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51节

  这十万兵马,骑兵皆为边军,步兵则是收编的乡勇、郡兵,以及招募的新兵。

  李提拔边军为将、押官,统领他们。

  而且调遣的方向,多符合他们的家乡。

  比如岭南节度使带来的岭南兵,被李换将,犒赏以后重新调往岭南。

  只是跟随了精锐的骑兵。

  留在身边的郡兵、乡勇,如果不想回家乡种地,李会继续收编。

  现在洛阳附近还有二十万大军。

  目送白孝德、卫伯玉等人离开后,李率师回洛阳。

  诸多俘虏被押送同返回。

  如孙孝哲、蔡希德等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叛将,李不会饶恕他们。

  到洛阳就是他们的死期。

  安禄山祸害中原,未殃及到关中,将叛将们杀死在洛阳,可以平息民愤。

  自开战以来,总共俘虏燕军士卒近十万人。

  得到金银珠宝、钱财绢帛比李西征大食时还多。

  主要是安禄山太狠了,跑路前把洛阳的权贵、富强抢夺一空。

  当然,李不可能还回去。

  他只会购买粮食、绢布,补给受兵灾的百姓。

  荥阳的乡里百姓得知秦王剿灭安禄山,得胜归来后,纷纷到官道上拜见秦王。

  和以往的夹道欢迎、欢呼雀跃不同。

  叛军摧残之地,伤痕累累,饿殍遍地。

  百姓们嚎啕大哭,像拜皇帝一样,跪在地上。

  感激挽大厦将倾的李拯救他们。

  李路过的时候,亲自下车慰问父老,他得知叛军动不动就来洛阳周围的乡里抢劫,以至于百姓衣不蔽体。

  他承诺会处死叛军的将领,重惩叛军。

  一路上,李又将军粮分给沿途的百姓。

  洛阳含嘉仓通过运河储存的粮食无计。

  含嘉仓是天下第一粮仓,有大小粮窖四百多个。

  其中大的粮窖能储存粮食万石以上,小粮窖也能储存数千石。

  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粮窖有粮食五百万石。

  因设计巧妙,含嘉仓还能一定程度上防火。

  安禄山逃跑的时候燕军有在含嘉仓纵火,但没有烧起。

  经过安禄山的糟蹋,粮食也还有三百多万石。

  由于江南、淮南未被战火波及,粮食还可以通过船只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含嘉仓。

  唐军到洛阳又有粮食,没必要再携带军粮,反正也必须赈灾。

  百姓们感激涕零,不顾身份,大呼万岁。

  连一些士卒都一起山呼“万岁”。

  李对此不制止,不呵斥……

  随行的官吏知道,小宗代替大宗,势不可挡。

  如果李不登上皇位,将领都不会愿意。

  ……

  范阳。

  此时范阳为孤城,无任何援军。

  史思明用“假传圣旨”的计谋下,范阳有过短暂的高昂士气。

  随著时间的推移,李光弼不断攻心,范阳城的守军变得人心惶惶。

  他们已经知道平卢归唐,也看到渔阳太守、吕知诲等人的首级,他们不会有援军。

  李光弼一直派人在范阳城下喊安禄山败亡,让他们速速投降。

  虽然史思明信誓旦旦地说安禄山已经打败李,但一直没有援军,使范阳守军疑虑。

  这一日,天策卫携带安禄山的首级到达李光弼的营帐。

  李光弼看到安禄山首级后大喜:“有此头颅,一日便可破城!”

  遂派人将安禄山的首级放在范阳城南门下。

  安禄山的大脑袋太有标志性了,城上范阳守军能认出那是“大燕皇帝安禄山”。

  “史思明骗我们!”

  “呜呜……”

  “这狗杂碎屡战屡败,他就是个无能之人。”

  “我们要和安禄山一起陪葬了。”

  一时间,城上燕军大乱,纷纷怒骂史思明不为人子。

  连日的煎熬,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安禄山兵败身死,他们还有必要打吗?

  “那不是陛下的头颅,是唐军的诡计。”

  史思明得知消息后,立刻跑到城头,指著安禄山的脑袋狡辩道。

  但此时已经没人相信史思明。

  连著四次大败,已让这个骁将失去威望。

  “唐军攻破范阳,会把我们杀光。”

  史思明试图用这一点鼓舞士气。

  还是没人听他,反而用如狼似虎的眼睛盯著他。

  史思明的亲卫在嘉山之战为掩护他全部战死,离心离德后,身边连几个保护的人都没有。

  “献出史思明,减少我们的罪过。”

  范阳留守向润客大喊一声,麾下一拥而上。

  史思明准备抽刀反击的时候,又被旁边的士卒按住。

  一群人将他扑倒,五花大绑。

  “狗贼、竖子,不得好死!”

  史思明大骂向润客。

  “放下吊桥,开城门!”

  向润客也是为了自己,大势已去下,献城或许能让自己家保全。

  范阳城的人得知安禄山死后,几无反抗。

  他们认命等待大唐的审判。

  “将军识时务,我会如实禀告秦王。”

  李光弼得到范阳城,十分开心,安抚向润客。

  “冒犯秦王,不敢邀功,只望赎罪!”

  向润客诚惶诚恐地一拜。

  当日,李光弼下令将安禄山的家人,一众叛将的家人全部逮捕,连同史思明一起,押送至洛阳。

第398章 回纥的妥协,大唐月报

  李光弼拿下范阳以后,第一时间向李告捷。

  在李光弼征范阳前,他已被李任命为范阳都督。

  感性上,李想让李光弼兼任范阳太守,但理性使李没有这么做。

  一旦有开端,就会有止不住的趋势。

  当今范阳叛乱虽平,但局势依旧糜烂。

  范阳虽然面积广大,实际上人口并不多,在叛乱前有六万七千余户,三十八万余人。

  胡汉杂居,民风彪悍的地方,安禄山依旧有影响力。这家伙生前不吝啬对部下的赏赐,笼络人心。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有能力的太守,尤为重要。

  安禄山叛乱后,“范阳”这个词也会变得极为敏感。

  深思熟虑上,李任天下大元帅行军司马李泌为范阳太守,授银青光禄大夫,封邺郡公。

  希望李泌能整饬边疆局势。

  也是为李泌拜相做准备。

  范阳都督李光弼被李授上柱国,封燕国公。

  而以范阳都督为首的范阳军,授兵五万,其中骑三万。卫范阳、密云、上谷等河北郡县军事。

  不足的战马,李会分配给范阳军。

  李相信李光弼会和李泌配合好。

  同时,李提拔仆固怀恩成为范阳副都督。

  他知道仆固怀恩想法很多,但李光弼能压制他。

  李也自信能控制这员虎将。

  在向李光弼传递文书的时候,还密令他整训军中,随时准备出征草原。

  契丹、奚、、室韦、同罗等部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出大力,残害中原,让李很不痛快。

  李又在北平郡卢龙城,创建平卢都督府。

  以王思礼为平卢都督,刘正臣为副都督。

  平卢军掌兵三万,其中骑兵一万两千。

首节上一节751/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