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封信开始,他就知道李晗对皇室那是毫无敬畏之心,他早就习惯了。
而且,和李晗这样子说话直来直去的,也省了费那勾心斗角的心思,两人都是坦诚相待,这才是知心好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嘛。
“良家的闺女,一般而言都会早早出嫁,这已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了,也深深根植于每位大明人的脑海中,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老朱你可否思考过?”
没错呀,朱元璋挠了挠脑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这有什么不对的?
几千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硬要说深层次的原因嘛,那还得从周礼开始说起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三书,要论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呢。
“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婚约习俗,事实上是和生产力密不可分的。
很简单的道理,生产力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人多,干活的人便多,种地需要人,打铁需要人,打仗,更需要人,人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
因此,才需要姑娘家早早出嫁,早早生儿育女,这也有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说法。”
原来如此,朱元璋恍然大悟,自己以前哪想得到那么多去,也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
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经老李一解释,却能领悟到更多的新道理。
达者为师焉!
再往前延伸的话,唐太宗之所以能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恐怕根本原因在于老李的那句“人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吧。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生理问题,就像是稻谷一样,从种下到丰收,有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没人会在稻子还是青色时便开始收割了吧?
于人而言,其实道理也一样,男子身体和心智,一般而言,要成长到十八岁才算成熟,而女子也差不多,过早产子,事实上会对女子的身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老朱,你不会想朱福宁受到伤害吧?”
“咝~~”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东西,他还是头一回知道。
“朱福宁正是茁壮成长的年龄,心智并不成熟,爱幻想,你个当爹的,应该正确引导人家的价值观嘛,多培养点兴趣爱好,不比早早嫁人强?
我这送来叫做手机的东西,正好可以给她用用。
这手机,你可看做是小型的电脑,里边有个功能叫拍照,和画画意思差不多,但能在瞬间形成画面,也可以用来拍视频,拍自己拍别人都可以,应该能引起朱福宁的兴趣的。
说不定一旦她迷上了拍照,就会把我给彻底抛到脑后,也不会瞎捉摸这些事情了。”
原来那玩意叫手机,说到视频,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电脑里的视频原来就是这玩意“拍”的?但为何要用个“拍”字呢?
也就是说,这手机能将现实的景象,摄入其中形成会动的画面?
一想到这,他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好神奇,待会儿就拿给怀庆去试试!
“因此你的一番美意,咱老李可能要辜负了,不是说朱福宁不好,而是我实在不是婚配的良人啊!
我本逍遥惯了,一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况且,我现在唯一的心愿,便是看著中华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永远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受万国之敬仰,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一见到中华就肃然起敬,让那些鼠辈宵小,听到中华二字便胆战心惊!
国不强盛,何以家为?”
好!
朱元璋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一番话,看得他是热血沸腾,中华永立于世界之巅,受万国之敬仰,这何尝不是他的愿景?
想像著真到了那一天,大明之舰船,驰骋于四大洋上,远航遥远的大陆,所到之处,无人不敬畏,无人不敬仰,那场面,啧啧,令人心向往之!
这才是老李的格局啊,想到自己竟还想著那些儿女长情之事,真是肤浅了。
看完了老李写给自己的信,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写给怀庆的信,老李在信中说此封信待他看了后,再决定是不是转交给怀庆。
信件他也看了,写的多是一些鼓励好好学习的话语,他决定还是直接交给朱福宁。
只因不忍亲口将老李拒绝的消息告诉宝贝闺女,这活计,还是让老李自己去处理了。
带上信件和手机等物,来到了崇宁宫,走进去一瞧,朱福宁正在做著女红,一针一线的缝得异常认真,仔细一看,竟是绣的一对鸳鸯。
见朱元璋过来,朱福宁慌忙将女红藏在了身后,小脸蛋一红。
“爹爹,您来啦。”
看著朱福宁那慌张的样子,朱元璋在心中长长出了一口气,唉,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不过他倒能理解李晗的想法,毕竟他是为大明之强盛而来,岂能被儿女情长所困!
“怀庆,在做女红呢?”
朱元璋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口,面对千军万马他不曾胆怯,再大的困难也不曾让他屈服,可面对此种情况,他却著实不知该如何处理了。
早知道,叫上妹子来就好了,这话她知道该怎么说。
朱福宁娇羞的点点头,然后有些期待道:“爹爹来女儿这,所为何事呢?是李晗,李晗他回信了吗?”
朱元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信件和手机等物全部放在了桌上。
“李晗要和你说的话,都在信里了,你自己看看吧,爹还忙,爹就先走了。”
“爹,女儿送你。”
“不必不必,你且看信就好,爹走了。”
说完,朱元璋头也不回的就出了崇宁宫,就连试手机拍视频都给忘了。
好家伙,来趟崇宁宫见见闺女,比闯一趟刀山火海还令人头疼。
朱福宁静静地看著桌上的信件,不知不觉,脸蛋越来越红。
不知这信里,会写的什么呢?
轻轻拿起信件,拆开来,抑制不住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强行镇定下来,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读了起来。
“小朱,见信好……”
第140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朱?
朱福宁顿时瞪大了眼睛,一对雪亮的眸子充满了好奇。
在被封为怀庆公主后,父皇和母后都会称呼自己“怀庆”,而母妃孙贵妃会唤自己的乳名,哥哥姐姐一般会叫自己小妹。
而侍卫宫女们则尊称自己六殿下或是六公主殿下,但小朱,倒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这么称呼自己。
这叫法,倒也新鲜,还让人感觉到有那么一些亲切哩。
如果李晗叫自己小朱的话,那他会叫父皇什么呢,是不是老朱?
啊呀,罪过罪过,这样对父皇实在大不敬!
小小的在心中自责了一下,拍了拍胸脯,平复了一下跳得厉害的心脏,然后才继续看了下去。
“你是一位好姑娘,青春靓丽落落大方,俗话说相由心生,想必你的心灵也一定很美丽。”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夸自己,脸一下子红得更厉害了。
父皇他们夸自己都是乖巧孝顺,宫女们奉承自己也只会更委婉一些,表兄李景隆也曾夸过自己气若幽兰、娴静端庄。
但这么直接就说出来的,还真是令人害羞呢,青春靓丽,这个词儿真好听,朱福宁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直到完全记下来。
而且李晗还说自己心灵美丽,这些个说法真新鲜,他也一定认为自己心地善良吧。
说话就是好听!
“只是小朱啊,你现在年龄还小,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茁壮成长的时候,这一年纪,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学知识文化、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时候。
所以呢,这么美好的年纪,怎能轻易就将自己嫁出去了呢,青春一逝不复还,待两鬓斑白时,再回首青葱岁月,不要让自己感到后悔呀!”
看到这里,朱福宁顿时心中咯噔了一下,难道,李晗不想迎娶自己么?
他是在嫌弃自己年纪太小了吗?
可是,可是明明姐姐临安公主嫁人的时候,也才自己这般大小嘛,还有母妃、母后,还有哪个大明朝的姑娘,不是十几岁就嫁人了?
十几岁嫁不出去的,那都是老姑娘了,会被人说闲话的。
她轻咬著嘴唇,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小情绪,继续看了下去。
“青葱的岁月,虽是最美好的年华,却也是容易烦恼的阶段。
是不是时常觉得一个人很孤单,没人能理解你,爱胡思乱想,有时候会莫名觉得心情烦闷,但因为你不想表露出来,所以会将所有烦心事都闷在心里?”
嗯!
朱福宁不自觉的点点头,自从过了金钗之年后,也拥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知何故,就是心情容易烦闷。
有时夜深人静时,也爱一个人幻想,任由思绪随意飘散,但幻想得最多的,还是能有位善解人意的博学才子,能够和自己互诉衷肠。
就像是传奇小说,或是戏曲里的才子佳人一般。
只不过由于《女德》和《女训》的教导,让她只能将这些烦闷深藏在心里,从未和任何人倾诉过。
看著李晗的话语,直接说到自己的心坎坎上去了,朱福宁的眼眶情不自禁的红了,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可他是如何知晓自己这些小心思的呢,难道他和自己心意相通吗?
或许,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吧?
“其实呢,这都不算事儿,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段时光的,只不过你爹老朱他不懂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过这也不怪他,他一国之君,管理大明那么大的一个帝国也不容易,有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正常。
马皇后虽然母仪天下,可她老人家也不懂这些呀。”
看到这里,朱福宁忍不住破涕而笑起来,虽然眼泪还在脸颊上挂著,但忍不住发出“咯咯”的笑声。
没想到他真的管父皇叫老朱呢,胆子还真大,也不怕父皇治他罪。
一想到有人管堂堂大明开国皇帝叫老朱,她便觉得异常有趣,突然间又拍了拍额头,不行不行,这样对父皇就太不尊敬了!
可是,心中为何会感到一些小小的异样刺激呢?
恐怕也只有李晗这等神仙般的奇人,才敢管父皇叫老朱吧?
父皇太过威严,而且日理万机,自己姑娘家这些小心思,岂能再去叨扰父皇呢?
母后虽然和蔼,但对皇子公主们的言行要求很严格,自己对她更多是尊重和敬畏,有些心里话也是不敢和她说的。
“所以说呢小朱,你如今的心情我能理解,要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绪,美好的年华,不要辜负!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么美好的时光,不用来学习那真是太可惜了,不光是学经史子集、女德女训什么的,更可以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呀。
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头脑,便不会让烦恼造成自己心灵空虚啦。
相信你一定能成长为一位既美丽又有内涵的大明公主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大白话,为什么越琢磨越觉得很精辟呢,难道李晗喜欢的是爱好读书的女子?
朱福宁握了握小拳头,心中暗暗作出了决定,好好努力,成为他所说的既美丽又有内涵的公主。
到时候,说不定他就会来迎娶自己了!
“说到培养兴趣爱好的话,不知小朱你是否喜欢画画,我这有个物件叫做手机,能够将你所见到的美丽景色,瞬间就给记录下来,想来你应该会喜欢的。
试试看,将你所见到的美丽的事物记录在手机里,也是一桩风雅之事呢!”
在刚刚朱元璋将手机和信件等物置于桌上时,她还在想那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没想到是李晗送给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