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6节

  “你把旧年珍藏的那些名贵之酒,给王兵宪送去,就说是世子所赐。”

  袁宗夔大为惊愕:“兄长不是说宁舍命也不舍这些窖藏多年的名酒吗?”

  袁宗皋这些年来为压制内心想追求功业的躁动之心,也染上了不少嗜好,酒色与赌博都有所涉及,甚至还很痴迷,所以袁宗夔对他这样的吩咐感到很意外。

  “幸逢尧舜之君,当求多活几年,所以从今日起,为兄要戒酒。”

  袁宗皋说着就看了自己昔日为消磨心中抱负而花重金纳的绝色美妾一眼,就咬牙说道:“还戒赌戒贪!”

第8章 我儿将为天子

  正德十六年三月,己卯(三十)。

  定国公徐光祚、大学士梁储、太监谷大用等迎立之臣总算到了安陆。

  湖广巡抚秦金、副使王等地方文官也早已来官驿迎候,且派人快马到王府通知了此事。

  同时,谷大用没在官驿歇息多久,就立即先赶来了王府,准备指导王府的人怎么迎差,怎么听宣。

  毕竟朱厚是要被接进京当皇帝的,所以整个过程必须严谨有礼。

  很快,谷大用就在兴王府中正斋见到了朱厚。

  看见眼前的朱厚,在谷大用看来,英气十足,有着光风霁月般的风采!

  当为他的新主子!

  只是谷大用也不由得因此想起了少年时的正德,那个由他从小陪着长大,也是在这个年岁登基为帝的旧主。

  在谷大用看来,当时的正德也是富有生机、目若朗星,轩轩如霞。

  谷大用甚至不禁把自己对正德的那份感情转移到了朱厚身上,而有种自己重生回正德即位前夕的错觉,而在见到朱厚后,也就立即跪了下来,两眼热辣辣的。

  “奴婢谷大用叩见世子!”

  接着。

  谷大用也不知是激动还是伤心,而满眼是泪地哽咽着说了一声,然后就又说:“禀世子,皇爷他崩了,呜呜!”

  “皇兄怎么就这么去了!”

  朱厚也立即哭了起来,以眼拭泪。

  “还请世子节哀!”

  “大行皇帝已降遗诏,传位于您,故奴婢奉太后懿旨,与定国公、梁阁老、毛尚书等特来迎世子进京即位为君。”

  谷大用这里则安慰起朱厚来。

  而谷大用在这么说后,朱厚身边的袁宗皋、黄锦等皆因此神色振奋。

  因为他们现在更加确认王所说的居然是真的,他们的世子真的要当大明皇帝。

  一想到他们世子昔日所表现出的宽和仁善,他们皆期盼着将来自己世子当皇帝后会给自己这些人带来更大的恩典。

  他们现在无疑很愿意相信,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朱厚这里倒是要故作一下谦恭礼让之态,而好继续立他的知礼谦恭人设,便有气无力地说:“我才浅德薄,怎好接皇兄大位。”

  谷大用这里则继续劝说道:“世子固然淡泊谦逊,然请以皇明社稷为重,遵太后之命,早登大位,使中外有主!”

  “既是皇兄与太后之命,自是不能不从,何况公公以社稷相劝,那就请公公与府中长史袁先生相商接旨事宜吧,我勉力从命就是,只恐辜负皇兄与太后所托。”

  朱厚说毕就让黄锦扶着他回了卿云宫,而让袁宗皋带谷大用去歇息。

  而袁宗皋则请谷大用到了自己的长史署,并吩咐人举府换白幔、白灯笼,为大行皇帝举丧,且问了谷大用关于大行皇帝驾崩和迎立之事的具体细节。

  谷大用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因为他知道虽然他是在给袁宗皋说这些,其实是在向朱厚禀告正德皇帝驾崩和迎立朱厚为帝的细节。

  当然。

  谷大用还是在叙述从正德皇帝驾崩到确定迎立朱厚为帝的过程中,适当的润色了一下,为自己和魏彬在拥立朱厚的过程中添了许多好话。

  谷大用这样做自然是为报答魏彬给了他这个迎立新君的机会。

  对于谷大用这种大内太监而言,他们的头上从来就只有一片云,那就是天子。

  所以能否得到天子更多的宠信,对他们而言很重要,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与权势地位。

  故而,谷大用很清楚魏彬给他的这个机会有多么重要。

  即便谷大用适当润色了一下,但袁宗皋还是从谷大用提供的信息里,猜测到了目前京师的情况。

  只是这让袁宗皋愁眉不展,而感慨不已地自言自语说:“世子的帝王路恐一开始就艰辛无比啊!”

  为此。

  袁宗皋决定趁着朱厚一家人吃饭的空当,来向朱厚说说自己的担忧。

  他与朱厚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愿意看见朱厚稀里糊涂地就在帝王路上吃大亏。

  朱厚这时正陪着自己母亲王妃蒋氏用膳。

  虽然朱厚来自后世,但这十四年来,他从一个呱呱而泣的婴幼到一文质彬彬的少年,皆是由蒋氏含辛茹苦的将他养大,尤其是生病时,更是蒋氏亲自熬夜照顾他。

  这让在后世因是留守儿童而很少得到母爱的朱厚倍加感动,在心理上甚至已经将蒋氏视为了母亲,何况他在这一世本就是蒋氏之子。

  所以,朱厚经常会来陪蒋氏用膳。

  现在他即将收到正德让他进京继位的遗诏,自然也要来告诉蒋氏知道,也就陪着蒋氏用起晚膳来。

  蒋氏在知道自己儿子真的要当皇帝后,也非常高兴,在让王府女官将朱厚平素最喜欢的一道菜放在朱厚面前后,就笑着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说,我们都能进京看看你外祖母了?”

  蒋氏是武勋之后,但不是顶层武勋,而是中层武勋之后,其高祖蒋旺因功迁京营,为都指挥佥事。曾祖蒋彦、祖蒋明善、父蒋兴均世袭其官。其兄蒋斌以功迁都指挥同知,宗族咸居京师。

  所以,蒋氏在被选为王妃之前,一直在京城长大,自然对京城也有感情。

  对她而言,回京就等于回娘家。

  这对因为是藩王妃而不能轻易回京的蒋氏而言,是第一次有机会回娘家,而且是在她儿子将为大明皇帝的情况下回京。

  这对蒋氏而言,自然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

  她甚至已经期待着看见她那些昔日闺阁好友在见到她这个太后时的艳羡之态。

  在蒋氏看来,她儿子成为皇帝,她自然就应该成为皇太后的。

  朱厚也微微一笑:“我知道母亲想念外祖母,所以请母亲放心,待孩儿进京即位后,第一件事就会请人来接母亲进京,与外祖母家团聚。”

  蒋氏听后越发欢喜,乃至不禁热泪盈眶起来,越发期待着自己将来以太后之尊进京回娘家的一天。

  “世子,以臣愚见,按照谷公公提供的情况,眼下朝廷大权恐已彻底为杨新都(杨廷和)控制!”

  “司礼监掌印魏彬恐已投杨廷和,阁臣中唯一能为其掣肘的梁阁老则被其用调虎离山之计派来迎立新君,如此即便吏部有王晋溪(王琼),只怕也将是孤掌难鸣。”

  “如此,在大行皇帝驾崩之后与世子进京之前的这段时间,恐杨新都已无人可左右其政,从内廷到外朝,将尽成其党!”

  “而这样一来,杨新都等推崇弘治旧制者,只怕会以其势逼迫世子认孝庙为父,认当今太后为母,而改称王妃为叔母。”

  但不多时。

  袁宗皋就来到朱厚和其母亲蒋王妃了这里。

  朱厚和蒋氏素来都很敬重袁宗皋这个长史。

  因为在兴献王薨逝后,蒋氏和朱厚这对孀母弱子全靠袁宗皋协助才能够顺利地度过最艰难的一段岁月,而没有被掌权的一些贪官奸臣敲诈的太狠,朱厚也顺利得到朝廷承认,而被立为兴王府世子。

  所以,袁宗皋一来,蒋氏还主动让人给袁宗皋设一席,让袁宗皋同用晚膳。

  而袁宗皋则在这时一脸严肃地向朱厚禀告了眼下京师可能发生的情况,且自己为朱厚阐述了自己认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朱厚听袁宗皋这么说后还比较淡定,但蒋氏则直接就怔住了神。

  接着。

  蒋氏就一脸紧张又失落地看向了袁宗皋:

  “袁先生的意思是,我的儿一旦当了皇帝,就要不认我这个母亲了?”

第9章 不过纸老虎而已

  蒋氏不但敬重袁宗皋,也很信任袁宗皋,而一直认为袁宗皋睿智,对时局洞若观火。

  别的不说。

  单是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谋反后派人来联络兴王府时,她就清楚记得,当时是袁宗皋力主申斥宁王,主张兴国应坚决站在正德皇帝这边,而认为宁王谋反必败,且分析说正德皇帝不是外界所传扬的那样昏聩无能,甚至还预测说,时任江西巡抚的王阳明就能够平定叛乱。

  结果正如袁宗皋所料,使得兴国藩站队时没有出错,赢得正德好感,朱厚也顺利被正德立为世子,且额外加俸禄三千石。

  而也因此,蒋氏越发信任袁宗皋。

  所以,袁宗皋现在这么说,蒋氏也不得不信。

  但越是因为相信袁宗皋不会预料错误,她就越是主观上不能接受,也就还是问了一句,然后又伤心地看向了自己儿子朱厚。

  一想到自己怀胎十月、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将要不认自己为母,蒋氏更是心如刀割!

  朱厚这时倒是面容上古井无波。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的事,确如袁宗皋所料,在他当皇帝后,杨廷和等文官在拒绝为正德立嗣后,就逼着他认孝宗为父,而要他认蒋氏为皇叔母,且让蒋氏以王妃之礼进京,而以王妃之待遇礼待。

  所以,朱厚也就没那么感到意外,只点头说:“先生所猜测的,我也认为很可能会发生。”

  蒋氏听后更加惊惶不安起来。

  袁宗皋则眸露诧异之色。

  虽然他知道朱厚天资聪颖,但是他没想到朱厚会天资聪颖到已经将对天下时局洞若观火的地步。

  朱厚自然知道,在确立新君的整个过程中,杨廷和获益最大。

  在朱厚看来,杨廷和的厉害之处在于,他首先利用已经先投靠他们外朝文官的太监张永在张太后面前主动提出立朱厚的必要性,而把也主张立朱厚的魏彬拉到了他这一边,进而架空了寒门出身的张太后。

  其次,杨廷和还用迎立之功为饵,把梁储这个和王琼走的近的阁臣拉拢到了自己这边,使得王琼这个唯一可以跟他分庭抗礼的天官,到现在都被排除在决策圈外。

  最后,他突然大方的安排了三个内臣去迎立新君,明显是要尽快代替朱厚在潜邸的内臣如黄锦这样的人。

  可以说,杨廷和简直就是秦始皇摸电线。

  赢麻了!

  至于其他人。

  毋庸置疑。

  王琼将因为梁储的倒戈而输的一败涂地。

  江彬更不用说,因为魏彬和张永的出卖,他会因为失去司礼监和太后的支持,而死的很难看。

  而朱厚自己则还没即位,就已经被杨廷和在其周围埋伏下了眼线。

  朱厚偏偏一时还无法拒绝。

  一是朱厚要照顾正德留下的这些宫里老太监的感受,防止他们被逼急了,发动宫变,比如唆使与他们早就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宦官宫女半夜来勒嘉靖脖子或者放火什么的。

  二是杨廷和等也会以宫里伺候过正德皇帝的太监更专业为由,让已经和杨廷和成为政治同盟的太监跟在皇帝身边,而将从小跟在朱厚身边的兴王府旧人,都以没有照顾皇帝和管理内廷的经验为由调开。

  这让朱厚也不得不佩服,杨廷和在权力斗争这方面,的确很有手段。

首节上一节6/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