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17节

  “这……臣领命!”闻言,缑松的兴奋少了一半,却也没有多言。

  “嗯,我给你的目标是今年入冬之前招揽到两千人,明年开春之前招揽到五千人。完成这个目标,你就是县长,完不成,你就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循吏吧!嵩山县衙下,熟于政务之人,只要愿意跟你走的,任你挑选五十人。”按规矩做事,缑松没有任何问题,但作为主政官,许多时候更看重的是承压能力,所以这次提拔也是对缑松的一次考察。

  “多谢大帅!”听到可以带走一套班子,缑松也轻松了许多。

  “嗯,登封县之后会作为嵩山的南面屏障,凡是涉及到山寨建设,安全防护问题,都由县长徐光做主;凡是涉及田土划分,安民种地之事的,都由缑松做主。至于招揽流民,就需要你们二人合力了。”

  “喏!”

  安排好南面的事情之后,边柳看向了李仇。

  “听说你好几天的作业都没有做?”边柳的言语颇为严肃。

  李仇“嘭”的跪倒在地说道:“大帅,求您让我跟我侯叔学射箭,跟着牛叔学冲锋吧,求求您了,我要为我爷爷,还有我义父报仇!”

  说着,就磕起了头,言辞颇为恳切。

  边柳没有动容,说道:“匹夫之勇,你就是练成了绝世武功,又能杀得了几人,报得了什么仇?你爷爷和你义父在天之灵,难道就是看着你去送死?”

  “可是,整天不是识字,就是算术,这又有什么用呢?”李仇十分的不解。

  边柳看向徐庶,“元直,你给他讲讲,学习兵法术算有什么用?”

  徐庶稍稍思考,然后缓缓说道:“李公子,你知道大汉最能打的将军是谁吗?”

  “是国士无双韩信!”

  “你说的没错,正是他。有一次,韩信率领一千五百人与项羽麾下大将李锋交战,双方各有损失,之后,韩信在回营的途中遇到敌军骑兵追赶,敌军有五百人,韩信麾下兵马众多,一时间不知道该迎击还是逃窜,一时人心惶惶。

  于是,韩信就让士兵三人一列,这样就多出了两人;接着让士兵五人一列,结果多出三人;又让士兵七人一列,多出两人。韩信很快就知道,自己有1073人。于是乎,以多克少,居高临下,很快就击溃了追兵。

  你知道韩信是怎么算出有1073人的吗?”

  李仇摇了摇头。

  “你既然要报仇,就不应该指望逞匹夫之勇;而要想着成为一名将军,可是,如果你连自己麾下有多少人,粮食充不充足,行军要几天都弄不明白,大帅会放心把一支军队交给你吗?”

  李仇似有所悟,就连一旁的徐晃也像是得到了启发,对着徐庶一礼。

  徐庶连忙回礼,“我这不过是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不上徐县长经验丰富。”

  “知与行缺一不可,我们彼此之间都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边柳开口道,随即蹲下身子,看向李仇,“你明白了?”

  李仇默默点了点头。

  边柳接着说道:“你义父给你取名一个‘仇’字,是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爷爷的死,长大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是你的眼中不能只有仇恨,你爷爷为何而死?是因为兵马失去了约束,所以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将来你为了报仇,难道也要滥杀无辜吗?

  我给你取个字吧,就叫‘靖’,李靖,李靖仇,从仇恨中诞生,却以抚平仇恨,安定天下为使命。”

  边柳拍了拍李仇的肩膀,随后站了起来,对着徐庶说道:“元直,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让他拜你为师,教授他兵法,还有做人!”

  徐庶有些不解,但很快又明白了,他虽然是大帅主动请来的,可是毕竟年轻,而且也不像边上徐光那般部从上千,所以贸然安排高位,定然会惹人心中不服。虽然他有手段服众,可是毕竟需要时间,而这位大帅却是极重效率的主。

  而此时这位大帅身边最重要的一股势力,自然是李旦的遗众,和眼前稚子有师徒之名,便等于有了李家人的支持,办起事来就顺利多了。

  想到这,徐庶点了点头,“在下虽然学艺不精,却也有点微末之计可以传授。”

  “给先生磕头!”边柳看向李仇。

  “弟子李仇拜见老师!”李仇乖乖的叩倒在地。

  “好,好!”徐庶将其扶起,随即又从身上掏出一块玉佩,“你以仇为名,如剑之锋,但也不能忘记君子怀玉,当有仁义之心,不要辜负了大帅一番期待。”

  “多谢老师!”

  见此情景,边柳才说道:“如今大帅府下有两支干吏,一支为巡山御史,一支为锄奸御史,都直接隶属于大帅府,可是眼下人数皆已过百,而且人数还在扩大,本帅直接管理多有不便。元直初来,本帅想由元直处理巡山御史上报的事务,整理成册,每日一报,以减轻本帅的负担。”

  “喏!”

  徐庶有心出仕,如今初来,麾下便管理百余人,自然是乐意的。

  只是,他不由得想起郭嘉之前的话,说好的先观察两天呢?

  见自己轻而易举便安排好徐庶和徐光的工作,还为大帅府提高了效率,边柳不由得大为满意。

  “走,今晚大帅府设宴,为二位接风!”

  ……

  回去的路上,李仇跟在徐庶身边,小声的问道:“老师,字难道不都是两个字吗?”

  “你难道忘了,太祖皇帝的对手了吗,他的字就只有一个字!”

第198章 郭嘉献计

  郭嘉万万没想到,山上多了两个人,受伤最重的却是他。

  宴会过后,郭嘉就来找边柳哭诉了。

  “大帅,大帅啊!你是不知这山里山外五万多人一天有多少事啊,你把缑松给我调走了,我让谁干活去啊?”

  “奉孝,你手下难道真没人了吗?”边柳问道。

  “大帅,我这手下是有二三十人,可是大帅也得知道,每天上下传达这么多的文件,光是抄录就得用去一半的人,若是缑松离开,再带走五十名造籍的干吏,我这县衙直接关闭得了。”

  “奉孝放心,我们那印刷不是正在研究中吗?虽然成果还不太满意,但大抵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郭嘉脸一黑,他不得不承认,活字印刷是这位大帅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可这也是数量极大情况下才有得优势,若只是抄录二三十份的文书,印刷还真不一定有抄录快,光排版就好长时间了。

  “另外,奉孝治下暂时也不安置流民了,这不给奉孝节省了许多麻烦吗?”

  如今嵩山县下已经有五万多人,按五人一户就是万户。

  汉时,一万户就是大县,大县执政官称县令,年俸在五百到千石不等;

  一万户以下称小县,执政官称县长,年俸在三百到五百石不等。

  郭嘉此时已经是实至名归的嵩山令了。

  “大帅说话当真?”

  边柳点了点头,辕道一线安插五万多人已经比较极限了,若是人口再集中一点,不仅柴火、水源成问题,边柳也要担心瘟疫的问题。

  至于继续往山里扩展,管理难度太大,此时的大帅府虽然说在山上,可周围也是缓坡,山势过高的话,单单人力运输就是巨大的成本。

  “接下来的流民都会安插到新县登封去,沿着嵩山山脉南麓往梁县方向拓展。”

  “那缑氏那边,大帅是准备放弃了吗?”

  “当然不会,我们南面需要屏障,北面自然也需要屏障。我准备让元直在大帅府历练一个月,然后就派其前往缑山上建立据点,担任缑氏令。”

  “大帅,这会不会太屈才了?要不,让元直担任嵩山令,缑山另派他人?”郭嘉试探着说道。

  边柳如果有一个州,给徐庶一个县令,或许是屈才了。

  但眼下,给一个县令,可一点都不屈才。

  而且不管是郭嘉的嵩山令,还是徐庶即将安排的缑山令,最多都不过任职一年,到时候,二人就是想为官一方,恐怕边柳都不会答应。

  边柳瞪着郭嘉,“让奉孝担任嵩山令,确实是屈才了。”

  郭嘉嘿嘿一笑,自己想偷懒的那点小伎俩都被大帅给识破了,于是便说道:“大帅,最近兖州有大乱,刺史刘岱死于黄巾之手,我看,我们与其被动等流民来投,不如主动前往兖州,拉一批流民过来。”

  边柳沉思了一会,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便对着郭嘉说道:“奉孝且先好好琢磨一下,若是要这么做,我们需要派出多少人,从何处行军,以及如何安置百姓的问题,且先做个预案上来,两日后提交到大帅府。”

  郭嘉一听,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叫你嘴贱。

  “大帅,此事颇为重要,我可否找元直一同商量!”

  “准!”

  片刻后,郭嘉离开大帅府,提着一壶酒来找徐庶。

  徐庶正点着灯翻看大帅府的各项条例,以及巡山御史的管理办法。

  “元直,我来请你吃酒!”郭嘉快意的说道。

  徐庶一愣,先前饮宴时都没得酒,这郭嘉哪里来的酒?

  “嘿嘿,这可是我高价从山下行商那买来的,用的还是自己压箱底的那点钱,可不敢指望大帅府的俸禄。”

  徐庶想了想,也没有反对,当即找了两个杯子,和郭嘉对饮了起来。

  两人聊了一会这几年的见闻,然后郭嘉就和徐庶谈起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河北袁绍?不足为惧!”郭嘉似有些醉意,摆了摆手说道:“其以田丰沮授河北众世家之助骤然得到河北,今日如何当上这冀州牧,他日就会如何失去!”

  徐庶点了点头,袁绍其实和刘表差不多,他们的成功得到的助益太多,所以上位之后也不能与世家之人翻脸。唯一不同的是,袁绍本身的根基比刘表强一点。

  “难道奉孝认为,霸业不得借助他人之力?”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可借力而不可依仗,若是尾大不掉,有不如无。”

  “那曾闻言袁绍有‘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夺天下’的大志,难道真就没有一点机会吗?”

  “若没有英雄横空出世,袁绍或有机会,但现在,袁绍绝无机会。”郭嘉断言道。

  “谁可为‘英雄’?”

  “其一吗,便是我家大帅!依我之见,若大帅不为澄清玉宇,一改大汉四百年之积弊,只一心争夺天下,那么,大业三年可期。”郭嘉竖起三个手指头说道。

  不远处,大帅府内,还在和木兰核对账本的边柳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那其二呢?”徐庶问道。

  “东郡曹操,可谓英雄,其志向之坚决,远非袁绍所能比。眼下兖州动乱,我料想曹操必有一番大作为”郭嘉说到这,突然一拍脑袋,“差点忘了,刚才大帅与我说,兖州战乱,百姓受苦,大帅有意从山中挑选精锐,前往兖州拯救灾民,希望元直能够做个提案出来。明天日落前交给我。”

  徐庶一愣,看着屋内大帅府各处的规矩,说道:“可是我今日方到,我对大帅府的大才干将还不甚了解。大帅说让我先熟悉一二,两日内逐步接手巡山御史的工作就行了。这提案突如其来,大帅是不是太过高看我了?”

  “元直恐怕还不知道在大帅心目中的分量吧?大帅可是与我说了,元直是骐骥之才,他得到元直,就好比是久旱逢甘露,夜久见晨曦啊!”

  郭嘉见徐庶半信半疑,又接着说道:“元直也不用担心,这不是还有我的嘛?你先写个预案,我再指点你一二,到时候,咱两一起去见大帅,当面述说具体谋划。”

  见郭嘉情真意切,徐庶点了点头。

  边柳怎么也想不到,郭嘉的“商量”是这么个意思。

  果然,任何一个公司,老员工都不会放过压榨新员工的机会。

  ……

第199章 兖州发展

  初平三年,刘岱不听部下劝告,坚决出城与青州来犯黄巾作战。

  七月,刘岱战死。

  任城国、山阳郡昌邑相继沦陷。

  兖州群龙无首,官民人心惶惶。

  陈宫说服济北相鲍信拥立曹操为兖州刺史,后前往州府劝说别驾、治中拥立曹操为兖州牧。

  而此时,兖州除曹操外,最大的势力当属张邈。

  于是陈宫再度请命,说服张邈。

  陈留治所就在陈留县。

  “府君与曹将军恩情似海,我家将军常言,若其不幸死于贼人之手,家中妻儿皆可托于府君。如今刺史不幸死于贼人之手,兖州危在旦夕,而眼下能征善战之人唯有曹将军一人,府君何不与济北相鲍信,州吏万潜共同举曹将军为兖州州牧,一来可拒黄巾,二来也可防止其他宵小犯我兖州。”

首节上一节117/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