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70节

  田良丘为哥舒翰感到悲伤。

  “我只是后悔没有听你们的话,去长安杀死杨国忠。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过我相信杨国忠会遭到报应。”

  哥舒翰不后悔跟随李帅。

  他也清楚凭借李帅的威望,用不了多久就能尽收河西、陇右之兵。

  如果让他率领骑与李帅一战,他很难做到。

  在这个时候,哥舒翰已经明白这一战的意义。

  哥舒翰下令骑前进,剿灭原野上的一万叛军。

  灵宝东的原野上,哥舒翰派遣李承光率领三万精兵在前,庞忠率八万士卒在后。

  骑兵分列两翼,庞大的阵型直压过去。

  “咚咚咚……”

  哥舒翰和田良丘一起率领两万士卒在黄河对岸击鼓督战,战鼓擂擂作响,鼓舞著三军士气。

  以骑、飞骑、胡兵、新兵为主的士卒,在安禄山叛乱以后,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统一的演习更是没有一次。

  所以十万大军的调动,在原野上乱作一团。

  并没有因为密集的战鼓声而排列整齐。

  好在叛军的阵型也不整,甚至可以用残兵败将来形容。

  因为叛军诸队,有的一行五人,有的一行十人,有的前进,有的后退。

  “土匪也比他们强!”

  “这哪是叛军,分明是乌合之众。燕云精兵不过如此。”

  “抓住敌将再会餐。”

  骑的将领一看对方更菜,信心一下子就提升起来,指著叛军嘲讽道。

  观战的哥舒翰觉得不对劲,但他令传令兵做好准备,随时向河对岸传达他的军令。

  “杀啊!”

  喊杀声响起,双方前排披著盔甲的士卒碰撞在一起。

  铁甲步兵们你来我往,互砍互刺。

  唐军比叛军的伤亡更大。

  一刻钟后,地上已经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唐军开始心惊叛军的战斗力。

  那一个个叛军士卒像是不怕死一样,以命搏命。

  就在这时,叛军阵中的军旗突然倒下去,然后叛军后队变成前队,大呼著逃跑。

  唐军没管那么多,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叛军不可阻挡。

  现正是获得军功的大好时机。

  “大帅,当下令停止追击,必然有诈!”

  田良丘向哥舒翰说道。

  “击鼓收兵……”

  哥舒翰下令敲响退兵的战鼓。

  “咚咚咚……”

  但此时以骑为首的禁军像战神一样在追杀自以为的“残兵败将”,搏取军功,根本不听从鼓声的指挥。

  “该死的!等下我就将为首的将领斩了!”

  哥舒翰怒骂一声。

  军队太多,在发号施令的时候非常费劲。

  古往今来,能指挥十万大军,并获得胜利的将领,皆可称为名将。

  但有许多战斗,兵多将广不一定是好事。

  无奈之下,哥舒翰只能下令士卒,全力一搏,并规划撤退的道路。

  他和田良丘不再观望督战,划船到对岸,率领兵马亲自加入到战场之上。

  唐军一路追击叛军,从灵宝的原野上,一直追到狭道之中。

  沿途杀死上千名叛军,使唐军士气如虹。

  即便叛军进入狭道,唐军也不在意,他们一股脑地往里面钻。

  曲径狭道,险隘幽深。

  两侧的山上,正有藏身之所,一明明甲士暗伏。

  这些正是崔乾佑埋伏的士卒。

  同时,在狭道另一方,剑戟如林,崔乾佑真正的精兵在场。

  古往今来屡试不鲜的诱敌深入,再次成功。

  “呜……呜……”

  待自家士兵穿过,号角声响起。

  霎时间,两面山上埋伏的叛军骤然大呼起身,杀意迸发。

  一个个巨大的石块,一根根粗长的木材,从两山上推下去。

  “碰碰……”

  “铛铛……”

  地动山摇,灰烟弥漫于天,巨鸣在耳,如雷霆乍破。

  “不好……叛军有伏兵,快撤!”

  唐军见这阵势肝胆俱裂,有的直接将兵器丢在地上,仓皇而逃。

  “啊……”

  然而狭道之上,已经聚集数以万计的大唐骑、飞骑士卒。

  相互推搡,绊倒无数,有的兵刃自残,惨叫声不绝于耳。

  就算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骤然落下的雷石滚木。

  巨大的冲击力,将不少唐军士卒砸成肉酱,有的盔甲都被碾成碎片。

  一波又一波,先争功的唐军,倒在这“死亡之谷”。

  “咻咻咻……”

  叛军雷石滚木用完以后,强弩雷发,活著的唐军,难以躲过强弩的摧残。

  当叛军弩矢也用尽,崔乾佑指挥叛军精锐正式入狭道。

  唐军消极,叛军英雄,如虎扑羊群,不断屠杀。

  “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撤退!”

  哥舒翰赶到的时候,队伍在狭道中乱作一团,进退不得。

  他指挥马拉毡车为前队,去冲击叛军,想冲出一条路来。

  “雕虫小技!唐军已然黔驴技穷。把火车推出来!”

  崔乾佑见状,冷哼一声。

  他在另外一侧用数十辆草车阻住唐军的车子,放火焚烧。

  “待浓烟四起,将士们大声呼喊。”

  崔乾佑又下令道。

  草车点燃,迅速冲向唐军的车子,一时间浓烟滚滚。

  “伪唐竖子,速速投降!”

  “胆小的鼠辈,有种与我斗将……”

  “杀死唐狗!”

  叛军纷纷叫骂,期间夹杂著各种各样的胡语。

  唐军被烟尘熏得睁不开眼,只听四周喊杀声,以为叛军在烟火之中,于是召集弓箭手射击。

  然而此时崔乾佑已经指挥士卒退出去。

  唐军再次被自己误伤。

  直到天黑,唐军箭已射尽,才发现根本没有叛军。

  唐军也在不断地退出狭道,阵型更乱了。

  “轰隆隆……”

  与此同时,数千同罗精骑在田乾真的率领下,突然从唐军侧翼杀出来。

  这些同罗精骑听从崔乾佑的军令迂回而至。

  唐军见此阵仗已经没有脾气,哪怕他们人多势众,也未想著抵抗,大叫逃命。

  腹背受敌下,唐军士卒慌不择路,许多直接掉入黄河之中淹死。

  崔乾佑派遣主力步骑乘胜追击,唐军后军见前军战败,也纷纷逃往潼关。

  潼关外有三道重壕,原是为了阻挡叛军,此时却成了唐军的死亡陷阱。

  素质差的唐军畏敌如虎,在叛军的逼迫下,溃败的人马落入了坑壕中,深达一丈的壕沟很快被人马填满,死伤不计其数。

  哥舒翰满怀悲痛地渡过黄河,到达对岸的军营中。

  他战后仅仅收拢五千人,可谓一败涂地。

  “高仙芝就是我的下场,我死定了!”

  哥舒翰想过自己会失败,但没想到败得这么惨。

  他在黑夜中止不住地哭泣。

  残兵败将中,不论是曾经的骑,还是不可一世的飞骑,都一脸颓废。

  战败竟是如此干脆!

  “大帅,我们十几万士卒,不可能只剩下五千。当召集失散的士卒,再回潼关。”

  田良丘向哥舒翰建议道。

  “冯神威不知道在哪,他一定准备杀我。潼关回不去了。”

  可能是中风缠身,让哥舒翰有对死亡的恐惧。

  这次大败后,哪怕潼关距离他只有十几里,他也不敢回去。

首节上一节670/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