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节

  朱元璋自然能听的出,这种推测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脸上再无一丝轻松之意。

  听到气愤处,他再次出声道:“杀一县解决不了问题,那咱就将天下的士绅全杀了。”

  陈景恪摇摇头:“您有这个勇气和能力,后世子孙呢?且乱世可用重典,但不能一直用重典吧?”

  朱元璋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却并未反驳。

  事实上他比谁都清楚,杀只能暂缓矛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他开屠刀,是因为天下初建人心不稳,制度也不健全。

  需要靠杀来立威,来解决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后大明国祚稳固了,各项制度健全了,还是要采取宽松政策的。

  他为何不将朱标培养成和他一样的人?

  为何朱标宽仁,很多时候为了杀不杀和他争吵,他不但不生气还很满意?

  原因就是这个。

  他将脏活累活全干了,朱标宽仁稳定人心。

  这就是他的计划。

  陈景恪继续说道:“我们再来推演一下,士绅阶层一旦形成,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为恶乡里、草菅人命这些老生常谈的,咱们就不说了,只说赋税。”

  “有钱有权的人,有很多办法逃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赋税转嫁到穷人身上。”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们敢,咱扒了他们的皮。”

  陈景恪叹道:“陛下,税是地方衙门帮朝廷收的,衙门的官吏皆出于士绅之家。”

  “他们想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穷人,可谓是轻而易举。”

  “不信陛下可以让锦衣卫去查一查,全天下都是如此。”

  “我知道陛下可以将他们杀了,可是没了他们谁帮朝廷收税?”

  “选拔上来个官吏,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可能不敢这么做,时间长了呢?”

  朱元璋一张脸已经冷的能结冰了。

  “陛下规定天下土地有定额,每地每年上缴的赋税不得少于往年……”

  本就生气的朱元璋见他敢质疑自己的政策,更是愤怒了:“怎么,你觉得咱的政策有问题?”

  陈景恪没有争辩,而是继续说道:“有一百亩地,士绅占据三十亩,穷人占据七十亩。”

  “士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穷人,那么穷人就要以七十亩地的收成,缴纳一百亩地的赋税。”

  “分摊下来每亩增加的赋税也勉强还能接受,百姓尚能活。”

  “可是经过土地兼并,明年士绅占有变成五十亩地,穷人只有五十亩了。”

  “士绅依然将赋税转嫁给穷人,那么穷人就要以五十亩地的收成,缴纳一百亩地的赋税。”

  “百姓命贱,赋税增加一倍也能苟且的活着。”

  “后年士绅占有七十亩土地,穷人只剩三十亩……”

  “啪。”朱元璋手中的杯子竟被捏碎了,手掌也被碎片划破,鲜血汩汩而下。

  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陈景恪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连忙从药箱取出止血药和纱布:

  “陛下,您没事吧,我给您止血。”

  外面的内侍听到动静也惊慌的冲进来,还有人喊着将陈景恪拿下。

  “滚,谁让你们进来的。”朱元璋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杀意。

  那几名内侍吓的浑身颤抖,连滚带爬的离开,隐约能看到其中一人的裆部湿了一块。

  陈景恪感受到一股压抑不住的杀意扑面而来,心中也有些发怵。

  老朱这是真怒了。

  不过他内心也腹诽不已,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很任性很想当然。

  比如分封制,他明知道有问题,依然封了藩王。

  比如这个赋税制度,先统计田亩,然后规定以后每年上缴的赋税,不得少于往年。

  原本他想的是,土地面积只会增多不会减少,赋税也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减少。

  就算土地被兼并了,那也要交税。

  变少了就是有人少交,直接找当地官员的麻烦就可以了。

  此规定一出,就能有效杜绝偷税漏税问题。

  然而,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转嫁赋税这回事儿。

  事实上,官僚士绅从来都不用交税。

  这个权力不是国家赋予的,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取得的。

  这里说一嘴,徭役和赋税是不一样的。

  在明朝,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用服徭役,但赋税是照样要缴纳的。

  朱元璋的这个赋税政策,将老百姓坑的非常惨。

  现在陈景恪揭开了这个残酷的真相,他岂能不怒。

  不过他的怒火并不是冲着陈景恪发的,而是源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然是贪官污吏和士绅阶层的行为,另一方面是他政策上的漏洞竟然害了百姓。

  此事如果不解决,后果他已经可以预料到了。

  无产无田的百姓,要替家财万贯的大户缴纳赋税。

  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而朝廷呢,收不上来税,发不出军饷……最终亡国。

  这让他如何能不怒。

  陈景恪小心翼翼的为朱元璋做伤口清理,发现他两只手都生着厚厚的茧子,犹如老农一般。

  这茧子不是握兵器磨出来的,更像是劳作而成。

  他不禁想起一件事情,朱元璋在宫里开垦了土地,得闲就去地里劳作。

  从这一手茧子就能看出,他这个劳作不是做样子,而是真正下了苦力的。

  将伤口包扎好,他静静的站在一旁,不再说什么。

  响鼓不用重锤,后面的他不说朱元璋也能猜的到。

  说多了反而容易引火烧身。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开口说道:“你既看出了这个恶果,可有办法解决?”

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

  

  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走了,步伐也变得非常沉重。

  科举带来的恶果,让他脑子乱哄哄的,无数杂念生出。

  他想找个人述说心中的烦闷,脚步下意识的走进坤宁宫。

  对内侍的行礼,他充耳不闻,只是不耐烦的道:

  “都给咱出去。”

  众侍者不禁打了个哆嗦,连忙退出房间。

  马秀英正拿着一本书翻看,见他这副模样就玩笑道:

  “你有气可别到我坤宁宫来撒。”

  话音刚落,就看到他手上缠着的纱布,脸色一变。

  “你的手怎么了?”

  说着起身走过来,抓起他的手,看着纱布上的血迹心疼不已。

  发妻的关心,让朱元璋心中一暖,心中的沉闷也散去一些。

  “不碍事,不小心割破了皮,陈景恪那小子给咱包扎过了。”

  马秀英嗔怪道:“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小心。”

  朱元璋只是嘿嘿笑着,也没有解释。

  见他无事,马秀英也放下心来,在旁边坐下道:

  “说说吧,又是谁惹你生气了?莫非是赵瑁那些人又有新罪证了?”

  往日里提起这些贪官污吏,朱元璋就会暴怒,但今天竟然很平静的摇摇头。

  “咱方才是找陈景恪聊了聊,遇到了些难题,所以才心中烦闷。”

  马秀英惊讶不已:“怎会去找陈景恪闲聊?又有什么问题让你如此烦闷?”

  连贪官污吏的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下,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朱元璋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听到陈景恪对朱标说的那一番话,马秀英眉头微皱:

  “那陈景恪平日里表现的很谦虚谨慎,为何今次会如此猖狂?”

  “莫非他以为有了太孙伴读的身份,我的病又离不开他,暴露本性了?”

  朱元璋摇摇头:“初时咱也做此想,怕他教坏了咱的乖孙。就想假借考较为难于他,取消他侍读的身份。”

  “谁知一番考较发现,他竟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他先讲了关于内阁制度的问题。

  听完之后马秀英震惊的嘴巴大张,“你莫不是在哄我?”

  朱元璋苦笑道:“当时咱比你还惊讶,可这确实是他提出的建议。”

  马秀英依然不愿意相信:“会不会是恰巧有人给他讲过这个问题?”

  朱元璋有些口干,端起马秀英的杯子,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大半杯。

  “咱也怀疑过,所以又问了一个问题。”

  接着他就将科举制的事情讲了一遍,不过只说了前半部分:

首节上一节25/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