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别的讲解员讲解着其他科学知识。
来宫学的宗室子弟们对此是大开眼界,不少感兴趣的更是问个不停。
崇仁王之子朱载增也因为江西发生叛乱,在写信询问自己父亲崇仁王朱厚炫时说:
“儿不来宫学不知道,一来宫学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在家里先生那里学不到的知识!”
“且不说别的,就说原来这世界上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微生物,许多还会致病,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
“父王想必不知道什么是显微镜?就是用玻璃做的!可以看见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仪器,兴明书院的人把他叫做仪器。”
“还有,父王,你可不要跟着造反,因为朝廷不可能被推翻的,我也是来了宫学,看了天下矿产分布图才知道,原来吕宋有大量铜矿,有个叫黄金洲的地方还有大量黄金,还有个在南边的大洲,有很多的铁矿!”
“耕地就更不用说了,外面还有那么多平原,要是都种上粮食,不知道要养活多少人,所以,只要陛下不糊涂不苟安,根本就不可能会让叛乱的人成功!”
其实,不只是来宫学的宗室子弟大开眼界,负责管理宫学的大儒罗钦顺也大开眼界。
这使得罗钦顺也在接下来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自己对于理与气的认知来。
不再恪守程朱理学,而开始否定程朱理学一些理论,重新建立自己新学识的当世大儒,除了王阳明,就是罗钦顺。
不过,罗钦顺走的是跟王阳明不同的路子,他反对王学“心即理”、“致良知”之说,认为:“岂可谓心即理,而以穷理为穷此心哉?”
而罗钦顺主张的则是“理即是气之理”,“理须就气上认取,然认气为理便不是”。
罗钦顺这种思想算是唯物主义思想,开始认为理不是精神本体,而是物质运动的规律。
本来他是打算借着管理宫学的机会,向宗室贵胄宣扬自己与王阳明不同的学问的。
但现在,宫学百科展览馆展览出的各种新奇之事,让他自己倒先被影响了。
无论如何,朱厚不只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改变着大明,也在文化教育上改变着大明。
而他这么改变着大明,还能安全无事,与他一直在用经济利益保证十步之内的安全不无关系。
因为他没有按照传统明君会用节省宫廷开支的方式来改革财政状况,而是用对外拓取的方式改革财政状况。
所以,他的内廷从上到下,几乎没有怨言。
两宫太后也很和谐。
朱厚和他的妃嫔也相处的很融洽。
即便是皇亲国戚也因为常得赏赐而对朱厚很有好感。
“答应姑姑,这颗糖吃了就不能要了好不好?”
朱厚这一天下朝去坤宁宫时,就看见永淳公主又来看皇长子和皇长女了。
即将要出嫁的永淳公主因为朱厚即位后对她对后宫诸人一直都不苛刻的缘故,也就一直对宫里诸人都很有感情,尤其是朱厚的这几个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永淳公主带着他们玩。
而永淳公主在跟皇长子皇长女说完话后就因看见朱厚来了,就也高兴地跑了来,行了礼:“问皇兄安?”
“朕安!”
朱厚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就牵住了两跑来的孩子。
永淳公主也嘻嘻一笑,然后也看着皇长子和皇长女,对朱厚说:“姐姐要生产了,皇兄知道吗?”
朱厚点了点头:“知道!”
接着,朱厚就不禁笑了笑,而看着漫天飞雪说:“一转眼,姐姐也要有孩子了,你也要出嫁了,时间过的可真快!”
永淳公主听到说自己也要出嫁,不由得红了脸,接着,又拧了一下眉头。
朱厚知道永淳公主为何拧眉头,原因无非是因为他这个嘉靖皇帝改革,让驸马仪宾负责复核清丈,遭到地方势豪之家抵制,所以没多少俊才应选驸马,基本上来报名的都是些形容猥琐的歪瓜裂枣,也就导致为永淳公主选驸马这事耽搁到现在嘉靖六年冬月还没完成。
但朱厚已经有解决办法,那就是直接从王府收养大的遗孤少年中选,这样的驸马还能更忠诚,在复核清丈更认真不说,还会因为没有本宗本族关系,更方便为他做事。
只是,朱厚还没告诉给外朝大臣知道,只是让黄锦先在兴明书院选不错的少年,然后派去礼部报名,走一下选驸马的程序。
到那时,朱厚会让天下人知道,皇帝只要有钱,一切都不是问题,为自家适婚少女选夫,也可以自养少年郎备着。
第400章 嘉靖宫廷越发和睦,外朝为选驸马愁!
因时下正是腊八,所以,朱厚来坤宁宫,就是来陪自己皇后一起过腊八的。
大明宫庭中,腊八粥的做法是先在数日前将红枣捶破泡汤,到了腊八这天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而这一天,在大明宫廷,除了会煮腊八粥外,还会佐有桂花糕、油渣卤猪头、爆羊肚、酒糟蚶这些佐食。
不可谓不丰富。
这也跟年节将近,京师物资丰足有关。
所以,朱厚在进宫后,就闻到了浓烈扑鼻的粥香味,也看见置于炕中的矮脚案上,已摆满了丰盛的糕点肉食。
在这些美食中,被朱厚牵着一起进来的皇长子和皇长女,最喜欢的就是有甜味的桂花糕。
两个小孩也就在看见桂花糕后,就忙丢开了朱厚,迈开小短腿,跑了过来,随即就因此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
“慢点!”
朱厚皱眉不由得喊了一声。
好在地上铺了厚厚的波斯地毯,所以,两个小孩摔的也不疼,只在被宫人抱起来后,就拉着宫人,踮脚伸脖子,指着案上的桂花糕,要宫人给自己拿。
朱厚见此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就在示意要行礼的皇后等人不必行礼后,坐在惯常会在坤宁宫坐的一个靠窗的位置。
朱厚这里坐下后,正看一眼外面又飘扬起来的雪花,就见虚龄四岁的皇长女朱寿在从宫人手里接过桂花糕后,刚放在小嘴前要咬,就因为注意到朱厚在看她,便抿了抿嘴,拿着桂花糕走到他面前来,伸长了小手,把肥嘟嘟手腕上的金手链露了出来,也把桂花糕递到了他面前:
“爹爹吃糕!”
朱厚听到这一声软软糯糯的声音后,如被电了一下,也就一时失神在原地,整个人彻底沦陷进眼前朱寿那双清澈无暇的黛色眼珠里。
皇长子朱载这里见此,也走到了朱厚面前来,有样学样地把手里洁白如雪又点缀着金黄花粒的桂花糕递到朱厚面前:“爹爹吃糕!”
朱厚这时才回过神来,而笑着道:“爹爹不吃,你们吃!”
而永宁公主这时正站在姚皇后身旁,见此也就对皇后姚氏笑着说:“皇嫂,寿和载居然知道孝敬皇兄了!”
姚氏只是莞尔一笑,给朱厚递了一碗腊八粥。
“娘亲吃?”
“娘亲不吃!”
“小姑吃?”
“小姑不吃!”
如今,在宫中平常时候,因为后宫诸人关系融洽的缘故,朱厚和自己家人基本上也如民间一样,都用寻常百姓家的称谓。
这两孩子在问长辈后才自己吃了起来。
朱厚也在接过皇后递过来的腊八粥后,问着皇后:“两宫太后那里都送去腊八粥和一应点心佐食了吗?”
“都按照两宫太后的喜好送去了。”
皇后笑着回道。
朱厚又问:“各宫呢?”
皇后继续回道:“也安排下去了,廊下家也按例赐了节食。”
朱厚没再多言,只安心吃起温热的腊八粥来。
皇后和永宁公主这里也吃了起来。
寒冬昼短。
不觉就天黑了下来。
朱厚因为今日放假一天,就干脆没再回乾清宫,而在坤宁宫和皇后一起睡了。
翌日。
朱厚才在用了两个羊肉包子和一碗腊八粥做早餐,且看了看还在熟睡的两个小家伙后,才回了乾清宫。
昨日皇长子和皇长女为他献食的行为,让他内心很暖,也多了些自己的确没有白为这个世界做这么多事的感觉。
哪怕是在今早,看着这两个跟自己样子有些像的小家伙安安静静地躺在被窝里时,他依旧觉得很满足,觉得这世界很温暖美好。
但出了坤宁宫后,迎面而来的刺骨寒风,让他骤然意识到,自己的江山还不能完全说是岁月静好。
自己为国运长盛不衰而掀起的一场改革风雨,还等着自己去掌控,以免泛滥成灾。
天家无私事。
永淳公主选驸马的事,最近让新任礼部尚书朱希周伤透了脑筋。
因为眼看着就要到嘉靖七年,可驸马的人选还没定,这要是再拖下去,永淳公主就要成这个时代的“大龄剩女”了。
所以,朱希周在昨日就没安心在家陪家人过腊八节,而是来了首辅杨一清这里。
“元辅,您说这可怎么办?”
“陛下改革,定下条例,复核黄册的事以后由驸马仪宾这样的国戚王亲负责,且根据复核的成绩,决定官爵升迁贬黜。”
“这自然是好事,让驸马仪宾这样的国戚王亲,不用白受国家富养,而也能为朝廷做些实事。”
“可正因为这样,本来天下俊才就没几个想做驸马仪宾,现在就更加没有俊才来参选驸马,摆明是不想将来去复核黄册,或者可能还不想朝廷将来真的要按十年一清丈的祖制,真的去重新清丈天下田亩。”
“公主越来越愁嫁,也真让我们礼部伤透了神。”
朱希周来到杨一清这里后,就对杨一清说起自己的烦恼来。
杨一清听后点了点头,也微微拧眉说:“如今看来,就只能请陛下下旨不再让驸马仪宾复核黄册,还是改成继续让国子监监生复核清丈黄册比较好!”
朱希周听后睁大了眼,随即就向杨一清拱手作揖:“这事,也只能请元辅代为奏请了!我们礼部可真不想,给公主选出一些歪瓜裂枣来!”
“放心吧,仆明日去御书房后,就向陛下提这事。”
杨一清笑着回了一句。
而在嘉靖六年腊月初九日这一天,当朱厚来到御书房,见到杨一清和张璁时,杨一清就向朱厚奏禀起了为永淳公主选驸马这事。
“陛下,因为复核黄册这事如今改由驸马领衔提督,所以天下俊才也就更加不愿参选驸马,致使天家更能觅得良婿,臣以为,不如先行暂缓此政,以免公主和将来皇女等婚事受影响。”
杨一清这时就如此对朱厚说了起来。
朱厚听后则笑了笑说:“没必要如此,朕已让黄锦从兴明书院收养的遗孤中选了二十来个容貌品性皆不错的少年郎,不久就会派去礼部报选,天下别有用心的大户想以此要朕把复核黄册这事重新交给人微言轻的国子监监生手里,无疑是痴心妄想!”
杨一清听朱厚这么说,不由得张大了嘴。
而张璁也愕然抬头,双眉微扬。
第401章 嘉靖收遗孤之利,军户面貌的改变!
杨一清只得称是,且没再多言。
皇帝嘉靖出钱赡养大量遗孤这一仁德之举,居然还能解决公主选驸马更难的问题,他是没思量到的。
因为他和很多大臣一样,习惯性地觉得,天下俊才多被地方缙绅大户控制在手里才对,就如同天下美女一样,也多在他们手里一样。
但杨一清现在才猛然意识到,如今的陛下有钱,同天下地方缙绅大户一样,也蓄养了不少人,是不怕天下大户卡各个方面的人材输送的。
所以,在人口这方面,天下缙绅大户已经为难不到天子。
张璁这里,则也不由得暗叹如今的陛下到底不愧是英明圣主,知道养孤爱民的正确用法,也知道人才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