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146节

  阮承平惊魂未定,却是狠狠掐了一把大腿,才勉强镇定下来。

  “黎公子,明军火器的强大,实在超出我们的想像,我们得赶紧回去禀报黎相国,老挝,动不得啊,还得从长计议,一旦得罪大明,我们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233章 野心破灭

  此时黎苍的心中既是恐惧又是嫉妒,为什么,如此强悍犀利的火器安南没有,一旦安南拥有此火器的话,那也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一想到这里,黎苍心中的恐惧,顿时被野心也欲望取代,岩温一死,曼撒茶山没了统治的土司,这一带的势力,算是彻底废掉了。

  但是,他却有了别的想法,他要得到明军所用的火器!

  如果能获得那犀利的火器,带回安南,也让国内的工匠仿制出来装备军队,那届时,明军将不足为惧!

  听到阮承平所言,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软叔,我们不必过于惧怕,明军火器虽然看似无敌,但也有弱点!”

  阮承平一愣,连忙问道:“难道黎公子看出什么来了?”

  黎苍冷笑道:“火器虽强大,但也怕水,如今老挝快进入雨季,一旦明军介入的话,在那瓢泼大雨中,火器又有何用?”

  阮承平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此时黎苍又道:“不过,瑕不掩瑜,这火器如果能被我安南所用,那我安南也将无敌于天下!”

  黎苍这么一说,阮承平心中也起了贪念,火器的威力被他看在眼里,要说不心动,那是自欺欺人。

  “不过,该如何得到那火器带回安南呢?”黎苍思索著。

  阮承平突然附在黎苍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黎苍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软叔,您真不愧是我父亲麾下第一智将!”

  “呵呵,黎公子过奖了,都是为相爷办事,应该的。”阮承平虽然嘴肿谦虚著,不过眼中却是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战斗还在继续著,岩温的私兵已经死伤一大片,却依然不能靠近竹楼分毫,而岩罕的手臂,也被弹丸击伤,血流不止。

  他爹岩温的尸体,早已被新的尸体所掩盖,地上血流成河,宛如修炼地狱一般。

  此时他的脸上,愤怒狂妄的神情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区区十一个明军,竟然让他死伤大半,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令人无法想像!

  难道这些明军都是魔鬼,在用邪恶的法术吗?

  该死的明军,该死的汉狗!

  此时剩下的私兵,再也没有勇气继续冲锋了,哪怕岩罕挥刀砍死了两个人,试图以儆效尤,也无济于事。

  此时他手下也就剩二三十来个私兵,正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黎苍在身后喊道:

  “岩罕,不要再冲了,你马上去召集所有的寨民,让他们去攻打明军为土司大人报仇,明军的子弹总归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将一寨子的人都杀光!”

  岩罕闻言,顿时大喜,寨中的山民,在他眼中就是奴隶,死几个奴隶算什么,只要能砍下那些明廷狗官的脑袋就行!

  他让私兵守在竹楼四周,不要让明军跑了,然后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跑去。

  黎苍脸上露出了阴毒的笑容,让岩罕去召集寨民送死,便是阮承平的毒计。

  岩罕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明廷的官员杀掉,然后再起事造反,否则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不,比死路一条更可怕,岩罕现在做的事情,和造反已经无异,在大明律中,造反是“谋反大逆”的罪过,是要诛九族的!

  因此岩罕唯一能做的,便只能在造反这条道上一路走到黑,况且,他父亲已被明军射杀,这已是不折不扣的死仇!

  至于造反成功与否,那就和黎苍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们想见到的,便是这些毫无头脑又野心勃勃的地方土司,能够尽量给大明制造麻烦,拖住明军的脚步就行。

  此时竹楼上的孙二等人,见寨中私兵不再进攻,而是纷纷躲到了一旁,也有些疑惑,难道他们准备投降了?

  这不应该吧,袭击明军已是死罪,而且他们还图谋摧毁投影仪,这更是大罪啊,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放弃的。

  难道是在搞什么阴谋?

  莫非是想火攻?

  孙二将这个想法否定了,寨中都是竹楼,一旦起火,恐怕就是火烧连营,到时候一个都跑不掉了,况且要火攻的话,刚才就用火了。

  不知他们在搞什么鬼,不过也得做好敌人火攻的防范,孙二叮嘱著手下,密切观察敌人动向,一旦有人露头便立即射杀!

  “孙小旗,不如我们直接杀下去吧!”此时,有人提议道。

  赵翰中也觉得有道理,开口道:“没错,孙小旗,一旦敌人失去理智,用火攻这种丧心病狂的手段,我们在这竹楼之中,也是难逃一死,反正你们手中的火器无比犀利,不如我们就下去,主动进攻!”

  孙二想了想,觉得赵翰中说得有道理,便命令三人在竹楼上守著岩龙和投影仪等设备,同时居高临下为他们做掩护,然后带著其他人走下了竹楼。

  此时守在竹楼周围的私兵总算是能喘口气了,明军的火器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看著这满地的尸体,不由瑟瑟发抖。

  他们是第一次感觉到,等待死亡是如此的恐惧!

  然而就在此时,他们绝望的看到,明军居然下楼了!

  这一下,没有人再敢面对明军,纷纷做鸟兽散四散而逃。

  孙二等人抬枪就打,“砰砰砰砰”,寂静的夜里,又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就在黎苍和阮承平盘算著得到火枪后,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回安南时,却惊恐的发现,明军下楼了!

  两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此时更没有胆子继续待下去,慌忙就要往回跑,却看见岩罕走了过来。

  而在岩罕的身后,还跟著一大群人。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岩罕是将寨民召集起来了。

  “岩罕,快,明军下楼了,趁此机会,赶紧将明军围住,这样他们就跑不了了!”黎苍忍不住喊道。

  然而,岩罕并没有出声,黎苍感觉有些奇怪,待岩罕走进了,却看到他鼻青脸肿的,一脸的不甘和颓丧。

  这是怎么了?

  就在此时,黎苍和阮承平只听到,他身后浩浩荡荡的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安南的奸细就在那里,大家快抓住他们!”

  “抓住安南奸细!”

  “冲啊,打死他们!”

  黎苍一看这架势,顿时整个人都蒙了,这是怎么了,那些寨民在发什么疯,难道他们连土司儿子得命令都不听了?

  阮承平更是吓得腿脚直发软,好半天才说道:“黎公子,我们完蛋了!”

  就在两人绝望之时,刀罕带领著寨民,举著各种锄头、镰刀等各种农具,向两人飞奔了过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黎苍和阮承平绝望的闭上了眼睛,这一下,真就彻底完蛋了!

第234章 是时候收拾土司了

  当孙二带著手下把土司的私兵消灭殆尽时,这才注意到不远处一众山民正围在一起,挥舞著铁锄、镰刀、劈斧什么的,嘴中还大喊著:

  “打死他们!”

  “打死狗奸细!”

  奸细?莫非是安南来的人?

  孙二带著人急忙走了过去,“诸位乡亲,奸细要活的,要抓活的!”

  然后当他们拨开人群,走进去时,却看到被围在人群中的黎苍和软承平二人,已经被砸得血肉模糊不成人样,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两人,孙二也是哭笑不得,也不知该夸奖山民们觉悟高,还是呵斥他们太莽撞。

  赵翰中挤了进来,看著眼前的一切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在和刀罕确认是安南人后,急忙找来寨中的傣医,不过两人的脑袋已经被砸得稀碎,就算是华佗在世,也是无力回天了。

  没办法,只得连夜审讯被俘虏了的岩罕和岩龙,然后得到了几个惊人的消息!

  这两个被刀罕等山民打死的奸细,居然一个是安南相国黎季嫠的大儿子黎苍,另一个是黎季嫠的心腹,大学士阮承平!

  得知二人的身份后,赵翰中和孙二等人,也是感觉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么两个位高权重的人,居然跑云南来策反土司来了。

  虽然死了可惜,不能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不过跑大明境内搞乱,也算是死得活该了。

  只能继续审讯岩龙和岩罕,得知在来曼撒茶山时,已经秘密联络了好几个土司,幸好黎苍为了让岩温安心造反,将这些土司的名字以及意图详细告诉了岩温,而岩龙作为岩温的心腹,也知道其中详情。

  当即让岩龙将土司的名单写了下来,而岩龙眼见大势已去,又告诉孙二和赵翰中,岩温已经派人,连夜前往巴兰寨和木哈寨调集兵马准备造反。

  几人被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原以为只是简简单单下个乡给百姓放纪录片,没想到碰到造反的大事。

  岩温在云南地界十几个土司中,算得上是实力强大的,手下兵马也有近五万人,他们十一个人十一条枪的,对付百来号人不在话下,可要对付五万兵马,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几人当即决定,连夜将岩龙和岩罕押往州府,向上头禀报。

  岩温已经被一枪爆头,但寨子不能一日无主,反正土司已经被干掉了,土司一家也被抓了起来,赵翰中决定,干脆就不用土司了,直接在寨中找了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当里长。

  连夜启程,在刀罕等数名山民的自发帮助下,带著投影仪等设备,押送著岩温一家,回到了州府,然后将此事禀报给了宣尉使刘承德。

  原本这事应该禀报都指挥使的,但云南都指挥使是傅友德兼任,现在人在应天府呢。

  刘承德一听,也是被吓了一大跳,这才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呀,咋那些土司又跳出来作妖了?

  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啊,经过一番思虑后,一边号令都指挥同知集结麾下卫所官兵,准备前往曼撒茶山脉对岩温的兵马进行镇压,一边让宣慰司里的无线电所,联络其他卫所,将预谋造反的土司名单发放出去,让他们做好平叛的准备。

  同时也让无线电所联络广西布政司和黔地乌撒卫指挥司,让他们尽快将消息传递给应天府。

  说起来,在大明进入工业化后,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刘承德感觉最神奇的,却还是无线电手台。

  这玩意儿,能够隔空传音,让两个相隔百里地的人也能实时通话,简直就是那神话中的千里传音差不多了。

  有了无线电手台后,宣慰司和其下属各州县的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不少以前难以完成的政务,现在也能有效解决了。

  在和李晗的通信中,朱元璋深深领悟了,政权的稳不稳定,在于对基层的治理牢不牢固,长久以来,中原王朝实行的皇权不下乡的国策,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疆域实在辽阔,一道政令从京城到达全国各地,最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政令不通已是顽疾。

  其二,便是因为地方上宗亲势力过于强大,特别是南方地区,相较北方较少受到游牧民族袭扰,宗族保留完整,往往当地官员的威信,还不如宗亲族长的威信大。

  这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江南、闽南和广东一带,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对基层的治理,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行政成本过高,还不见效果,因此不少朝代就也这么听之任之了。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李晗就会送来了大量的无线电手台,这才让政令不通的顽疾,得到了有效缓解,让应天府对于全国的县乡一级的掌控力,获得了空前的提升。

  如今无线电网络,已经遍布了全国各地,基本上每一个县衙,都会配备一个无线电所,用于政令的传达。

  而实在无法配备无线电手台的地方,则会设立有加急快马的驿站,能够确保驿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达到最近的无线电所。

  这样一个庞大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便构成了大明治理的基本框架,高效方便,行之有效。

  很快,应天府无线电局便收到了来自云南的消息,一听到消息后,整个无线电司一片哗然。

  在无线电司和军器局等机构被合并为工业司后,无线电司便改组为无线电局,和军器局一样,同属于工业司的下属衙门。

  只是他们并不是惊恐,而是在惊讶的同时,还感觉到一丝荒诞,土司造反,被一个小旗镇压了,这事儿听起来还怪有意思的。

  不过怎么论,这也是大事,土司手里还有兵马呢,连忙汇报给顶头上司工业司的五品主事刘三悟。

  刘三悟获得消息后,也是哭笑不得,不过还是兢兢业业的将消息禀报给了李敏,然后李敏再入宫禀报给了朱元璋。

  “什么?安南人竟敢和土司密谋造反?”

  朱元璋获得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底下的官员不知道安南正密谋攻打老挝,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可他老朱却是深知其中厉害。

  安南此举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便是利用土司拖住大明的精力,好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入侵老挝!

首节上一节146/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