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97节

  空下来的位置,让那些新科士子们顶上去。

  如今的大唐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当官的。

  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

  老油条们都被撸掉了,地方想要和官员再次勾结,必须得有一段时间去试探去勾连。

  而这个时间,就是李奕搞改革的空窗期。

  并且,那些新上位的科举士子们,必然是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吏员的。

  而他们想要升官,就必须得做出政绩。

  什么是政绩?

  改革就是政绩!

  也就是说,你想升官,就必须得支持皇帝的改革。

  有了这些一心想进步的官吏们的帮助,李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他设想中的改革。

  否则的话,光凭他一个人。

  他即便再怎么妖孽,再怎么聪慧,也不可能完成的了改革这个大工程。

  至于说李奕一下子对科举进行了这么大规模的改动,会不会引发什么难以估量的后果?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李奕非但没有废除科举,反而是降低了科举的门槛,增加了科举的录取名额。

  如此一来,每年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都将大大增加。

  历史上,满清之所以在废除科举之后,马上就灭亡了,那是因为满清在废除科举之后,没有拿出来一个切实可行的募官方案。

  说白了,满清的废除科举就是光打板子,不给甜枣。

  这么玩的话,满清不灭亡谁灭亡?

  可李奕的科举改革,却是把蛋糕做大。

  虽然每个人能分到的蛋糕数量少了(科举后得从基层干起),但能分到蛋糕的人却是变多了(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如此一来,又能闹出什么乱子呢?

  再说了,李奕在大唐举行第一次科举时,便开始进行科举改制了。

  这几年的科举举行下来,几乎每年都有变化。

  天下人早已经适应了科举改制的事情,所有人都明白,李奕迟早要对科举进行大改,大家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如今,不过是楼上的第二只靴子落地而已。

  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闹出什么乱子!

  这么点把握李奕还是有的。

  ……

  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大唐开泰元年的立春时节。

  立春刚过,唐军制定的北伐计划开始实行。

  张乐行所部接到了军令,自京城出发,向着张家口的方向而去。

  张乐行率军抵达张家口,稍做修整之后,便带起给养,再度率军北上,一路向着苏尼特部所在的方位杀去。

  马蹄声阵阵,黑压压的骑兵奔驰出关,呼啸着向着草原杀去。

  一阵阵寒风铺面而来,吹的人脸生疼。

  但却挡不住唐军上下那一颗企图建功立业的心。

第397章 北伐草原!

  “弟兄们,出关,杀鞑子了!”

  张乐行吆喝一声,催马急奔,整个人都显得十分之振奋。

  而在他身后,一名名唐军骑兵闻言,纷纷发出一声声怪叫。

  “嗷!嗷!”

  “杀鞑子,大唐万岁!”

  一群人表现的都很振奋。

  隆隆马蹄声随之响起,道路上烟尘滚滚,雪屑飞扬。

  ……

  虽是立春,但如今草原上的气候依旧严寒。

  从西伯利亚方向吹来的寒风呼啸,如同一把把尖刀,划的人脸生疼。

  许多地方都还有着尺许厚的积雪。

  马蹄踏过,便是一个个碗口大小的雪洞,能将马蹄子都给盖住。

  无数匹马踏过,地面上原本松软的积雪,已经被踩的瓷实。

  这些唐军士卒在出关之后,便翻身下马,开始牵马而行。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节省马力。

  真要是让他们一路骑马杀奔苏尼特部,马匹即便能跑过去,等到达战场之后,战斗力估摸着也就不剩多少了。

  骑兵之所以叫骑兵,那是因为他们骑马作战。

  平常行军赶路的时候,其实和寻常步兵也没什么区别。

  都是靠两条腿走路!

  虽然有马匹可携带物资,行军速度肯定比步兵快,但也快不了多少。

  一天能走个百余里,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张乐行戴着一顶厚实的狗皮帽,深一脚浅一脚的牵马而行,戴着皮手套的手拽着战马的缰绳。

  在他身边,一个身材矮壮敦实,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原红,长相是典型的蒙古人长相的汉子正在向他汇报着什么。

  这个汉子名叫萨日格,在南京之战时,他曾是僧格林沁的部众。

  随着僧格林沁战败,他便投降归附了大唐。

  后来,由于他蒙古人的身份,于是便被军情处收编,派遣往了草原收集草原情报。

  这次张乐行率部北伐,萨日格奉命随军,负责为大军提供作战情报,以及意见参谋。

  嗯,唐军要北伐草原,没有蒙奸带路党带路可不行。

  萨日格,便是这个蒙奸!

  “师座,根据军情处所探查到的消息。”

  “苏尼特部目前正在阿鲁音杈达木湖一带扎营熬冬。”

  “一个冬天过去,苏尼特部损失颇为惨重,战马掉膘,牛羊冻死,整个部落都正处于战斗力最为虚弱的时候。”

  “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现在的苏尼特部的物资消耗已经到了红线。”

  “他们即便得知我大唐北伐,想要逃窜,物资也不支持。”

  “也就是说,我军此战若要讨灭苏尼特部,只需大军出关之后,直趋阿鲁音杈达木湖便可。”

  草原上的冬天可要比关内难熬多了。

  严寒,暴雪,都能轻易要了人的性命。

  一个冬天过去,苏尼特部在张家口抢到的物资,如今差不多也都已经消耗见底。

  在当下这种虽是立春,但天气还未彻底转暖的情况下,苏尼特部若想北撤,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那是真的要冻死人的。

  大唐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兵北伐,而不是再等一段时间天气转暖再发兵,便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现在苏尼特部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了,天寒地冻的想跑也跑不掉。

  可如果等天气转暖,那苏尼特部说不准就赶着牛羊跑别的地方游牧去了。

  那可就不好抓了!

  张乐行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如此最好!”

  “此战若能一战破敌,方可大显我王师威风。”

  萨日格闻言,也是连忙说道。

  “师座所言甚是。”

  语罢,张乐行也是不再说什么,继续牵马迈步前行。

  不时的拿出地图对照一下,确保行军路线无误。

  大军浩浩荡荡的一路向北……

  ……

  入夜,气温骤降。

  比白天的时候还要冷的多。

  张乐行见此,只得下令大军寻个背风的地方扎营,暂且休整。

  一圈简单的木栅被扎了起来。

  一簇簇篝火点燃。

  士兵们来到篝火旁围绕着取暖,战马就被安置在一旁休息。

  有专人喂马的同时,为战马梳理毛发。

  现在是战时,喂马光喂草料可不行,非但得有豆粕,精粮,细盐,甚至还得有鸡蛋。

  马匹是一种极为精贵的动物,哪怕是素来以皮实耐操闻名的蒙古马,照样是大爷。

  若是伺候不好,随时随地病死给你看。

  而冬天的草原上可没这样的条件!

  一个冬天过去,草原部落的马得掉膘掉成什么样,只能说是可想而知。

  一口行军锅被支了起来。

  纯白的雪被填入锅中,很快,便化开成了透明的温水。

  一名唐军炊事兵上前,打开一口箱子,取出一个个用油纸包包好的小方块。

  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块块压缩干粮。

  炊事兵动手将压缩干粮掰成小块,然后丢进了行军锅中。

首节上一节497/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