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70节

  在防备旧贵族、尚族反扑的同时,最大能力调遣兵马进攻。

  玛祥仲巴杰有自己的计划,先拿下柏海郡,打开出雪域高原的大门,重新征服苏毗、通颊、吐谷浑诸部、党项、白兰羌、奴刺、西羌诸部等,再使大唐奴役的数十万吐蕃百姓自由,放归吐蕃奴隶,他就有足够多的兵马征服河陇。

  玛祥仲巴杰现在与恩兰达札路恭休戚与共,一荣俱荣。

  是以,两人一内一外。

  由玛祥仲巴杰在逻些坐镇,恩兰达札路恭领兵征伐。

  吐蕃人最擅长天寒地冻作战。

  “是否已经探知唐军在柏海郡的兵力部署?”

  距离巴颜喀拉山口五十里外,吐蕃在雪地中驻扎。

  中军大营内,恩兰达札路恭向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斥候将领问道。

  每每听到“将贡品送入柏海郡”这句话,恩兰达札路恭都觉得耻辱。

  柏海明明是他们吐蕃的牧马之地,大唐却把郡设立在这里。

  这次趁大唐叛乱北上,他发誓要一雪前耻。

  “回大论,唐军的戍堡全部创建在险要山地,视野开阔,很容易发现我等。我们无法探测唐军具体兵马。在巴颜喀拉山口,他们每天都有两三千兵马陈列,出山巡视的时候,成群结队,似乎唐军兵马众多。”

  斥候将领无奈回道。

  唐军对巴颜喀拉山的封锁,比几年前还要严格。

  大唐在柏海郡设计神策、定戎、绥戎三军,正好卡在所有的主道上,就是为了将吐蕃传递消息的路堵住。

  吐蕃现在失去大勃律、小勃律,西域那边更是不可能打探。

  他们只能面向南诏、天竺。

  或者在大唐西川防守松散的时候,从西川入大唐打探消息。

  “李造反,陇右军一定会被他抽调。”

  恩兰达札路恭眉头一皱,难道李早就防著他?

  “大论,会不会是唐军虚张声势?故意吓唬我军?”

  大将尚且磨向恩兰达札路恭说道:“也有可能是唐军招揽的苏毗、通颊等军。”

  “再仔细探,注意分辨是否为大唐边军!”

  恩兰达札路恭觉得尚且磨言之有理,要再仔细探查。

  一天后,斥候将领回来禀告:“大论,唐军探马和巴颜喀拉山口陈列的大部分都是苏毗人和通颊人,几无汉人。”

  “唐军果然虚张声势!安禄山牵制李数十万大军,怎可能重兵陈列呢?”

  恩兰达札路恭大喜,当即下令让大军做好准备,强攻巴颜喀拉山口,直趋柏海,攻下柏海城。

第406章 吐蕃中计,大溃败

  巴颜喀拉山口。

  矗立在高原之上的雪山仿若大地向苍穹挺起的脊梁,雄伟而冷峻。

  一片苍茫下,联绵的雪峰似银龙蜿蜒盘踞。在这群山之间的山口大道,连接南北,显得格外瞩目,

  虽天气晴朗,但天空中的太阳并没有提供多少暖意,山口的风呼啸而过,如刮骨之刀一般。

  在山口的开阔地,高起一座堡垒。

  这是唐军的绥戎城,从大唐占领巴颜喀拉山口后,发吐蕃俘虏,在汉人工匠的主持下,开始建筑。

  但受制于地形,使绥戎城不算很大,只能算一般的城堡,甚至连绥戎军都不能驻扎下。

  绥戎军和定戎军虽分别创建在巴颜喀拉山口和香日德河,然两军的大半兵力,都驻扎在柏海城。

  唐军前后发动吐蕃、象雄等部俘虏十万余人,在高适的主持下,起大城“柏海”,作为柏海郡的郡治。

  在李拜相时开始建筑,李罢相时完成,整个城池可容纳军民十万人。

  以柏海城为依托,发展畜牧业、农业、手工业,计划将其建为前往天竺的古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

  绥戎城。

  段秀实、南霁云、曲环等主将汇聚。

  另外还有李晟、张万福、宕剑以及一些诸附属部落的将领。

  “启禀都督,吐蕃大军已经行动,向绥戎城而来。”

  诸将帅在堂中商议军事的时候,探马入堂汇报导。

  “尺带珠丹入吐蕃,已得奇效。吐蕃虽有心北上进攻柏海,然他们的兵马有相当一部分被牵制在国内。”

  柏海都督南霁云向众将说道。

  他非常佩服秦王的妙棋,把无关紧要的尺带珠丹释放归吐蕃,一举瓦解玛祥仲巴杰近十年的统治。

  使得玛祥仲巴杰只能派遣十万武士、奴隶。

  为了团结兵力,吐蕃把十万兵马合在一起,未从柴达木盆地前往香日德河进攻定戎城。

  因为巴颜喀拉山口位于出雪域高原的主干道唐蕃古道,又被唐军花大代价修理,容易通行到达大非川,进而到达青海、九曲。

  巴颜喀拉山口也更容易展开兵力,与柏海城更近。

  恩兰达札路恭的最先目标是拿下柏海城,作为后勤补给地。

  “玛祥仲巴杰是想通过北伐胜利,提高自己的地位,缓解国家矛盾。我猜测他已经将尺带珠丹挟持。只要我们能打败这十万大军,必然会使吐蕃陷入内战。”

  青海都督段秀实说道。

  没有人能挡住权力的诱惑,玛祥仲巴杰执政近十年,怎么可能因为老赞普回来将权力拱手相让?

  “全赖段都督的计谋,示敌以弱,使吐蕃主动发动进攻!”

  南霁云向段秀实说道。

  他们担心吐蕃不敢主动进攻,特意“虚张声势”,让苏毗人、通颊人穿著他们的皮甲,诱骗吐蕃。

  使吐蕃相信唐军在柏海的兵马,大部分已经被召回长安平叛。

  只是徵调通颊、苏毗等附属胡部装样子,吓唬他们。

  吐蕃人对自己的战力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只把精锐的唐军作为对手,不将苏毗、党项等部放在眼中。

  “预计明日吐蕃就会到达,计划还要周密布置,不能有任何纰漏。以免辜负秦王。”

  段秀实慎重地说道,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用心布置。

  现在他们还不清楚李已经被立为太子。

  段秀实认为这是大唐的机会,只要打败吐蕃此次的十万大军,就可以在战略上对吐蕃一劳永逸。

  入雪域高原的路,被唐军牢牢把控,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唐军随时可以进入雪域高原。

  “平安禄山之功,未有我们之手。今当奋力,搏取功勋!”

  南霁云正色地向诸将说道。

  “遵命!”

  众将回复,热血沸腾。

  许久未经战斗,他们都憋著一股气。

  这次与吐蕃的大战,就是他们释放的时候。

  从吐蕃未能如期向大唐上贡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就已经注定。

  唐军将帅在绥戎城商议具体计划以后,开始布置各路大军。

  在绥戎城外,巴颜喀拉山口的险要地带,有两千通颊、苏毗组成的士卒。

  他们白天出城,晚上回城。

  由于吐蕃进军,压缩唐军的空间,使唐军出城的探马在逐渐变少。

  受制于情报难以展开,吐蕃依旧未发现有什么问题。

  恩兰达札路恭如段秀实所料,准备在到达巴颜喀拉山口的时候,立刻对绥戎城发动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现在老赞普归来,内部不稳,恩兰达札路恭知道拖的时间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十一月十日。

  一队队身披锁子甲的吐蕃武士打头,每一名武士身边,还有两名手持长矛的吐蕃奴隶。

  画著各种猛兽的吐蕃军旗在迎风猎猎作响,士卒的脸被冻地通红。

  在步兵后方,才是骑兵。

  吐蕃骑兵只为观望,在巴颜喀拉山口的攻坚战中,骑兵不宜奔跑,只能以步兵武士作为主力。

  正午的时候,吐蕃前军距离巴颜喀拉山口只有不到三里。

  唐军居高临下,早已看到吐蕃军。

  而吐蕃军也大概清楚唐军的底细。

  前军进攻前,恩兰达札路恭亲自到达前军阵地,鼓舞士气。

  “勇士们!前方为唐军豺狼,欺凌我吐蕃已久,他们索要我们数以万计的牛羊,致使我们的家人没有肉吃。九年前的一战,我们兄弟、父亲,尽皆战死,有的还被唐军所奴役。这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掉的仇恨……”

  “曾经,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我们家人于此放牧,今却被唐军如此妆点,亵渎神灵与自然。唐国内乱,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

  “此刻正是我们雪耻之时。望儿郎们不畏死亡,去拼搏金玉告身。任何儿郎斩杀一名唐军,皆可获得田地、牲畜的奖励……”

  恩兰达札路恭从国仇家恨到军功奖励,全方位激励士卒。

  吐蕃确实有不少士卒怀著报仇雪恨之心。

  他们被吐蕃贵族洗脑,不问因果,只有仇恨。

  “报仇……报仇……”

  上万名吐蕃士卒齐声高喝,声震山岳。

  不远处的唐军听得一清二楚。

  “出发!”

  恩兰达札路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一声令下,前军出击!

  吐蕃的先锋大将为尚且磨,与玛祥仲巴杰为同族,那囊氏。

  先锋武士由他率领,他们在雪地上奔跑,如狼似虎。

  后方的步兵、骑兵,紧随著前锋武士。

  “吐蕃兵近,推完雷石滚木后,立即撤退!”

首节上一节770/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