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71节

  张万福向驻守在山口处的两千苏毗、通颊士卒咐道。

  让这些兵马与一万吐蕃士卒作战,必败无疑。

  巴颜喀拉山口不是吐蕃的主战场,也不是唐军的主战场。

  因为唐军拥有四万边军,六万附属胡部,也是十万大军。

  兵甲更具优势!

  即便是硬碰硬,也不虚吐蕃兵马。

  李清楚青海、九曲,以及陇右对大唐的重要性,他只是从八万多陇右中,抽调四万前往长安。

  剩下的四万全部驻扎在柏海一带。

  又以天将军的威望,徵调吐谷浑、苏毗、白兰羌、党项、西羌等六万兵马,坚固这条防线。

  如果只是防守,唐军的兵力绝对能让吐蕃军望而却步。

  但段秀实和南霁云想趁著此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击溃吐蕃的北伐军,将吐蕃重创,加剧其内部矛盾,为覆灭吐蕃创造时机。

  历史已经证明,只要吐蕃强大,就必然会觊觎西域、河西走廊、陇右。

  只有消灭吐蕃,才能杜绝其危害发生。

  经过九年的锻炼,唐军也可以无视雪域高原的冷瘴。

  并且唐军有更轻便,更保暖的棉衣。还把棉衣赏赐给为大唐作战的胡人部落,使得诸胡部落不仅身暖,还有心暖,他们斗志昂扬,颇有与唐军同仇敌忾的气势。

  “随本将冲锋,诛杀唐贼。”

  越来越近,尚且磨指挥武士攀爬唐军故意设计的斜坡道路。

  “放!”

  在吐蕃军爬到坡中央的时候,唐军将准备好的雷石滚木放下。

  “轰隆隆……”

  一块块巨大的雷石滚木猛砸而下。

  “嘭!”

  在光滑的高坡,吐蕃本就站不稳,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雷石滚木,不禁有些散乱。

  有的吐蕃士卒被雷石滚木砸中,随雷石滚木一起滚下。

  “不要慌,从侧面攀登,唐贼也就这点伎俩。”

  尚且磨指挥麾下,以矛为杖,开始从各个方向爬。

  这么宽敞的山口,以唐军的兵力,不可能阻拦数以万计的吐蕃兵马。

  而且这斜坡不过五十丈的长度,特别是有明显道路的地方,连三十丈都没有。

  唐军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推雷石滚木,阻止吐蕃士卒一时,并杀伤数百人。

  一刻钟后,准备好的雷石滚木全部推完。

  “撤退!”

  张万福下令士卒往绥戎城跑。

  绥戎城背山而建,只设三门。

  唐军跨过崎岖,分别从三门入城。

  有吐蕃士卒杀上山口时,提矛追击唐军。

  但由于数量不足,他们根本留不住唐军。

  “噗嗤……噗嗤….”

  即将追上唐军的时候,上百名经过训练的标枪兵故意落后,他们从十几步外掷出标枪。

  那些跑得快的吐蕃军多没有铠甲,瞬间被杀死三十几人,使其他吐蕃士卒畏惧,不敢再追。

  士卒全部进入后,千斤闸门放下,杜绝吐蕃强破城门。

  绥戎城正好可容纳两千五百士卒。

  而绥戎城的城墙上,有五百唐军弩手,正整装待命。

  为防止弩弦冻住,城墙上还有不少炭火,也为守城的士卒取暖。

  “攻城!”

  尚且磨来到绥戎城下,不由分说,下令攻城。

  攻城梯准备好,以此小城,蚁附攻之,旦夕可破。

  “咻咻咻!”

  但他们还未靠近绥戎城五十步,强弩雷发。

  一名名吐蕃士卒倒在雪地中,血水融化积雪。

  吐蕃士卒没有因为死亡而畏惧,前赴后继。

  他们忍著寒冷,将攻城梯冒死勾在女墙上,立志先等的勇士,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全力攀爬。

  绥戎城有两丈高,由于唐军守卫充足,吐蕃士卒刚有冒头,就被数支长矛一起刺出,他们根本无从躲避,只能落城。

  唐军弩手在火前引弩,虽然有的弩弦断裂,但大部分强弩都能射出去。

  只要能打赢这场战争,即便战后擘张弩全部报废,也在所不惜。

  唐军强弩在远,长矛在近,相互交换,众志成城,使吐蕃军一时半会无法功下绥戎城。

  虽然满腔热血,但唐军除了五百弩手外,选择的两千通颊、苏毗人,人人都是十里挑一的勇士,并许以厚赏,使他们与唐军有荣辱与共之心,面对下方铺天盖地的吐蕃士卒,没有一丝惧怕。

  张万福主要在南面指挥,苏毗王子、昶青坐镇在西面、东面。

  军队大概分为两组。

  一组在城墙布防,一组在城下烤火,那火上的锅中还有香喷喷的羊肉,轮换的士卒随时可以补充体力。

  “这些苏毗人怎么这么厉害?”

  尚且磨疑惑。

  他确定这是苏毗人,毕竟吐蕃的蔡邦尚族就出自苏毗。

  但这批苏毗人极为勇猛,吐蕃武士穿著锁子甲都难以摸到女墙。

  才进攻两个时辰,城下已经尸堆如山。

  “启禀将军,大论令你一天之内,务必拿下绥戎城。大论则率领主力,西攻柏海!”

  恩兰达札路恭派遣传令兵向尚且磨说道。

  “回去禀告大论,我一定会在一天内攻下绥戎城!”

  主力已经爬上山口,恩兰达札路恭见绥戎城一时难以攻下,准备突袭至柏海城。

  在恩兰达札路恭看来,柏海城才是最关键的,不能因为绥戎城反抗激烈,就贻误战机。

  唐军选择固守定戎城,说明其兵马并不是很足。

  吐蕃粮草辎重运输困难,非常看重柏海城中的资源。

  如果无视柏海城,而直接进攻苏毗、通颊、大非川,无疑是在自己后方埋下隐患。

  在恩兰达札路恭的军令下,吐蕃主力大军入山口后,开始向西而去。

  而尚且磨一共进攻到深夜丑时,武士困倦,锐气用完,也没有攻绥戎城。

  他亲自督战,嗓子已经喊哑,但唐军的长矛锋利依旧。

  看城上站立的唐军密集,尚且磨也有些失去信心。

  但尚且磨没有停止继续进攻,他想用压力使唐军的战斗意志力崩溃。

  这些苏毗人为吐蕃效力的时候,也不见这么能打。

  “报……启禀将军,唐蕃古道上,有一支骑兵正向我们杀来,似乎是唐军的援军。”

  就在尚且磨内心煎熬的时候,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

  巴颜喀拉山口就在唐蕃古道上。

  吐蕃只想过柏海城、绥戎城、定戎城内有唐军。

  以为唐蕃古道上不会有唐军兵马。只是派遣探马查探。

  “什么……唐军援兵有多少?”

  尚且磨大惊失色。

  他们的主力去进攻柏海城,偏偏这个时候,唐军援军到来,对他们非常不利。

  虽然他们还有几千士卒,但现士气并不高昂。

  “夜间难以探查,只知众多,他们穿著唐军的明光甲,应该是边军。”

  探马根本穿不过去地形,只能探测大概。

  “快将此消息禀告大论!”

  尚且磨立刻让传令兵向恩兰达札路恭禀告。

  绥戎城距柏海城有一段距离,吐蕃军一时半会无法到达。

  他希望大军回援还来得及。

  他这一支军队,可以放弃进攻绥戎城,退出巴颜喀拉山口。

  但他最担心的是唐军的铁骑将去攻击主力后方。

  两军交战,最忌讳的就是腹背受敌。

  “呜呜……”

  尚且磨令号角手吹响号角。吐蕃士卒不再进攻绥戎城。

  他将数千兵马陈列在绥戎城西北部,堵住唐蕃古道南下的路,为恩兰达札路恭回撤争取时间。

  只要恩兰达札路恭率主力回来,他们必胜无疑。

  直到现在,尚且磨还认为吐蕃的兵马,数量远远多于大唐联军。

  但吐蕃军想堵截唐军南下,岂是容易之事?

  张万福立刻徵调城中所有士卒,将储存的铁甲穿戴在身,强弩手放弃强弩,换成长矛。

  大军进行短暂休息,补充体力。

  他在等待李晟率领兵马南下。

  对吐蕃军来说,他们一天一夜未合眼,每等一刻都是煎熬。

  初战受挫,激情熄灭后,士卒们不免在饥寒交迫中产生畏惧之心。

  唐军出现的比吐蕃军想像中的还要慢,天微微亮,曲环、李晟率领五千骑兵,三万大唐联军步兵到达。

首节上一节771/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