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81节

第116章 北伐,开拔!

  当看到堆成小山似的红薯和土豆后,朱元璋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产量,着实是惊人!

  按照李晗的建议,命户部专职司农的官吏挑选出适合育种的红薯和土豆,做好储存,准备运往两广、琼州以及云南等地推广种植。

  在挑选完后,还剩下一部分,本着不吃也是浪费的精神,自己留下几百多斤,剩下的,通通赏赐给了杨思义等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在为北伐做准备,只等朱元璋一声令下,便可立刻开拔。

  和李晗通信后,李晗并没有过多干预朱元璋的决策,只是给出了一点建议。

  针对高丽的建议!

  北伐元庭,自可震慑对辽南图谋不轨的高丽。

  高丽权臣李仁任和傀儡王辛祸必须要除掉,并要寻找机会直接将高丽纳入大明版图。

  设卫所屯兵,设布政司和按察司,同时,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可以利用。

  那便是高丽另一位权臣,李成桂!

  这李成桂并非纯正的高丽人,祖上有蒙古、高丽和女真的多族混血,其父李子春是元朝双城总管府的达鲁花赤,即督官。

  元末时,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恭愍王夺取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这才成了高丽人。

  而李成桂,还有另一个身份,李氏朝鲜的开国君王!

  这李成桂之所以能成为李氏朝鲜的太祖,便是他除掉了辛祸,归顺大明,并向朱元璋求得了国号朝鲜!

  只是现在,李成桂由于身世问题,在高丽的地位并不稳固,同时由于背叛了元朝,也被元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恰好李仁任、辛祸一派,又和元庭眉来眼去的,自然和李成桂也不对付。

  就这么一个三面不讨好的人物,用来作为大明傀儡摆在台面控制朝鲜,再合适不过了。

  “以夷制夷,将矛盾转移到李成桂这个少数派和高丽多数派之间,而大明作为仲裁者,从中调停制衡,不仅能置身事外,还可达到控制高丽的目的。”

  这是老李的原话,朱元璋极为赞同,这是将制衡之道运用到了极致了啊!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明军将士的强大实力作为前提的。

  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居然会把“朝鲜”这么好的国号,给赐给了高丽。

  不过既然知道了那个屁大点地方的人是什么德行后,自然不可再赐其国号了,以后就叫高丽承宣布政使司好了。

  或者是,高丽三卫?

  除了通信外,李晗又送来了一大批无线电手台和望远镜,其中一些望远镜是双筒的,能观察的距离,较之以前的那一批,又增加了不少。

  一部分手台和望远镜给被分配到了锦衣卫和边军夜不收的手中,而关于元庭军队的部署和动向的情报,也源源不断传回了应天府。

  洪武十五年,九月十五,应天府皇宫,奉天殿。

  朝堂上,一片肃穆!

  文武百官的面色不见往日轻松,一个个紧皱眉头,朱元璋端坐于龙位上,面无表情,目光锐利,却是不怒自威。

  一则从辽东传回的军情谍报,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紧张起来!

  “元庭辽东太守纳哈出,已派遣其麾下万户巴图和乌日尔,率三万精锐骑兵,南下进犯,意指大宁!”

  李文忠禀报着情报,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声音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数支高丽军队,也频繁出现在鸭绿江一带,对辽南有所图谋!

  陛下,依微臣之见,元军南下大举进犯大宁,而高丽在辽南一带骚扰,元庭和高丽蛇鼠一窝相互勾结,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图谋山海关!

  陛下,如今刻不容缓,微臣恳请陛下即刻出兵北伐!”

  朱元璋没有说话,眼中的怒火却是越来越盛,元庭南下早在意料之中,但高丽此举,却是直接触碰了他的逆鳞!

  不少大臣也是气愤难当。

  “那残元狼子野心,屡犯我大明边疆,着实该死,应除之而后快!”

  “高丽一隅蛮夷,表面和我大明亲善,未想背地里竟干出如此勾当,真是虚伪至极,陛下,微臣认为,元庭要灭,高丽也不能放过!”

  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仗义执言,一方面元庭和高丽勾结,已经对大明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不少人确实被高丽给气到了。

  徐达此时站了出来道:“陛下,微臣附议!

  为保我大明边疆子民安定,也为彻底平定大漠元庭,震慑高丽宵小之辈,保我大明万世江山,微臣恳请陛下出兵北伐!”

  对于北伐一事,徐达和李文忠二人,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

  洪武五年时,大明进行第三次北伐,分为东、中、西三路大军,各路五万人。

  其中东路军由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居庸关进军和林,中路军则为徐达率领,出雁门关,诱使和林元军出击,为东路军创造直捣黄龙的条件。

  而西路军,则由宋国公冯胜率领,出金兰攻打甘州一带,作为疑兵诱使北元军分散兵力,在消除甘肃行省的元庭残军后,由亦集乃越过大漠与中路军、东路军在和林会师。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徐达的中路军,在岭北一带惨败,而李文忠的东路军,也堪堪和元军打了个平手。

  只有冯胜的西路军稍微顺利一点,不过由于东路和中路不顺,也未能攻入和林。

  此一役,被徐达和李文忠引为终身耻辱,虽已过去十年,但始终无法忘怀!

  而后虽进行过数次北伐,但主将却是由沐英、傅友德等人担任,这让徐达和李文忠始终憋着一口气!

  如今元庭再次进犯,这正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而且陛下的目标,不止元庭,而是整个大漠!

  而且,两人对自己训练的火枪营具有强烈的信心,特别是李文忠,他专门训练的夜不收,如今能够运用夜视仪,在漆黑的夜晚来去自如,取敌将首级也如探囊取物一般。

  朱元璋看着群情激愤的满朝文武,心知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开口道:

  “火枪营准备如何?”

  “回陛下,目前已训练火枪营二十五个,总计一万二千五百人,皆已配备火枪,如在战场遇到元军,定能让他们有去无回!”

  接着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了李文忠,李文忠会意,开口道:

  “陛下,微臣从边军夜不收和京营中,抽调一千精锐,组建狙击枪队,分为十营,均已配备火枪,其中每营配备无线电手台四台,望远镜十个。

  无论是前出查探敌情,亦或是夜袭敌营取敌将首级,都能做到来如影去如风!”

  “很好!”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虽不大,却如金石掷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承天命而治天下,今见元庭狂悖,高丽附逆,犯我山海关,辱我大明。

  朕心甚愤,誓必讨之,扫清寰宇,以彰我大明之天威!

  旌旗所指,元庭必破,铁骑所至,高丽必震,天地共鉴,朕言必行!

  朕决意,于即日起,挥师北指,开拔北伐!”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领导下来检查,陪了一天,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开电脑。感谢魂刺666、、好随便、俗人E个等书友的打赏和票票,大蒜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惨绝人寰,朱棣出离愤怒!

  早在定下北伐之初,朱元璋便已封了徐达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为北征元庭主帅。

  封李文忠为大都督,蓝玉为总督兼参将,开拔之前,又加封汤和为前锋将军。

  整整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辽东出发了。

  元庭辽东太守纳哈出,手握二十万大军驻守辽东龙安。

  纳哈出手中的二十万精锐,是元庭最后的主力了,一旦破取龙安,歼灭这二十万精锐,元庭将不足为惧,高丽更是不在话下了。

  元庭覆灭后,蒙古各部群龙无首,甚至会陷入争夺大汉之位的内乱中,届时再调早已做好准备的边军和卫所,配合北伐主力,一举攻破蒙古各部,彻底控制大漠!

  按照计划,大军在山海关以北的松亭关修整,和辽阳五万边军会合后,统一由徐达指挥,剑指龙安!

  虽然兵力和纳哈出比起来,整整少了五万多人,而纳哈出手中也有火器营和炮兵营和弩兵营,甚至还有十万蒙古精锐骑兵。

  不过徐达却对麾下的二十五个火枪营信心十足,针发枪无论是射程、射速还是威力,都远超元军手中的烧火棍!

  按照陛下的话说,针发枪是划时代的武器,如果这还不能大败元军,那他徐达就回乡下种地去吧!

  朱棣和徐辉祖,也在北伐大军之中,两人皆是狙击营的百户,他们辛苦训练多日,便是为了这一天!

  只是李景隆却没有跟来。

  倒不是李景隆不想来,而是被朱元璋给叫住了,对于这一点,李文忠也有些想不通,为何朱老四和徐家长子都去得,他家九江却去不得?

  为此,他也特意去问了朱元璋,不过得到的答复却是李景隆年纪太小了,还未及弱冠之年,去了怕他吃苦,还是让他安心在家读书吧。

  对于这个回答,李文忠倒是能理解,但他觉得陛下在说此话的时候,似乎总有些闪烁其词,眼神也有些莫名奇怪,叫人难以揣摩。

  虽然少了李景隆,朱棣和徐辉祖二人也少了些许乐趣,不过他们很快便一心投入到了北伐之中。

  连续多日急行军,终于到达了松亭关,然而映入朱棣和徐辉祖眼帘的,却是一副惨绝人寰的景象!

  松亭关乃关门险塞当交通孔道,规模不大,但此时,小小的松亭关里,却挤满了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

  百姓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少人还缺胳膊少腿的,悲惨至极!

  朱棣一打听,顿时火冒三丈,原来数日前,元军已攻破大宁,在大宁大肆屠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的田地被践踏,房屋被毁,家产被夺!

  元军见人便杀,见物便夺,男子孩童被屠戮,妇人被掳走,能够来到松亭关的,已是算是捡了半条命了。

  但他们有的失去了妻子,有的失去了父母,还有的失去了孩子,他们失去了所有,莫大的悲哀,却是让他们的眼泪已然流尽,脸上,已是哀莫大于心死后的麻木!

  看着这宛如炼狱一般的景象,朱棣紧紧咬着牙冠,拳头却是越握越紧。

  “该死的,守城的卫所官军呢,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他心中的怒火已是压抑不住了,此时恨不得立刻杀到大宁去,亲手斩下元军的项上人头以泄心头之怒!

  此时,在路旁的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却是来到朱棣身边,怯生生的说道:

  “官军都已全部战死了。”

  “都战死了?”

  朱棣当场愣住了。

  看这个比朱高炽大不了多少的孩子,眼神却是如死灰一般,毫无神采,他的心似被尖刀猛地扎了一下,痛得令人窒息!

  “舅子,俺心里头不痛快,俺想杀人!”

  朱棣的心情,徐辉祖能感同身受,但他清楚,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老四,冷静,小不忍则乱大谋!大宁,我们一定会杀过去的,届时,一定会让那帮鞑子血债血偿!”

  徐辉祖拍着朱棣的肩膀,“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禀报主帅,先将百姓安顿好,然后再议进兵大宁一事。”

  朱棣也冷静了一点,想了想道:“不好,攻占大宁的是纳哈出的先锋部队,背后肯定还有大批元军在赶往大宁!”

  徐辉祖一听,接着朱棣的话说道:“占据大宁,便可直接剑指山海关,元军不会白白攻占大宁,一定还有更大的图谋,老四你说得对,还有更多的元军在赶往大宁的路上!”

  “事不宜迟,得赶紧去禀报主帅!”

  松亭关百姓逃难的惨状,徐达自然是全都看在了眼里,在听了朱棣和徐辉祖的分析后,当机立断做出决定。

  先是命松亭关驻守的官军安顿好百姓,并从宣府急调一批粮食过来给百姓裹腹。

  紧接着,便是如何将大宁从元军的手中夺回来!

  大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元军占据的话,往东南,威胁山海关,往西南,威胁居庸关。

首节上一节81/1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