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42节

  开个小玩笑,不过科学院这件事情,我是认真的。”

  大明皇家科学院?

  朱元璋一愣,顿时觉得老李这个建议不错,如果能够建设起一个专门用于科学研究的机构,将相关的资源集中起来的话,定能大力促进大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虽然李晗只是随手一写,不过朱元璋看在眼里,却是往心里去了。

  “当然,这件事目前不急,组建皇家科学院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培养足够多的相关人才出来。

  话说回来,李敏这个家伙给了我足够的惊喜,有成为电磁显圣真君的潜质。”

  电磁显圣真君,这又是哪门子的神?

  朱元璋噗嗤就忍不住乐了起来,老李这家伙,还真是足够恶趣味的,这外号真是随手就来,就像什么“大明战神”啦,“叫门皇帝”啦,不过这家伙取的外号还真挺贴切的。

  “言归正传,电这个东西,这么说吧,其应用前景可以说是前途无限,几乎所有的和生产生活有关的东西,都离不开电。

  而发电机的制造,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明了。

  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是使大明一只脚跨入了工业化的门槛,那么发电机的出现,便能让大明的工业发展,安装上起飞的翅膀,一飞冲天!

  电,不光能用来使用电脑、电台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极其方便的能量,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潜力。

  举个例子,如今大明所有的工厂里的设备,其蒸汽驱动方式,全都能用电力驱动来取代,而且效率更高更便捷,不光如此,电能也能做到蒸汽机所做不到的事情,产生更大的力量,制造出更精密更高端的机器。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能将电网全面铺开,那么将彻底解决大明通信保障的问题。”

  朱元璋读著信,瞳孔如发生了地震一般,老李的话语,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电这个东西,竟然如此之神奇?

  他注意到一个关键词汇,“电网”,然而,电网又是个什么东西,如何解决大明的通信保障?

  “因为电力这个东西,需要通过电线来传输,而由电线组成的输电网络,便被称为电网,大明要使用电力,便离不开电网。

  而有了电,大明便能建设无线电信号塔和工作台了,这东西,才是真正的能够瞬间将信息传输到千里之外去,原理嘛,其实和无线电手台一样,只不过功率和传输距离远远超过无线电手台,而且也不需要随时准备充电了。”

  无线电信号塔、工作台?

  这两样东西引起了朱元璋极大的兴趣,按照老李所言,如果有了这两样东西,那千里之外的信息,便能在瞬间传达。

  相较起如今的无线电手台而言,虽然极限传输距离能够达到上百里左右,不过那是在极其空旷而且毫无阻拦的理想情况下才能实现。

  如今大明的无线电传输网络,多是按照三十里一岗而设置的,而在山区的话,设置的用于电台传输的岗哨就更多了,密集的话能达到十里一岗。

  虽然相较之前,信息传输的速度比起马匹而言是快了许多,从云南发生的事情,在两天之内便能传到应天府,不过机构的设置却是太过麻烦,而且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太多,也不能保证信息绝对不会出错。

  如果按照老李所言,将无线电信号塔建成,虽然不知其中原理,不过信息能在瞬间传输千里的话,如此一来,朱元璋的思维又活络开了。

  自己的政令,便能在瞬间到达边疆,而边疆的消息,也能在瞬间到达应天府,那么,大明的边疆,是不是能进一步向西扩张?

  西域那块地界,自从安史之乱之后,便一直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而在自己洪武一朝,能不能将其收回来呢,西域都护府这东西,大明也想要啊!

  嗯,就叫西域布政使司和西域都指挥使司,挺好!

  而且有了无线电信号塔,自己更能将西域融合入中原之中,比之大唐,更能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如此一来,自己的功绩,将超越李二凤,直逼秦皇汉武啊!

  朱元璋越想越兴奋,忍不住龇牙咧嘴的笑出声来,接著又看了下去。

  “不过,电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建成的,大明还需要攻克数个基础技术项目,比如电线、变压器等等等等。

  而且电网的规划也是一项极具技术含量的活,我知道老朱你是不是很心动很心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电线和变压器等这些配套设施,在发电机进一步改进直到稳定发电之前,不急于上马。

  不过要建成电网,除了发电机的改进外,我们还需进行另外一个相对简单的东西的制造玻璃!”

第427章 毫无礼仪伦常

  如老李所言,要建成电网,还需要电线和变压器等等东西,看来这电网的建设,和铁路网络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只是除了电线外,其他的自己一个都没看懂啊。

  按照老李的意思,电线是用来传输电力的东西,通过观看李敏用发电机发出来的电,他知道了电这种东西,是一种无形无质,但是具有很强的力量的玩意儿。

  无形无质,意味著电力无法触碰到,不像是钢铁煤炭等物,可以用人力运输,也可以用火车运输,这也是当前制造出发电机的李敏等人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如何传输电。

  那么有了电线这东西的话,便能用于电力的传输了,只是如此说来,电线是用来传输电的,那么和无线电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接触“电”这个东西,就是从无线电开始的,这是否意味著,电还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来传输?

  从信中看出,老李的意思应该是让大明先发展有线电。

  额,不对,朱元璋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电线,是用来传输电这种东西,而无线电的话,这里应该指的是用来传输信息的。

  老李的意思,应该是用有形的电线,传输电力,来加强“功率”这个东西,而功率的加强,则意味著无线电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

  这才是正确的理解嘛!朱元璋觉得自己再一次跟上了李晗的思路,不过当他看到玻璃二字时,却是有些纳闷儿,玻璃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在大明许多作坊就有生产,但是和电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这玻璃,便是能传输电力的一种材料,还是看看老李怎么说吧。

  “首先而言,玻璃实质上和电力传输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却在工业和生活上有著广泛的应用场景。

  具体什么是玻璃呢,便是一种透明的材质,你可以想像为比水晶还要晶莹剔透的东西,具有透明、透光性好,性质稳定的特点,在生活中多用于制造门窗、杯具、镜子等。

  当然,我知道目前大明能够生产玻璃,但我这里所说的玻璃,却是用全新工艺生产出来的,老朱,你能够想像没有任何杂质,能完全透光的玻璃么?”

  没有任何杂质,能完全透光的玻璃?

  这朱元璋还真没见过,如今大明生产的玻璃,多带有青色,而且还会混入各种颜料,和琉璃也没什么区别,但是要说完全透光的玻璃,那还是没有的。

  “这种完全透光的玻璃,目前而言对于大明最主要的,便是用来制造电灯泡,啥是电灯泡呢,便是用电力来照明的一种工具。

  当然,这么说你可能没概念,具体的制作和说明我已经放入优盘中了,你有空可以看看。

  说了这么多,便是为了引出另外一样重要的工业原料的制作纯碱!”

  纯碱,又是啥东西?

  朱元璋也是来了兴致,这老李咋跟个聚宝盆似的,啥新鲜玩意儿都有呢?

  “纯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不光如此,在其他领域也有著更为广泛的作用。

  这东西,被称为工业之盐,也就是说,就像是做菜需要放盐一样,纯碱在啥领域都能应用到,除了制造玻璃外,比如在冶金行业,纯碱能够有效去除矿石中的杂质,从而达到快速提纯金属的效果,当然,这还只是纯碱最简单的用途之一。”

  冶金,提高纯度?啊呀,老李啊,你有这好东西咋不早点弄出来呢,朱元璋心里边一通抱怨,这个家伙啊,有啥好东西总是藏著掖著。

  “纯碱的制作方法一并给你放优盘里了,好了,现在咱们该言归正传了。

  首先得恭喜你啊,剿灭了陈祖义,拿到了淡马锡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

  而三佛齐的俯首称臣,陈祖义的覆灭,这也意味著,在马六甲一带,再也没有能对大明形成威胁的势力了,不过,距离大明几千上万里的三佛齐能够心甘情愿的任大明摆布,我想老朱你派出的远征军应该很好的给拜里米苏拉上了一课吧?

  这应该属于是一箭三雕的效果了,不仅剿灭了陈祖义,拿下了马六甲,更是震慑了三佛齐,有句话说得好啊,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老李这话说得,真是有意思至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咱老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既然马六甲已经被收入囊中,那么下一步计划便可以顺利展开了,老朱你在信中说得很对,大航海只能由大明来主导,不能被欧罗巴那群人给抢先了。

  东西方贸易的核心,是在东方,而马六甲,则是东方这个核心,撬动西方的支点!

  既然欧罗巴人已经找到马六甲来了,那么也是时候和你讲讲欧罗巴那地界的风土人情和局势了,以方便未来和欧罗巴打交道时不会抓瞎。

  那么先从人名开始吧,徐达所俘虏的唐费迪南马卡洛斯,这个家伙不姓唐,是姓马卡洛斯,按照欧罗巴人的习惯,他们是将名放在前边,姓放在后边。

  而唐费迪南马卡洛斯,这家伙实质上的名是唐,而姓是有两个,即费迪南和马卡洛斯,只不过中间的那个费迪南既可以当名用,也可以当姓用,实质上唐也一样。”

  被李晗这么一绕,朱元璋有些头晕看不懂了,这是啥意思?

  姓氏传于家族,怎能至于名后边,那什么唐的又是费迪南的,咋又当姓又当名的呢,欧罗巴的那群家伙,还真不讲究啊!

  “按照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传统,唐是专门的贵族姓氏,即这个叫马卡洛斯的家伙,祖上应该取过一个姓唐的贵族小姐,因此会将唐置于自己的名字之中。

  而费迪南的话,则是来自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邻国阿拉贡王国的王室姓,因此这个家伙的母亲,应该是来自阿拉贡王国的公主,取自母姓,至于马卡洛斯,则应该是来自他的本姓氏马卡洛斯家族。

  你还别觉得奇怪,欧罗巴人特别喜欢强调自己的贵族血统,他们可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你可以理解为晋朝时喜欢强调自己出身于三公九卿的士族阶层和隋唐的门阀阶层,喜欢强调自己的贵族出身,血统如何高贵。

  因此他们在联姻时,如果女方家族特别高贵的话,将女方姓氏用于孩子的名字中,是常用做法,以此来强调孩子的高贵出身。”

  朱元璋眯著眼睛,眉头却是皱了起来,应该说这群家伙是不顾礼仪伦常呢,还是说他们喜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呢?

  就像是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但是临安和李祺的孩子李茂,也不能因为“朱”是皇家姓就让人家宣国公的好大孙改名为李朱茂吧?

第428章 让大明来塑造世界

  “搞清楚了姓名后,那么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这个叫唐费迪南马卡洛斯的家伙的来历了。

  按照你所言,这个家伙是个伯爵,而欧罗巴的爵位和大明一样,采取的是世袭制,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了,而他的爵位,便是从他爹那继承而来。

  其次,他的母亲来自于阿拉贡的费迪南王室,身为公主嫁给伯爵的情况,虽然说很稀有,但也不是没发生过,这说明马卡洛斯家族在卡斯蒂利亚王国地位很高,应该掌有某种实权,这才会让阿拉贡王室不惜和伯爵家族联姻,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且从他能率领著船队从卡斯蒂利亚半岛所在的伊利里亚半岛,航行到东方来看,他们家族应该非常富足,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钱给这位伯爵大人去造的。

  具体如何,老朱你还得去审审他,不过对于此人的话,我倒是有个建议,可以将他打造为大明在欧罗巴的代理人,让他所在的家族,成为大明的买办。”

  还是老李的脑子好使啊,懂得又多,说话又好听。

  朱元璋啧啧赞叹道,只通过一个名字,便能推断出这么多东西出来,有句话怎么说来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将这个马卡洛斯培养成大明的代理人,这个主意简直太妙了,朱元璋心中瞬间就有了计较。

  其一,让马卡洛斯学会大明官话,让他逐渐为大明所用,当然如果这家伙不服的话,那么锦衣卫诏狱有的是手段说服他。

  其二,上次徐达回来,还带了个通译,便挑选几个机灵的人出来,让通译教那异邦语言,也为日后进一步和欧罗巴人打交道打下基础。

  “既然马卡洛斯是卡斯蒂利亚王国之人,那么我们的欧罗巴详解,便从卡斯蒂利亚所在的王国开始吧,首先请老朱你拿出我给你的世界地图出来。”

  朱元璋一愣,这感觉,怎么跟在私塾里上学时先生让自己拿出课本是一模一样的呢?

  笑著摇了摇头,从佛堂回到寝宫,找出了世界地图,然后又接著看了下去。

  “卡斯蒂利亚王国,位于地图的左上角的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一海相隔,中间那条海峡,叫直布罗陀海峡。”

  按照李晗的提示,朱元璋很快便找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位置,不过上边写的却是西班牙,额,在半岛的南端一角还有一个国家,名曰葡萄牙。

  那么卡斯蒂利亚王国又在哪呢?他有些糊涂了。

  “伊比利亚半岛如今还处于分裂状态,既有卡斯蒂利亚王国,也有葡萄牙,还有阿拉贡王国,更有大食人在上边创建的零零碎碎的王国。

  贞观六年时,那会儿的大食人,创建了一个横跨埃及到大食的大帝国,名曰阿拉伯帝国。”

  从埃及到大食?朱元璋连忙查看起了地图,找到了埃及,又找到了阿拉伯,顿时有些吃惊。

  这地员也是相当辽阔了,看来这大食人,曾经也是祖上阔过的啊!

  “这个阿拉伯帝国,也曾经和大唐帝国干过几次架,当然几乎以全败为告终,除了怛罗斯之战。

  不过大唐唯一的败绩,也不完全是主帅高仙芝的错,虽然败了,也不丢脸,当时高仙芝麾下只有三万安西军,而阿拉伯帝国,却是从二十万兵力给增兵到了三十万,而且在交战时突厥的葛逻禄部也反水了,这才导致大唐的失利。

  不过这一战,大唐损失兵马一万五千余人,而阿拉伯帝国损失了七万人,从伤亡上而言,其实大唐还胜了。

  此一战,对大唐没什么影响,对于阿拉伯帝国,却是有些伤到筋骨了。

  这话有些扯远了,不过我在这里举这个例子,便是为了给你形象展示,阿拉伯帝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在各自的年代,大明和大唐都是当时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在唐朝时,大唐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如今大明所不能比拟的,这一点老朱你得承认吧。

  而这阿拉伯帝国,也能和大唐碰一碰,虽然被败多胜少,不过也确能说明其在世界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首节上一节242/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