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无线电司内有奸细,反贼怕暴露目标杀人灭口,还有一种可能是,无线电司的人无意间发现了反贼的真面目,然后惨遭灭口!”
“嘶……”
朱棣和李敏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杀害朝廷命官以灭口,这绍兴的官场,竟猖獗到如此无法无天的地步!
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肯定不止一个人,这背后,肯定还有一个极其庞大的组织,在操控著一切。
但越是如此,越要将这些潜伏在朝廷里的汉奸败类给揪出来!
“如此明目张胆,而且漏洞百出,这群逆贼,已经到了如此狂妄猖獗的地步!”
李敏握紧了拳头,一向涵养好的他,一想到自己的下属竟然是被朝廷官员所害,此时也不禁怒火中烧!
此时,朱棣却想起了另外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来。
“李大人,那绍兴府的无线电手台呢?”
“按照郑则甫所言,是被倭寇抢走,但如果是被杀人灭口的话,那手台……”
李敏不敢继续说下去了,珍贵的手台如果落入贼人之手,那后果不堪设想!
“不好,如果各州府和应天府联系,继续用手台的话,那所有机要信息,都会被反贼知晓!”
“这点李尚书倒不用太过担心,手台之间联系距离有限,而且只需派人告知各联络点,更改通信频道便行,即便反贼知道如何使用无线电手台,也不会知道新的通信频道!”
在北伐之时,朱棣便已将无线电手台应用得滚瓜烂熟,虽然让各联络点更改频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事不宜迟,我立刻谴人去办!”
说完,毛骧唤来跟随而来的两名锦衣卫心腹,让其乔装打扮连夜出城,前往应天府工业司,告知其统一修改通信频道。
两名锦衣卫深知此事之紧迫,在得到命令后,很快便准备妥当,悄无声息的出了公馆,消失在夜色中。
“照如今之形势,这绍兴府内危机重重,不知何人可以信任,咱们必须得小心行事。”
如今绍兴之形势,如团团迷雾,将三人包围,而迷雾中,不知还有什么凶险在等待著她们。
“四殿下,毛大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毛大人,你说呢?”论查案,还是毛骧最有经验,朱棣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照如今此情况,潜伏在绍兴府中的反贼,竟能勾结倭寇,想必预谋已久,而且还能公然做到杀人灭口,不可能没有任何风声泄露出来。
而我锦衣卫有监管百官之职,却并未发现丝毫蛛丝马迹,很有可能本地锦衣卫,已经被渗透了!
这里的锦衣卫不能相信,无线电联络点的人都已被灭口,唯一的线索也断了。”
毛骧想了想道:“而且依我们现在的身份,也不好公开行事,手中也无人可用!
不过那灭口之人,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无线电联络点官吏的家属遗孀,可以查上一查!”
李敏一听,顿时赞同道:“好主意,殿下,毛大人,你二人便可以工部之名义,对死者家属遗孀进行慰问,看是否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第147章 事有蹊跷
翌日一大清早,绍兴府知府郑则甫便带著一众官员来到公馆,给李敏请安了。
李敏是陛下亲封的钦差安抚使,也是工部尚书,品级高出这知府好几个等级,郑则甫来请安,自是官场规矩。
虽然不知这绍兴府中还有谁可信任,不过李敏依然得继续和这群人虚与委蛇,为朱棣和毛骧二人创造机会。
只不过看著郑则甫带的人中,还有好几个随从挑著精致的木箱,也不知这郑则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进了公馆中,郑则甫便大步走向李敏,脸上堆满了笑容,“李大人,昨夜可歇息得好,如有怠慢,那真是我等之罪过也!”
“郑大人有心了,这公馆装饰华丽而精致,不比应天府接待番邦使者的公馆差,本官非常满意,都有些不舍离开了!”
李敏混迹官场多年,这场面话也是张口就来,一席话,说得也是有趣,惹得在场众人发出笑声。
“大人满意就好,满意就好!”
郑则甫回过头来,对身后的随从道:“来啊,将东西抬上来!”
几个随从听命,将三个精致的大木箱子抬到了李敏面前。
李敏故作惊诧道:“诶,郑大人,这是何意?”
郑则甫抚须笑道:“李大人远道而来,也是辛苦,这是我们绍兴的一点土特产而已,还望李大人不要嫌弃!”
送礼来了吗?
李敏虽然脸上依然带著微笑,不过心中却是盘算开了,虽说陛下严禁贪污受贿,但下官给上官送礼,在大明官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且自己身为钦差,郑则甫送礼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他竟光天化日下如此公然送礼,不知他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
心念至此,只能陪他继续演戏下去了。
掀开其中一个箱子一看,只见里边装满了金灿灿的金锭!
又掀开另外一个箱子,里边则是各种珍贵的绫罗绸缎。
打开最后一个箱子,里边尽是各种古董,有书画,也有玉器等珍贵器物,想来价值应该不菲!
好哇,人人都说江南富裕,没想到竟富裕到这种程度,这郑则甫,还真是大手笔!
李敏心中暗骂,想当初修建船厂造蒸汽船时,朝廷实在没钱,还是户部尚书杨思义帮自己东拼西凑,陛下也想尽了办法,才总算成功造出了蒸汽船。
就这,还让江南一派的官员给好一顿弹劾,差点没让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夭折在摇篮中。
没想到,仅仅一个绍兴府的知府,便能拿出如此多的黄金来给上官送礼,这让李敏岂不气得牙痒痒?
但面上的功夫,却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一旁的朱棣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虽然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怒火中烧!
父皇对贪污受贿深通恶绝,未想这绍兴知府却是如此大手笔的行贿,还真是该杀!
他又看了看旁边的毛骧,却是一脸的淡然,见怪不怪的样子,想来这在官场中,已不是稀有之现象。
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得学著毛骧城府一点。
李敏眼中露出了贪婪的神色,但嘴上却是义正言辞道:
“郑大人,你此乃何意,本官一向清廉,你这是侮了本官的清白,此举万万不可啊!”
郑则甫看著李敏的样子,却是呵呵笑道:“大人不必自责,绍兴百姓听闻大人前来安抚,自是心中感激,这都是百姓的一点心意,都是特产而已,还请大人一定要收下,不要寒了百姓的心啊!”
虽然郑则甫说得随意,但李敏却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思,郑则甫区区一个五品知府,岂能在钦差面前说出“寒了百姓的心”这种大不敬的话语?
难道此中还有深意?
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郑大人说得极是,这是特产,绍兴府的特产,既然是百姓的心意,本官再拒绝,就是对不起百姓们了,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而郑则甫身后的一众官员们,也是陪著发出笑声,只有同知孙铤,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紧接著立刻露出了笑脸。
命人将三个箱子收入公馆后,郑则甫道:“不知大人接下来做何安排,我等也好陪同大人。”
李敏道:“陛下体恤民情,心疼百姓,本官便是奉陛下旨意,对本地百姓进行安抚,接下来便是去看看百姓们吧。”
“陛下宅心仁厚,我等自然铭记于心,那此刻,便由我等一起陪同大人吧,那大人,我们现在就出发?”
“且慢,郑大人,昨日听闻我工部之官员,被倭寇杀害,本官也是非常心痛,本官亦想派人去其家中对家属遗孀进行慰问。”李敏不动声色道。
“大人悲天悯人体恤下属,实乃我辈之楷模啊,不过家属我已安顿好了,还请大人放心!”
“这就好,这就好,郑大人办事,我自是放心!”
李敏口中说著,心中却是咯噔一下,难道家属都被封口了?
郑则甫虽口中说著安顿好了家属,不过李敏是以工部的名义进行慰问,还得遣些抚恤金,因此也不好阻拦。
一阵寒暄后,李敏便和绍兴的一众大小官员出了门去,而朱棣和毛骧,也随即出了门去。
绕了好一段路后,见无人跟踪,朱棣这才对毛骧道:“刘三,你说那郑则甫当著所有人的面,公然行贿,这是演的哪一出?”
“官场中送礼,多是送名贵字画,不会直接送银钱的,这样即便被锦衣卫抓到把柄,也比收受银钱来得轻,郑则甫此举,恐怕不简单!”
毛骧想了想道:“他应该是想把李尚书给拉下水,在众目睽睽下,收了他的贿赂,便算是封了口了,不过李四放心,李大人当众收下贿赂,自然也会让绍兴府的官员放松警惕。”
“那么这郑则甫必然心中有鬼了!”
“很有可能,而且更令我担心的是,他说已经安顿好了死者家属,我怕是,家属们已被他所威胁!”
“极有可能!”朱棣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咱们就更能确认这郑知府的嫌疑了!”
“李四,没想到你学得还真快啊!”
毛骧打趣道:“没错,所以,家属是一定要去查探的!”
绍兴府联络点的官员,一共五人,两人走访了四家,家属正在办丧事,皆是哀伤不已,并未发现其中有任何异常。
然而当来到第五家时,两人却发现,这一家门楣上并未挂上白布,也未见有任何丧事在操办。
朱棣和毛骧二人面面相觑,这其中莫非有何蹊跷?
第148章 守株待兔
“这一家主人乃绍兴府联络点的所正张文忠,其人按郑则甫的说法已死在倭乱之中,按理来说不应该操办丧事,家属悲痛欲绝吗?”
朱棣不解道:“为何此时却大门紧闭,也不见有亲戚前来吊唁?”
“事出反常必有妖,先进去看看。”
毛骧走上前去,敲了敲大门上的门环,不一会儿后,门被打开了,里边走出了一风韵妇人。
那妇人身著淡黄裙衫,面无表情,见著毛骧后,眼神中还挂著一丝不耐烦。
待毛骧说明来意后,妇人这才勉强挤出几滴眼泪下来,嚎啕起来。
“那天杀的倭寇,我家男人死得好惨啊!青天大老爷,你们要为我做主啊!”
“夫人还请节哀。”毛骧说道:“只是为何不见贵府操办所正大人的丧事?”
那妇人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慌乱,抹了一把眼泪,然后哽咽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男人前些日子便已经下葬了。”
朱棣一听,顿时感觉有些不对劲,头七都没过,就已下葬?
不过见毛骧没有进一步询问,他也不便开口,否则有可能打草惊蛇。
毛骧又说了些客套话后,然后给了妇人一些银钱,那妇人接过银钱,千恩万谢后,便关上了大门。
“刘三,这家妇人很不对劲!”朱棣看著所正家的大门,小声说道。
“没有过头七便下葬,那妇人也未斩麻戴孝,神色眉宇之间,也未见悲伤之色,这其中很有问题!”
“这所正夫人,很明显在说谎!”毛骧倒是非常肯定,“她不肯说,但是街坊邻居不会帮她一起隐瞒,走,一起问问去。”
经过一番打听,街坊们的回答倒是一致,在倭乱之后的第二日,所正便被匆匆下葬了,并未举办丧事。
不过当时家家户户都处于惊恐和悲伤之中,也没觉得不对劲,如今回想起来,确实非常不合理。
“所正死了后,第二日就匆忙下葬了,这非常不符合葬制!难道这家人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朱棣琢磨著,这件事太不合理了,心中倒是隐约有些猜测,但就是抓不住重点。
“一般而言,在亲人去世后,得先在家中摆设灵堂,接著向亲友报丧,再等著亲友上门吊唁,还得请道士做法事或和尚诵经祈福。
最后封棺之前,还得让亲友见逝者最后一面,反正应天府就是这规矩,难道绍兴这地方有所不同?”
“应天府和绍兴同属江南,葬制差不太多,过程也几乎一样,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