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场的学子,更是羡慕不已,瞧瞧人家,只要一毕业就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了,还是八品官员,一个个在心里卯足了劲,想著更要刻苦一点,造个新东西出来一鸣惊人。
新的蒸汽机造了出来,不仅仅是为了做个样子,自然是要进入生产领域的,李敏唤来机造厂的主事和熟练工匠,将新蒸汽机运回生产车间,待熟练掌握制造工艺后,便开始批量生产。
而朱元璋在临回宫前,交代了李敏两件事情,其一是命他按照新蒸汽机的样式构造,打造一个小的模型样品出来,他要送给李晗,也让李晗高兴高兴,大明能自己制造蒸汽机了。
李敏欣然领命,从内心深处而言,他对于奇人李晗的崇敬,实际上更在陛下之上,是奇人打开了大明的工业化之路,否则,工部工部,不掌管工业的工部,那还有何意义可言?
其二便是新蒸汽机的出现,让朱元璋看到了书院的巨大潜力,学子们在念书时能改进蒸汽机,势必也能促进枪械制造的进步。
当即决定,在匠造书院再单独开一门课程,便是对于枪械等武器的研究和开发。
回宫后,趁著高兴,朱元璋继续给李晗回信。
“老李,有段时间没给你回信了,甚是想念。
有个大喜讯,咱想著要和你分享一番,徐达率领的南征大军,大败安南军队。
让咱感到惊讶的是,徐达仅仅用两万五千兵马,便歼灭了安南数十万大军,这一战果,著实让人难以想像。
这也让咱彻底明白一个道理,为何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会形成令人瞠目结舌的碾压优势,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是在用钢铁换取敌人的血肉。
如今安南军政大权,也被大明所掌控,和高丽一样,实质上被纳入大明版图。
不过经历了这次南征之战,也暴露出一个最大的问题,便是路程遥远的话交通不便,行军和补给速度太慢了,以至于错失最佳战机。
这一问题,不光体现在行军打仗之上,如今随著大明贸易蓬勃发展,贸易量和贸易速度的快速提升,路程遥远运输太慢已成为大明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对于此,不知老李你有何妙计没有。”
写到这里,朱元璋伸了伸懒腰,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远距离通信李晗能够解决,但是远距离运输,恐怕他也没啥好办法吧。
除非老李会那缩地成寸的法术。
想到这里,他不禁被自己如孩童一般幼稚的想法给逗乐了,不过心中依然有些许期冀,或许老李真的有办法呢?
貌似自己每次遇到的问题,都被他完美的解决了,额,除了朱福宁的事儿,这小子死活不从之外。
不过这也让自己滋生了些许懒惰心理啊,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晗。
嘿,能者多劳,既然老李这小子不肯叫咱爹,那就为大明多出点力吧。
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朱元璋继续写道:
“还有件喜事得告诉你,咱设立的京师匠造书院的学子,制造了一套新的蒸汽机,这是咱大明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来的。
此蒸汽机体积比起以前的,缩小了很多,而且听工部尚书李敏说,马力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用于造船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老李你的功劳,如果没有你所传授的学问技术,恐怕大明也不会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对了,我命李敏给你造了个小的蒸汽机模型,送与你做个纪念。”
写到这里,朱元璋心中的自豪不言语表,大明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新的蒸汽机,这绝对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式进步。
几日后,待李敏将蒸汽机模型送了过来,朱元璋便将信件和模型一块儿给李晗送了过去。
……
“这手串,是上好的黄花梨所制,您说国内没有正宗黄花梨了,那肯定啊,这要是国内的黄花梨,价格还得翻倍呢!”
李晗一边给顾客介绍著手串,一边瞎忽悠著,别人是以次充好,他得以好充次,没办法,虽说这手串是正儿八经的国内原材料所制作,但那是大明的黄花梨,说出来没人信啊!
“再便宜点?不能再便宜了,木艺品这东西,是货挑人而不是人挑货,知道这玩意儿为什么这么贵吗,就是因为它稀有啊,要买便宜的,您请看对面的古玩连锁店,那有工艺品,随您怎么挑,还可以讲价。”
李默默本来看著李晗卖东西还觉得挺有意思,不过李晗一说让顾客到自家店里买便宜货去,顿时就不乐意了,鼓著腮帮子,气鼓鼓的瞪著李晗。
李晗装作没看见,继续和顾客闲聊著,最终还是凭著三寸不烂之舌,将手串原价卖了出去。
“李晗,你卖你的东西,干嘛要贬低我家铺子?”
顾客走了后,李默默顿时开始向李晗兴师问罪了。
“瞧你这话说的,我这不是给你家介绍客人嘛。”李晗的脸皮那是老厚了,瞎话张嘴就来,反正和李默默打闹习惯了,她也不会介意的。
“对了,你想吃啥,我给你做去。”
李默默是来还黄金针发枪的,也是在忙乎了一段时间后,想来和李晗聚一聚。
一听李晗主动要给自己做吃的,顿时喜笑颜开道:“我想吃满汉全席。”
“还满汉全席,你看我是满汉全席不?”
李晗没好气道:“满汉全席没有,活珠子你吃不吃?”
第255章 老朱的来信
“不要!”
李默默顿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脸上还露出了恶心的表情。
“身为南京人,活珠子都不吃,忘本了啊你!”李晗似笑非笑的打趣道。
李默默顿时反唇相讥道:“切,现在北京的年轻人,连豆汁儿喝不下口了呢,我一个南京人不吃活珠子又怎么了。”
就在李晗要和李默默继续斗嘴时,此时门外走进来一人说道:“李晗,李晗在吗?”
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邮递员,李晗连忙应道:“哎,我就是,您有事儿?”
说完,他还有些纳闷儿,邮箱的事儿,不是已经给邮局赔过钱了吗?
“这里有你的信件。”
说著,邮递员从邮包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了李晗,有些感慨道:“这年头,写信的人不多了啊。”
李晗有些纳闷儿,除了老朱外,谁会这么无聊给自己写信的?
“信件?不会是推销杂志,要不就是卖课程的吧?”
“这我就不清楚了。”
说著,邮递员将信递给了李晗,然后便离开了。
李晗接过信件一看,发现,这还是一封国际邮件,上边用英语和汉字写著自己的地址和名字。
他一拍大腿,顿时明白了,好嘛,还真是老朱写信来了!
只不过这个老朱,不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而是远在欧洲留学的那个老朱,他的笔友!
自从和朱元璋通上信来,把邮箱给拆了藏到储藏室后,自己把这个笔友可忘得一干二净了。
李默默也是一脸狐疑的看著李晗,这年头,会有谁给李晗写信呢?
“谁给你写的信啊,还真是深情厚谊呢。”
听著李默默那酸味十足的话,李晗乐道:“就是一笔友,好久都没联系了,没想到还给我写信来了。”
“很久都没联系的笔友啊!”
李默默有些酸溜溜的说道:“那对你还真是念念不忘呢!”
“瞎说什么呢,人家是男的,懂吧!”
李晗一边说著,一边拆开了信封,展开了信纸,李默默也将小脑袋凑了过来,眼睛盯著信纸,一点都不见外。
李晗也不介意,展开信纸后,便看了起来。
“吾友雅鉴:
自上次书信往来,时光匆匆,已多日未闻君之雅音,心中甚是挂念。笔下欲书千言,却常对空笺,难觅知音共叙之欢。
昔日与君共谈历史之浩瀚,文化之深邃,每及兴处,皆觉时光飞逝,意犹未尽。而今,这份畅谈之乐,却成了吾心中难以填补的遗憾。世间万般美好,若无共赏之人,皆觉索然无味。
吾知君或忙于俗务,无暇顾及此等闲事,然心中那份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却如烈火烹油,难以自抑。每思及此,便觉心中幽怨更添几分。
望君在闲暇之余,能忆起往昔共话之时光,抽空赐复,共续未了之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愿吾等情谊长存,共赏历史文化之美,不负此生。
毕业尚余一年之期,待归国日,再与君聚首
静候君音。
朱怡锦敬上。”
“呵,这小古文写的,这是在挑战我的古文水平啊!”
李晗此时才记起来,自己和笔友朱爽通信时,除了争论历史之外,还特意学写了繁体字,要和朱怡锦一较高下呢。
没想到如今繁体字写得烂熟,却是和朱怡锦的祖宗朱元璋练出来的。
不过李默默却是看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你这叫朱怡锦的笔友,还心中幽怨,还情谊长存不负此生呢,她还要和你聚首呢,哼哼,到时候我倒要看看,是何般角色!”
李晗莫名的看了李默默一眼,这姑娘看信的角度还真是刁钻,吃的哪门子飞醋啊。
“你没见人家这笔锋,遒劲有力笔走龙蛇的,肯定是男人的笔迹啊!
况且人家堂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代的呢,看到怡字没有,那是朱棣一脉的班辈,谁家姑娘会用班辈作为名字的?”
说著,李晗还有些得意,朱怡锦肯定想不到,自己和他祖宗通上信了。
看来以后得开口叫朱怡锦小朱了,毕竟老朱这个称呼如今独属于朱元璋。
李默默一听,也是来了兴趣,仔细看了看信道:“看名字还真是,朱棣的后代取名字排字辈,是按照‘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的顺序排的。
他的名字中带个怡字,看来应该是朱棣的直系后代,朱棣的直系后代,那就等同于是朱元璋的直系后代。”
“不过……”李默默突然话锋一转,“看信封上的地址,他是在法国吧,那个地方如今LGBTQ猖獗得很,难保他不会深受影响,说不定人家生理性别是男,内心自认为女,还是异性恋呢?”
“行了行了,你咋不说自我认知是家乐福购物袋呢?
少拿人家打趣,人家只不过是过去留学而已。”李晗也是哭笑不得道。
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这都忘了一年半载了,这朱怡锦还真会写信过来,看来一人独自在国外的日子,也挺孤单的啊。
无论身在何方,都没有家里好不是?
捉弄了一番李晗,李默默也是笑得乐呵呵,这才说道:“行啦行啦,和你开个玩笑啦,走,想吃什么,今天就不劳烦你做饭了,我请客,作为你借我黄金枪的答谢。”
“满汉全席!”李晗学著李默默张嘴就来。
“满汉你个大头鬼,我看你长得就像满汉全席,活珠子你吃不吃?再给你加一份童子尿煮鸡蛋!”李默默没好气道。
说归说,不过李默默还是带著李晗吃了一顿豪华大餐,在给李晗送回家后,仿佛不放心是似的,再三叮嘱李晗,不要被西方的腐朽思想所毒害。
李晗也是无语,好家伙这一个个的,二婶子是这样,这李默默也是如此,自己无论怎么看,都是标准的阳光帅气大男人嘛,而且还是直溜直溜的那种!
和李默默告别后,李晗给朱怡锦写了回信,大致意思是这段时间是事业的上升期,所以怠于写信了,在信中表达了一番歉意后,一想到和朱元璋的奇妙缘分,便是由和朱怡锦写信开始的,心中便颇有一种穿越时空几百年的奇妙感觉。
写完信后,去到邮局将信件邮寄了出去,回到家中,然后又径直来到仓库,这小朱都来信了,也不知道老朱来信没有,于是打开了邮箱,然后眼前一亮。
还真是巧了,老朱真回信了,而且,还给自己送了个什么玩意儿,乍一看还挺别致,颇有一番中华古典蒸汽朋克的风格!
第256章 铁路啊!
将东西取出来后,李晗将那玩意儿捧在手中,仔细观赏著。
这东西,大概和高压锅大小差不多,有气缸有飞轮,有曲柄连杠的,他一拍大腿,这不是个蒸汽机的模型么?
仔细一看,只见这蒸汽机的模型,做工极为精巧,每一个部件都做到了精细刻画,连动齿轮是用铜制的,气缸是用精钢打造,而底座和一些非关键部位,则是用黄金制成。
不过这蒸汽机看样子不像是自己给老朱他们送过去的,莫非是他们自己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