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啧啧称奇,这些色彩也不知道是由什么染色的技巧染成,反正大明是没有如此巧夺天工的技艺。
对了,那电脑里的未来中华之将士,好像穿的就是这种迷彩服吧。
再配上那靴子,简直个个如天兵一般,威武又霸气!
一想到未来的士兵,穿的衣服都是如此精致的布料制成,那未来到底强盛到何种地步啊。
再想想如今大明将士身上穿的,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
咱老朱不羡慕,一点都不羡慕!
诶,老李还送靴子过来了!
朱元璋在衣服的下方,找到了被堆在下边的靴子。
这靴子,看那厚实的鞋底就知道结实耐磨,拿在手中,居然比想像中还轻了很多。
而且鞋底居然还能被掰弯,穿上后,走起路来应该很方便吧。
他忍不住脱下自己的鞋子,然后找了双合脚的,穿上后,走了几步试了试,比想像中还要轻巧,都不想脱下来了。
除了这些外,老李还送来了手台,只不过这些手台,还配了什么可以说话的耳麦。
按照信中所说,只要将耳麦放入耳朵中,然后手台里的声音,就只能从耳麦中听到了。
如此说来的话……
朱元璋脑海中想像了一下耳麦的应用场景,当两组人马秘密潜入至敌方腹地时,无论距离多远,都能通过手台和耳麦悄无声息的联系了。
真正做到来无影,去无踪,似闪电又似清风!
这些小玩意儿,看著不起眼,但真是又神奇又实用啊。
直到他看到了夜视望远镜。
老李说,这东西能将十里之外的事物看个一清二楚。
这,这不是千里眼吗?
朱元璋大呼神奇,连忙按照说明,放到眼前一看。
这一看,差点没把他吓一跳。
那么大个鼻孔是谁的?
连忙放下望远镜,这才发现,原来佛堂外,几个宫女正从佛堂前经过。
这个叫望远镜的东西,果然名副其实!
只是,那些宫女平时看著细皮嫩肉的,没想到鼻子上的毛孔也那么粗大呢。
不过这还不算最神奇的,老李说,哪怕是在晚上,这望远镜也能看清楚周遭事物。
这就让朱元璋更加好奇了,晚上如果没有月亮的话,不打灯笼那是寸步难行。
即便是那边军夜不收,也是经过残酷的训练,再加上多年的实战磨炼,依靠经验才能在月黑风高的走路不会迷路。
但要说让夜晚也如白昼一般,朱元璋无法想像,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不过此时正在白天,要想试的话,只能等到晚上了。
正好,现在就叫上徐达李文忠等人,寻一高处,看看这望远镜到底能看多远,晚上看得有多清。
命侍卫将李晗寄来的一应事物,用上好的箱子装好,再装上马车,起驾出宫,前往应天府的紫金山。
上了紫金山,待来到最高处的一座凉亭时,徐达和李文忠已经等候多时了。
两人在演武场接到朱元璋的口谕后,便知道定是那奇人又送新玩意过来了。
两人那叫一个激动和好奇呀,便马不停蹄的赶往紫金山。
由于两人都是快马加鞭,自然比朱元璋的仪架要快的多。
除了两人外,朱棣、李景隆和徐辉祖三个小辈自然也跟著来了,特别是朱棣,都快望眼欲穿了。
一见朱元璋的圣驾到来,朱棣再也忍不住,走上前去,匆匆忙忙一行礼,然后就直接嚷嚷开了。
“爹,这回又有什么新奇好玩意儿了啊?”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又看看李景隆和徐辉祖,只见李景隆也是一副猴急猴急的模样。
只有徐辉祖,恭恭敬敬的朝自己行礼后,然后便笔直的站在一旁。
看看徐辉祖,再看看朱棣和李景隆,两相对比下,朱元璋心中感慨,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又懂事又有教养。
也不知道徐达那个大老粗,是怎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
不搭理朱棣,命人将箱子搬进了凉亭,徐达和李文忠迎了上来。
“陛下,这几个大箱子里边,想必又是奇人所赠之物吧?”
徐达满脸堆笑道,现在只要朱元璋一宣他,他就知道又有好玩意儿到了。
李文忠也是满脸好奇的看著几个大箱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直接将箱子打开,几人凑上前一瞧,然后露出失望的神情。
“陛下,这咋是娘们儿穿的花衣裳呢?”徐达心直口快道。
“天德,你什么眼神,赐你的眼镜也不好好戴著。”
朱元璋白了他一样,然后从箱中拿出一件来,“再你仔细看看,这到底是什么衣裳!”
徐达讪讪一笑,“这不是眼镜太珍贵了,怕弄坏了平时舍不得戴嘛。”
说著,从袖中掏出眼镜戴上,然后仔细一看,愣了半晌,然后惊讶道:
“这不是电脑画中,未来的将士所穿的衣服吗?”
“没错!”
朱元璋看了看徐达,又对李文忠道:“奇人知道已著手准备那狙击枪队,便送了这些东西过来。”
见李文忠不解,他解释道:“此衣裳名为迷彩服,穿上后,能够有效和周遭环境融合于一体,隐蔽效果极佳,特别适合狙击枪手埋伏。
咱唤你们来这紫金山,也是想试试这迷彩服的效果。”
“能够进行隐蔽埋伏的衣裳?”
李文忠琢磨著:“咱们一般要进行埋伏,都是夜晚进行,穿的都是夜行衣,只是这花衣裳,是否太过显眼了,还怎么埋伏?”
“试试便知。”朱元璋倒是对迷彩服充满了信心。
“爹,俺来俺来!”
“陛下,辉祖也想替陛下试一试这迷彩服。”
朱棣和徐辉祖两人同时说道。
只有李景隆站在一旁,似乎对迷彩服并不感兴趣。
“咦?九江,平常你不是对新玩意儿最好奇的嘛,今儿个咋连看都不看了?”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舅爷,大明战神,堂堂正正,不耻于那埋伏偷袭之道。”
李景隆昂首挺胸,大义凛然道。
求收藏求追读求票票,感谢俗人E个的打赏
第79章 望远镜中的应天府
看著李景隆那满脸正气的样子,朱元璋有些惊讶。
不过,李景隆很快便被朱棣打脸了。
“爹,您就别听那小子废话了,他呀,就是受不了当狙击枪手的苦,平常俺们练埋伏时,就数他跑得最快了。”
此时李文忠过来解释道,自从他开始组建狙击队时,就属朱棣和徐辉祖的兴趣最大,两人也跟著一群从边军调回的夜不收一起训练。
一开始李景隆也是兴致勃勃,不过练著练著,便嫌太辛苦,便偷跑干别的去了。
李景隆倒是振振有词,“战神之道,应是勇猛无匹,决胜千里,威震四海,那埋伏的手段,我才不学。”
“行了行了,大侄儿,这儿没外人,没人会笑你吃不了苦的。”
朱棣也不管在一旁气歪了嘴的李景隆,和徐辉祖一人选了一套迷彩服,便一溜烟似的跑去换衣服了。
等著俩小子换衣服的时间,朱元璋又打开另外一个箱子。
“这才是咱唤你们来的目的。”
“陛下,这些又是啥?有何妙用?”
几人凑了过来,打量这箱中的望远镜,满眼尽是好奇。
“此物名为望远镜,顾名思义,便是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朱元璋拿起一个来,继续说道:“这些望远镜,能将那十里之外的事物,看个一清二楚,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能看到十里之外?陛下,此话当真?”徐达一听,满脸震惊,再也忍不住了,伸手就拿了一个。
放在眼前一看,然后惊叫起来。
“好大的一颗眼珠子!”
李文忠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望远镜,没好气道:“别对著我啊!”
“嘿嘿,谁让你国公爷挡我前边了。”
徐达又拿起一个望远镜,然后和李文忠一起,朝著应天府的方向,看了过去。
“天爷啊,那是什么?那不是我常去的那家酒楼么?”
徐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下望远镜,揉了揉眼睛,又看了过去。
嘴中还啧啧称奇,“那家酒楼,距离咱这,起码也有十里地了吧,没想到会看得一清二楚,咦,那不是酒楼的老板娘么,怎么和店里的伙计还搂上了?”
朱元璋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天德,好歹也是个国公了,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这里还有孩子呢!”
“陛下,这可不能怪我老徐啊,谁让那老板娘不守妇道的。”
徐达满不在乎的继续看著,然后又大呼小叫起来。
“陛下,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我家啊,嘿嘿,从这么远的地方看来,我家也是一清二楚,哎呀,妙云好像在教训煦儿,这闺女长大了,也有个当娘的样子了。”
“陛下,此物真的太神奇了,那大街上的行人长得什么模样,都看得一清二楚!”
李文忠也是震惊不已,拿著望远镜四下看去,“没想到,用此物来观察应天府,所有事物尽收眼底啊!
此望远镜,就跟那千里眼一样,神奇,太神奇了!”
通过望远镜的透镜,应天府的景象仿佛被缩小成了一个精致的小人国,其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生活百态皆清晰可见,仿佛一切尽在眼前。
见著几人的反应,朱元璋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就喜欢看这帮家伙惊愕的样子。
看了个饱后,徐达和李文忠这才放下望远镜,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陛下,我认为此物用于军中,那简直是如有神助,无论是战前侦查,还是战中观测战场动向,都能清楚看到敌军的动向!
有了此望远镜,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敌人,其动向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任他再狡猾多端,也耍不出什么花样来!”
李文忠也激动的说道:“而且此物给斥候所使用,配合无线电手台,更能将视线扩散到几十里之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