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34节

  “再说,将来大礼一议定,北方通州、临清、潞州这些地方的皇店自然要变卖,那时还不是他们得手?”

  “他们总不能只想得好处,一点亏都不能吃。”

  “人也不能太贪了,总得想着朝廷想着社稷苍生几分!”

  杨廷和话里话外依旧强调着议礼的重要性,而为此,宁愿暂时妥协,让顺天府的一些乡宦支持梁储清田,不要太贪。

  杨慎想了想后跟着附和说:“爹说的是,眼下议礼才是关键,只是内阁,总得催着他们尽快议定大礼。”

  “这事是不能拖。”

  “他梁储要想清田顺利,要想平平安安地致仕,就应该在议礼上面也得上心,别总想着谁都可以不得罪。”

  “但你现在已经进不去了,还是让大宗伯他们几个公卿去内阁谈。”

  杨廷和这么说后,杨慎点了点头,又道:“但那个骆安得找人参他一本,尽管他是陛下的藩邸旧人,但总得让他知道一些利害,也不能让天下人真觉得我们杨家连条为皇家看门的狗都不敢惹!”

  “是啊!”

  “议礼能否成功,也全在势也。”

  “如果一个藩邸武弁都不能惹,谁还敢正礼?”

  杨廷和跟着点头。

  随后,杨廷和指了一下跪在地上正眼巴巴看着他们父子俩的毛锐说:“你带他下去,跟他好好聊吧。”

  杨慎拱手称是,带着毛锐到了自己的书房。

  毛锐仍跪了下来:“请公子指点。”

  “你只能先去贵州赴任,待家父重回内阁后,自会让兵部调你回来。”

  杨慎回了一句。

  毛锐忙问:“那敢问太傅他何时能重回内阁?”

  “待清田的事一结束,那二十万流民得到安置,就会重回内阁!”

  杨慎瞪了毛锐一眼,但还是不耐烦地回答了毛锐的问题。

  毛锐这才放心了许多,叩首后也就离开了杨宅。

  次日。

  礼部尚书毛澄则真的再次来到了内阁,对梁储等言:“诸位阁老,这大礼当如何定,你们总得说句话,而以免阁部冲突啊。”

  “别急嘛!”

  “你们礼部可以先议一下,拟个题本,我们如果觉得不行,大不了让你们重新拟就行。”

  “眼下,清田的事,都还没敲定呢,还有除奸的事,魏彬和王琼已下狱,他们的同党还等着处置呢。”

  梁储温声细语地笑着说了起来。

  毛澄只得暂时回了礼部。

  “元辅,议礼这事,我们内阁真的就这么拖着,不表态?”

  蒋冕则在毛澄离开后,也问起梁储这事来。

  “是啊,别到时候礼部都不跟我们内阁商量了,直接上本。”

  毛纪跟着说道。

  梁储不由得瞅了两人一眼:“你们怎么也急?!”

  说着。

  梁储就再次对两阁臣强调说:“现在我们内阁得为清田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而要想清田完成的好,就得这个时候在议礼这事上先不表态,先拖着,以此逼着杨廷和为了大礼有我们内阁支持,甚至有陛下支持,去逼着在顺天府有田的士族主动配合清田!”

  梁储这么说后,蒋冕和毛纪皆抿嘴未再言。

  这时。

  司礼监的太监谷大用跑了来,持手谕说:“陛下要在平台召见三位阁老。”

  三位内阁大学士皆大为诧异。

  他们都没想到朱厚又要见他们这些阁臣。

  梁储先反应过来,接过了手谕,而叹道:“陛下真勤政之君啊!”

  “是啊,陛下见执政之勤,令人惊叹!”

  蒋冕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他也不由得不佩服,毕竟当年孝宗见外朝大臣也没这么勤,这才几天,就两次平台召对首辅,还于清宁宫召见首辅两次不说,如今又平台召对三位阁臣,这要是传出去,不得羡慕一大群已经致仕的阁臣公卿。

  因为很多阁臣公卿哪怕是在孝宗时期,都没见过皇帝几次,更别提正德了。

  毛纪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且不由得对首辅之位,更有兴趣了些,所以在跟随梁储、蒋冕来到平台上,见只梁储可以坐在中间,他们两像个跟班一样只站在旁边时,心里也就越发觉得刺眼。

  自从朱厚得知正德留下一笔钱后,是做梦都想赶紧利用这笔本钱,实现真正国强民富。

  毕竟,正德留下的钱,他不能白拿,如果不用来让大明国强民富,那多对不起正德?

  在朱厚眼里的国强民富,自然是他自己有强大且忠于他的中央亲军,但同时天下不饥寒遍野,且富足发达。

  若建立了强大的中央亲军,结果却没用来平虏反而用来剿造反的百姓,那就没意思了。

  而要实现国强民富,自然得需要让内阁为自己生财为自己安民。

  这里面,最迫切的,就是清田安民。

  对于朱厚而言,只要京郊那二十余万流民成功被安置为京畿自耕农,再编户后,那就是一笔最好的税源,也是最好的兵源。

  因为这些流民是跟着他这个皇帝一起进京的,对皇恩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培养其忠心自然更容易。

  更重要的是,这些流民从跟着他这个皇帝流亡进京开始,其背后的宗族关系已经被他们主动切断了,他们以后要是被朱厚组织起来,那就只能是耕战为一体的天子直属庄户。

  所以,朱厚着急呀!

  他着急地想让内阁尽快完成清田的事。

  尤其是在知道杨慎意图强闯宫禁后。

  虽然朱厚知道自己现在初登大位,根基未稳,而杨廷和依旧还是天下敬仰的定国功臣,救时贤辅,其子杨慎也是清流才子,名重宇内,自己暂时还动不了这两人,哪怕杨慎傲慢到敢强闯宫禁,他也得暂时以敬重元老为名,做出宽和大度之态,但朱厚很清楚,杨慎急着闯宫禁,自是为要尽快议大礼,要逼内阁中枢将重心放在大礼上,而不是放在清理庄田以安民这样的实政上。

  为此,朱厚再次召见了这三位阁臣,他得逼迫阁臣把重心转移到他真正想做的事上来,而不是听杨廷和一方的摆布。

  在三位阁臣来后,朱厚就吩咐着也立在这里的太监韦彬:“韦彬,把你在京郊会同户部、都察院、顺天府的官员救济那些随朕进京的流民时,所听到的闲言碎语,都转述给阁老们听听。”

  韦彬答应称是后就回答道:

  “回皇爷,他们说,天子不管子民死活了!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想法子安置他们。”

  “他们还说,天子本就没打算管子民死活,之前不过是做做样子,在当皇帝之前博取点仁名而已,然后只会坐视他们卖儿鬻女,沦落为大户奴仆。”

  “他们甚至说,天子本就打算把他们集中起来杀掉,然后天下就减少许多流民了。”

  韦彬这么说后,梁储、蒋冕、毛纪皆大为惊怒。

  头戴发箍,歪着身子,坐在御座上的朱厚这时却突然瘪嘴欲哭起来:

  “朕的子民开始怨朕了!要造反成贼了!”

  说着。

  朱厚接着就一双红红的泪眼,委屈巴巴地盯着梁储等人:

  “诸位阁辅,你们就真要眼睁睁看着,看着朕被自己子民埋怨,落得个无德无仁之名吗?!”

第44章 陛下,我们真没盯着您的内帑!

  梁储、蒋冕、毛纪一脸大惊,内心也大为触动,如被人在心口插上了一刀。

  因为天子竟因为子民有怨而大为伤心,还怪他们要让他不仁不义。

  于是。

  三人不约而同地忙一起跪了下来,很是伤心地叩首道:“臣等不敢。”

  “你们已经敢啦!”

  朱厚把衣袖一挥,沉着脸,睥睨着地上的三位阁臣。

  “要不然,清田安民的事能拖到现在?”

  朱厚随后就又反问着三位阁臣。

  三位阁臣一时委屈至极,同时认真思索着:“天子这是要整哪一出?”

  “呜呼!”

  “民吾同胞!”

  “尔等皆吾赤子!”

  “吾终不能抚恤尔,至于杀尔,痛哉!痛哉!”

  “兴言至此,不觉泪下!”

  朱厚这时站起身来,背着手,走到了三位阁臣身后,看着远方重重宫阙朱墙,而念起文句来。

  一时。

  三位阁臣听了这话,更是眸露震惊之色,随即心里更为触动,而不知不觉也两眼酸涩起来。

  即便是一旁的内臣,也都因此神色悲悯。

  因回来向朱厚禀报在诏狱学习情况的黄锦,这时更是也瘪嘴欲哭。

  毕竟自己皇爷太爱民了!

  为百姓着急到了这个地步。

  朱厚这里则在念完后,问着这三位阁臣:

  “三位阁辅,知道这是谁的文章辞句吗?”

  “回陛下,臣知道,这出自于王阳明的文章,是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任上,为剿乐昌、龙川诸贼巢,所作《告谕头巢贼》书。”

  梁储这时声调哽咽地回答了起来。

  “这文章好啊!”

  “所展现的爱民心,亦合朕爱民之心。”

  “朕岂能坐视朕的子民怨而成贼?”

  朱厚说着就坐了回去,而看着梁储等阁臣说:

  “朕知道,你们很多人一直都盯着朕内库里那点钱财。”

  “可那是大行皇帝留下的!而且也没有多少,为的是维系根本的,是要等到紧急之时才可用。”

  “所以,朕哪里敢随便挪用大行皇帝留下的钱财?”

  “也罢!”

首节上一节34/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