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11节

  在被送回大明之前,那个该死的百户赵乾告诉他,大岛一郎会被游街示众,至于下场如何,那就全交给琉球的百姓去决定了。

  至于大岛一郎的下场究竟会有多悲惨,他完全不敢去想像。

  不出几日,大明天军仅用五百人便战胜了近五千海盗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琉球岛,百姓们在惊讶之余,更是对明军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起初还有人不太相信,他们苦倭寇海盗久矣,海盗在他们心目中就是无敌一般的存在,明军怎么可能只用仅仅五百人,就战胜了近十倍于自己的海盗,是不是吹牛了。

  不过当他们看到游街示众的海盗浩浩荡荡的从家门口经过时,那大场面,著实令他们印象深刻,这下子不相信也得相信了。

  不过这也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观念,明军天下无敌!

  有明军在,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海盗和倭寇的袭扰了!

  而最高兴的,反倒是中山王,当海盗在山南国肆虐后侵入中山国,中山王差点就带著家室宗亲跑到大明去了,当一听到明军大胜的消息,这可著实让他欣喜若狂。

  本来对大明驻军一事,他还有些抗拒,不过现在看来,得继续给皇帝陛下写信,请求派更多的驻军过来。

  而山南国和山北国早就派出使者前往大明了,目的只有一个,请求大明驻军。

  手底下的大臣们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跟著中山王举家逃到大明去了。

  大明虽好,但毕竟还是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上住著舒服啊。

  而正议大夫蔡应瑞,在得到明军大胜的消息后,整个脑子都是嗡嗡的,满脑子的难以置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怎么可能。

  再三确认消息属实后,他这才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看来张千户没有吹牛啊!

  张左迁自从回到大营后,便发现每天都会有百姓过来,在大营门前留下不少东西,然后便离开了。

  这些东西有渔民刚捕捞的新鲜海鱼,有百姓自家种的粮食,以及白糖和各种吃食。

  这是百姓上贡来了啊,张左迁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过送来的东西想再还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你不收人家东西人家还以为你大明天朝上过看不起琉球百姓一片真心呢。

  只有勉为其难收下给将士们改善伙食了。

  除了百姓送来的东西外,中山王自然也亲自送来了大量的礼物,作为慰问品。

  除此之外,让张左迁大跌眼镜的是,中山王竟然还带来了一批面貌清秀的女子,说是给将士们当丫鬟暖脚的。

  张左迁也是哭笑不得,这中山王别看是个藩国小王,这礼数还是很到位的啊。

  中原那些东西都被他给学完了!

  只能无奈的将礼物收下,至于那些女子嘛,还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这他可不敢收,真放这些女子进来,那大营非得乱套不可。

  不是说明军将士都是圣人柳下惠,而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张左迁承担不起!

  要是真的在军营里搞出一堆小娃娃出来,别说陛下本人了,就连徐达也不会放过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军将士们也没闲著,带著中山国的那些府卫兵,将琉球附近各个岛屿都扫荡了个遍。

  整个海域的海盗,无论是陈祖义的部下,还是其他单打独斗的海盗团伙,就连不少从日本逃出来的流寇,都被扫了个干净。

  张左迁这才带著将士们停歇下来,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子弹消耗太大,再打下去子弹就没了。

  如果子弹充足的话,他甚至都想一路打到小琉球去。

  不过在将颂帕和梁道仁押回大明的同时,也向兵部提出需要子弹的,相信过不了多久,新的子弹补给便会随著商船一起过来了。

  ……

  此时,南下西洋剿灭海盗的舰队,经过十余日的航行,总算来到了吕宋附近,再过几日,便能到达三佛齐了。

  进入吕宋海域后,所有人都开始警觉起来,因为这地方海盗出没的概率,比起在东海航行时要大得多。

  而此时徐辉祖李景隆等人,只想快点找到陈祖义,然后把他灭个干净再快点回到大明。

  因为再待下去,他们感觉自己的脸都快要被丢光了。

  这些日子来,徐达、李文忠和汤和三人,关于舰队上那支陆地作战部队的命名,还没有争论清楚。

第365章 关于对岸火力压制的构想

  海上的日子说充实也充实,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训练,说无聊那是真无聊,每日面对要么是无垠的天空,要么就是无尽的海水。

  无聊的时间总需要做些事情来打发,而在定远级铁甲战列舰上,最好打发时间的事情,便是开盘口下注。

  至于下注的内容,就是关于徐达、李文忠和汤和三人,关于海上火枪营命名权争吵的事情了。

  最开始,下注的内容还很单一,便是徐达三人最后谁会赢得这场争论的最后胜利。

  不过随著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三人依然争吵不出个结果来,下注的方式也与时俱进了,从单一下注,演进成了三人到底会给火枪营取多少个名字。

  从名字数量到内容,都可以下注,单一下注和复合下注都行,这让徐辉祖和李景隆那是不能忍啊!

  在斥责了大头兵们好几次后,士兵们总算收敛了一些,但方式却更加隐蔽了。

  不过当徐辉祖和李景隆发现朱棣竟然也跟著偷偷下注后,当场就崩溃爆发了,两人二话不说,立刻就把朱棣拎起来痛揍一顿。

  最开始朱棣还嚷嚷著,大舅子揍他也就算了,凭啥李景隆你个大外甥也敢动手。

  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李景隆也是理由充足得很,他这不是自己揍的,是代表他爹李文忠揍的。

  对于这个理由,朱棣心服口服。

  两人揍完后还不解气,还把朱棣赢的钱给瓜分掉了,这让朱棣也是欲哭无泪。

  就此之后,徐辉祖和李景隆也是听之任之了,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快点结束吧,因此两人日日期盼著陈祖义快快现身,把他灭了然后回家去。

  随著舰队离马六甲越来越近,海军将士们也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就等著海盗打上门来好一显身手。

  这可是大明海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海战,可不能掉链子了,就连徐达三人此时也不再争吵了,而是和下边的参将,整日反复推演进攻模式。

  而在推演过程中,汤和还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觉得新鲜的战法,便是利用定远级战舰上火炮射程的巨大优势,在海上便可以对陆地进行炮击,对海盗实行火力压制。

  镇远舰上的主炮,在进行海上试验射击时,最大射程打出了十五千米远,有效射程也达到了十二千米左右,这已经远超了最初的设计指标了。

  当初这个射程打出来后,引起了所有人的震惊,当然最震惊的还是军器局的研究员。

  炮是他们做出来的,可是获得的结果却远超设计指标,也令他们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经过一番逆向推演后,研究员连蒙带猜的,总算是找出了原因所在。

  便是原始设计图上所设定的指标,是创建在相对落后的发射药基础上的,而奇人给他们的新型发射药配方,即无烟炸药,其效果远远超过原来的炮弹装药。

  汤和认为,在有效射程而十二千米左右的基础上,定远级战列舰在离海岸两到三公里的海域,便能对深入陆地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进行超远程打击,而炮上的观瞄装置,其观察范围有二十千米左右。

  战列舰上四门双联装主炮,实际上就相当于有八个炮管了,射速也是极高,一刻钟打出的炮弹,堪比以前一整个火炮营输出的火力。

  而且装备的炮弹有榴弹和穿甲弹两种,榴弹的话属于破片杀伤,用来群伤敌人的话再合适不过。

  至于穿甲弹,则是对付城墙堡垒的最有利的武器,汤和甚至认为,穿甲弹就是用来对抗铁甲舰的!

  无论是哪种炮弹,其威力远超以前的铸铁炮所发射的实心弹。

  除此之外,舰上还有四门双联装的副炮,有效射程也在八到十千米左右,主炮和副炮相结合,能从远到近对陆地形成不同距离的火力打击。

  而副炮的射击速度,比主炮还要快,因此军舰对陆地进行火力压制是完全能够实现。

  汤和做了完整的推演,从距离海岸大约八千米左右的地方,便可以用火炮进行攻击了,直到距离海岸三到四千米的地方,便能对陆地形成不同批次不同距离的火力覆盖。

  这样一来在海陆军登陆之前,便能用炮给他们在沙滩上清理出一片登陆的地方出来。

  而在海陆军登陆后,舰船依然能为海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炮击更远地方的敌人。

  当然,对于舰船上火枪营的命名,汤和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个建议,除了海陆军的提法外,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而徐达在这个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个更为疯狂的想法。

  便是在陆海军登陆后,在遇到比较难进攻的堡垒或是防线时,可以依靠无线电台远距离通信的优势,呼叫舰队对特定目标进行打击。

  当徐达一提出这个想法后,所有人都认为徐达疯了,以至于连陆海军这个提法都没有去反驳他!

  在汤和看来,自己之所以提出舰炮对岸进行火力压制的前提,便是要保证炮弹的弹著区域和海陆军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即便有偏差,炮弹也不会落在明军的脑袋上。

  而徐达的提议却是太危险了,火枪营和敌人交火的距离,通常是两百米到五十米左右,炮弹一个不小心,便会落在己方将士的脑袋上。

  而且榴弹的杀伤半径有接近九十米的距离,穿甲弹的主要作用虽然不是面杀伤敌人,但其杀伤范围也有五十米左右,因此一旦在短兵接火时,炮弹在敌军阵地上爆炸的话,完全有可能会伤到自己的士兵。

  而李文忠则提出了另外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便是如何精准定位敌军目标,如何给火炮提供精准坐标。

  对于汤和的疑问,徐达倒是有不少理由和他争上一争,但是李文忠提出来的问题,却是把他给难住了。

  对啊,如何精准给火炮提供坐标呢?

  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而且根本不知道往哪方面去学,不过这个想法,却是固定在了他的脑海中了。

  他坚定的认为,利用无线电和火炮,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便是发现即摧毁。

  而且自己的想法不光能用在登陆作战上,以后无论在哪作战,如果侦察兵前出遇到需要立即摧毁的目标,便可以马上联系后方的炮兵,给一举摧毁掉!

  但是,该如何提供坐标呢?

  得,还是等回大明后,再拜托陛下去问问奇人李晗吧!

第366章 尾行的海盗

  徐达的想法没有通过,虽然是朱元璋钦定主帅,但是这个想法太过危险,他也不能强行利用职权实施,否则那就是草菅人命,会寒了人心的。

  不过汤和的建议却是通过了,因此大家开始围绕起汤和的想法制定著各种战术。

  虽然依然争论不断,不过在以徐达、李文忠和汤和三人为核心的圈子里,正在不断形成一个共识,那便是新的武器和技术,必然带来新的战术战法的变革。

  事实上就徐达个人的想法而言,在大明开国后,想著把元庭彻底灭了后,就开始享福过舒服日子,在朝堂上和别人争争权、夺夺利,为徐家子孙谋个好出身,让魏国公府永远不倒。

  可是如今的话,这个想法在他的心中却是越来越淡了,倒不是说他不迷恋权力和财富,不然他也不会钻破脑袋的要在大明海贸股份公司入股,想方设法的要成为大明海军的首任统帅。

  只是他如今更关注的,却是如何利用新的武器和技术,研究出更为有效的战法出来,以往的兵书,除了那些关于谋略的战略思想外,其余的关于排兵布阵、行军补给什么的,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在新武器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下,如何推出新的战术战法,对于他们这些沙场老将,也提出了挑战。

  这让徐达意识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非荣华富贵和争权夺利,自己可以做的,还有更多!

  一日晚上,他也隐晦的和李文忠提到这件事情,没想到,李文忠竟然和他的想法一模一样。

  而李文忠更是大胆的提到,事实上,在被封为曹国公后,他每天的日子,实际上却是过得如履薄冰,在胡惟庸案发后,心中更是小心翼翼谨慎不已。

  而如今,他却没有了以前的烦恼,为什么,随著大明变革的打开,他发现自己还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大明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天地等著自己去征服。

  两人却是越说越投机,就这么聊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汤和见到二人无精打采的样子,还以为他们俩晚上是不是偷偷喝酒没有叫上自己。

  徐达和李文忠二人那是昏昏欲睡,只有汤和一人在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就在此时,传令兵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几人顿时精神一震。

  有几艘海盗船,吊在船队尾,鬼鬼祟祟的跟踪著大明船队。

  “等了这么多天,总算是等到他们乖乖上门了,主帅,打掉他们,试试战列舰的新炮?”

  汤和看向了徐达问道。

  徐达却摆了摆手,“几只虾兵蟹将什么的,没必要大费周章,命随船将士开枪将他们赶跑。”

  李文忠道:“他们应该是来打探我军情报动向的,就这么放他们回去了?”

  徐达笑了笑道:“你们两个,知道海边的渔民是怎么打鱼的么才能打到更多么?”

  “渔汛期出海,专门到鱼多的地方,然后……”

  李文忠说著说著,和汤和相视一眼,两人顿时明白了徐达的意思。

首节上一节211/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