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23节

  兵科左给事中齐之鸾跟著附和起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眼下第一要务的确应该是锄奸扫恶,没其产以济民,而以抄兼赈,两难自解!”

  吏科右给事中阎闳则在这时把杨廷和的主张明确提了出来。

  不过,朱厚在听到阎闳这话后,倒是不禁嗤然一笑。

  但同时,朱厚也渐渐蹙皱起了眉头。

  这么多御史给事中在做杨廷和口舌。

  无疑说明杨廷和势力是真的不容小觑。

  “这是好办法,以抄兼赈,既整肃了朝纲,使天下清平,也能避免所抄逆产又只落入内库,为亵近群小所得,而得以安民。”

  “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这时。

  杨廷和终于开了口。

  蒋冕则跟著先回了一句:“我无异议,此为良策!”

  而因此。

  内厅的朱厚不由得捏紧了手里的鎏金木锤,神色肃穆起来。

  “我有异议!”

  但突然。

  一高亢的声音出现在了朱厚耳畔。

  朱厚顿时坐直了身子。

  在朱厚身边侧立的魏彬也立即抖擞了精神。

  “以抄兼赈,有悖推行仁政之理念。”

  “何况,以这种方式安民,不过裱糊而以私谋公而已,算不得大谋略!”

  “不如清理京畿庄田以安民。”

  “若说第一要务,也应该以此为第一要务。”

  “惩奸除恶算不得第一要务,一则陛下初登大位,于朝政不明,骤行严政,难免误判;二则也有治标不治本之嫌,使天下人轻视朝廷理政之能。”

  这人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

  朱厚听后直接问著魏彬:“这人是谁?”

  魏彬在正德朝当了很久的司礼监掌印,应对过多次群臣伏阙谏阻正德离京的事,所以对阁臣公卿与科道官们都是认识的。

  此时。

  魏彬也就走到门口,揭开帘屏看了看,随后就走回来对朱厚禀道:“兵科右给事中夏言。”

第31章 阁臣尚书亲自下场

  朱厚知道是夏言后,嘴角微扬了一下。

  “夏言!”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这时。

  前厅。

  廷议现场。

  齐之鸾见自己恩主杨廷和面上已露不悦之色,也就在这时主动先站出来,厉声喝了夏言一句,且直言其名。

  在士林间,素来特别讲究礼节,一般不会直呼同辈同级之名,而如果直呼了已经算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所以,齐之鸾此时已算是在替杨廷和骂夏言了。

  夏言也因此直接怒目相视:“我在奉旨建言,你齐之鸾难道要挟势以言罪我吗?!”

  “清什么田。”

  “有何可清?”

  “京畿有的是荒田,大可在抄逆产后,给民以牛以农具谷种,令其垦荒即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惩奸除恶,然后议定大礼!”

  吏科右给事中阎闳则主动出来对夏言的主张进行驳斥。

  “话不能这么说,京畿虽然有的是荒田,但大多是有主的权贵豪右之隐田。”

  “我也是这次奉太后懿旨去湖广迎立陛下,受袁公点拨才知道的,并因此才发现,天下多的是被豪强兼并后不肯降租佃出去的荒田。”

  “陆放翁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给谏最好还是也出外去看看,去问问民间实情,这样也就不至于说出这样潦草的话,知道的,只认为你只是书生之见,不知实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欺君呢。”

  这时,又有人站出来,附和著夏言的观点,而主动替夏言反驳著阎闳。

  朱厚因而又问魏彬:“这人又是谁?”

  “御史樊继祖,才跟随兵部右侍郎杨廷仪迎立皇爷进京。”

  魏彬过来回了一句。

  朱厚点首,微微一笑。

  如果说,夏言的不同意见,让他知道,果然文臣不是铁板一块的话,那樊继祖的发言,则让他不得不承认,他借救济沿途流民一事,让袁宗皋和杨廷仪等带著一干迎立大臣中的中下层官将,去做救济流民这事,还是对这些中下层官将有历练价值的,至少这个叫樊继祖的御史,在政治主张上已有所改变。

  这也就让朱厚更觉欢喜。

  杨廷和这里倒是微微拧了一下眉。

  一个夏言出来搅局就够让他心烦了,有种自己的威信被质疑的烦躁感。

  现在又添一个御史。

  虽然这些人官都不大,但作为科道言官,一般都是见官大三级,让皇帝都头疼的人。

  所以,这让杨廷和怎能不头疼?

  且说,被樊继祖冷嘲热讽的阎闳这时已是七窍生烟,双拳紧捏,只得直接扣帽子:

  “我看你们是都收了奸臣贼子的好处,所以在这个时候为他们摇旗呐喊来了!”

  “有没有收好处,东厂锦衣卫自可为陛下查明。”

  “我们现在奉旨廷议的是眼下第一要务,足下既然不能再反驳清田之议,就请闭嘴,省得在这里暴露自己的浅陋无能之见!”

  夏言这时因有人相助,越发胆大,也就跟著驳斥起来。

  阎闳一时脸色越发难看。

  杨廷和见夏言大有能一打二,单挑齐之鸾和阎闳自己麾下两大干将的架势,便忙给毛澄递了个眼色,让礼部尚书毛澄站出来反驳夏言。

  无论如何,毛澄是九卿之一,久经宦海沉浮,压一压夏言的气焰是没问题的。

  毛澄这时也就冷声说道:“议事就议事,扯东厂锦衣卫做什么!

  “不扯出东厂锦衣卫,难道还要让人家把贪污受贿这顶帽子戴上不成吗?”

  “以老夫看,这位夏给谏所言的确是谋国之言,清理庄田比什么以抄兼赈更适合立陛下仁德之名。”

  “赫赫皇权,不是你们拿来排挤异己的工具,而是应该用来行中兴之政的力量的!”

  吏部尚书王琼这时主动帮起夏言和樊继祖来。

  原因无他。

  他和杨廷和是死敌。

  他知道杨廷和一党要惩奸除恶,肯定会饶不了他,甚至会想让他死。

  如此。

  谁反对杨廷和,谁自然就是他朋友。

  他王琼自然也就要帮帮场子。

  王琼这么说后,还直接问著杨廷和:“杨阁老,你是元辅,你说在陛下初登大位,根基未稳时,就骤行严法,抄家夺产,于陛下安危有益乎,于国运有益乎,算得上是中兴之政吗?!”

  “以抄家之法赈灾安民,亏你们也想的出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这些满朝公卿是什么无能裱糊之辈。”

  王琼接著还冷嘲热讽起来。

  杨廷和因而脸色更加难看。

  蒋冕也脸色难看,且愤然也直接下场,而对杨廷和说:“奸臣已经自己站出来了!”

  “他们不知道有没有贪墨受贿,但你王晋溪这个阿附权奸之辈,贪污受贿之迹早已是路人皆知。”

  “你本就没资格出席这廷议。”

  “陛下要做的第一要务就是应该先办了你这奸贼,以快天下人心!”

  蒋冕这也算是与王琼剑拔弩张了。

  王琼只是冷笑。

  他知道江彬一倒台,他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现在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便在这时直截了当地承认说:“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我的确做了自污之事,与权奸媾和,阁老可以不理解我忍辱负重之心,但是,你们呢?”

  “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王琼突然振袖而厉声问了一句。

  朱厚这时不由得在后厅暗笑了起来:“越来越精彩了,阁臣尚书都下场了。”

  不过,朱厚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借仁义之名,带了二十余万流民进京,要杨廷和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们安置这些流民,结果虽然没有让杨廷和被迫做更深度的改革,分权贵豪右之利于民,但还是加剧了文官们内部的斗争。

  他即位后下旨开的第一次廷议,就因此火药味浓烈,阁臣尚书亲自下场争辩。

  且说。

  前厅这边,王琼大声诘问了这么一句后,蒋冕等都哑了,只鼓著腮帮子喘气。

  毛纪见蒋冕被王琼怼得语塞脸红,也就不禁微微叹息,然后把话题往别的地方上引:

  “但按祖制,自洪武二十六年后,北方之新垦之田永不起科,一旦清庄田就等于要起科,不然就不算公正,可要起科便是违制,犯祖宗成法。”

  拿贪污说事,的确容易扯不清。

  毕竟满朝文武,的确没几个干净的。

  就算是正直的官员,也会为了维持衙门基本的运转,而不得不拿非俸禄外的不正当收入补贴衙门正常开支。

  这是大明王朝普遍公共预算不足后所存在的普遍现象。

  所以,毛纪也就干脆提到了一个不能清田的别的理由。

  那就是祖宗成法要不要遵守的问题。

  王琼现在是反杨廷和一党反起了劲,也就继续呵呵冷笑说:“你们也好意思提祖制?”

首节上一节23/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