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34节

  岳凌前脚走,林黛玉后脚走出房门,望了眼外面刚关闭的院门,再瞧见史湘云和紫鹃低垂着却又红到耳根的脸颊,总以为房里有一种莫名尴尬的气氛笼罩着。

  “岳大哥走了?”

  三个小姑娘连连点头。

  “你们这是怎么了?”

  三个小姑娘连连摇头。

  ……

  秦王府,

  已被禁足三月的秦王,直到今日才到了解除的日子。

  前几日,后宫中来信言,母后患病,一连多日长卧不起,疑似忧心成疾。

  大昌以孝治天下,秦王解除禁足第一日,自然要先去宫中探望。

  堂上,秦王穿戴齐整,正欲出门时,却赶上有亲卫匆匆入门来,禀报道:“殿下,岳指挥使来了。”

  “岳凌?”

  岳凌向来是无事不来的,只在家照看孩子。

  秦王低头思虑了片刻,吩咐道:“传他来吧,将东方先生也请来。”

第58章 试探

  阴雨寒风,一入秋,天色就变得昏昏沉沉。

  自清晨时分,至晌午,秋日破不开厚重的云层,那便一整日都是如此。

  岳凌一入堂门,便带进了一阵冷风。

  “见过殿下。”

  秦王看岳凌似是出门走得匆忙,正赶上这雨,鬓发间还有未融的水珠,身上也被打湿一片,便温声道:“坐下说话吧。来人,送个暖炉来。”

  岳凌坐临一旁,捧着暖手炉,用宫人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身上,开口道:“殿下,臣此次来是有两件事相告。”

  秦王颔首,“说罢。”

  “其一,昨日臣出门时,正遇锦衣卫跟踪。被臣察觉截下,那人只给了臣一件腰牌,正在此处,还呈给殿下过目。”

  岳凌解下腰牌,放在方才宫人捧着的锦盘中,奉给秦王。

  秦王接过腰牌,正反打量着也没察觉异样,便问道:“可还说了什么?”

  岳凌摇头道:“并未多说什么。我问这腰牌什么用处,也只答复我,让我自行处置。”

  秦王眉间微皱,被弄得一时没了头绪。

  “东方先生,您以为锦衣卫此举何意?”

  东方治笼着袖子,凝神想了想,“秦王府外一整条街巷实是鱼龙混杂,不知有多少家的眼睛,锦衣卫若想来传个消息,恐怕也都有难处。给岳小友就不同了,便是大昌最训练有素的锦衣卫,也不能躲过他的探查。”

  “老夫以为,多半是锦衣卫有话想带给殿下,却又不便拟于纸张。待殿下入宫遇见戴总管,或许就知晓了。”

  “戴权?”

  秦王重复了声,心下疑惑更深。

  锦衣卫作为父皇的一柄尖刀,高高悬在百官头顶之上,若寻他来,能有什么消息传递?

  难不成是父皇那有话要说?

  那倒不如说,或许是锦衣卫想招揽岳凌的可能性更大些。

  秦王思虑不出原因,便又问向岳凌道:“那第二件呢?”

  “其二,臣在城外铁槛寺遇见了康王,铁槛寺实在有些诡异,寺中一些屋舍被暂时关闭。而且,臣总以为康王在寺中吃斋念佛,总也不会需要太多人跟随,但王长史此等掌控府上大小事的人就在。”

  “康王更是容光焕发,完全不似一连几月吃斋的人。除此以外,我还在寺庙前撞见了农户令寺庙赔羊的事……”

  岳凌又将自己当日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供秦王和东方治思虑。

  待岳凌话毕,起初面上还在沉思的秦王,眉宇间多出几分阴沉,正如外面的天色。

  东方治开口解忧,“寺庙为城中高门所养,各家各户在其中都有供奉神位,是连城中官差也不敢开罪。即便有逃犯进了寺庙,也不再入内搜查,俨然成了法外之地。”

  “孤会遣人去探查的。”秦王沉了口气,紧了紧腰间束带,“孤先去宫中一遭,岳凌,你随孤走一趟吧。”

  东方治躬身拜着,送二人前后离了堂。

  ……

  皇城,宣武门,

  作为入宫的必经之路,此地城门内外皆是一片开阔,道路两侧有羽林军把守。

  远处扬起泥沙,有两骑飞奔而来,禁卫习惯性的挺枪上前阻拦,等到人离近了发觉是秦王,忙退回原位,站好待命。

  前蹄高高跃起,甩出些泥水,伴着骏马的嘶吼,秦王勒缰而立。

  “见过秦王殿下。”

  两边羽林军一同拱手,秦王点头应下,翻身下马。

  念在岳凌的身份并不适合进宫,便叮嘱道:“你在此处稍待一会儿,孤去探望母后。”

  说罢,秦王大步流星进了宣武门。

  雨淋过的城墙更显出些斑驳,绕城而走的护城河,水位也涨了不少,以至于城中的蓄水池上,浮萍四处飘摇,青蛙在上面打着最后的鸣。

  过了宣武门便是坐落在皇城中央的大殿,太极殿,若想赶往后宫还需走两侧门廊,过巷口才能抵达。

  秦王自幼长在宫中,即便封了藩地也因战功赫赫而未曾外出就藩,多少载的日子,多少载的早朝,对此地的熟悉自不必说,他哪需引路的宦官。

  可就在第一道门廊之后,已有宦官等在墙后了。

  来人抖了抖袖子,与秦王深深作揖,“奴婢,见过秦王殿下。”

  秦王停住脚,定神一看,不由得笑道:“戴总管,你不在父皇身边照看,来这里等孤,难不成你觉得孤不认识路吗?”

  

  戴权垂头答道:“奴婢刚从坤宁宫来,被皇后娘娘吩咐来等殿下。皇后娘娘思念殿下已久,令别个来,娘娘难放心。”

  秦王微微点头,便又往前走着,“父皇病症如何?”

  “身子好多了,只是精神气差了些,一日至少需半日酣睡。陛下每日操劳国事,批阅完奏折,便就是入榻歇息。”

  秦王眉头紧皱,语气略含责怪,道:“为何半载光景了,父皇的身子还不见痊愈?是不是该从外面寻一名名医来看诊医治?”

  戴权忙道:“太医院已经纠集了天下最好的医家了,皇宫外哪还有名医?”

  “那为何母后也病倒了,久久不见好转?”

  这句话戴权便答不上了,只低头看着脚面,并不说话。

  “也罢,孤自去探望。”

  行了段路,进了后宫,临近洞门时,戴权出声提醒道:“殿下,小心脚下。”

  秦王一甩衣袍,露出腰间悬着的飞鱼纹腰牌,又转过头与戴权道:“戴总管是觉得孤所行之路并非坦途,所以提醒孤留意脚下吗?”

  戴权左顾右盼,道上净是往来的宫女,宦官,低声应道:“眼下确有些磕绊,殿下小心便好。”

  秦王仰天笑笑,手指点着戴权道:“孤算是知道为何父皇看重你了,你,聪明。”

  戴权跪伏于路边道:“奴婢不敢。”

  秦王轻哼了下,又道:“起来吧。你好歹也是这后宫里,一言九鼎的人,就这么跪在地上,让他们如何看你,如何看孤?岂不是让人以为,是孤苛责了你。”

  “放心,孤有不解,会来找你的。”

  再低声道了这一句,秦王拍了拍戴权的肩头,便大步往慈宁宫里间去了。

  戴权只觉后背生汗,一股冷风吹过,凉飕飕的。

  感谢追读!!!

  秋天到了,流感又盛行了,大家也记得多穿衣服哦~

第59章 兄弟交心

  坤宁宫,

  作为皇后的寝宫,此处为东西六宫所环抱着,如众星捧月。

  朱红色的大门内,尽是富丽堂皇的装饰,琉璃宫灯光彩照人,汉白玉石铺就的地面,纹路细致,以梨木落地大插屏相隔的正房,一方精雕细镂的凤榻正在其中。

  有门扉开了的声音,里间伺候的宫女鱼贯而出,皆列在两旁与秦王行礼。

  秦王入内,只闻见一股浓浓的香薰味。榻下香几上,正摆放着一副瓦罐,里面蒸腾的冒着热气。

  “母后,儿臣来看望您了。”

  潇湘色的帷帐后,传来了有气无力的回应。

  “是大郎,还是二郎来了?”

  秦王躬身道:“是二郎。”

  “二郎,我的好二郎,来让娘亲看看。”

  灯光昏暗,秦王坐临床沿,只见床榻上的母后面色憔悴,枯黄中带着点灰黑,虚弱的睁开了眼,缓缓抬起了手。

  “平日晨昏定省,娘亲虽面上以为烦了,其实只是不愿耽搁了你的公务。可你日日不来,只会让娘亲心里增添担忧。再听闻,你和你兄长闹得厉害,更让娘亲心里难捱,你们都是娘亲的骨肉,怎能到了如今刀剑相向的地步?”

  听着孙皇后如泣如诉的话,秦王心如坚铁,也被微微触动,攥着孙皇后的手,解释道:“母后许是听错了,儿臣去康王府时,兄长并不在府邸内。”

  孙皇后轻咳了几声,秦王忙将瓦罐中的药羹取出,盛在碗中,以汤勺喂着。

  喂了几口,孙皇后的气色恢复了些,又道:“他本就不如你,如此他不就更怕了你,你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岂不更难调和了?他或许无治国之才,但也能为你父亲做些内务,不出差错。将来他做个贤王辅佐你,岂不美哉,还可在娘亲这边尽孝。”

  “你们可是亲兄弟,有什么翻不过去的账呢?难不成,真应了那句,‘自古天家多无情’吗?你们可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啊。”

  又重重咳了一阵,孙皇后还未想罢休,继续道:“他是你亲兄弟,难道还不如你潜邸之中的外人可信吗?”

  秦王忙扶着娘亲再坐起些,轻拍着后背,“儿臣也不是铁石心肠,也念着一份旧情。娘亲放心,儿臣定不会主动去为难皇兄的,儿臣也有儿臣的难处。”

  孙皇后眉头一凝,冷冷道:“你有什么难处?不就是你身边的功臣太多,功劳还不够分,都等着你坐上了大宝之位,将他们逐个封赏?他们难道忘了,陛下眼下只是病了,而且如今已近乎痊愈,岂不正在春秋鼎盛之时?日日在背后撺掇着你,污言秽语入耳,难免你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罪过不在我的好二郎,二郎当将他们赶出秦王府才是。”

  秦王叹了口气,抽回了手,面上难以言说。

  适时,有女使入宫来报,“皇后娘娘,康王殿下来了。”

  “他怎么来了?”

  秦王面露疑色,缓缓站起了身,望向门外。

  他自己才解除禁足,如今从兵甲案过了不过三个月,而康王吃斋念佛要一个月,怎么当下就入宫来了?

  女使的话音方落,便见着一个身着素色儒袍的中年人,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见到秦王,面上也是一惊,与其点头示意后,康王来到榻边,关怀着问道:“娘亲,你可安好?娘亲病重时,儿子不能在身边尽孝,当真是儿子的大罪过。若是神明有灵,将娘亲的病痛,多分些给儿子,儿子才有赎罪的机会啊。”

首节上一节34/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