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12节

  “主帅,你的意思是说,一网打尽?”

  徐达抚了抚胡须,“然也!”

  ……

  三佛齐,巨港,作为苏门答腊岛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城内一片繁忙。

  这里聚集的都是走南闯北的海商,说是海商,当然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成为海盗,还有更多的,却是各种海上走私犯。

  这里每天交易著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丝绸、布匹、瓷器、茶叶、香料、金银、粮食等等等等,以及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必不可少的酒精。

  如今巨港,甚至是三佛齐,乃至淡马锡、佛柔直至整个马六甲海域,最受欢迎的酒,便是产自于大明的高度白酒。

  这里的白酒,多是从日本、琉球或是暹罗占城等地走私而来的,或是从过往商船上掠夺的,价值堪比等重黄金。

  除了白酒之外,还有一样重要的货物,便是大明来的霜糖,虽然霜糖在这里没有像白酒一样珍贵,但却是比白酒重要得多。

  因为霜糖在这里有时候是可以作为钱来使用的。

  而在海上众多亡命之徒,之所以会选择汇聚在巨港,除了这里交通便利,优良码头众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不用上税!

  虽然巨港也有自己府官,但是只要是在这里讨生活的,都知道巨港的实际控制人,甚至是整个三佛齐的控制人异姓亲王陈祖义。

  他们只需要给陈祖义缴纳一定比例的保护费便行,而这保护费,比起大多数国家的税都要低。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三佛齐马六甲讨生活的,路过的海鸥都能给你薅下一撮毛,谁敢不给陈祖义纳贡?

  此时,在巨港地势最高的地方,有一座颇为奢华如同宫殿一般的庭院,这座庭院和城内其他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完全是按照前朝时元大都的皇宫样式所建。

  整个庭院金碧辉煌,楼亭台阁,均为珍贵的楠木、檀木所打造,就连大殿内的柱子,都是梨木的。

  在柱子上,还镶满了各种金银珠宝,除此之外,屋内还有各种象牙制品,所有的一切,无不彰显著这庭院主人的权势和富贵。

  这座庭院的主人,正是纵横马六甲的海盗王陈祖义!

  书房内,陈祖义站在书桌前,正仔细观看著一幅巨大的海图,而海图上,则是整个马六甲和附近周边所有的岛屿,以及北边的大明。

  所有岛屿上的国家势力都有标注,他的视线,在岛屿之间来回扫荡,最后落在了大明上。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笑一声,他要在这里,创建另外一个帝国,和大明能分庭抗礼的帝国。

  陈祖义想当皇帝!

  此时,守候在门外仆人说道:“主人,吕铭达有急事想要向您禀报。”

  “吕铭达?他从海上回来了?”

  陈祖义摸了摸下巴,本来被人打断了幻想时刻,心中颇有些不满,不过听是吕铭达来了,还是收敛了一些脾气。

  “让他进来吧!”

  这吕铭达为吕宋人,本来的名字念起来太拗口,于是陈祖义便给他取了个读音类似的汉名。

  这吕铭达一直负责在海上监视大明船队的动向,而在淡马锡时,也是他和大明的护航军队进行了短暂的交火。

  因此陈祖义一听是他来了,心知便是有关于大明的消息,便让仆人叫他进来。

  吕铭达走了进来,向著陈祖义行了一礼道:

  “见过大帅!”

  陈祖义点了点头道:“不必多礼,你从海上回来,可是带来了明朝的消息?”

  “大帅说得没错!”

  吕铭达道:“属下在万里石塘附近的海域,发现了明军船队,不过就在属下进行跟踪时,却遭到了他们的驱逐!”

  “驱逐?”

  陈祖义眼睛一瞪,接著又颇为不屑道:“看来他大明真当自己是天朝上国了,真以为我这马六甲是这么好过的么!”

第367章 试炮

  “此次大明一共来了多少船?”陈祖义问道。

  “一共六艘铁甲船,比起上次而言还少了两艘”

  吕铭达停了下来,想了想又道:“不过其中一艘却是颇为古怪,似是旗舰,其上铺有十好几根铁管子,属下以为,大明应该是将铁炮给搬到船上去了!”

  “把火炮给搬到船上去了?”

  陈祖义颇有些诧异,紧接著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大明到底是有多么愚蠢,竟然能想出将火炮给搬到船上的蠢主意,他们以为这是在湖面上吗,一个海浪过来,别说开炮了,就连火炮都架不稳。

  大明就这般水平,还敢继续派船队过来,我不将这支船队全部吃下去,还真对不起我的良心!

  哼,待梁道仁和颂帕二人,将琉球洗劫一空,切断大明和琉球日本之间的航路后,大明今后还想海贸,就只能乖乖听命于我!”

  他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吕铭达听令!”

  “属下在!”吕铭达应声道。

  “我命你率三千人,驾快船四十艘,将这支不知死活的船队给我全部拿下,最好将船只给我俘虏过来,让那些铁甲船,成为我们的东西!”

  “是,大帅!”

  吕铭达一脸狂热的回道:“属下一定会让明人后悔来到这西洋上的!”

  放眼整个三佛齐,任谁都知道,只有大明的船队上的货物,是最多最值钱的,陈祖义命他去劫持大明船队,意味著他可以从中赚上一大笔!

  甚至是别人十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

  大海上,徐达站在甲板上,望著远方无穷无尽的大海,隐隐约约中,还有数座岛屿海礁在天际线处若隐若现。

  “老徐啊,看那远处的海岛了吗,那里便是南沙了,再往西南航行我们便要进入马六甲海域了。”

  一旁的李文忠有些感慨的说道。

  “没错。”

  徐达也是有所悟般的点了点头,然后徐徐说道:“前朝时,有一旅者名曰汪大渊,其二十岁时便随船出海,游历二十余国,所著《岛夷志略》中便称这里为万里石塘。

  便是汪大渊将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称之为中国之万里长堤,所以也称之为石塘,而从南沙乃至曾母暗沙,也被称之为长沙或是万里长沙。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里,我还从未想到过,这些广阔的海域,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之疆域,”

  “是啊,在来之前,我也未曾想到,大明之疆域,除了广袤的陆地,更有这辽阔的海洋,想来,唯有打造一支纵横驰骋的海军,才能让大明真正拥有这无边无际的大海!”

  就在李文忠感慨之时,汤和凑了过来打趣徐达道:

  “老徐没想到哇,你还知道汪大渊,知道《岛夷志略》呢,看来你也读书的啊!”

  “我呸,汤鼎成,你以为大家都跟你似的不学无术啊!”

  徐达倒是毫不留情的反怼道。

  就在三人打趣拌嘴时,突然间,从舰桥处传来一名参将的疾呼声。

  “主帅,舰队西南方,大约三十千米处,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正向我方极速驶来!”

  “船队?”

  三人面面相觑,然后快步来到舰桥,此时舰桥内,不见往日轻松活泼的气氛,却是有些肃杀。

  三人拿起望远镜,顺著参将手指的方向看去。

  望远镜的视界中,果然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密密麻麻的向船队的方向快速移动

  只见领头的一艘大船上,还打著几面黄色大旗,其中一面写著偌大的“陈”字。

  “是陈祖义的船队,这群家伙终于来了!”

  汤和放下望远镜沉声道,神情严肃,眼神却是有些兴奋和期待。

  “所有人都注意,做好战斗准备!”

  随著徐达一声令下,整个舰桥顿时忙碌起来,气氛霎时间变得紧张,一道道命令,随著无线电手台传递到了其他的蒸汽船上。

  “传我命令,舰队呈战斗队形,火炮准备,弹药准备!”

  “其他所有船只,火枪营全部做好战斗准备!”

  “舰队开始减速,缩短和敌人距离,待敌人进入十千米范围之内,火炮再进行攻击!”

  一道道命令传达下来,整个舰队都紧张的忙碌起来,徐辉祖和朱棣还有李景隆三人,开始带领自己的部下,拿起半自动步枪,纷纷跑到甲板的南侧,端枪,随时准备射击。

  虽然此时在肉眼中,海盗船队如同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看样子还有段距离,不过每个人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三人和其所带领的火枪营,都是第一次在大海上作战,此时几人心情不由有些激动,还有一丝丝的紧张,不过更多的却是兴奋。

  定远战列舰上,炮台开始调转方向,观瞄手开始校准观瞄设备测距,装填手将一颗颗炮弹装填入炮管内,紧接著炮长大声喝道:

  “弹道测试和热炮同时进行,准备,开火!”

  随著“轰轰”的几声巨响,船上的主炮和副炮纷纷喷出如火龙一般的火舌,炮弹从炮管极速飞射出去。

  虽然打炮的动静不小,甚至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不过舰船上的明军将士们早就习以为常了,甚至还想让炮长再多来几发,听个过瘾。

  随著装填机的蒸汽机发出隆隆响声,一股股蒸汽从舰身外排了出来,随即一颗颗炮弹被装填机送了上来。

  此时在海盗船队中,吕铭达站在望台上,隐约看到明军的船只好像是发射火炮般,一会儿后,又听到了“隆隆”声,看来明军是真的开炮了。

  他不屑一笑,这些明人,简直狗屁都不懂就敢来到这大海上,这么著急忙慌的就开炮了,莫非他们以为火炮能打几十里远?

  做梦呢!

  “所有人听我命令,升帆,极速前进,今日,便让那些明狗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海洋的王!”

  随著吕铭达的声音传来,海盗们都露出了嗜血狰狞的神情,一个个摩拳擦掌,疯狂大笑著,怪叫著,仿佛远处的不是明军的船队,而是一座座金山银山,一个个袒胸露体的美女,正等著他们去劫掠。

  “十五千米……”

  “十四千米……”

  徐达一边用望远镜观察著,一边下达著命令,“不要著急,等敌人再近一些,通知主炮手,给我瞄准最大的那一艘!”

  “十三千米……”

  随著海盗的船只越来越近,徐达果断下令,“准备开炮,主炮瞄准敌人旗舰,副炮自由射击!”

第368章 打错炮了

  随著命令的下达,主炮位上,观瞄手一边紧盯著海盗的旗舰,一边大声向炮长汇报著各种数据。

  “距离十千米,已经进入攻击距离!”

  炮长随即下令道:“开炮!”

  随著“轰”、“轰”先后两声巨响,主炮的双联装305毫米20倍径炮管分别射出两枚炮弹,带著尖锐的破空之音,呼啸著向吕铭达所在的旗舰疾驰而去!

  随后,又是“轰轰轰轰”几声巨响,原来是副炮也跟著一起开火了。

  击发完第一轮炮弹,炮兵们并未闲著,赶紧打开炮闩,清理火药残渣,为下一次发射做准备。

  与此同时,炮长、舰上的士兵,还有徐达等人,都在紧张观察著炮击结果。

  望远镜中,只见一发炮弹准确命中了海盗的旗舰,而另一发炮弹则落在了旗舰不远的海面上,引发剧烈爆炸,掀起的海浪差点没将其他小型船只给掀翻。

首节上一节212/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