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城,吴王行辕。
“吴王殿下,您如果就想要咸丰和同德二帝死磕,就多少再给点钱粮军火只要您再给个二十万石米面,一百万两兵费,两万支洋枪,一百门洋炮,咸丰一定能和同德帝死战上一场!保管能斗个两败俱伤,最后让您大姨子懿贵妃捡个便宜。”
正在罗耀国跟前口若悬河的,就是为咸丰收曾佳.国藩上贼船立下大功的荣禄,他现在已经被封为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官儿可真是不小了,只不过差事却是“奉旨讨饭”,现在就跑海州,向刚刚抵达这边的罗耀国讨饭来了。
可罗耀国才不鸟他呢。现在罗耀国已经兵不血刃拿下了海州州城和徐州府的府城,北上的第一个目标基本达成想当年朱元璋扫北之前,那也是先夺下徐州、海州的。
这历史上的南方政权,凡是能拿稳徐州的,那就处于进攻状态了,逮着机会就能北伐中原。而北方政权一旦拿下徐州,那就关上了南方政权北进中原的东大门,南方政权想要北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罗耀国也不全然是为了拿一个北伐大据点跑来徐州的,徐州还是非常重要的煤铁产地。徐州境内有优质的铁矿和煤矿,而且这里又是运河沿线。徐州出产的煤铁可以很容易地运往上海!
现在上海的蒸汽机越来越多,需要消耗的煤铁也就越来越多了,将来一定会更多煤铁可是工业化的血液和粮食。
另外,黄河今年就会改道,从北宋末年一直延续至今的黄河夺淮入海路线,将会变回东流由山东入海路线。这对徐州、海州、淮安、凤阳、泗州等淮河两岸地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淮河两岸本是富庶之地,就是因为黄河夺淮带来的无穷无尽的泥沙抬高了淮河、黄河和运河的河床,才使得淮河连年泛滥,淮河以北的运河经常淤塞,淮河北岸的民生越来越苦。
现在“天父皇上帝”终于决定让黄河改道走山东入海,这么好的消息,罗耀国身为天使老爷,天父皇上帝人间唯一代表人,当然得北上来亲自向淮北的父老乡亲们宣布了。这就是他北上的第二个目的。
而他北上的第三个目的,则是想会一会最近一直躲着他的杨秀清!
罗耀国控制的暗堂已经快一个月没联络上洪秀全直辖的女营里面的眼线,而暗堂之所以会联系不上她们的原因,现在也已经搞清楚了,就是“洪秀全”率领着女营去了凤阳而且钻进凤阳城就不出来了。目前凤阳城进出管理极严,原本住在城内的百姓也被迁了出去。
再加上,暗堂这一个月来又搜集到了许多关于洪秀全在宝应战场上中炮负伤的细节,现在罗耀国已经有七八成把握可以判断洪秀全出了大事,不是驾崩了,就是重伤不起。
所以,他现在一边命令苏三娘、玛利亚率部从天京渡江北上浦子口,一边亲自坐镇紧挨着淮安的海州,还派人去凤阳请杨秀清来海州共商北伐大计。
他现在就是在海州等待杨秀清北上,没想到杨秀清没来,倒先等来了一个要饭的荣禄。
该怎么打发荣禄呢?罗耀国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只见他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对着荣禄说道:“要不这样吧……你回去告诉咸丰,让他跟洪天王好好学学,保准就能有钱了。”
“学洪天王?”荣禄一脸茫然,忍不住脱口而出,“学跳大神?”
“不,”罗耀国笑着摇了摇头,“学画饼,学分饼,学洪天王骗,哦,动员那些有钱的信徒拿家产入股!”
“入什么股?”荣禄还是一头雾水,满脸疑惑地问道。
“当然是入儒家名教的股了!”罗耀国哈哈大笑起来,“名教可是孔家开创的教,那个衍圣公难道不应该学学咱太平天国的那位北王,把家产都捐出来助饷?”
第492章 杨秀清,尔可知罪?
楠本稻子揣着“洪秀全的圣旨”,在一队捻军骑兵的护送下,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海州城。这座位于黄海之滨的小城,已经失掉了往日的宁静,变得一片火热。
海州西门外,一个能住三四万人的大营盘正在热火朝天地搭建。附近乡下和山东来的小工们,手里拿着油汪汪、香喷喷的面饼,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簇拥在块儿,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工头扯着嗓子喊:“等会儿去蔷薇河码头扛大包,扛一包就给十个铜子儿,完事儿还送俩大肉包子,里面实打实都是肉!谁要去?”
这蔷薇河,虽说看着不起眼,就是条通海州湾的小河,通航能力可不差,小火轮和平底船都能在里头跑。朱八带着第三军一个师在海州湾一登陆,马上让随行的英国工程师指挥太平军工兵,在蔷薇河口搭了个能停靠两千多吨的“吉利”号大轮船的浮动码头。
罗耀国带着第三军另外两个师到达海州时,又顺道带来了一些小火轮和平底船,在蔷薇河上跑了起来,直接打通了从海州湾到海州城西边、海州和徐州交界的邵店镇的水运通道。邵店镇离徐州宿迁县的大运河没多远,虽说因为地形问题,两条河没法挖通,不过只要铺上铁包木的轨道,小火车就能跑起来。这么一来,徐州产的煤和铁,就能低成本运到上海了。以后条件好了,说不定还能在徐州和海州湾之间修条铁路。反正这太平军一来,淮北老百姓的日子,眼看着就要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不过,对淮北老百姓来说,眼下最大的好消息,还得是黄河今年天历六七月要改道,从山东入海!这黄河在两淮横行了七八百年,这下居然要“挪窝”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嘛!
可问题来了,这才一月底,罗吴王咋就知道黄河六七月要改道?他是会神机妙算,还是偷听到老天爷的悄悄话了?
海州城西门外的告示牌前,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黄河六七月改道,太平天国咋现在就知道了?”
“那还不简单,肯定是他们的天父、天兄传消息下来了呗!”
“真有这事儿?上面还能专门给罗吴王传消息?”
“这等六七月份不就见分晓了?黄河夺淮入海都七百多年了!”
“哎哟,太平军的老爷和太太来了.”
有人眼尖,瞧见稻子带人过来了。虽说海州的太平军一个个都挺客气,军纪比清军强太多,可老百姓一看到这些从广西一路拼杀过来的人,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所以稻子一到,人群“唰”地一下就散开了。
稻子老远就瞧见告示牌前围了一堆人,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想着过去凑凑热闹。等她走近,人全跑没影了,她干脆翻身下马,走到告示牌前一瞧,好家伙,吓得后背直冒冷汗!罗耀国.居然提前好几个月就知道黄河改道这大事!
稻子心里清楚,罗耀国可不是那种满嘴胡扯的人,他把这事儿公开出来,那可是把自己的“神威”都押上了。要是到时候黄河没改道,他这“天使”的招牌至少砸一半。而且黄河改道这事儿,哪能随便蒙对呢?虽说黄河年年闹水灾,改道的迹象早有了,可夺淮入海都七百多年了,有改道迹象也得有上百年了,年年都这么熬过来了。罗耀国要蒙今年六七月改道,这概率,低得够呛。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罗耀国肯定已经和天兄姬督接上联系了!这么说,他也该知道洪秀全归天的消息了.
海州,吴王罗耀国行辕。
稻子跟着曾九妹在里头七绕八拐,跟走迷宫似的,没一会儿就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小院外头。嚯!院门口站着俩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太平军,跟两座小山似的。门檐上挂着个牌子,上头刻着“刑房”俩歪歪扭扭的大字,看着就渗人。
曾九妹笑嘻嘻地对稻子说:“稻子姐,吴王就在里头呢,小妹得先搜搜你的身,才能带你进去。”
稻子之前进这行辕的时候,就乖乖把随身武器交出去了。这女人也是个死脑筋,知道罗耀国联系上姬督后,也不赶紧脚底抹油跑路,偏要一头扎进来送死。既然是来送死的,自然也没想着行刺这事儿,曾九妹要搜身,那就搜呗。
搜完身,曾九妹还挺客气,做了个请的手势,说:“稻子姐,请。”就把稻子领进了院子。院子里就摆着几辆囚车,空荡荡的,啥都没有。这所谓的刑房,其实就是一间审讯犯人的大堂,还是罗耀国直辖的暗堂专用的。
稻子一走进大堂,就瞧见一面白墙上用黑墨汁写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大字,再一看,大字下边一张案几后面,罗耀国正端坐着,旁边还站着抱着胳膊的洪大全。
曾九妹把稻子领进刑房后,也没多待,给罗耀国行个揖拜礼就出去了,还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稻子恭恭敬敬地给罗耀国跪下,叩了三个响头,额头紧紧贴着地板,那虔诚的模样,真是没说的了:“稻子恭请吴王四千岁金安。”
洪大全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吴王,这女人就这样,一根筋,还特别虔诚。您要是收了她,保准她能对您死心塌地。”
罗耀国望着拜伏在地的稻子,慢悠悠地说:“稻子,天兄刚刚告诉我……二爷他归天了!你,早就知道了,是吧?”
稻子身子一抖,回答道:“是!稻子亲眼看着天王归天,却什么都做不了,只恨不能替他去死!”
“所以你就假传天王圣旨蒙我?”罗耀国语气冷冰冰的,“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死罪!”稻子说,“当……凌迟处死!”
“你不怕死,”罗耀国道,“因为你觉得死后灵魂上了天堂,就能见到天王了,是吗?”
“是!”稻子老老实实回答。
“你想多了!”罗耀国冷笑道,“得罪了天兄,你还想上天堂?”
稻子一哆嗦:“难道凌迟还不能赎罪吗?”
罗耀国心里直犯嘀咕,这个宗教狂还真不怕疼啊!但嘴上还是冷冰冰的:“凌迟只是受罚,不是赎罪,挨了千刀万剐后,依旧得下地狱!你要想死后上天,除非……我替你向天兄求情。”
“您要我出卖东王?可他也是……天父之子啊!”稻子的声音都有点抖了。
“他不是!”罗耀国斩钉截铁地说,“天王是天父之子,我是天父的门徒兼义子,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西王娘他们和玛利亚一样,都只是圣母娘娘的门徒。所以天王能写出《真约》,我能写出《先知书》、《天堂论》,他们什么经都写不出来。”
洪秀全虽说行政、军略、智计都不咋地,可宗教理论那是真厉害!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他们加一块儿都比不上。太平天国那帮两广老兄弟那么能拼敢打,就是因为真信“上天堂”那一套,说到底就是被洪秀全的宗教理论给忽悠了。
罗耀国在跳大神这方面的本事,好像也不比洪秀全差多少……看来他在“天上”还是选错行了,不该学历史,应该学神学!念经、算卦、看风水,肯定能学得有模有样。也肯定能找到好工作!
稻子这妹子本就迷信得很,被罗耀国这么一顿忽悠,立马就彻底服气儿了,声音都带着颤儿:“稻子我愿意为吴王殿下赴汤蹈火!只求吴王殿下能在天兄跟前儿,给我美言几句!”
“好说,好说。”罗耀国点了点头,“不过,你得帮我办件事儿!”
稻子得了希望,马上大声说道:“吴王殿下,您就说吧,您想要我干什么,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罗耀国脸色一冷,沉声道:“你回东王身边去,给我当眼线。另外,你再跟东王带个话,就说我已经联络上了天兄,天兄和天王在天上又干了一架,天兄伤得更重了!不过还是把天王给压制住了。让他别瞎琢磨,老老实实到诸王会议上,说清楚为啥要跟我们几个隐瞒天王的死讯。还有,天王是因为他保护不力才升天的,这罪过可不小!”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和东王殿下分说。”
第493章 天王没有死,天王要北伐!
夜深了,凤阳的东王府里,烛火闪动不停。杨秀清大马金刀地往主位上一坐,身旁亲信们围成一圈,一个个眉头皱着,脸色无比阴沉。
傍晚才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回来的稻子,这会儿正趴在杨秀清脚下,呜咽着汇报一个又一个坏消息:“罗耀国联系上天兄了,天王的灵魂也回了天堂!”
“之前吴王确实和上头断了一阵联系,所以没第一时间知道天王归天这事。据吴王自己说,是因为天王归天后就找天兄战了一场,打了整整七天七夜,把天兄打得旧伤没好又添新伤,只能闭关疗伤,才和外界断了联系。吴王的通天镜得靠天兄手里一个叫‘星链’的法宝,才能跨界和上头联络。天兄一闭关,‘星链’就运转不灵,没法跨界通信了。不过天兄的伤势已经稳定,刚刚出关,所以吴王又能和上头联系了!”
稻子现在说的这些鬼话,全是罗耀国瞎编了塞给她的。也不知道罗耀国自己信不信,反正稻子是深信不疑。而杨秀清和他那群心腹,那是半信半疑,越听越紧张。
“稻子,那天兄和天王这一战,到底谁赢了?”杨秀清眉头拧成个麻花。
其实他这些日子,已经偷偷在拜天兄了,也不知道天兄能不能收他这个小弟?反正到现在为止,天兄都没搭理过他,他心里别提多没底了。
“是天兄赢了!”稻子流着眼泪,抽泣道,“据吴王说,天兄拼得重伤,使出飞剑‘东风’,把天王的神盾‘铁穹’砍得稀巴烂,还把天王打伤并制服了。好在圣母娘娘及时赶到,救下了天王的命。现在天王被软禁在圣母娘娘的洞天福地里疗伤呢……”
还好还好,“神”还在就好!
杨秀清等人心中稍安。
稻子接着又说:“不过天兄也伤得不轻,短时间内估计没法在凡间大展神通了,最多给吴王透点天机。”
行吧,暂时不用担心被天兄给收拾了!
杨秀清总算大松一口气:“那吴王有没有说天兄透露了啥天机?”
“就说了一条,”稻子说,“黄河今年六七月间要改道,不走淮河入海,改走山东入海了。吴王已经派人在海州、徐州到处贴告示,把这事儿当喜讯告诉老百姓了。”
“六七月间?”杨秀清眉头皱得更紧了,“具体什么时候说没?黄河在哪决口说了没?”
稻子道:“吴王说,决口日期是西历 8月 1日,地点在开封府兰阳县的铜瓦厢。”她顿了顿,又道:“不过黄河决口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吴王没让人到处宣扬。”
说着,稻子又掏出罗耀国让她交给杨秀清的亲笔信,高高举起:“殿下,这是吴王给您的信,他想今年天历七月初一,在江西庐山开个会,讨论给天王发丧、北伐中原,还有……还有您隐瞒天王死讯,欺骗诸王和国人的事儿!”
“呵呵……”杨秀清伸手接过信,转手就丢给边上站着的一个白面短须、眼神跟刀子似的青年,“谦芳,你给大伙念念。”
“是。”
这青年叫侯谦芳,是杨秀清的头号心腹,官拜天朝总宣诏书、东殿吏部二尚书、罗刹堂堂主。这罗刹堂,说白了就是杨秀清自己的情报特务机构!
信中大部分的内容和稻子刚才说的也差不多,就一个事儿,稻子实在不敢说。那就是罗耀国开始对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洪宣娇、石达开、韦昌辉等“天父家人”的身份提出异议了。
他不再承认这些人是天父的儿女,而是将他们描述成了圣母娘娘的徒弟,是奉圣母娘娘之命下凡辅佐天父次子洪秀全的。
而罗耀国和玛利亚的身份依旧没变,罗耀国是天父的徒弟兼义子,玛利亚则还是圣母娘娘的徒弟。
侯谦芳把信念完的时候,大堂当中,已经是一片死寂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了之前一直号称“天父四子”和“圣神风”也就是“圣灵”的杨秀清脸上。
从“圣灵”一下变成圣母玛利亚的徒弟,这落差是不是有点大了?
圣灵啊!那是和天父、天兄“三位一体”的存在,比圣母娘娘玛利亚可高贵多了!
而且,罗耀国还自称是天父义子兼徒弟义子也是子啊!这样一来,在太平天国的神权体系中,罗耀国就成了天父、圣母、天兄、天王之下的第五神。
而天父、圣母、天兄、天王现在都不在凡间,那罗耀国岂不是太平天国在凡间的第一神?
杨秀清铁青着脸,目光从几个心腹身上扫过:“你们怎么看?”
和稻子一起投了杨秀清,还成了心腹的卞三娘冷着脸,捏着拳头道:“东王,吴王想篡权.他要当新天王!”
“东王,可不能叫他得逞,大不了.和他打!”喊打喊杀的是个身材魁梧,浓眉下一双虎目透着坚毅果敢的好汉,他叫古隆贤,是杨秀清重点栽培的猛将,对杨东王忠心耿耿。
“打吧!”杨秀清麾下的另一个猛将黄文金攥着拳头,重重一挥,“现在清妖也在内讧.咱们正好和姓罗的做过一场!”
“对!”杨辅清同样主战,“姓罗的可不止针对东王您,他还在针对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和西王娘.咱们正好联合诸王拥立幼天王,讨伐他这个逆贼!”
“东王殿下,下令吧!末将愿为先锋!”这是一个浓眉阔目,身姿凛凛,悍勇之气扑面而来的黄袍武将,乃是杨秀清麾下悍将林启荣。
杨秀清的心腹纷纷发言,那是一片喊打喊杀,不过他的头号心腹侯谦芳和另一位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都却一言不发。
“谦芳,寿春,你们怎么看?”杨秀清望着自己的两位心腹问。
“东王,”侯谦芳一抱拳,“罗耀国打算在七月初一召开会议这是天历,换算成西历,应该是八月中旬了.”
“这又如何?”猛将古隆贤瞪着虎目问。
杨秀清幽幽道:“黄河决口改道的消息到了”
侯谦芳又道:“而且,东王您要以拥戴幼天王的名义举兵,就得先承认天王已经没了,而咱们又一直瞒着大家!”他顿了顿,又挥了挥手里面的信纸,“这封信又能说明什么?西王、南王、北王、翼王真的会因为这封信和东王您联手?吴王并没有把他们只是圣母徒弟的事情捅出去没有捅出去,就有的谈!如果黄河改道的事情应验了,那说明天兄真的在给罗耀国放消息,他是谁的人,那就是明摆着了。”
李寿春眉头紧锁,看着比侯谦芳还悲观:“现在天王已经归天,而天兄又力挺罗耀国。臣觉得罗耀国只要不提西王、南王、北王、翼王是圣母的徒弟,他们是不会狗急跳墙的,即便提了.他们也不见得会跳起来!”
这话说的已经有点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