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183节

  “哈哈哈哈。”朱元璋得意的举起了酒杯,和李敏一饮而尽。

  推杯换盏之间,两人已是有些微醺,李敏便也起身告辞了,而朱元璋,也交代了他一番。

  便是准备和文坛摊牌了。

  随即,李敏便带著随从,带上李晗送来的资料,出了皇宫去。

  不过他并未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京师匠造书院。

  当吴道行看见李敏领著两个随从,将一大堆纸张摆在书案上时,还有些发懵。

  “李大人,此乃何物也?”

  李敏苦笑道:“吴先生,这是陛下交给咱们的研究任务啊!”

  “任务?”吴道行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李敏,然后又随手拿起一本册子看了起来。

  “基础数学?”

  他更是一头雾水了,“难道陛下就要咱们研究算术?”

  李敏解释道:“非也非也,吴先生,你看到的只是基础数学,这里还有中级数学和高级数学,不光如此,还有物理和化学呢。”

  “这些是陛下要给学子们所普及的,新学?”吴道行想了半天,总算是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词出来。

  “莫非陛下已经决定要改革教育了?”说到这里,吴道行双眼放出了精光。

  在匠造书院的这些日子,他一边给学子们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一边也向陆有才等老师学习技术方面的东西。

  这不学不要紧,一学,却是完全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颇有一种世界真奇妙的感觉。

  他亲眼见证了龙驭天机炉的诞生,也在工厂见识过蒸汽机所带来的伟力,更想再一次乘坐那热气球翱翔天空。

  这些,才是强国之本啊!

  谢谢书友们的关心,今天好点了,可以继续肝了

第307章 活到老学到老

  不光是这些新兴的知识能够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而吴道行更是在接触到技术方面的知识后,思路也被彻底打开了,这让他能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因此在匠造书院,有时候他更像是一名学生,而不是教书育人的先生。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迫切的想要将技术学习全面纳入到科举当中,甚至比朱元璋还要急切。

  “没错,先生高见,改革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如今有了大部分人的支持,陛下应该会在近期内彻底和文坛摊牌了。”

  李敏转了转眼珠子,又说道:“教育改革的基础,便是桌上这些宝贵的知识,但需要有人传道受业,正因为如此,陛下才让我们先将新学理解透彻,才能更好教授学子嘛,所以啊,就拜托吴先生了。”

  此时一旁的随从忍不住笑出声来,明明陛下是让李大人你自己先学懂了再教给别人,这倒好,一来到书院,你就这几句话的就全部推给吴道行了。

  一看李敏正瞪著自己,随从连忙紧紧闭上了嘴巴。

  李敏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自己一大堆事情呢,如今还有最紧迫的铁路工程,陛下已经给出了最佳解决对策,自己得赶紧将这一套措施完善再实行下去,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学新东西呢。

  看著书案上堆满了的纸张,吴道行也是有些瞠目结舌,不过还是郑重道:“李大人放心好了,老夫这就带领老师们开始认真研习,争取早日将新学传播出去。”

  “那就拜托吴先生了。”李敏一边说著,一边也随手拿起一本装订好的册子看了起来。

  毕竟他心中也好奇,李晗送来的新学,到底有些什么神奇的内容。

  然后封面上的几个字便瞬间把他给吸引住了《自然科学科普》。

  在名字的下边,还有一行小字,适合儿童启蒙教育使用。

  这是给孩童启蒙的读物?

  李敏翻开来,第一个章节便是《认识我们的世界》。

  好家伙,不愧是奇人,给孩子看的东西,主题都如此宏大了吗,就连圣人不敢说自己认识了这个世界吧。

  带著强烈的好奇心,他认真读了下去,然后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什么是天空,什么是大地,原来在蓝蓝的天空之上,还有无穷无尽的空间,名曰宇宙。

  宇乃无限空间,宙乃无限的时间,这些在大明虽然不是常识,但一般读书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当书中所言,大家平时看到的星星太阳月亮,都是浮在宇宙这一广阔无垠的空间里时,李敏还是被震撼到了。

  自己生活的这一片大地,是一个不守则的圆球,名曰地球,和夜晚看到的星星一样,都漂浮在宇宙之中,李敏仔细琢磨著,这倒对应上了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提到的天体圆如弹丸。

  想当初青年之时,当自己看《浑天仪注》时,还以为这只是张衡提出来的假说,没想到却是真的!

  生活的大地其实是一个圆球,想想还真是有够神奇的。

  也就是说,其实祖先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现象了,只不过如今更多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是处于天圆地方的阶段。

  看来真得加大力气推广新学了。

  然后他又看到地球、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等,都是在围绕著太阳旋转,当地球围绕太阳一圈时,便是一年。

  而地球也会自转,自转一圈便是一天,李敏顿时恍然大悟,这下子便彻底明白了为何太阳从东方升起,而从西方落下了。

  他越看越入迷,原来打雷,便是因为云层中蕴含有电荷,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层相撞时,便会产生打雷的现象。

  如果产生电的现象,是因为电荷的话,此时他又想到了无线电手台,手台之所以能隔空远距离通信,是否也因为存在电荷的原因?

  进一步思考的话,如果能自己制造电荷的话,那么大明岂不是也能制造和电有关的东西了?

  想到这里,他快速翻看著,直到翻到头也没找到这本册子上有提到如何制造电荷的方法。

  想来这是给孩童的启蒙读物,应该不会涉及到如此高深而神奇的技术吧。

  那么,奇人送来的资料中,是否有涉及到呢?

  想到这里,李敏在一堆的资料中翻找起来,然后找到一本中等物理,翻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还真有如何产生电的装置,原来,用磁铁和铜线圈便能制造电了!

  而就在李敏查找的时候,吴道行此时也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拿著的是,便是最开始拿的那一本初等数学,好不容易将十个数字弄懂之后,便开始自己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然后他发现,这种新型的数字,计算起来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

  吴道行很快便意识到,这种方式一旦用在工业上的大型计算的话,像是产量、人工等等,将会简便很多。

  这将又是一场从下到上,从里到外的大变革啊!

  两人就这么废寝忘食的吸收著新的知识,直到深夜,直到李敏突然意识到,两人似乎还有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

  经李敏一提醒,吴道行一拍大腿,学新东西学得废寝忘食,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吴道行心中其实也明白,朱元璋一直压著他和蓝智等人不发声,便是在等最后的关键时刻。

  他连忙拿出纸笔,开始写起要投稿的文章来。

  本来文章他早已准备好了,不过在看到新的教材后,他又有了新的思路,觉得非常有必要重新写一篇。

  待文章写好后,再交给方孝孺,待校对之后,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马上发表。

  此时的他思路如泉涌,李敏也不好打扰,便安静的退出了房间,然后快速向家里赶去。

  他也得尽快将陛下的计谋形成可以执行的方案,然后再对俘虏们实行下去。

  翌日早朝,朝堂之上,照例又是支持改革的和反对改革的先后上了奏折,或是痛陈教育改革的好处,这多是从工业和经济发展方面,或是痛斥改革的弊端,主要观点便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一旦改革,定会动摇大明根基云云。

  两方依然吵得不可开交,只不过反对的人,已经远远不如支持人数多了。

  最后的决定权,自然是掌握在朱元璋的手中,不过就在文武百官等待他做最后的决断时,他们的陛下,却做了一个让众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陛下宣布,大明自制的第一部电影已经拍摄成功,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播映!

第308章 映前风波

  应天府的百姓们发现,官府的人,又在各坊市架设白色的幕布了。

  难道又有新奇玩意儿看了?上一次看那什么中华历史的纪录片时,那震撼的场面,那对灵魂最直接的冲击,百姓们都还历历在目,如历久弥新般,直到现在也依然印象深刻。

  就在官府架设投影仪幕布时,不出半日,朝廷要放新玩意儿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与此同时,各州府也从收到了命令,在州县乡巡回播放新的电影。

  消息如同瘟疫一般疯狂传播著,本来方孝孺还想写篇文章给电影宣传宣传,不过看这架势,完全没有必要了。

  百姓们对电影这东西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人们纷纷猜测,不知朝廷这一次又会给大家看什么好东西呢。

  现在应天府内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朝廷要给大伙儿看什么内容的电影了。

  集市里、坊市间、酒家客栈内,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

  “这次朝廷又给大伙儿看那什么影子戏,不知道又是什么呢?”

  酒馆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一边喝著酒,一边和身边的人讨论著。

  “老人家,那叫电影,不是什么影子戏。”一位文士打扮的年轻人笑著纠正道。

  “啊对对对,电影,电影,小老儿我就记得那影子戏就像打雷一般,还带闪电的。”

  “老张头,你这次不会又被吓得尿了裤子吧?”一旁和老头儿相熟的人打趣道。

  “老王头你这叫什么话,当初第一次看时,你不是也一个屁墩儿给吓倒在地上么,这一次我有经验啦,那啥电影的,其实就是会动的画片儿。”

  老张头笑道:“我听隔壁在匠造书院念书的小六子提过,他们书院老早就有那画片儿看了,听说都是画片儿里的先生给他们授课呢!”

  “对对对,听说那画片儿里的女先生,就跟女神仙似的,那大长腿儿又白又嫩的,啧啧,要是我再年轻个二十岁,我也要考入那匠造书院里去见识见识啊!”

  老王头一脸的向往,又对旁边的年轻文士道:“孙家小子,你们国子监有那女先生授课么?”

  年轻文士嫩脸一红,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

  老王头哈哈笑道:“看来国子监不如那匠造书院啊!”

  年轻文士有心反驳,不过空有满肚子想法,却一时也说不出口来,不过他打从内心深处,也挺羡慕匠造书院的学子。

  倒不是羡慕有白嫩大长腿的女先生看,而是向往匠造书院总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学识。

  如今国子监也有很大一部分学子,在论学大会后,也愿意接触一些新的东西,甚至有地方来的学子退出了国子监反而进入匠造书院去了。

  国子监里也分成了好几派,每天吵得不可开交,不过现在支持教育改革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也不知道这一次朝廷会放什么电影给咱们看,要是有那女神仙就好了。”

  老王头还是对此念念不忘,此时一个酒馆的伙计走了过来,一脸神秘道:

  “你们还不知道朝廷放什么电影呢?”

  老王头不服气道:“咋,你知道啊?”

  老张头和年轻文士也是一脸好奇的看著他,看著众人的目光被自己吸引过来,伙计颇为得意,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四周,然后刻意压低了声音。

  “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随便到处乱说啊,这一次朝廷要给咱们看的,可是咱大明自己做的电影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啥,咱大明自己做的?用啥做的?”老张头有些不可思议道。

  “老张头啊,我要是知道用啥做的,我还能在这里做伙计跑堂?”伙计反问道。

  “你不会是瞎编的吧?”其余几人也是不相信。

首节上一节183/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