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福宁一扫前些日子的阴霾,但是现在的她,貌似有些活泼得过分了。
别的公主闲来无事,便是看书秀花,要不就是踏青吟诗,她可倒好,天天带著一群宫女太监干活,还美名其曰,劳动是最光荣的。
他老朱也呵斥过几次,不过收效甚微,再看那些宫女太监们,在朱福宁的带领下,倒是把宫里的事务干得有声有色的,也就随她去了。
这也再次证实了,电影的宣传魔力,实在是令人叹服!
第186章 老朱馋酒了
将笔墨纸砚准备好后,朱元璋正准备动笔写信,突然间,门外毫无预兆的传来一声清脆的喊声,让他差点把手中的笔给甩了出去。
“今天我们的目标是攻占那座山头,同志们,跟我冲啊!”
那声音不用想也知道,不是自家那宝贝闺女还能是谁?
只能无奈的放下笔,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然后便看到,朱福宁正挽著袖子,挥舞著笤帚,就跟大将军举著战刀似的,倒是颇有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样子。
只是她的身后,还跟著一群皇家子弟,朱允最积极,双手抱著撮箕紧跟在朱福宁身后,那模样,就跟视频里英勇的战士要去炸碉堡似的。
除了朱允外,还有朱高炽那小胖子,虽然跑得气喘吁吁的,但精神头却比谁都足。
朱高炽身旁还紧紧跟著朱高煦,这刚满四岁的小家伙,走路都走不稳,紧紧牵著朱高炽的手,嘴里边也学著朱福宁,含糊不清的哇哇乱喊著。
朱允跟在最后边,模样还有些扭扭捏捏,想跟著朱福宁一起去凑热闹,但似乎又放不下皇孙的架子,走一步都得往四周看看,生怕被别人发现自己失了皇家的礼仪。
朱元璋看著这一幕也是哭笑不得,朱福宁这闺女,真是越来越疯了,不光自己疯,还带著一群侄儿疯。
也不知道自己在宫内给众人看亮剑是对不错,不过宫里的欢声笑语,倒是比起以往多了许多。
只是朱福宁这个样子,以后哪还嫁得出去啊,一想著她出嫁之时,突然冒出一句“老子的意大利炮呢”,朱元璋不由嘴角一抽。
恐怕只有在老李面前,这闺女才能恢复那矜持端庄的模样吧。
呵,这都是老李的责任,谁让他把咱闺女给教导成这幅模样的,得让他负责!
朱福宁的事情,咱老朱管不了,就让老李去头疼吧。
想到这里,他连忙关上门,可别让那群孙子跑进来要“攻占”自己这个山头了,赶紧给老李回信才是正事儿。
“老李,近来可好?
电影此物,果然神奇非凡,真是让咱简直大开眼界!
里边所展示的内容,看得咱老朱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让咱不禁回想起往日那峥嵘岁月,恨不得立刻提刀上马,再去沙场上杀他几个回合。
这电影啊,吸引力太大了,一日不看,便老想著里边的内容,让人五爪挠心的,有时咱也有些懊恼,是不是有些玩物丧志了?
这些心里话,咱也就和老李你说说,不过你放心,咱意志坚定,只会将电影,当做增强信念的工具之用,所以老李,你答应咱的电影,能不能尽快送过来呀?
想著这电影乃宣传之用,增强众人对中华之认同感,咱便在宫内播放,试试效果怎么样,无论是皇子皇孙,还是宫女太监们,都可以前来观看。
没想到这效果啊,真是远远超出了咱的想像,如今皇宫内上上下下,都迷上看电影了,就连李云龙等人说的话,都被他们给背了个滚瓜烂熟。
甚至连咱家妹子,现在夸咱时,都会说咱是个人才呢。
朱福宁在观看了之后,祛除了心中郁结,脸上又重新恢复了笑容,咱很欣慰,但是这电影的效果似乎好过了头,让她好似有些走火入魔了。
这闺女,不是整日领著一群宫女太监收拾园子,美名其曰‘劳动的人是最美的’,就是带著皇孙们玩什么打仗的游戏,还给自己封了个什么镇远大司令的官职,也是令咱哭笑不得。
这闺女现在面对咱时,还会教育咱粮食来之不易,不要浪费粮食呢。
这些倒还好,只是怀庆她整日在宫内上蹿下跳,别说皇家的礼仪了,就连一点姑娘家的样子都没有了。
咱也不是没责备过她,只不过这闺女都学会顶嘴了,说什么‘不爱红妆爱武装’,
这样下去,怀庆她想嫁出去就有些为难喽,这闺女的头等大事,咱这个当爹的,也是心急如焚啊。
咱思来想去,还是老李说话最管用,怀庆她只听你的,要不,你再帮咱教导教导?
或许,这个世上也只有你才能驾驭得了她了吧?”
还有一件事儿啊,看亮剑里边,李云龙要赏柱子半斤地瓜烧,这地瓜烧到底为何种酒呢,咱心里边也是好奇得紧啊,还望老李你为咱来解惑。”
写到这里,朱元璋长长出了一口气,老李应该能看明白咱是啥意思吧。
唤来工部军器局的匠人,两支黄金针发枪也造好了,其上也雕刻有许年和李默默两人的名字,每支枪还配有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朱元璋很满意,老李那两位朋友,应该会喜欢吧。
将信和枪都给李晗送了过去后,他满心期待著回信,老李应该会给自己送瓶好酒过来吧。
也不知道那地瓜烧到底是何滋味,想到这里,他竟然有些馋酒了。
……
“397、398、399、400,啧啧,百件销量达成,实在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闲来无事,李晗在仓库中盘点,不知不觉中,朱元璋送来的珍贵木艺品,已经卖出去足足一百件了。
虽然一百件的数量并不多,和什么香奈儿、古驰专卖的销量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但实打实的让李晗已经赚足了几个小目标。
除此之外,家中还有正品《携琴访友图》、《墨子》、元代青花瓷,明皇宫御用手艺扎小样,黄金针发枪等等等等,和一些私人博物馆比起来,也丝毫不逊色了。
当然,还有在学术上拥有无可比拟价值的朱元璋和朱福宁的肖像画,更别提李晗的私人珍藏朱福宁的自拍视频了。
他可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知道,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和怀庆公主长什么样的人。
“泼天的富贵到手,咱老李终于可以打富裕仗了。”
李晗自言自语著,“从今儿起,咱每天就用鱼翅漱口,餐餐鲍鱼龙虾,顿顿痛风套餐。”
说是这样说,不过他也只是瞎胡逼咧咧而已,虽然银行存款里的数字看起来吓人,不过他每日的生活,和以往也没什么两样。
顶多自己不想做饭了,就出去吃个什么鸭血粉丝汤、小笼包什么的,再奢侈一点嘛,也就加个酱板鸭。
买车嘛,伺候车跟伺候爹似的,他嫌累,买房嘛,自家有房,就更没必要了。
而且他懒得去和物业打交道。
不过这倒不是说他每天就跟咸鱼一样躺平,人家也是有目标的,而且还很宏大创建工业大明。
相较这个目标而言,银行存款还是略显少了一些,还需继续努力啊!
就在李晗胡思乱想时,突然间,邮箱冒出蓝光,然后只听见“砰”一声脆响,邮箱的门不知被什么东西给顶开了。
第187章 比酒更好的东西
这是老朱给自己回信了呀,李晗凑过去一看,好家伙,只见两个长长的檀木盒子正躺在邮箱里,还有一大截给露了出来。
赶紧将檀木盒子给拿了出来,然后心疼的给仔细看了看,还好还好,邮箱门没事,檀木盒子也没事。
看著两个精美的檀木盒子,李晗很快便猜到这是什么了,这才过去没一个星期,没想到朱元璋这么快就给做出来了。
到底是当皇帝的人,这效率,刚刚的!
打开盒子一看,一支精美的针发枪,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芒。
取出一看,除了花纹有些不同外,其余的和自己的那支一样的精美,看了看其上雕刻的名字,这支是送给李默默的。
那另外一支就是送给许年的了。
将枪收好后,取出了信件,回到卧房里,躺在床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便阅读了起来。
刚看了没多久,李晗便乐出了声,这老朱,明明自己追剧追上瘾了,还偏偏说自己意志坚强,不会玩物丧志,还真是嘴硬得很。
不过这也说明了,用电影来做宣传,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电影这东西对于21世纪的人而言,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什么大场面大制作的,科幻的,悬疑的,爱情的,惊悚恐怖的,要什么有什么。
但大明朝的人,哪见过这种新奇的东西呢,哪怕是和电影最相近的戏曲,在四大徽班进京之前,其曲中和曲目也就那些,无外乎才子佳人,要么就是将军出征,或是神鬼志怪。
而且抛去电影本身的技术含量造成的降为打击和初次见到电影的震惊之外,电影或是电视剧的本身,那特有的叙事方式和表现能力,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张力,也绝非戏曲能够比拟。
更别提现在的电脑制作,想要什么场面都能给你实现,什么山崩海啸,什么天宫琼楼,那是要什么有什么。
李晗胡思乱想著,要是给老朱看个《流浪地球》,那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或许除了被天崩地裂的场景所震撼外,人家压根就看不懂那是啥意思吧。
或是送个仙侠剧过去,那他真的会认定咱老李是神仙了吧?
李晗笑了笑,将这些有的没的给排出脑外,至于给老朱送什么宣传影像,他心中早就有计划了。
自然是关于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了,从神话时代开始,到三皇五帝,一直到元末明初,期间几千年的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传承,几乎都囊括其中。
无论是制作,还是历史的考究,都堪称精良,央视出品,质量绝对有得保证!
别说大明朝的百姓了,就连李晗这个现代人,看了后都觉得大受启发,受益匪浅。
让大明百姓观看此纪录片,让他们以最直观的印象,感受中华历史的变迁和传承,了解自己是怎么来的,又应该走向何方,这无疑是塑造国民认同感的最佳方式。
李晗喝了口水,接著看了下去,然后差点没一口水给喷了出来。
没想到亮剑居然在大明皇宫造成了那么大的影响?
就连马皇后都开始学李云龙说话了,这让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老朱你也太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吧,还说人家马皇后夸奖你时会说是个人才,你确定人家不是在骂你吗?
这封信,李晗是越看越觉得乐子大,没想到朱福宁在看了亮剑后,居然变得如此活泼了。
想著一个十五岁的姑娘,正是含苞欲放、青春美好之年华,然后领著一群屁大的孩子整日在皇宫内上蹿下跳玩打仗的游戏,简直太有画面感了。
李晗在床上笑得直打滚,不过这是好事啊,总比整天闷在闺房闷闷不乐当林黛玉强吧。
然后,他便乐不出来了。
等等,什么叫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才能驾驭朱福宁?
瞧瞧,“驾驭”这个词用的,这是当爹的能用在自家闺女上的词儿吗?
老朱啊老朱,你还真是贼心不死,真以为咱老李不知道你肚子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这字里行间的,能够透露出来的就一个意思,不就是想让咱老李喊你老朱一声“岳丈”么?
李晗无奈的摇摇头,朱元璋这么爱幻想,就让他想去吧,反正咱老李这辈子就老老实实的宅在21世纪,哪里也不去!
你老朱总不可能从邮箱里爬出来把我给抓回大明去吧?
他仔细想了想,发现还真有这个可能性,要不,把邮箱给上把锁?
接著他又看了下去,然后噗嗤一下又笑了出来,老朱啊,你这是馋酒了吧?
这好办,别说地瓜烧了,想喝什么酒咱老李都能给你弄过去。
茅台,必须要飞天的,剑南春,必须要珍藏级,国窖,必须得1573的,这才配得上朱元璋的档次嘛。
什么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能安排的都给安排上,从37度到52度,想喝高度酒的话,老毛子的生命之水也不是不行。
说干就干,李晗出了门去,又将南京的酒店给逛了个遍,从茅台到二锅头,应有尽有,一样一箱,先给老朱送过去尝尝鲜。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朱元璋念叨的地瓜烧,回到家后,正准备给朱元璋回信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要不要将酿酒的工艺给老朱送过去?
在元朝时,中原便已经具备了制造蒸馏酒的工艺,而到了大明时,白酒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虽然还达不到现代白酒的酒精度,不过也已达到了烈酒的级别了。
像烧刀子这一类烧酒,其酿造工艺便是在明朝时成熟的,地瓜烧便是用红薯做的烧酒嘛。
大明已拥有了蒸馏工艺,那么自己只能在提高酒精度和提升口感上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