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连连点头,这个还真比不了,大唐的万国来朝那般省事场景,不就是自己所追求的吗?
怛罗斯之战他倒是了解一点,如果不是那大食人收买了突厥人,令突厥中途背叛了大唐,此战胜负还真不好说。
如此说来的话,这阿拉伯帝国是个什么实力,他也心中有数了,还真是祖上阔过,就像是如今的帖木儿帝国一样。
“和你扯这么多,便是为了让你了解,如今之欧罗巴,和大明、乃至控制了大食、波斯大部分地区的帖木儿帝国比起来,其实还根本不够看的,但是为何我要一再强调要和欧罗巴贸易呢?
重点不是赚他们的钱,而是为了让大明来掌握航路,断掉欧罗巴大航海的念想,更具体点而言,便是让大明来控制航道,掌控贸易,用大明的贸易和中华的文化来塑造这个世界!
而不是像另一个未来似的,是由欧罗巴人和他们的后裔来塑造世界的秩序!
因此大明的海贸、远洋航行,实际上是在和欧罗巴争夺未来!
幸运的是,如今的大明,已经远远走在欧罗巴的前头了。”
说得好,老李这话说得简直太好了,说到咱老朱的心坎坎里头去了!
朱元璋拍手大呼妙哉,自己为何从一个重农抑商的皇帝,突然之间就转变了思路,开始鼓励商贸,废掉“片板不能下海”的海禁,大力发展海贸,不就是为了不让中华的子孙后代,不再受到那些什么英吉利、美利坚的欺负么?
“大明发展远洋海贸,得了解欧罗巴是如何打开大航海的,这一点大明值得借鉴和注意。
简单而言,欧罗巴为何会打开大航海,和他们现在的局势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以往从欧罗巴到东方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商贸的吧。
这条途径,以前我也和你说过,便是丝绸之路,现在老朱你看好地图,我一一给你划出来。”
朱元璋一愣,赶紧将地图摆在了信件的旁边,仔细看了起来。
“丝绸之路,主要是西域的商人,以中国洛阳或是长安等地为起点,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经由西域到察合台汗国,再到波斯和阿拉伯。
在阿拉伯将这些货物倒卖给阿拉伯商人后,由阿拉伯的商队再向西北,经由小亚细亚的伊斯坦堡这个欧亚大陆的重要中转站,然后再运输到欧罗巴。”
第429章 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朱元璋一边看著信,一边比照著地图划起路线来。
经李晗这么一说,他的脑海中对于这条堪称历史上最重要的商贸道路,也有了具体印象。
顺带的连带各国也都记住了。
“由于欧罗巴那地界手艺差点,压根儿就没有蚕丝织造的手艺,更别提烧瓷器和种茶了,因此来自东方的货物便成了欧罗巴贵族最喜欢的珍稀物品。
当然,货物经由这么远的距离运送到欧罗巴,途中还有未知的天灾人祸,导致运输成本高,而再由阿拉伯商人再倒一手的话,这让中国的好东西能在欧罗巴卖出天价。
怎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欧罗巴,丝绸和黄金几乎是等价的,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黄金的价值!”
丝绸比黄金的价值还高?
这下轮到朱元璋吃惊了,在大明,丝绸尽管贵重,但也没有到这个地步啊,普通人家,只要级别够了,那还是用得起丝绸的。
此时他突然回想起来,那个叫马卡洛斯的伯爵和安东尼奥的公教和尚,在见到自己的大臣身穿丝绸的时,那一脸震惊的模样,看来还真不是演的啊!
想想看,自己要是见有人穿了用金子做的衣服,那也得被震惊一下子了。
也怪不得在番邦使臣来朝贡时,一旦被赏赐到丝绸,一个个高兴得就跟娶媳妇似的,原来是真的有便宜赚啊!
,白白浪费了那么多上好的丝绸,以后不能随便瞎赏赐,想要丝绸,好办,得拿金子来换!
话说回来,这物以稀为贵也贵到有些离谱了,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时有些气愤,高价都让那些大食商人给赚了,这可不行,不能让那些家伙给白白吃了利润!
必须得由大明的商人和欧罗巴人来做买卖,中间商给咱死一边去!
“虽然和东方的贸易量,只是占欧罗巴的总贸易量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偏偏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取代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商品对于他们而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买卖中国的货物,那是真的能发财,了解了这一点后,老朱你便明白了他们为何会要打开大航海了。
简单一点而言,便是他们通往东方的商路,被一个新兴崛起的势力给切断了,因此他们才会想到通过海路,来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这便是大航海时代打开的最主要的原因!”
新兴崛起的势力?
朱元璋顿时提高了警惕,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帝国?
原来,那个叫马卡洛斯的伯爵招供是来寻找前往东方的航路的说法,并不是说谎!
便是因为这个新兴的势力切断了他们和东方的贸易商路,便跑到海上来寻找机会了!
这一下子,就完全解释得通了。
“这个新崛起的势力,名叫奥斯曼帝国,老朱你看地图,便是位于小亚细亚地区,国都就是伊斯坦堡,他们掐住了东西方商路的咽喉!”
朱元璋赶紧找了过去,很快便找到了伊斯坦堡所在的小亚细亚,仔细查看一番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奥斯曼帝国,还真是占了一块好地啊,正好卡住了东西方交通的咽喉上!
那么大明要走向欧罗巴,其中必然要面对这个新兴的奥斯曼帝国了?
从地图上看,大明距离这奥斯曼帝国也是好几万里路了,还真是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而且途中还有帖木儿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国家。
也就是说,大明现在拿这个奥斯曼帝国,还真是没得一点办法。
这么说来的话,在解决不了奥斯曼帝国的前提下,还真只有大航海这一条路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在奥斯曼帝国崛起后,由于他们的封锁,设置关卡,征收高额过路费,有时甚至直接禁止东西贸易,而欧罗巴在忍受了百余年后,终于忍受不了,想著从海上找出路,这才打开的大航海。
那么我们便来看看,这大航海是如何打开的吧。
最先打开大航海的,便是这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
大唐景云二年,大食人,当然你现在也可以称之为阿拉伯人,从埃及开始向北入侵,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时间里,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原住民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抵抗。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三个主要势力,便是葡萄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
如今阿拉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势力,已经被逐步给清除了出去,除了剩下几个城邦外,再无其他势力,这也让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土著有了打开大航海的先决条件。
自洪武十六年再往后过个几十年左右,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会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逐渐合并成一个国家,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名为西班牙王国。
不过最先打开大航海的,却不是西班牙,而是在西班牙西南角的葡萄牙。
葡萄牙人先是从非洲最南端绕到印度洋,再从印度洋到达了东方,不过这条航线还是太远了。
所以马卡洛斯能够从伊比利亚半岛顺利到达淡马锡,也不知道这小子是走了狗屎运还是祖上积德了,竟然没死在半道上。”
看到这里,朱元璋对著地图比照起来,手指从大明泉州港,划过马六甲,再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再到欧罗巴。
远,确实太远了,以大明目前的国力而言,想要控制这条航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还不如想想从帖木儿一路打到奥斯曼帝国,这还现实一点。
除非在印度洋、非洲沿岸创建多个据点,否则这条航线完全属于不可控制的状态。
但是创建据点的话,又会大量消耗大明国力,实乃不划算的买卖。
啧啧,咱老朱如今想啥事情都会考虑划算不划算了,还真是被老李给带坏了啊!
“正因为这条航线太远了,所以冒出了一个神奇的葡萄牙人,他异想天开的想著,地球是圆的,就不从南绕过非洲,再穿越印度洋,直接从西走,不也一样能到达东方吗?”
朱元璋也是一下子就愣住了,这个家伙何止是神奇,简直就是个怪才!
大地是圆的,这在前朝时,便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不过创建地球这个概念,却是在老李的帮助下才认识到的。
一直往西走,就等于在地球上画圈,确实能到达东方,不过,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吧,得穿过辽阔无比的太平洋啊!
等等,不对,老李这么说肯定有深意,然后他的目光,看向了地图美洲的位置!
第430章 文明的碾压
“这个神奇的葡萄牙人,名曰哥伦布,在他的计算中,往西走的话,比绕道非洲穿越印度洋而后才到达东方的距离,要近很多,不过神奇的是,这家伙的计算方法是错的!
但是这家伙坚信自己的计算没错,然后找到西班牙王室,请求王室资助他向西航行找到前往东方的航路。
而西班牙王室,竟然被他给说动了,于是在和他签订好分赃的协议后,便给了他用于航海的资金。”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禁为之莞尔,这个哥伦布也是个人才,整个不靠谱的计算结果就敢去航海,而这西班牙王室更是神奇,这种不靠谱的事情,也敢出钱出资。
不过话又说回来,送死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只是出钱而已,失败了便是损失点银钱,成功的话,那就赚大发了!
不过这个哥伦布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的话,那么他应该是误打误撞到了美洲大陆吧,朱元璋看著地图想到。
“当然,从伊比利亚半岛往西航行,以他们的航海技术,想要到达东方那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不过呢,也是在这种被财富驱动的决心下,他误打误撞的登陆了美洲大陆。
不过当时他坚信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因此将那片大陆上的土著命名为印第安人,直到又过了几年,在欧罗巴的亚平宁半岛港口城市佛罗伦斯的一位叫阿美利哥航海家,在多次航海至美洲啊,确认这是一块他们从未发现的新大陆,而后欧罗巴人才用他的名字给命名了这块新大陆,即阿美利哥洲,简称美洲。”
原来美洲这个名字是这么来的呀,朱元璋想著,欧罗巴人登陆美洲要在几十年之后,那么自己抢先一步登陆美洲呢,嗯,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在欧罗巴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后,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率先打开了殖民美洲的行动,而依靠对美洲大陆的掠夺,这两个国家赚得盆满钵满。
老朱你看地图,美洲大陆的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两大洋将美洲大陆和世界的中心亚欧大陆给隔开了,远离了亚欧大陆的纷争。”
朱元璋点点头,老李说得没错,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就是美洲大陆的天然屏障。
“美洲大陆,对于贪婪的欧罗巴人而言,那就是一块完全未开发的处女地,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和当地的土著接触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地土著虽然创建了文明,但文明程度却是相当落后。
在这里我得多提一句嘴,判断文明程度是否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志主要有几个方面:
其一,是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其二,百姓是否开化,受教育程度如何;
其三,是否掌握了成熟的钢铁冶炼工艺以及工农业生产如何;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何,是否有高效的朝廷或是其他组织,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从这三点来看的话,大明无疑是站在了世界的最顶峰,而欧罗巴的话,虽然处于类似于周朝的分封制时期,不过其勉强也能依靠王权和神权来组织社会资源,虽然比之大明是差了许多,不过还算是及格了,而且欧罗巴也有较成熟的钢铁冶炼技艺。
当然,你可能好奇为何神权能和王权并立,这个和欧洲的历史以及现实局势有关,这个待会儿再详细和你说。”
啧啧,咱正好奇什么是神权呢,这个老李也真是,就是喜欢卖关子。
朱元璋思考著,王权他好理解,但是神权的话,便是宗教的权力?
这个在大明可是绝对的大忌,宗教干政,那是找死,自己在开国后,便对白莲教下死手,便是为了避免这些宗教对政局产生影响。
君不见,中华历史上四次进行的灭佛运动,不就是因为看到了宗教影响太大给社会政局带来的危害吗?
这欧罗巴人也是神奇,竟然能让王权和神权并列,哪怕是在大商大周,掌握祭天礼的大祭司,也是控制在大王和天子手中的啊。
怪不得老李说欧罗巴的文明程度不如大明呢,从这一点来看,确实不如。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美洲大陆上原住民的文明程度,我们姑且也学著哥伦布称呼他们为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也创建了大大小小零零总总的城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西班牙灭了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都叫帝国了,那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吧,那怎么还能让那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王国给殖民了?
朱元璋心里头泛著嘀咕,接著往下看了去。
“名为帝国,自然就有皇帝了,不过两国的组织形式,和你想的却有些不同,实质上两国的社会组织结构,还是以氏族为核心,虽然也有官僚,不过却未创建成熟的官僚体系。
而最重要的是,这两国社会开化程度和工业水平,比之欧洲,却是差得太远了。
这两个国度,都还停留在奴隶制时期,而且还会进行大规模的活人生祭活动,这样一来的话,最起码就没有足够多的人手来进行生产,生产力比不上欧洲。”
奴隶制,活人祭祀?
朱元璋有些难以想像的看著信中所言,这玩意儿,咱中华自始皇帝一统天下后,就已经开始全面取消了,这印第安人还玩这一套?
这有够野蛮的啊!
“而在工业方面的话,怎么说呢,欧洲好歹能造火铳,这两个帝国吧,两个帝国都没有冶炼钢铁的技术,士兵多用石头石斧,能有青铜制造的刀剑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因而在文明特别是工业全面落后的情况下,西班牙王国接连灭掉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注意,这里的灭国,是指将他们的文明彻底灭绝了,连渣都没剩下!”
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