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7节

第58章 还是立嫡长吧!

  亲政这么多年,嬴政的智谋权术都达到了人生中的巅峰,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施行秘密立储制后,清帝的子嗣为何会减少:既然秘密立储让大伙都不知道下任皇帝是谁,那干脆大家都不生,不就得了?

  你怀孕时,我下药,她怀孕时,你下药……

  清室的后宫俨然成了一吃鸡战场,唯有赢家方可留下子嗣。

  当然,满清后几任皇帝少子嗣,主要原因还在于皇帝身体太差,一个个跟病痨鬼一样,就算那些妃嫔主动,也用不了几秒。

  李念道:“立君王所爱,即不以贤明立,不以嫡长立,喜欢谁就立谁,此中之害,大王定能看出,臣当无须再说。”

  嬴政皱眉看着李念,道:“后世也没有最好的立储之法?”

  李念摇头:“没有,后世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于大秦进步,有些方面并不比大秦更好。”

  后世虽是现代社会,但那些公司老总挑选继承人时还不是一样头痛……

  嬴政又道:“若让卿选,卿当如何选择?”

  得,将皮球又踢回来了。

  面对政老板的发问,李念可不敢再将皮球踢回去,只得道:“臣以为立嫡长为好,依此法选出的储君未必最优秀最聪慧,但此法可减少皇子间争斗,不易出赵高之辈,于国稳定。”

  话是这么说没错,实际操作起来哪有这般容易,如刘据、李承乾都曾是嫡长子,可上位了吗?

  还不得看他们皇帝老爹的想法。

  李念又道:“大王若想避免胡亥公子与赵高之事,臣认为当尽早立一储君,明确大秦储君制度,方好定人心。”

  嬴政没回复李念这句话,李念也不再说,关于立储这个问题,两人很默契地暂时略过,但李念知道他的话肯定入了嬴政心里。

  李念又道:“对于六国贵族,大王灭六国,使他等国破家亡、荣华富贵一场空,怎可能不仇恨大王大秦?”

  “想解决六国贵族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自然是杀,将所有与六国贵族有关之人统统杀光,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问题。”

  “但,且不说能否将与六国贵族有关之人全杀光,这样做真的就绝了六国贵族之患吗?臣以为不会!”

  “六国贵族在六国之地有巨大声望,若只粗暴地采取杀戮以解决问题,不仅会让大王和大秦于史书留下残暴之名,更会让六国之民感到惊恐,他们会想:大王今天残杀六国贵族,明日也就可能残杀他们。”

  “届时,六国之地民众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只需有人振臂一呼,便会掀起动乱。”“所以,臣以为要想解决六国贵族问题,仅靠杀戮不可取,还得瓦解六国贵族赖以维系的根基,使他们没有依靠。”

  李念说到这里,嬴政接话道:“卿是想瓦解六国贵族与六国之民之间的联系?”

  “不错,六国贵族的根基便是六国之民,是六国之民耕种,他们才有吃食,是六国之民养蚕,他们才有衣穿,是他们在六国之民中有声望,才能让六国之民追随。若离了六国之民,六国贵族也不过是无根浮萍,离了水的鱼儿,翻掌可灭。”

  听到这番话,嬴政总觉得李念话里有话,在点他,其实是他误会了,李念这贪生怕痛之徒哪敢点他?

  恰逢其会罢了!

  嬴政道:“如何离间六国贵族与六国之民?”

  李念道:“敢问大王,六国之民在六国贵族治下,相比于在我大秦治下的老秦人,如何?”

  大秦是没将百姓当人,只当成一颗螺丝钉,但其他六国的王公贵族也没将百姓当人啊,甚至会比大秦更不当人。

  嬴政自信道:“不敢说全能胜过,但能胜多数!”

  李念道:“大王可令大秦官吏在六国之民中比较大秦与六国王公贵族的优劣,让他们感受到在大秦治下的好,凸显在六国王公贵族治下的坏,只要六国之民不蠢,自会知道如何选择。”

  “再者,还可收集六国王公贵族曾做过的罪行恶事,传告于六国之民,如残杀民众、抢掠民女……”

  在这种时代,李念相信六国贵族中有道德君子,但肯定也有人祸害过百姓,只要找出来宣之于民,六国民众还会那么信任六国贵族?

  甚至不需要六国之民完全相信,只需对六国贵族产生怀疑即可,双方自会离心离德,削弱六国贵族赖以维系的根基,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无外如是。

  至于六国贵族会以同样的手段还击,如今可是大秦的天下,敢跳出来炸刺,不是自投罗网?

  “如此一来,六国贵族赖以维系的根基瓦解,没有六国之民为他们掩护,提供衣食,无须大王动手,六国贵族也早晚会消亡。当然,大王还是动手的好,早日解决,才能不致事有反转,酿成大患。”

  “除瓦解六国贵族与六国之民间的联系外,大王还可对六国贵族本身下手,如对主动向大秦承认身份者进行赦免,对举报对大秦包藏祸心的六国贵族之人进行奖赏。”

  “不要将他们一下逼到绝境,否则困兽犹斗,绝境反会让他们将力量凝到一起,给大秦造成更大祸患。”

  “对获得赦免和奖赏的六国贵族,不能让他们再居于一处,要将他们迁往非六国之地,分散而居,最好是人烟偏僻,大秦需开荒之处。”

  这些嬴政熟,不就是从内部瓦解六国贵族,让他们相互间猜忌提防,不再信任嘛,想大秦是如何攻灭赵国的?

  要是没有一代“战神”郭开逼走廉颇、干掉李牧,大秦要拿下赵国还真没那么容易。

  郭开才是大秦第一战神,秦灭赵第一功臣,可惜此人在后来的历史上记述不详,有空问问始皇?

第59章 抢占舆论阵地

  讲完如何解决六国贵族,大秦的问题也就差不多了,所有问题总结起来无非内忧外患。

  外患并不显著,如今的大秦刚灭六国不久,武德正值巅峰,是北方的匈奴敢打过来,还是南边的越人敢杀过境?

  主要还是内患,大秦崩于内,未崩于外,大汉亦如此,东汉末年虽诸侯争雄,但还不是按着外族打?

  李念道:“关于‘焚书坑儒’,实则是大王和大秦未能掌握舆论权。‘舆论’者,大众之言也,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三人成虎,人言亦可杀人。”

  “大秦如今的舆论权主要掌握在儒生方士手中,因而他们可以讥谤朝政,非议大王,而民众无可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大王和大秦于民间的声望自是如同蛇蝎。”

  明末时的东林党也是这么群人,喜欢三五成群抨击朝廷的政令,好似在为百姓发声鸣不平,每个人都是大大的忠臣,实则等满清到了,降的比谁都快,那位著名的水太凉就是东林党领袖。

  这些人掌握社会舆论,对明末时大明朝廷的政令执行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明朝灭亡,绝对有东林党一口锅。

  儒家作为当今百家中的显学,虽未达到后世王朝皆习儒的地步,但相比于其他百家,儒生算是极多。

  在这种情况下,儒生自然相当于掌握了大部分社会舆论。

  李念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不让所有人说话,不可取,毕竟有些人是真心实意提出建言、为国更好,但让所有人随便说话也不可取,因为有人会编织谣言,让民众惊恐,国家动荡。”

  “因此,要想避免‘焚书坑儒’的影响,大王须得管控舆论,并建立属于大王和大秦的喉舌,此喉舌并非是向大王建言,而是代大王和大秦向天下万民发声。”

  “管控舆论,即要让民众明白何言可说,何言不可说,最主要是杜绝谣言,制定相关律法让那些想造谣之人知道后果,不敢再造;建立属于大王和大秦的喉舌,是为抢占舆论阵地……”

  听到这,嬴政笑道:“又是那句‘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此言出于何人之口?”

  这问题让李念沉默了下,随后才道:“那一位是臣所来自的后世之国建立者之一!”

  建立者之一?恐怕是建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吧?不知道这位后世之国的建立者是否对寡人有过评价?会如何评价呢?

  嬴政心里想着,却暂时没问,他听李念继续道:“大王和大秦不抢,就会被别人抢到,从而以谣言误国误民。”

  “在臣所来自的后世,有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舆论传播手段,以大秦之况,倒是可在纸造出后办报,但大秦之民识字者不多,收效未必大,但可用大秦官吏或专门之人与民宣讲。”

  “讲大秦政令对民众的好处,并辟清某些谣言,再有侯生卢生之辈,民众也不会轻信他等。”

  “以上便是臣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之法,然臣只是空口虚言,还得大王与大秦诸公据大秦情况定夺。”

  嬴政点点头,他其实还有许多事想问李念,尤其是称皇帝的流程怎么搞、大秦官制怎么改。

  这是他最近和众臣在商议的事,他非常想从李念这获得参考,看看后世都是怎么做的。

  六国已灭,天下一统,诸多领军大将要么已返回咸阳,要么已在路上,许多人都在等他称皇帝,好给他们自己封功赐赏。

  但见宫外天色已晚,且李念也一脸疲惫,嬴政道:“卿今日已疲,且回去歇息,五日之后,寡人想知道后世王朝帝王如何继皇帝位,王朝官制如何?”

  听到这话,李念便明白了嬴政离正式称“皇帝”不远了,而他居然会参与到这件历史大事中来,甚至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也不知千百年后,这方世界的历史会否留下我的名字?’李念道:“臣遵命!臣还有一事禀告大王,臣上次言要为大王写一份‘健康生活注意事项’,今日已带来,请大王御览!”

  如今的大秦,若说谁最想始皇活得久,非李念莫属,他对始皇的健康是真放在心上。

  因为李念深刻知道在大秦,他的命是和始皇绑在一起的,始皇生他则能活,始皇死,他大概也会被一同带走。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并不喜欢这种被人拿捏住生死的感觉,可他现在也没法反抗,反而得依仗始皇。

  这就是封建王朝!

  “既已带来,现在何处?”

  在知道方士无法让他长生不死,世上也没有成仙之药后,嬴政对李念所说的健康生活相当上心,他想活得更久一点。

  听到嬴政的话,立时有两名内侍以托盘端着一堆竹简进来。

  嬴政拿起一卷打开,上面写着歪歪扭扭、不太好看的字。

  字不算非常丑,毕竟是成年人,肯定比初学的小儿好,但也比不上常年书写秦篆之人。

  嬴政看了看手中的竹简,再看了眼托盘中放着的更多竹简,点头道:“卿有心了,卿先回去歇息!”

  李念向始皇一礼后,离开了章台宫。

  目视李念离去,嬴政再看了眼托盘中的竹简:“他的确是有心了!”

  蒙毅应和道:“能在几日间写下这般多竹简,足见其诚心。”

  李念学篆书没多久,写起来已经不容易,还要将后世所言转化为嬴政能看得懂的话,更加不易。

  他们并不知李念脑中有搜索引擎,可以在线转换,李念只须对转换后的内容进行修改誊抄。

  当然,这个工作量也不小,但没他们想的那么大。

  这番行为在嬴政心中大大的加了分!

  嬴政一边翻阅竹简,一边随口问道:“蒙卿以为谁可为储君?”

  饶是蒙氏一族深受大王信任,蒙毅也依旧感到这个问题的沉重,但大王有问,岂能不答?

  而且,这种时候最好不要模棱两可,糊弄过去,必须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今天大王和李念这番谈话后,胡亥公子大概是完了,余下诸公子中公子扶苏机会最大。

  蒙毅认真道:“臣认为扶苏公子可为储君!”

  嬴政只看了蒙毅一眼,摇了摇头,未多说什么。

第60章 众卿以为哪位公子可立?

  第二日,和李念谈话到很晚的始皇,以充足的精神出现在大秦朝堂之上,也不知道昨晚是咋休息的。

  但始皇还不算啥,劳模得算明洪武,废除丞相制度,大小事务几乎皆由他来定夺,宛如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

  据说,曾在十天时间里,洪武帝批阅了一千多件奏折,这些奏折大概讲了三千多件事情,即平均下来,每天要处理三百多件事。

  这些事还不是一个类型,有赈灾需要拨款、有官员调拨要他批准、有重大死刑案件要他阅准……

  难怪说人家能当上皇帝,这么多繁杂的事务被洪武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不当皇帝,谁能当皇帝?

  嬴政威严的目光扫过殿内众臣,直接抛出了一个王炸:“今天下初定,四海承平,为固国本,寡人欲立储君,众卿以为哪位公子可立?”

  这王炸一出,确实将众臣给炸到了,皆在心中掀起滔天巨浪,十分不解大王怎会在今日突然想要立储?

  以往不是没大臣上奏,请大王立储,但大王却基本是不予理会,今儿个太阳是从北方出来了啊。

  只是事发突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要是早知道大王今日有意立储,定会多作考虑,想好立哪位公子对自己最有利。

  但都是大秦最杰出的一群人,虽被嬴政搞了个突然袭击,但还是很快冷静下来,开始对这件事进行分析。

  最先跳出来的是淳于越,只听他道:“公子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宽厚而爱人,可为储君!”

  看到淳于越,嬴政眼睛微不可察地一眯,他昨日才听闻了“焚书坑儒”之事,对这些儒生正是厌恶之时。

  而且,他还不得不考虑,如果立公子扶苏,扶苏会不会在他死后,给他来几坨大的,如偏信儒家,把大秦带歪。

首节上一节27/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