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因此,觉安在回到江陵后,就见了妙善,对妙善说:“袁宗皋的确没有被除掉,我得回京一趟,找京中贵人们问问,看看能不能问到什么答案,顺便打听一下朝廷会有什么新政策!袁宗皋没有被除掉,定然是有人走漏了消息,如此一来,朝廷不可能没有应对。”
妙善道:“那我呢?”
“你留在这里!继续策动本地僧侣与信徒们闹事,还是要争取毁了天子父坟,让减息的政策进行不下去!”
觉安回道。
妙善有些犹疑地问道:“我们真的能成吗?”
“事在人为,你只管去做,只要声势够大,必会有宗室士绅跟着响应,乃至官府恐也会态度转变!”
“无论如何,天子这样做,虽然直接动的是我们僧道的利,但根本上是在动所有权贵豪族的利!”
觉安说到这里就嗤笑了一声:“给庶民低息之钱,亏他想的出来!他以为他不学王安石,让官府直接推行青苗贷,而改用亲信放低息贷且只让官府监督,就能成功?到底是长于妇人之手的书生皇帝,没有看透王安石失败的本质!”
妙善知道觉安一向博学,儒释道皆通,也对他一向崇拜有加,自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故而,妙善也就在接下来觉安离开后,真的按照他的意思广聚僧侣,借着谈佛论禅的机会,宣扬大乱将至的妖言。
而她所谓的大乱将至,就是袁家假传圣旨,以低息欺愚民,而欲断诸佛诸神活路,而将使天下将大灾,唯有抄没袁家,打杀袁家蛊惑的愚民才能避免此灾。
虽然,妙善的话术有很多漏洞,但架不住她用乌香等药以行医治病之名骗取僧侣和百姓信任,也就使得很多人相信,尤其是被低息贷影响了利益的僧尼道侣更是主动愿意相信。
再加上,妙善本就是跟觉安一样在天下僧尼中颇有声望的僧尼。
所以,这也就让她更加容易地蛊惑大众。
这一天,受妙善影响的妖僧净通就在荆州府的华严寺聚集了数百信徒。
这些信徒大都是听闻净通要在这里布施圣水慕名而来的。
“净通大师,给些圣水吧!”
“净通大师说的是真的,真的大乱将至?”
……
净通的圣水不过是妙善给他的罂粟之类制的水,所谓效果奇好,其实是让人染上毒瘾乃至彻底失去理智。
而他也因此的确笼络更多的人,也趁机策动到更多的人愿意为她做事。
不少主动配合的人甚至已经鼓噪信徒当打杀借低息贷的小民,当抄灭了袁家,当去安陆州毁大乱本源。
妙善等在这么鼓动的时候是在嘉靖二年七月上旬,而鼓动起声势来则是在七月下旬。
巡检司巡检所大量增设,大量军勇到达湖广任新设巡检官是在嘉靖二年七月初。
所以,当妙善正鼓噪起声势的时候,新增的湖广地方巡检官也全部赴任,且招募训练了巡检兵丁近一月,也布置起了大量巡检司巡检所的眼线。
如此,受妙善策动的净通正在华严寺布施圣水策动叛乱时,巡检官马继贤就知道了这里有大量僧侣邪教徒聚集,也就通报给了上级知道,并带着所训弓手来,先来镇压这些人。
“杀光愚顽之民!我们镇上的王三石,就因为这个不献女给佛祖!当杀了他。”
窑所镇元觉寺的俗家弟子周福耀就站在华严寺内,正跟着一起鼓噪。
可他话刚一落,一把刀就突然搠穿了他的胸膛:“妖人反贼,还想杀人,却不知道自己死到临头!”
马继贤持刀从周福耀后背捅了一刀后,就沉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拔刀看向这寺里的人:
“全部跪下!否则格杀勿论!”
第208章 你死我活的斗争,从重处置!
“圣水没用,快跪下!”
不知是谁,见喝了圣水的周福耀还是被杀后,就先恢复理智的大喊了一声。
于是,许多僧尼和信徒都跪了下来。
净通见此大惊,但他倒是反应快,忙带着几个僧尼要跑。
马继贤见状,立即开弓搭箭。
本是老边勇的他,自然箭术了得。
他这一箭也就射中了净通的腿。
“啊!”
净通惨叫一声,跌倒在了地上。
跟着他一起的僧尼也都不敢再逃,忙跪了下来。
马继贤便把这些人都双手反绑着,嘴里绑上从各人衣服上撕下来的碎布条,然后抓了回去。
无独有偶。
巡检官董冠等巡检官也抓了许多集会的僧尼信徒。
由于现在是严打期,所以这些人被抓来审问后,就被押到江河边予以了处决,而没有像以往一样,还要等京师皇帝勾决才处置。
砰!
砰!
一时间,湖广许多江河边,铳响不绝,许多不事生产的僧尼豪奴、地痞恶霸被处决。
朱厚在湖广增加地方官员,尤其是先增加了一大批巡检官,算是恰如其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还在辽王府的妙善,一时还不知道她策动的人,都没有在湖广成功造成大规模动乱。
而在暗中坐视这些僧侣信徒聚集闹事,乃至暗地里也派家奴去兴风作浪的士绅豪右们,也一时还不知道朝廷加强了在湖广的基层管理力量。
按照以往惯例,地方上县以下的治安,基本上都是士绅们在组织乡勇维持,相当于为官府承担了一部份公共职能。
其实。
也不只是治安。
诸如救济、防疫、治水等一些耗费钱粮的公共服务。
很多时候也是士绅们在承担,尤其是在官府不愿意出钱或者是财政困难的时候。
但现在,朝廷放低息贷,损害了这些士绅的利益,这些士绅自然会不再积极地为官府承担这些公共服务,而大有要借此要挟官府的意思,尤其是在治安上,也放任僧侣等聚集乃至开始宣扬妖邪之教。
朱厚也知道会发生这一点,所以他才要在火耗归公后增强地方官府力量,而且首先是增设一大批巡检司巡检所。
觉安还没赶回到京师,就在路上通过看到《邸报》内容,而知道了萧琮被杀的事。
这让他顿时明白了过来,明白了为何袁宗皋没有被杀,为何萧琮没有再出现在巡抚衙门。
“果然是郭勋出卖了萧琮!”
觉安早就在知道袁宗皋没有死后,就怀疑上了郭勋,因为他知道只有郭勋才知道萧琮要杀袁宗皋的事,但他一直还存有担心的是萧琮临时反了悔,所以他一直没有直接确认。
现在,他倒是确认了这一点,且因此咬牙切齿。
没多久,他又通过看《邸报》得知,朝廷在湖广进行吏制改革,要增加大量巡检司和巡检所的事。
这让他更是大惊失色,且忙在嘉靖二年的七月下旬赶回了湖广江陵,见到了妙善。
“赶紧走!”
“策动湖广僧侣闹事已经不可能了!就算有宗室和当地士绅暗中支持我们也不行!”
觉安拉着妙善就要上船,且一边走一边说了起来。
妙善听后很是愕然:“为何?”
“朱厚要已经在这里增设大量巡检司巡检所,要增强官府的力量,且应该已经发挥作用了,再加上郭勋和新的巡抚都会是他的人,我们在这里成不了事。”
“连辽王可能都不能自保,何况我们!”
觉安说着就停下了脚步。
因为在他租的船上突然冒出了许多锦衣卫。
觉安不由得回头一看,发现后面也来了许多锦衣卫。
……
……
紫禁城。
朱厚正站在豹房旁的虎城上,观赏由汪送来这里的一对白虎。
朱厚也不知道这对白虎是不是孟加拉白虎,但他倒是很希望汪献的这对白虎是来自孟加拉的白虎。
因为这意味着汪知道可以去孟加拉的人。
对于朱厚而言,他加强地方官府力量,固然会让地方上的势力不会因为改制而整出太大的幺蛾子,但加强地方官府力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会加剧财政开支。
而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增加更多的收入,而要增加更多的收入,着眼于海外自然是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所以,朱厚自然也就希望汪认识去过孟加拉的人。
看完白虎,朱厚就去了在豹房西侧和北侧的内库。
朱厚的内库其实不只是内承运库,还有内甲、乙、丙、丁、戊、广盈、广惠、广积诸库。
这些日子,朱厚通过让兴明银行放贷给诸权贵,倒是收了不少利息,使得库存的银元有增无减。
看着充盈的库存,朱厚内心特别满足,他知道这都是他维系权力的基础。
不过,在看见满是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以及绢帛绸缎后,朱厚内心满足之余,依旧发愁怎么让更多的内库财帑流出去然后再加倍的流回来。
毕竟钱如果不流动起来,就促进不了国家的繁荣和强盛,留在内库,只是增加安全感,却带不来整个文明的进步。
但天下豪右明显不喜欢他让更多的钱流动起来。
朱厚在回到清宁宫后,就看了几份已经由票拟批红过的章奏,即朱本。
虽说,朱厚为减轻负担,同时有顾问意见可以参考,而避免主观臆断造成更多的误判,而让章奏基本上都是由内阁先票拟再批红。
但朱厚一般都还是会在有空的时候,把票拟批红过的奏疏,拿来看一看,如果觉得内阁票拟的不对,就召集阁臣询问,要不要改动前旨。
朱厚眼下看了这几份朱本,倒是不由得越看越烦躁。
因为这些奏疏都是科道言官和地方官弹劾袁宗皋、梁储等与民争利的奏疏。
这让朱厚意识到,明显还是有许多官员对这些人替皇帝放低息贷、让民间有更多银元流动的事不满。
内阁票拟的内容自然是以皇帝名义训饬这些科道言官和地方官是非不明、偏听偏信。
朱厚也没有打算推翻前旨,让内阁大臣重新再票拟。
毕竟每天新进章奏数百本,如果桩桩件件都要推翻,那他也别想做其他事了,更别想休息了。
所以,只要不是特别需要驳回和推翻的,朱厚都不会驳回和推翻,尤其是这种科道言官的弹劾内容,只要内阁没有过分偏离自己的意图,他都不会推翻。
但是,很多官员指责袁宗皋、梁储等为内廷放低息贷助农是与民争利,的确让朱厚气愤,也感受到了银元货币化的阻力有多大。
不过,朱厚不知道的是,舒晟和桂萼等在地方上直接感受到的阻力更大。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面对着许多官员的弹劾,还要面对很多同僚以及乡宦、高僧的私信轰炸,另外就是宗室贵胄与狂悖士子的指责,还要底下胥吏的怨恨。
毕竟,妙善发动的僧尼信徒等没有闹起事来,还让袁家一直放心发放低息贷,自然也让宗室和乡宦更加失望,而地方官府力量加强后,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宗室和乡宦们的利益,因为很多宗室和乡宦们的家奴也因为欺压百姓被巡检司的力量予以了惩治。
这自然也就会招致他们的不满。
总之,给老百姓低息借贷,俨然成了所有食利阶层皆视为洪水猛兽一样的可怕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