们清楚。

  朱厚自己也清楚。

  他知道,王阳明的坐船在山东出事,敢这样做的,只能是孔家。

  朱厚实际上,不用非得等山东士绅们给他一个真相,才能知道这背后的情况。

  所以,朱厚一边在拿科举这个工具对付山东士绅的同时,也在筹备着对付孔家。

  而不是真的坐着等孔家向朝廷示威。

  他虽然还不能把足够多的锦衣卫骨干投放到山东去,也一时半会儿加强不了锦衣卫在山东的管控,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能做。

  这些日子。

  他一直都在认真了解山东地方官僚的履历与相关资料。

  甚至。

  朱厚把他们昔日在弘治、正德朝上的奏疏,以及所写的诗词歌赋与各类文章,都详细了解了一遍。

  而因此。

  朱厚知道了山东地方官僚倒是有可以利用一下的官员,为自己随时了解山东情况,提供一些重要消息。

  其中。

  最值得利用的就是舒晟和蔡天。

  因为这两人都是军籍进士出身。

  两人家族中有世袭的卫所军官官位,相当于这两人的家族有大明朝廷给的铁碗饭。

  相比于其他户籍的文官,他们两个的家族,跟大明帝国的政治利益捆绑也就更紧密一些,自然在忠贞度也就更可靠许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

  朱厚在调查后就发现,这两人在言官任上,于弹劾文官贪污方面,要比别的文官积极的很。

  这里面固然与两人操守更正有关,但根本还是与大明的利益绑定紧密程度有关。

  当然。

  这两人也因为在弹劾同僚贪污方面太积极,所以仕途都不顺遂,都被外派到了地方当官。

  在大明京官外派就意味着贬官,升迁速度会慢很多。

  自然,这也说明这两人现在是需要进步的。

  所以,朱厚基于两人的出身背景和表现,以及现实环境,决定给这两人密奏权,让他们先替自己监视山东官场与民间。

  除此之外。

  朱厚已开始把南宗孔氏家主召进京。

  即便他现在还不能舍弃儒家,还需要尊崇孔子,进而需要把孔子后裔也礼待起来,但这孔子后裔也是有替代品的,不是非得北宗孔氏。

  而对朱厚而言,只要有替代品,那要被收拾的目标,就好收拾的多。

  同你不做这个官有的是人来当这个官一样,你不做个听朝廷话的衍圣公,有的是圣人后裔愿意做个听朝廷话的衍圣公。

  不过,到底是要处置在这个时代地位崇高的儒家圣人门第,所以能不能彻底解决孔氏在山东影响皇权的问题,兵马是否足够强壮,是否握有天下最强暴力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谁也不知道北宗孔氏在背后到底得到了多少势力的支持。

  反正据朱厚所知,这北宗孔氏很早就在跟朝中的阁臣勋戚,九边的边臣联姻。

  朱厚也就在接下来来到了内苑校场,校阅了让周尚文编练的一营兵马。

  这营兵马在去两淮后,与流贼和豪绅奸商的家丁对战了一场,也算见了血,实战经验提升了许多。

  朱厚来校阅时,也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精气神上有了显著提升。

  原是正德朝威武营的军校们,与原随帝驾进京而被选进这一精锐营的民壮们,如今已经都磨合的很好。

  这些人在看向朱厚这个天子时也都目光灼灼,抿嘴凝神。

  因为朱厚一直在让黄锦和周尚文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何为皇恩。

  所以,这些将校在见到朱厚都激动地很,有的甚至泪眼朦胧,有的则恨不得现在就为天子冲阵杀敌。

  而朱厚在校阅之余,也与这些将校们练了一会儿骑射。

  现在的他有空的时候也会练练骑射,所以虽然不算厉害,但也能够策马扬鞭,能拉七斗弓。

  当然。

  朱厚也会没事练练火器,为了提高火器的水准,他还特地把湖州知府刘天和以医术高超为名,召进了京。

  因为刘天和不仅仅医术高超,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火器制造大家。

  三眼铳就是他研制的。

  而朱厚在这一世则让刘天和提前研制出了三眼铳这种备受骑兵喜爱的火器。

  另外。

  自从内廷大清洗后,朱厚现在在禁中做这些事,都已很难再让外朝知道,所以外朝还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开始参与练兵。

  话说,现在朱厚直接控制的兵马虽然不多,但装备算是最为精良的。

  当然。

  朱厚直接控制的兵马。

  只是名义上不多。

  实际上。

  除他让周尚文编练的这支万人规模的精锐外。

  还有在京畿道以巡防队名义存在的两万兵马。

  以及让伍文定以蓟辽总督招募边勇名义在蓟州、辽东招募的三万边镇逃亡军户。

  虽然朱厚和正德一样,给边镇的饷银发的很足,但因为中间贪墨漂没问题严重,所以依旧有很多军户因为缺饷缺粮而逃亡。

  要么逃去关外成为鞑子奴仆。

  要么逃入关内成为大户奴仆。

  所以。

  朱厚让伍文定招募逃亡军户,还是很容易招募到的。

  而且,这些军户基本上都是精于骑射的边勇老卒。

  只要能满饷,招来就能战。

  朱厚因为现在也算有足够的兵马,自然也不怕收拾北宗孔家时,会有太大的动乱出现。

  而对朱厚而言,收拾孔家,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他要通过收拾孔家,为将来整顿江南做准备。

  山东最大的豪族是孔家。

  而江南可就不只一个豪族,有的是控制了大量白银与土地的大豪族。

  所以,对于朱厚而言,收拾孔家,是他在收拾江南大族前做的一项试点。

  而朱厚也深知。

  收拾孔家这种豪族最直接的手段倒不是用兵。

  兵马只是为防备其他隐患。

  收拾孔家。

  为的是能把税收上来。

  能让皇权下沉到县以下。

  能使后面的改革可以顺利进行。

  为此。

  朱厚在校阅完周尚文所部兵马后,又召见了夏言,对夏言吩咐道:

  “京畿道各卫卫学速成班的学子们毕业后,让他们皆去朕让叶廷芳建立的兴明书院就读!”

  夏言拱手称是。

  而朱厚接着又召见了黄锦,对黄锦吩咐说:

  “传旨给叶廷芳,这些速成班的学子来书院后,和书院中的孤儿们一起,先突击学习一种技能,那就是税务清查与核算。”

  “教材就用朕让因为赈灾贪污案而抓进诏狱里的那些户部和各地户房老吏们,根据朕提供的要求,所编的那套教材!”

  “那套教材,朕审阅了,很是不错,可以使用!”

首节上一节95/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