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35节

  他以为同为诗人的李,对王昌龄惺惺相惜。

  “国忠啊!宴会结束后,召王昌龄回长安,然后到安西任判官,封王昌龄一个四品官标榜身份。”

  杨国忠走上前后,李隆基向他吩咐道。

  “臣遵旨!”

  杨国忠看了李一眼,知道召回王昌龄是李的主意。

  对杨国忠来说,王昌龄无关紧要,只要不在长安捣乱就行。

  宴会之上,载歌载舞,臣子们却有喜有忧。

  与李关系势如水火的五杨十分高兴,她们在宴会上手舞足蹈。

  因为李这个瘟神,明日也会离开长安。

  她们在庆祝李离开,希望他永不回来。

  届时长安又是他们的天下!

  心中有所希望的大臣唉声叹气,天水王终究还是要离开。他们还有机会吗?

  像几年前一样,天水王府后花园的梨树下,坐满大臣,雄心勃勃地商议新法。

  一切都回不去了。

  杨玉环静静坐著,她罕见多饮酒,不一会儿,就面布红霞,娇艳欲滴,今夜她注定要长醉。

  或许再见李,又是三年以后。

  对她来说,三年太长,每一日都是煎熬,却还要强颜欢笑。

  微微醉的杨玉环,再看李与李隆基谈笑风生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她想到几天前的一个噩梦,她与李分开,永远也不再见面。

  她在幽深的地方呼唤,回应的只是她的回声。

  这让她很害怕。

  在醉酒前,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正在与李隆基谈笑风生的李,像将他英武不凡的最新面容,烙印在心中一般。

  贵妃本就不善饮酒,各种情绪和思绪,使她多喝几杯酒。

  “玉环今日怎喝这么多酒呢?快送玉环回宫!”

  李隆基见杨玉环将要醉倒,立刻向女官吩咐道。

  他与李交谈,根本没注意杨玉环多喝酒。

  李看到一脸媚态,双目迷离的杨玉环,心中也荡起一层涟漪。

  直到杨玉环被宫女扶著退去幕后,心中仍不能平静。

  好在杨玉环离场后,李隆基也觉得宴会上的兴致少了一半。

  又过大概半个时辰,宣布宴会结束。

  文武百官恭送李隆基。

  翌日,天气阴冥,北风呼啸。

  长安城外,圣人游幸华清宫。

  五杨再次展现风华,她们每一家数百仆从,穿各色的衣服,与禁军混在一起,却比禁军夺目。

  他们在前面打头阵,宣示著天子行驾和杨氏的尊贵。

  其中不无庆祝与他们分道扬镳的李。

  李隆基与跟随的文武百官向东。

  而李向西。

  两方各走一边,就等下次相见。

  李适之、李玉莹和李的兄弟来送李。

  在咸阳原上,在北风中,李将李蓁蓁抱在怀里,与李适之告别。

  而裴灵溪强忍著泪水,抚摸李奕的脸蛋,让他听祖父的话,阿娘会回来看望他。

  作为李的长子要有担当,留在长安最合适。

  裴灵溪纵万般不舍,也要为夫君考虑。

  李奕小小年纪,就有远超同龄人的坚强,他得知阿娘阿爷要去很远的地方,只是流泪,没有哭闹。

  他天真的认为,阿娘很快就会回来看他。更何况祖父对他很好。

  “父亲,奕儿就托付给您了。”

  临别之际,李握住李适之的手说道。

  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人知道,这次分别意味著什么。

  李适之、李奕,还有他的兄弟姐妹,若说没有一点危险是不可能的。

  到这一步,李别无选择!

  “七郎放心,为父会好好教育奕儿,你的文武奕儿将来学习一样,就属于能臣了。”

  李适之向李回答道。

  他很喜欢李几个机灵的儿女,由于李斐然的成就,孙儿众多的李适之偏爱不可避免。

  “父亲还记得李泌吗?”

  李还要向李适之交代一件事情。

  “是那个瘦弱的年轻道士吗?他的道很宏大,对道德经的注解,我自愧不如。”

  李适之怎会不记得李泌呢。

  李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李泌,他才决定在壮年罢相,为自己的七郎让开道路。

  而李没有让他失望,达到的成就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李泌一向来往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不过他今后的几年,都会隐居在终南山。有事情可以去请教他。”

  “如果有一天,李泌来见父亲,你要多听他的意见。李泌是我的亲信,我对他的信任,不亚于罗兴。”

  李郑重地向李适之说道。

  那一夜,许多事情李已经向李泌谈好。

  关键时刻,李泌知道要如何去做。

  “哦!是对付杨国忠和杨氏吗?有贵妃娘娘在,恐难以完成啊!”

  李适之意识到这一点,轻声向李说道。

  “谁又会想到武则天在张柬之的逼迫下退位的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父亲放心吧!”

  李暗叹一声,还是未告李适之真相。

  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一句。

  “为父相信七郎和李泌的智慧。”

  李适之知道七郎城府,不是他能度量的,或许真能将杨氏扳倒。

  他确实难以猜测李的城府。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蓁蓁,向祖父说保重!”

  李摸了摸怀中李蓁蓁的脸蛋,让她再见李适之。

  “阿翁,阿爷说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看你。”

  李蓁蓁向李适之说道。

  她不懂万里的概念,可以想像,在一路上,她一定会哭闹。

  “蓁蓁,祖父也会念你!”

  李适之哈哈一笑,见风越来越大,李蓁蓁小脸通红,然后立刻向李说道:“七郎,快将蓁蓁放入马车中。”

  李将李蓁蓁给霜儿,让她将李蓁蓁先带入御寒的马车中。

  随后,李与李、李季卿等兄弟一一告别。

  临到李玉莹的时候,李多说两句,祝她学医有成,有朝一日能和李腾空一样悬壶济世。

  裴灵溪、李奕母子温存完毕,李也该出发了。

  临走前,李见李奕依依不舍地看著裴灵溪上车,半跪在地上,擦拭李奕的泪水。

  他没有多说一句话,下令道:“启程!”

  亲卫三十骑在前打头阵,先行。

  一辆辆马车,开始启动。

  “父亲,孩儿告辞!”

  李再次向李适之一拜后,跨上火云马。

  拱卫在马车侧面。

  李适之泪眼模糊,转过身去。他总感觉,李此次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

  李玉莹提醒李车架即将远离,李适之才缓缓转过身。

  他将李奕抱起来,直到李的车马,在咸阳原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身影。

  此次跟随李去龟兹的,除了一百名来时的亲卫以外,还有数十名天水王府的奴婢,几名医者,以及天水王府内的金银珠宝,所以前前后后有二十多辆车子。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李讨厌的人物,袁思艺。

  李没想到李隆基会让他成为新的安西北庭监军。

  在李告别李适之的时候,袁思艺嫌风大,坐在马车上不下来。

  不过李不惧袁思艺。

  如果敢在他面前指指点点,在路上就把他收拾了。

  由于亲卫都是一人四马,携带有帐篷,遇到大雪,可以安营扎寨休息。

  李隆基为安西分配的两千名工匠、医者,已收到命令,他们携带家属,跟随著河西长行转运的队伍,前往龟兹。

  另外,李已经传令陇右群牧副大使张文俨迅速在各个牧监调集两万匹战马,两万匹驽马,到达龟兹城。

  并下令张文俨,今后任何想要从陇右牧监申请战马超过一百匹者,都要向他汇报。

  李不是担心安禄山,是想更紧密地控制陇右牧监。

  和历史上的陇右牧监不同,李征服吐蕃,使吐蕃年年进贡马牛羊,并在青海、柏海、九曲、积石等地,设置大量的牧监。

首节上一节635/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