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扶苏没再问,李念继续讲后世的“衣食住行”:“后世华夏之民不仅能吃饱,且食物种类也很丰富,时令果蔬、鱼虾牛羊,还有各种水果,对后世大多数人,每顿吃肉都不是难事!”
“但每顿食肉,在后世人看来属于不健康饮食,需要荤素搭配,要少肥肉多瘦肉,需精细。”
扶苏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些后世人呐,居然觉得每顿吃肉属于不健康饮食,而大秦的普通老百姓巴不得每顿能吃上肉,他们一年到头能吃到肉的次数,数都数得过来,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由此也可见后世华夏富足,不仅能人人常有新衣穿,还能人人都有顿顿吃上肉,大秦与之相比……好吧,根本没法比!
“我华夏在后世也是知名的美食之国,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每大菜系都各有特点,如口味麻辣为主,粤菜以鲜香为主……”
“每道菜系的菜品极多,少说也有数千道菜品,在后世,一个人想吃八大菜系的菜,并不是件难事。”
光是听着就知道后世人吃喝上的讲究,难怪这位妹婿会自己在宫里做菜,感情是吃不惯大秦的饭食,所以自己动手改善一下。
“至于住这方面,后世若想有个简单的栖居之所,倒是不难,可要想入城住楼房,那便需很多钱,常要掏空一家人积蓄不说,还得背上负债。”
扶苏有些不理解,问道:“既然这楼房如此昂贵,那不买不住便是,为何非得要买?”
李念解释道:“一者、为了生计,后世与大秦现今不同,后世人主要以被人雇佣干活赚钱来维持生计,而在城中能被找到的雇佣活计更多;二者、后世成婚也常需男家有房,若在城中无房,少有女子会愿意嫁他为妻;三者、华夏自古以来的思想也让大多人想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租房居住哪有自己的房屋方便?四者……”
尽管对后面几条也很好奇,但扶苏更关注李念所说的第一条,他问道:“后世人以被人雇佣干活谋生,其等便不耕种乎?”
扶苏问这问,实际想问你们后世人都跑进城中给人雇佣干活了,没足够人种地,你们能产出足够的粮食供这么多人食用?
李念道:“在后世,有机械相助,无需多少人力,且有肥料、农药之助,作物也经改良,产量颇高,一人用机械耕种,能抵大秦百人、千人。”
“并且,后世种粮所获之利不及入城做工所得,自然会有很多人放弃在乡下耕种,转而入城受人雇佣做工。再者,后世人人都可读书识字,受过高等教育后,许多人也不愿再呆在乡下。”
扶苏点头道:“原来如此,少许人耕种便可提供充足粮食,其余民力自然会去往别处。”
李念继续道:“后世一般人住在楼房中,楼房便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后世楼房非以木建、非以石铸,而以钢筋混凝土搭建,一栋楼房常有数十层,一层之中又分多套房屋……”
扶苏挑眉道:“后世购买楼房之人,并非将这栋楼房全部买下,而是买得某一层中一套?”
这要是在大秦,他保准将卖楼的人判刑,将房屋分层,层再分套,然后一套一套的卖给别人,这不奸商吗?
他听闻李念说买楼房需要掏空一家人积蓄,还要背上负债,以为买的楼房是整个一栋,未想却是如此,看来这后世也不是处处都好。
李念道:“正是如此!那些房地产商哪可能这般有良心,不烂尾就算不错,后世有的购房者最终不仅没拿到房,还得继续交为了买房而背上的房债。”
听完李念所言,扶苏一脸不可思议,惊讶道:“房屋都不曾到手,为何还要还债?”
这是正常人也该懂的道理吧,货物没拿到手,凭啥继续交钱,这不妥妥地成了大冤种?
而且,楼房没建好,应去找建楼的人问题,怎得成了购房者的问题,让购房者继续还债,难不成购买楼房的后世人阻碍了楼房建好?
扶苏有些想不明白。
李念叹了口气,道:“此中原由一时难以说清,但确是后世存在的现象。”
第441章 后世曾受耻
扶苏惊奇道:“这般奸商之行,后世难道无人管治?”
这种行为怎么看也不对,后世朝廷就不管治一二,任那些售楼奸商为所欲为,将问题丢到购房者头上?
对扶苏的这个问题,李念没回答,只给了扶苏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下让扶苏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
李念继续道:“后世楼房常会配水、配电、配网、配气……”
“配水”倒是能理解,应是供给用水之意,让楼房中的用户无需自己去取水,会有人或有法子送水到住于楼房的后世人那,可这“配电”、“配网”、“配气”是何?
“网”肯定不是捕鱼狩猎用的网,“电”莫非是雷电,可后世人为何要配雷电?至于“气”,扶苏则更不懂。
不懂就问嘛,不知后世之物,不丢人,扶苏问道:“妹婿,这‘配电’、‘配网’、‘配气’为何?”
李念笑道:“因科技发达,后世生活与大秦有诸多不同,而科技所造器物都需用电驱驰方可动,尤其是一般家庭所用器物。如后世的灯盏要通电方可亮,空调、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手机等物等也都要电。”
“这‘电’可是‘雷电’之‘电’?”
李念点了点头:“正是,但家用电的电压远不如雷电,弱了许多。”
得到李念这个回答,扶苏又是一惊,后世人当真不得了,连“雷电”也降伏为他们所用。
“冰箱便是用电驱动的一个大冰柜,即使在炎日之时,其中也可产生冰块,一般被后世人用以保存食物;洗衣机则如其名,是用电驱动用以濯洗衣物的一种器物;空调则是种可调节屋内气温的器物,在炎夏时可使室内吹凉风,而在寒冬时又可使屋内如春日般温暖,让用户冬暖夏凉,不觉寒暑。”
“电脑则是一种玩乐、做事、与人通讯的器物,只要有电有网,通过电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之事!”
“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之事”让扶苏颇为惊异,不用出门,就可知晓天下间的事,这也忒夸张了吧?
那空调、洗衣机、冰箱,扶苏还能猜想一二,可这实在难以想到要如何做到,他问道:“如何能做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天下间那般多事,怎可能在这电脑上便能得知?”
李念道:“这是因有‘网’,即‘网络’,网络联通了世界上数十亿人,使用网络的后世人可将自己所见所闻分享于网络之上,让其他人知晓。如太子殿下有一问题不知,想寻到答案,便可在网上提问,一些知晓答案的人看到问题,便会给予回答。”
“因为有网络,回答太子之问的这人可能远在万里外。”
通过李念举的例子,扶苏有些懂了,只是他还有问题,这网络能让两个相隔万里的人互相问答,可谁能保证回答者给出的答案就一定是正确的?所给出的消息就一定为真呢?
听到扶苏又提出的问题,李念还未回答,在龙椅上听这二人问答的始皇这时出声:“后世朝廷对网络定有限制管制,不会任由谣言在网络上肆意散播。”
李念点头道:“正如陛下所言,后世对网络自有监管。像朝廷官府便有专门的部门在网络上发布真消息,以避免假消息乱传,那些网站也会对认真回答的人给予一些奖赏。”
“实难想象不必出门,便可知天下之事!”
扶苏感叹了一句,随后颇为期待地看向李念:“这网络是如何做到此事,在大秦可也能实现?”
他心知在大秦恐怕实现不了,但不妨碍他问一问,万一李念说能做成呢。
可惜注定要让扶苏失望,李念道:“网络能联通成万上亿家,是因有信号基站,有卫星,有光缆等,大秦想要做到,至少也得要好几十年,甚至要到百年之后。”
虽得到了李念的答复,但扶苏有些不甘心,皱眉道:“即使有妹婿相助,也不可?”
李念道:“不可!太子殿下实高看了李某,李某虽来自后世,也知晓一些后世技术,但李某终归只有一人。便是李某不吝将后世技术拿出,也还需很多人负责将技术转化为大秦实际可用。”
“后世技术精深复杂,就是一些基础的材料,大秦也难制备,且后世一件器物常包含多种学问,是多门学科知识共同凝结而成,某些学科知识,李某也不擅长。”
扶苏这下明白了,虽有李念相助,大秦能够占得先机,快速发展,但想靠李念一人很快就把后世技术复制到大秦来,那不可能。
首先要大秦具有一定的基础,其次得要大秦有能帮助李念将后世技术复制到大秦的人才。
‘难怪宫中的那些方士被父皇交给了李念,难怪父皇要设立六英学宫,拔升格物和算学地位,格物、算学昌盛必是后世强盛之因!’
扶苏心中想着,他忽然想到李念话中提到的“数十亿人”、“成万上亿家”,亿者,万万之数也,大秦丁口只有两千万人,后世竟百倍于大秦?
他本想着后世人吃得好穿得好,还没多少人耕种,丁口即便多于大秦,也不会多出太多。
扶苏出声问道:“后世有多少人?”
李念回道:“据官方统计,全世界共计约有八十亿人,其中我华夏有十四亿人。”
十四亿人,七十倍于当今的大秦,不说时代发展的差距,仅凭这人口数量,大秦就远远不及。
听闻李念说出的后世华夏人口数后,扶苏心里又迅速冒出生出一个疑问:十四亿人,几乎占了世界六之有一的人口,这么多人,后世华夏居然还不是世界第一强国,那鹰国得有多少人?
听了扶苏的这个问题,李念道:“后世国家之间比较强弱并非从人口论算,而是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
“虽不愿承认,但后世华夏比于鹰国,还略有不足。后世的武器和大秦现今的武器有天壤之别,纯以人数多而论谁军事实力更强,已为过去式。”
“人多又如何?在那些现代武器前,不过平添伤亡人数,后世一颗炸弹便能摧毁现在上万人大军,而这类武器,对五大强国而言,数量有成千上万,更有那灭城武器,一颗便能让整座咸阳化为死地,造成数万人、数十万人死伤。”
尽管已想过后世兵器威力强大,大秦现今的武器没法相比,可“一颗炸弹就能摧毁上万人大军”、“一颗便能让整座咸阳化为死地”仍让扶苏感到震撼。
后世丢来一颗那灭城武器,整座咸阳城连带城中数十万人瞬间灰飞烟灭,什么大秦铁骑,什么虎狼之师,都无法抵挡。
一击杀万,一击灭一城,单纯的人数更多确实不算优势,只有具有同等技术,同样威力的武器才可。
扶苏叹道:“这与仙神之术又有何异!”
他没问大秦能否造出后世的强大武器,这种武器必然是由后世最先进的技艺制造,现在的大秦肯定没这能力。
但扶苏问了另一个问题:“有如此强大的武器,后世诸国若大战起来,这等武器被滥用,岂不会死伤无数,乃至让世界毁灭?”
李念道:“这些武器主要被掌握在五大强国手中,且五国严格立下契约,不许此等武器扩散,也不许他国制造,若有国家被发现在暗中制造此等武器,将面临制裁。”
“在这类武器被造出前,诸国间还曾有过两次世界大战,致使生灵涂炭,倒是在这类武器被造出后,世界大战再未发生。”
扶苏想了想,便想通了是怎么回事,“此等武器让诸国间互相忌惮,不敢轻易开启大战,否则我若死,汝亦亡!未想这等威力强横的武器会让诸国能和平相处。”
李念摇头道:“也未有和平相处,只是未再有世界大战罢了,战争一直未少,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争斗更是从未停歇。”
扶苏道:“这‘世界大战’莫非是世界诸国都参战,其为何会发生,如何分出胜负?”
原本李念是在给扶苏讲后世的“衣食住行”,现在却聊到了“世界大战”上。
李念道:“‘世界大战’并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与了战争,是有很多国家参战,尤其世界主流强国,几乎都参与了其中,波及甚广。”
“一战有三十三个参战国,投入军队超过七千万,十五亿人受战争影响;二战有六十一个国家地区参战,八十四个国家地区约二十亿人被战争影响。”
扶苏在心中盘算,七千万军队,十五亿人,二十亿人……这都是一个个惊人的数字!
“那时整个世界人口还没到八十亿,二战所影响的二十亿人占当时全球总人口八成以上。一战和二战发生的原因,实则都是强国间的利益瓜分出了问题,新兴的强国不满老牌强国占取了太多利益,觉得自己强大,该多分到一些利益,而老牌强国不愿,矛盾日积月累,遂成大战。”
“胜负分出自然是一方无法继续大战下去,只得向另一方投降而分。具体原因及战争经过,非一时可说清!”
扶苏很想知道这两场被后世人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具体经过,但他也知想将这么多国家参与、这么多人口被波及的大战讲清,一时很难做到,未让李念详讲。
他问道:“后世华夏可是作为强国也参与了这两场大战?”
扶苏本只是随口一问,后世华夏就算不是世界头号强国,但也是强国,在这两场世界大战中肯定是作为强国参战,且大概是胜利的一方,但未想到他问出后,李念却未立即回答,反而陷入了沉默。
难道这其中还有变故,是后世华夏未参战,还是后世华夏参战了,可成为了战败的一方?
扶苏压根儿没想过后世华夏可能作为一个弱国参战,在他看来,后世华夏再落魄,也不至于沦落为世界弱国。
沉默片刻后,李念道:“后世华夏的确参与了这两场大战,但并非作为强国参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华夏皆是耻辱,至少在李某看来是如此。一战,华夏派遣十数万劳工到冀洲‘以工代战’,即让工人到协约国为其等制造武器,修筑工事、运输物资等……”
“可在一战胜利后,华夏并未得到战胜国应得的对待,获胜的协约国无视了正当诉求被无视,无耻地将华夏领土之权划给脚盆国!”
“一战,华夏虽也是胜利国,可因为国弱,不仅未受到公正对待,反而还备受羞辱。后世还有人(矮大紧)鼓吹华夏应见好就收,先把能到手的好处拿到,那些领土暂时交给脚盆国也没啥,不应该提出反对,最终落得啥好处也没拿到。”
扶苏怒道:“无耻之言!华夏作为战胜国,未能得到应有待遇已是不公,岂能再忍下这份耻辱?天下岂有战胜之国被当作战败国一般对待之理!”
李念叹道:“十数万华工出国‘以工代战’,数万人因此死于异国,可在胜利后分配利益时,却无华夏之份,反而华夏还沦为被分的对象,遭受耻辱。这便是‘弱国无外交’、‘落后便要挨打’。”
“至于二战,那是一份更大的耻辱,脚盆国以弹丸之地入侵后世华夏,在华夏大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为,致使华夏大片国土沦陷,数千万人惨遭屠戮欺辱。虽最终胜过脚盆国,但此中耻辱不可忘却!”
“两次世界大战,华夏皆为战胜国,可并非以强国之身参战,且在两次大战都饱受屈辱。两次大战于华夏皆为耻!”
扶苏听完后怔了怔,那脚盆国应该就是脚盆列岛所在的国家,那地方可不大,但后世华夏却被这一小国侵略欺辱,后世的华夏在某段时期竟弱到了这等地步?那后世华夏又是如何崛起,成为第二强国?
李念虽未详说脚盆国在入侵后具体做了什么,但从其语气中,也可听出那必是段饱含后世华夏血泪的辛酸耻辱史。
扶苏心中叹道:‘难怪妹婿那般想让大秦注意海外诸国,他是不想后世之事在大秦重演,不再受那些耻辱!’
第442章 因何衰落
扶苏又问道:“那脚盆国仅弹丸之地,为何能入侵后世华夏?后世华夏之国竟如此孱弱?”
李念道:“脚盆国虽仅弹丸之地,但在‘黑船事件’后,其向西方学习,使之国力增强。而那时统治华夏的清政府闭关锁国,不知也不愿看外方世界之变,失却发展时机,使得我华夏本领先强盛西方诸国近两千年,却在百多年间便被他国超越。”
领先近两千年,却百多年便被他国超过,这话的意思是从他们大秦开始就领先于他国,最后到那啥清政府才被超过?
那清政府可真是够无能,将华夏两千多年的体面都给丢尽了。
猜到扶苏在想什么,李念又补了一句:“清朝是满人所建!”
扶苏顿时明白过来,这就合理多了,以小族治大族,肯定会对原本的大族严加防范,就算自己不进步,甚至向后退,也绝不会允许大族发展。
李念继续道:“脚盆国因其国小,且灾害频频,对华夏一直怀有野心,其国力提升增强后,见华夏落后孱弱,哪会不生觊觎?在华夏强盛时,脚盆国常向华夏学习,尤其是唐时,曾特意派‘遣唐使’到大唐学习,因而其等在面对华夏时常怀自卑之心。”
“等华夏衰弱,而其等强盛时,这等自卑又会化为对华夏的自负、敌视,乃至仇恨,就像牲畜反噬其主,只会更为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