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明的财税收入高了,大臣们的俸禄也随之水涨船高,只要肯干事儿,那陛下的赏赐也绝对少不了,没有多少人愿意会为了捞几百两的黑心钱而被剥皮枭首的。
而如今,虽然锦衣卫也有监管文武百官之责,不过其主要任务,也是开始慢慢向国内国外的情报收集转变了,这也带来了两个变化。
其一是大臣们的压力比起以前,那是真的少了许多,最起码在家时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等第二天等陛下问自己昨晚和谁打叶子牌了。
其二也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锦衣卫的风评竟然开始好转了,就连毛骧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还是徐达一语道破了天机,这就好比你家邻居是个壮汉,天天紧盯著你,就想著等你不小心惹了他然后找借口欺负你,如今壮汉将目光放在了村外,注意你的时间少了,你就抓紧的谢天谢地去吧。
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奇人带给大明的,想著有奇人为大明指明了方向,往后该发展成什么样子,还真是令人期待啊!
想到这里,李敏决定待会儿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挑选最好的工匠出来,为奇人打造龙驭天机炉。
此时杨思义神秘兮兮的凑了过来,小声问道:“致远兄,那许年和李默默又是何许人也,我咋从没听说过。
能让陛下亲口下旨为其打造龙驭天机炉,应该并非凡人吧?”
魏左谦也是一脸好奇的看著李敏,刚才侍卫追上来下达旨意时,他就好奇了,只不过碍于下官的身份不好开口。
李敏神秘一笑,故作高深道:“你们很想知道啊?”
杨思义和魏左谦齐齐点头,然而令二人没想到的是,李敏白了他们一眼,然后道:“想知道啊,自己去问陛下呗!”
杨思义顿时一口气差点没出上来,好你个李致远,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了,还真不知道你有如此恶劣的一面啊!
“致远兄,不想说就不说嘛,何必如此捉拿人,真是有辱斯文!”
“哈哈哈哈!”李敏并未做过多解释,哈哈大笑一番,在二人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敏,虽然已经猜出许年和李默默二人身份,但这毕竟是陛下的私事,而且涉及到奇人,还是少宣扬为妙。
只是,这种我掌握了你们都不知道的秘密的这种心理,还是令李敏心中暗爽。
但有件事情他从始至终都想不明白,这奇人从头到尾都没露过面,和陛下到底是如何联系的呢,那些神奇的物件,又是怎么送过来的?
唉,少去想少打听,有时候好奇心过于旺盛会害了自己的!
他没有急于回家,而是来到工业司,挑选了好些个最精锐的工匠,然后将朱元璋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当众宣布开始火车和铁路的修造,不过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满朝文武都是懵的。
铁路是啥,火车又是啥,他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闪现出一幅画面,便是在一条条钢铁大道上,一辆辆冒著烈焰的车辆疾驰而去,钢铁泛著烈焰的火光。
啧啧,这场面光想想就真够接地狱的。
徐达更是兴致冲冲的语出惊人道,那火车是不是可以发射火焰霹雳弹的战车,这一下可把朱元璋给整乐了。
这个徐天德,自从看了视频后,就在琢磨著里边那些能开炮的战车了,有此一问,估计又是犯老毛病了。
让李敏给一众官员作出解释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有不少人怀疑这火车是不是真的能造出来,不过却无人敢质疑朱元璋的意思。
而一众勋贵武将更是极其赞同,铁路一旦铺好,这意味著,往后运兵的速度,将比现在用脚走路快上十倍以上!
对于用俘虏修建铁路,所有人的意见倒是出奇的统一,去年从大漠抓获的俘虏,现在应该在各大矿山辛勤劳作吧。
然后,朱元璋又试探性的提出,在各地兴办技术学校,然而话音一落,便遭到了文臣的强烈反对。
不少文臣如丧考妣一般,痛斥陛下这是在毁中华的根基,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
李敏冷眼看著这一切,这还只是提出建新的技术学校,这群家伙就已经如此了,要是让他们知道,其实陛下还想将科学加入孩童的启蒙教育和各地的书院中,那这群家伙恐怕会一头撞死在朝堂上以死明志吧。
看来京师匠造书院已经是这些家伙能够接受的极限了,此时李敏反倒是希望锦衣卫能够像以前一样,甚至更狠一些,这些家伙实在是阻碍大明进步的绊脚石啊!
没办法,建新官学的提议只能作罢,李敏将心思全部投入到火车和铁路中,工部开始如火如荼的研究火车头和铁路的制造。
第269章 美妙的想法
铁路工程由李敏亲自主抓,为此,在朱元璋的旨意下,又新设了一个全新的衙门大明铁路局。
在吏部的协助下,李敏从工业司和各机造厂抽调出数名精锐工匠和精通工业管理的官员进入大明铁路局。
铁路局属于工业司管辖,其下设有两个所,即蒸汽机车所和铁轨所,便是专门负责火车头和铁轨的研制。
虽然建造图纸上,对于各结构部位需要用到什么样的钢铁材料,都解释得一清二楚,甚至连炼制工艺都详细的列在上头,不过限于精锐工人的缺乏,进展一度非常缓慢。
李敏、魏左谦等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其下的主事和工匠们,也是没日没夜的锻造、试制,只为了能够尽快看到火车疾驰在铁路上。
最后还是刘三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才得以让工程继续推进下去。
按照他的说法,当初试制五六式半自动时,一开始也是将各零部件分批试制,但是一旦遇到某一个零件卡壳时,整个工程都得停摆。
后来刘三悟牙一咬,决定将各零部件按照从难到易的程度分门类别,然后从难度最低的开始,集中力量一个一个的攻破,这才让新枪顺利制造出来。
那么火车头的研制,是不是可以沿用相同的办法呢?
李敏等人一听,顿时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决定采用刘三悟的办法,便从火车头的核心,蒸汽机开始。
蒸汽机已经有现成的了,只须要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改进就行,很快,适合火车头的蒸汽机便试制了出来。
然后便开始进行各种试运行,比如疲劳试验等等,眼见事情获得了突破,李敏大喜,要升刘三悟为侍郎并参与到火车的研制中来,被刘三悟婉言谢绝了。
他的心思全在枪械上面,经过五六式半自动制造的洗礼后,他的思路已经完全被打开了。
那导气式的构造更是让他如醍醐灌顶一般,既然射击时产生的热气能够推动套筒前进,抛出子弹壳,然后自动复进,这样便能半自动射击。
那么如果更进一步,有半自动的话,是不是还有全自动?
一次射击便让热气推动枪机运动,那么如果扣著扳机不动,完成开锁、退壳、推弹上膛、闭锁等一系列,这样是不是就能实现全自动射击了?
这便是刘三悟如今为之奋斗的目标。
如今他主管的军器局,已经将枪械制造的职能全部下放到工业司所属的军械厂,而军器局则成为纯粹的枪械研究机构。
不需要再操心生产的事情,这让刘三悟能够将全部心思,都花在全自动射击方式的研究上。
就在工部、户部都在围绕铁路的建设而努力时,朱元璋却一人在寝宫内,观看著视频。
因为他突然想了起来,在李晗给自己送过来的视频中,曾经提到过铁路的事情。
那便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视频,其中有几个画面中,似乎出现过火车。
重新打开了视频,虽然已经看过好几次了,但当朱元璋再次看到日寇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时,胸中的怒火再次喷涌而出。
强忍著愤怒,他仔细观看著,当视频来到东北,日寇通过铁路将士兵用火车运送时,他这才恍然大悟,这便是火车啊!
当初观看时,心思全在日寇上边,虽然对火车也有些好奇,不过没有太多放在心上,如今再看时,却是另外一番感受。
视频中所言中国之东北,应该包括漠南东部、辽南、辽东以及更北的奴儿干地区。
现今奴儿干一带是在海西女真的控制之下,更北的地方则是野人女真的地盘。
而奴儿干这个词,还是来自女真语,在女真语中是山水画的意思。
没想到在未来,日寇最先入侵的,便是这些地方,他们便是在那里拥立满清皇帝溥仪创建了所谓的满洲国,以实现对东北一带的幕后控制。
哼,这一招就和室町幕府控制后小松天皇,简直一模一样,换汤不换药!
看来几百年过去了,日本人也没什么长进嘛!
不过重点是,日寇便是通过铁路来控制东北的,甚至可以通过铁路快速向山海关以内运兵。
日寇可以,大明更可以!
日本人可以通过铁路向关内运兵,而大明则可以用铁路向关外输送力量。
一边想著,朱元璋又拿出了李晗送给自己的世界地图,手指顺著地图一路向北,从东北划到东西伯利亚,又从东西伯利亚划到西伯利亚。
如果大明在这些地方都修上铁路的话,岂不是意味著,这里的矿藏资源都可以源源不断运回大明了?
甚至是,大明亦可在那里创建都指挥使司?
然后他又顺著西伯利亚,将手指一路划向西边,跨过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一直跨过莱茵河!
如果能修建一条甚至是数条从大明到欧罗巴的铁路呢?
朱元璋不由头皮发麻,浑身直起鸡皮疙瘩,这个想法,简直太美妙了!
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老李说过,看世界的角度,要从地缘出发。
地缘包含陆权和海权两个方面,海权靠轮船和航线实现,那么陆权的话,便是依靠铁路!
先不考虑欧罗巴那么远,最起码而言,铁路向东,控制东北和高丽半岛,向西,便可快速向东察合台汗国运兵,将其一举拿下,重新将西域纳入中华的版图!
而要实现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大明的工业持续壮大,这更需要庞大数量的工人啊!
那些该死的腐儒,简直腐臭不堪,应该通通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一想到朝堂上那些所谓清流儒臣的嘴脸,朱元璋便恨得牙痒痒,这些该死的家伙,怎么就杀不绝呢?
唉,天下的文人众多,即便杀了那么几个,又如何能堵住悠悠众口?
难道他们便看不到大明的变化吗,工业化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他们不是看不到,他们只是不敢去面对而已!
一旦工人取代儒生成为大明的主要有生力量,科学代替儒学,工厂取代地主,那么文坛将彻底丧失统治地位。
他们其实看得很清楚啊!
也不知道老李对此又有何见解呢?
唉,只可惜这个家伙一心逍遥,要是他在这里,安安心心为大明服务,有事没事叫自己几句老丈人听听,该有多好啊!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了司礼太监王景弘的声音。
“陛下,工业司的匠人,将您要的龙驭天机炉已经送到了。”
第270章 老朱想拍电影
朱元璋走到门外,便看见王景弘正领著宫中杂役太监,正小心搬运著两个大箱子。
命其放在地上,拆开一看,朱元璋仔细检查一番,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李敏挑选的工匠,不愧是优中选优,瞧瞧这精细的做工,这扎实的用料,蒸汽机上那雕龙画凤的,处处透露出几分异样的美感,啧啧,看得自己都有几分心动了,老李的朋友应该会喜欢。
好活当赏,当即下旨,命王景弘赏赐工匠每人纹银百两,以示嘉奖。
然后又命杂役太监将两个炉子给搬运到佛堂,就在杂役太监小心翼翼的搬运时,突然间,只听见从御花园的方向,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喧哗声。
“大敌压境,烽火连天,虽众寡悬殊,然吾辈身为大明铁血男儿,誓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之坚,身虽死,魂不灭,壮志凌云,誓斩敌酋于马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千秋忠义,今日尽显!
兄弟们,都随我冲啊,今日便杀身成仁以报皇恩!”
朱元璋正要呵斥,却突然觉得这声音非常耳熟,瞬间便恍然大悟,这不是朱福宁那丫头片子么,又在整什么么蛾子?
王景弘在一旁拼命控制自己的表情,强忍著不要笑出来,而几个杂役太监,更是紧咬嘴唇,都快要咬出血了,也不敢露出一丝笑意。
紧接著,便看到朱福宁带著一群小屁孩子从一旁的侧门冲了进来。
只见为首的朱福宁手上端著用木头做的枪,穿著不知是从哪弄来的劲装,一脸的杀气腾腾,该说不说,还真有几番巾帼女英雄的模样。
朱元璋看著她这副装扮,也是哭笑不得,曾几何时,怀庆那是落落大方恬静温柔的,咋变成现在这副样子了?
老李,你还我闺女!
而在她身后,紧跟著的是朱允,手里也是挥舞著木头做的大刀,其后便是朱允,小短腿还要迈著大步子,那模样甚是滑稽。
而在朱允之后,还有朱高炽这个小胖子,气喘吁吁的满头大汗,嘴中还喊著:“姑姑,姑姑,等,等等我!”
最后跟著的,便是朱高煦了,这个才三岁多一点的小家伙,也是紧跟其后,嘴中不知还哇哇乱叫著什么。
而在这群小屁孩子旁边,还紧跟著好几个宫女太监,护著这几位小殿下,生怕他们摔著磕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