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34节

  十年韬光养晦,其间心理波折。终要承受住考验。

  当他们路过白鹿原上一所菊花盛开的小院落后,李吟出这首后世脍炙人口的“赏菊诗”。

  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惹人联想,代表李此刻的心境。

  也让杜甫、王维产生共鸣。

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

  李的《菊花》一诗寓意颇深,历经寒冷,而最终雕零。

  可以延伸想像,是李,是杜甫,也是王维。

  杜甫和王维感触良多的同时,诗兴大发,各吟一首菊花,互相品读,兴致盎然。

  他们逗留许久,跨过这开满菊花的小院,向日落的地方而去。

  “子美,杨国忠将你的仕途之路断绝,我只能让你成为我的僚属,你愿意去西域吗?”

  一番别样的游离后,回到驿站旁的酒肆饮酒,李向杜甫询问道。

  他知道杜甫不再为官后,诗风已然大变,但被被认为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比如杜甫不久前所作醉时歌。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最后笔锋一转,甚至说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将圣人孔子,和大盗盗跖一起说出,作为“奉儒守官”,标准儒家的杜甫,很意味深长。

  明显是明嘲儒术,实际上暗讽刺时政,乃至李隆基。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安危的感慨,和自身遭遇的愤懑。

  “郡王麾下人才济济,杜甫无能,家中也有妻儿照顾,无法再为李帅效力。”

  杜甫婉拒李的邀请。

  以前他想济世安民,充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经过数年为官后,心境大有改变。

  从李林甫“野无遗贤”开始,他所看到的,所认知的,都打破他对政治的幻想。

  他亲眼见证开元盛世,到天宝十载以后,化为黎民的哀叹。

  为什么圣人会纵容五杨呢?谁又懂得苍生的苦楚呢?

  那“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誓言渐行渐远。

  而他的“恩相”李,一心为国家,为苍生百姓,却罢相遭贬。

  这无一不再打磨杜甫对政治的热情,以至于现在杜甫心灰意冷。

  如果国家有难,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帮助。但现在杜甫则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家中有一些薄田,栽种一些果树、药材,杜甫自认为可以养家糊口。

  “在西域为将,不是我的心愿。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李微微摇了摇头,惆怅地说道。

  他的话没说完。

  只是不知道再回来的时候,杜甫和王维会怎么看他。

  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让杜甫今生不再写下《三吏三别》。

  他一定会做到。

  “郡王再回长安,不仅仅是我的愿望,也是天下百姓的希望。”

  杜甫以为李要重回为相。

  他已经看到盛世之下的暗流涌动,只有天水王重整朝纲,才能让大唐恢复开元年间的盛世。

  “摩诘,有无念想,再度西去。”

  李又问王维道。

  此时王维还担任文部郎中的职位,但只是挂了职衔而已,大部分时间称病在家。

  由于文坛领袖的身份,杨国忠不想去搭理王维。

  “虽向往西域之景,但我更不可能离开长安。”

  王维向李回答道。

  他的心境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觉得自己再难涉足政事。

  对自己的前途也不抱有任何希望。

  王维有自知之明,知晓圣人在利用他“一代文宗”的身份,装扮盛世,粉饰太平。

  “可惜!今日我们相约在白鹿原上,下次郊游饮酒不知是什么时候,希望还有下次吧!”

  李知道不可能,只是随便一问。

  “郡王才华无双,是能兼济天下的相才,是古今未有的大将军,我们的诗词,未能描绘郡王十一。能受到郡王的礼遇,也是我们的幸事。只要郡王回长安,我们随时会见面。”

  王维也错会李的意思。

  就身份而言,他与杜甫都差之千里。而李与他们相交,是文人,是朋友。

  十年来,李的身份一再提高,王维都未觉得疏远,千万里赠诗,情意绵长。

  李只是笑了笑,他们今夜一起饮酒,谈古论今。

  从开元的强大,说到泰山封禅,又说到天宝的危机四伏。

  从姚崇开始的一任任宰相,说道张九龄、李林甫,又说到杨国忠。

  从古代历史,说到诗词歌赋。

  古今大事,又哪有一成不变的。

  说到最后,可能是因为醉了,哽咽难言……

  在白鹿原两天后,李、杜甫和王维一起返回长安。

  不久后,李泌从嵩山到达长安,他到达天水王府后,李将他迎入。

  在葳蕤的灯烛下,两人促膝长谈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什么,翌日离开的时候,没有送别的仪式,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李泌又前往他的终南山。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十月下旬。

  再过一日,李隆基准备启程前往华清宫,进行属于他的“冬眠”。

  这一个冬天,华清宫的朝堂都会落满灰尘。

  而李也打算明日就出发回龟兹。

  车神塞、李嗣业等将早已在十天前,便快马先行一步,回西域整训军队。

  李后面要与家人同行,会慢许多。

  长安的百姓知道李要离开,非常难过,有志之士常常扼腕叹息……

  在前往华清宫的前一日,李隆基按照惯例,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吏,举行大宴。

  下次饮酒,就要到华清宫了。

  在宴会上,李再一次与李岘、裴遵庆、韦见素等官吏谈论。

  没有什么国家大策,也没有什么新法,更没有当前的危患,只是交谈一些不著边际的客套话。

  与群臣问候没多久,李隆基召李到御座前。

  “七郎明日将要西去建功,我赐给你这杯酒,希望来年七郎能旗开得胜。”

  李隆基亲自为李倒一杯酒,并拿起酒杯交到李手中。

  他很看重接下来的战争!

  “臣谢圣人。”

  李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七郎不要担心将来没有勋爵加身,谁说我大唐不能像汉朝一样出现万户侯呢?”

  李隆基看著李饮尽酒后,缓缓说道。

  李隆基口中的万户侯,自然指的是实封。

  大唐的爵位,包括亲王,都是虚封。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一般亲王、公主都会加一定数量的实封,但不超过千户。

  而当前李的实封已经三千户。

  李隆基这是想用“万户侯”激励李。

  须知李郡王的虚封才五千户。

  如果将来一个虚封五千户的郡王,得实封万户。

  那比亲王还要亲王。

  或许李隆基不会考虑那个时候的后果,李也不会等待那一刻的来临。

  他只能用神色激动的拜谢,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让李隆基放心。

  “启禀圣人,臣离开长安之前,有一事相请。”

  李在李隆基喝酒尽兴的时候,向他说道。

  “七郎但说无妨!”

  李隆基让李直说。

  “回圣人,臣认为龙标尉王昌龄有不可多得的才干,决定要他担任安西节度使的判官,请圣人恩准。”

  李知道安史之乱刚开始的时候,王昌龄被闾丘晓杀害。

  乱世没有法典,地方郡守权力大增,闾丘晓杀害王昌龄的原因,竟只是因为嫉妒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

  李不想这种悲剧重现,准备将王昌龄调走。

  如果按照历史来说,此时的王昌龄已经完成他人生中大部分创作。

  但李有理由相信,王昌龄若能顺其自然的活著,一定能创造更多经典的诗篇。

  “这都是小事。”

  李隆基闻言,让侍者传杨国忠来到御座前。

  王昌龄的诗大名鼎鼎,李隆基多有耳闻。

首节上一节634/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