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16节

  其一是嵩山学院,名义上的院长是大帅,实际上则由卫尚书的族人卫负责,他的身份是副院长。学院内有教书先生三人,主要教授十二岁以下的稚童。另外还负责吏员的学识考核一事。

  其二是汉吏培训学院。目前在半山南北各一处,凡是有志担任吏员和继续往上提升的,都可以闲暇时去往培训学院就学。大帅府也会定期组织一众吏员进行学习,不仅包括读书识字,还包括如何与山民沟通,大帅曾亲自莅临指导,劝导众人要和颜悦色的指导百姓,平时与百姓沟通时不得打人、骂人。这里的成绩也是决定吏员晋升很重要的一项。”

  徐庶闻言,才知道路口的说书先生还有各处的小厮为何都这般能言会道。

  “其三就是扫盲班,由北向南累计有十三处。每隔三人会有学识丰富之人前往讲学,各处百姓可就近前往就学。不仅教授文字,还有讲解大帅府各项安民政策。另外,大帅府据说正在组织精通音律之人,采集民风,编写民曲,与百姓同乐。

  这三个部分加在一起人数已经超过百人,不过因为教育部接受大帅府直接管理,所以我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徐庶点了点头,他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教育部门居然有这么多人。

  “这里面的人事安排和物资调配一定很劳神费力吧?”

  “是的,大帅府的灯火通常到夜里子时还是亮着的,我还听说,有一天大半夜,大帅府的侍从听到大帅在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想而知,大帅对贤士是多么的渴望。先生如此风度,正是大帅渴求的大才啊!”

  徐庶看了缑松一眼,眼前之人虽然相貌平平,可是就凭他对大帅府和嵩山县衙各项事务的了解,足以证明其工作用心,假以时日按部就班,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不可小视啊!

  “缑曹长若是有瑕,不如现在带我去学院走上一番?”

  “先生,请!”

  山路起伏,却也没有很陡。

  除了怪石林立之处,古木遮天,此时路边大多种上了庄稼。

  眼下已经是炎夏,庄稼多已长成,只是苞穗尚未饱满。

  田间多有见鸡鸭啄食,远处偶尔也能听见几声犬吠。

  “一抹清泉二三鸭,炊烟袅袅四五家。六七孩童折杨柳,惊起八九十只鸦!”徐庶一路北上,见四野荒凉,如今这大山之中,反而更有几分人间烟火气,不禁有感而发。

  “先生好文采!”

  “与缑曹长熟于政务相比,在下这些年算是蹉跎岁月了。”徐庶惭愧的说道,继而又问,“我在来的路上听老农说,这些新作物可以亩产八百斤,是真的吗?”

  “大帅是这么说的,不过眼下庄稼未成熟,大帅下过严令,严禁百姓擅自采摘挖掘,若有恶意毁坏庄稼的,甚至会处于死刑。先生你看,每个山头都有人来往行走,他们便是看守这庄稼的。”

  徐庶看了看玉米,倒是一眼就发现了它的食用部分,只是看着一地的藤蔓,大为不解。

  “大帅管这个叫红薯,它的可食用部分是地下的根茎。不过照我看,就算底下没有可食用的,光是上面这藤蔓,就可以养活不少人了。先生请看,这叶和杆子,只要放点盐煮一下,比寻常的野菜要好吃不少。大帅说了,等到明年,种植面积扩大了,一部分叶子可以摘来喂鸡豚,这样就不用跑到后山去割草了。”

  徐庶蹲下来,看了看,也不舍得摘下一片叶子,只从一处捡起一条小青虫,冲着远处的母鸡丢了过去,很快就被啄食一空。

  “这些鸡鸭是大帅府的吗?”

  “是也不是!大帅从户籍册上找到赡养禽类三人,立刻就从过往商贩那采购了一批鸡鸭幼崽。不过大帅府的人力有限,便将这批幼崽赠予山里百姓,然后又让这三个牧官指导百姓养殖。鸡鸭的数量将影响他们的考评。

  而对于百姓来说,这鸡鸭都是他们的,只是鸡鸭产下的蛋都需要低价售卖给大帅府,并且要保证存活率,鸡鸭死亡后也要上报给大帅府,不得私下处理。如今这山中养鸡鸭最多的山民一共养了十只鸡,两只鸭子,大帅甚至亲自去这户人家,并划了一座山头作为奖励。”

  边柳之所以这么做,除了防止瘟疫之外,也是为了防止百姓私自宰杀烹饪。

  不要小看人的良心,也不要低估一个人的恶意,无论他是贫穷还是高贵。

  “如今山上有牛羊各类各多少?”

  “牛有十三头,其中八头是大帅府采购的,还有五头属于就近流落此处的百姓的。羊有一百来只,大帅在东北方向坡势较陡,不适合种植的地方,专门划出了一片区域,用于畜牧。至于鸡鸭,数量已经足够丰富,我听郭令君的意思是,一年之后,关于鸡鸭的宰杀条例就可以解除了。现在山上最缺的反倒是看家犬,只有几个猎户养了几条,不然就可以到处听见鸡鸣狗吠了。”

  “如此贫瘠之地,却被大帅经营的有声有色,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啊!”

  “是的,百姓都在说,大帅死而复生所以得了大神通,所以才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而大帅却说,百姓的生存意志是无限的,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不仅养活了自己,还硬生生改变了这夯实坚硬的土地,让原本的荒郊野岭成为世外桃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大汉的子民更伟大。”

  嵩山学院离大帅府和嵩山县衙都不远,而且,学院比起县衙竟还要大上一圈。

  缑松带着徐庶来此,在出示了腰牌,又登记姓名官职之后,很快就得以入内。

  徐庶在缑松的带领下,绕着学院走了一圈,却听到内堂响起一个女声。

  “一下五去四!”

  接着便是一阵珠子碰撞的声音。

  “二下五去三!”

  又是珠子碰撞的声音。

  “这是?”

  “先生,这是算盘!”

  徐庶自然知道这是算盘,虽然现在算盘还没普及,许多人更习惯用算筹,不过徐庶也见过使用算盘的人不少了。

  “我是说这教授口诀的女子是?”

  ……

第196章 陶字

  “嘘!”

  缑松悄悄的把徐庶拉到一边,然后说道:“这位可是大帅的身边人。”

  “是皇妃?”徐庶觉得有些怪怪的,汉时皇后有很大的权力,但也很少抛头露面。

  徐庶一时也不知道这是于礼不合,还是共渡国难了!

  “这倒没有。孩子们多称呼‘木兰仙子’,我们见到一般称呼她为‘内史’,女内史每隔两日会来此给孩子们上一堂术算。据说,这些都是大帅教导她的。”

  涉及到君王的私人,徐庶不好多言,便想着辗转下一处。

  而缑松已经趁着这会功夫来到卷宗室,拿起一本术算技巧簿册。

  “先生,这份簿册是大帅亲自编写的,郭令君对此多有称赞,只是后续内容对我来说有些晦涩,你可以领一份。”

  精通术算是每一个有心仕途的学子必修功课,徐庶自然也不差,但他随意一翻,就被开头介绍的阿拉伯数字给吸引住了。

  “我可以带走吗?”徐庶恨不得当下就认真研读起来。

  “自然!先生在这里签个字便是。”

  徐庶往屋内看去,里面堆放了不少纸张。有空白的,还有写满了的。

  “大帅府有许多文书要下达,有时候就会让学院的学生帮忙抄写,其中字迹清秀,卷宗整洁的还会被当成典范挂在墙上公开表扬。”缑松介绍道。

  能够让学生随意用白纸进行练习,徐庶来的路上已经听说过“天子纸”,但现在看来,这纸张的成本还在传扬的之下。

  不过此等盈利之事必是大帅府的机密,徐庶没有贸然打听,签好字后,就把手中的簿册塞进怀里,然后沿一侧走去。

  学堂的范围很大,后面有一整座山头都是供学子学习使用勘测工具的地方。

  徐庶往东一直走,发现尽头立着一个巨大的燃炉。

  其中有一个小孩正蹲在一个泥缸前和泥巴,然后把和好的泥巴倒入模具之中。

  很显然,这定然不是食堂。

  “这是?”

  “他是李校尉的儿子,叫做李仇!”缑松介绍道,随即又上前询问:“怎么,今天上课又不听劝,被老师赶出来了?”

  李仇左右手的泥巴来回倒腾,然后头也不抬的说道:“我要学的是上阵杀敌的本事,才不整天和算盘珠子打交道呢!”

  对于李旦的事迹,徐庶也有所了解,不过对方身上牵扯的有很多,所以徐庶忍着好为人师的想法,并没有多说,而是看起面前这个燃炉。

  从李仇手里的模具可以看出,这些陶土应该是刻印着文字,徐庶大抵猜到了一些。

  灵帝刘宏曾将《论语》、《春秋》、《周易》等七种经典的标准文本,刻四十六通石碑上,立在洛阳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这便致使天天有上千人去抄写,把太学堵得水泄不通。于是就有人发明用纸和墨拓去印碑文,供给人看,不用再抄。

  事实上,从拓印石碑得到启发,许多人都能想到使用铜制作雕版,然后印刷文书。只是一来铜板制作费时费力,二来纸张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此法 才没有广为流传。

  不过这位大帅的想法更大胆,在有了纸张的大规模制作之后。他不刻石,也不制作铜板,而是采取烧陶的方式,制作模版。

  徐庶走到一旁的架子上,上面摆放着许多陶字,徐庶用手捏了捏,有的松软,有的一捏就散,看来还在尝试当中。

  “先生看看这个。”缑松从底下拿起一个活字,上面刻着一个“帅”字。

  徐庶用手摸了摸,刻痕十分的明显,而且也保持了很好的硬度和韧性。

  “想必先生也猜到了这活字的用法的,目前这是最好的配比,一个活字大体可供使用百次,不过大帅显然还不满足,于是便着人继续改良配方。

  因为烧制陶字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今大帅上山不到半年的时间,西南一片的木头几乎被砍伐殆尽,所以郭令君便建议大帅把炼炉建在学堂边上。溢出的热量可以用来煮食烧水,这边还有一条水渠,从学堂往下有仓库,兵营……这些地方边上都挖了个池子,水流到这些地方还是温的,方便打水用来洗漱。”

  “这山上真是到处都是学问啊!”徐庶感叹道,他甚至想到,把炼炉堆放在此,不仅可以借助孩童完成倒模这一工作,而且能让这些稚童认识到知识对现实的促进。而因为泥浆在别的地方配制,所以也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治大国若烹小鲜!

  古人诚不我欺!

  富饶的白纸,精妙的术算,还有这即将问世的陶字,徐庶已经想好,怎么把司马徽给请上山来了。

  ……

  就在这个时候,李侯从远处走来,一把拎起了李仇。

  “侯叔,你放开我,放开我!”李仇双手布满泥浆,抓着李侯的手腕,挣扎道。

  “你在学堂不好好读书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大帅的耳朵了,大帅让我好好教训你一顿。”

  李侯说完,又看到了缑松站在一旁,他看向徐庶说道:“想必这位就是刚上山的徐先生了吧?大帅交代,如果让我看到了先生,就一并请过去!”

  “这位是李军侯,大帅府麾下五大军侯之一,箭法高超。”缑松向徐庶介绍道。

  几人相互见礼后,便往大帅府方向奔走,不久便来到山前的空地。

  山河辽阔,一望无垠。

  此时边柳正在和徐晃商量安置的事情,因为徐晃远道而来,所以边柳必须先提供一些物资。

  “大帅府刚刚拿下野狼弯,本帅将那里改名为二郎弯,之后那里会是靠近辕道的一处重镇,山上的一些重要工坊都会转移那里。我会在二郎弯内给你们划归一半的土地,提供一部分农具,一头耕牛,还有一些粮种。你需要让他们配合快速造籍,如果有识字的可以委任下吏,大帅府也会派人进行指导。”

  “喏!”

  “至于你本人,我需要你带领麾下健儿,在辕南面出口,当阳山外,阳城以北,建立一座山寨。准确来说,是一座城。

  我给它命名为登封县城,你暂时的职位就是登封县长,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往南招揽流民。”

  ……

第197章 拜师

  “大帅,你给我多少人?”

  “你带来的人中,我让你挑两百人,我再给你五十人!头一个月,我给你钱两万,粮八百石。”边柳十分“大方”的说道。

  随即,看着不远处走来的众人,边柳说道:“我给你准备的帮手来了。”

  “拜见大帅!”几人异口同声道。

  边柳点了点头,又看向徐庶,“元直,参观了解的如何?”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边柳笑出了声,“元直言重了。”

  随即看向一旁,“缑松,自从上山以来,你一直兢兢业业,大小事情认真负责,我有意提拔你为县丞,你意下如何?”

  缑松原以为自己就是个陪同的,没想到天大的好事居然落在了自己头上,当即就要行礼。

  “切勿高兴,我说的不是嵩山县丞,而是登封县丞。”接着边柳,就把准备在南面划为一个新县招揽流民的事情说了出来。

首节上一节116/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