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32节

  十年来,李的身份一再提高,王维都未觉得疏远,千万里赠诗,情意绵长。

  李只是笑了笑,他们今夜一起饮酒,谈古论今。

  从开元的强大,说到泰山封禅,又说到天宝的危机四伏。

  从姚崇开始的一任任宰相,说道张九龄、李林甫,又说到杨国忠。

  从古代历史,说到诗词歌赋。

  古今大事,又哪有一成不变的。

  说到最后,可能是因为醉了,哽咽难言……

  在白鹿原两天后,李、杜甫和王维一起返回长安。

  不久后,李泌从嵩山到达长安,他到达天水王府后,李将他迎入。

  在葳蕤的灯烛下,两人促膝长谈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什么,翌日离开的时候,没有送别的仪式,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李泌又前往他的终南山。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十月下旬。

  再过一日,李隆基准备启程前往华清宫,进行属于他的“冬眠”。

  这一个冬天,华清宫的朝堂都会落满灰尘。

  而李也打算明日就出发回龟兹。

  车神塞、李嗣业等将早已在十天前,便快马先行一步,回西域整训军队。

  李后面要与家人同行,会慢许多。

  长安的百姓知道李要离开,非常难过,有志之士常常扼腕叹息……

  在前往华清宫的前一日,李隆基按照惯例,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吏,举行大宴。

  下次饮酒,就要到华清宫了。

  在宴会上,李再一次与李岘、裴遵庆、韦见素等官吏谈论。

  没有什么国家大策,也没有什么新法,更没有当前的危患,只是交谈一些不着边际的客套话。

  与群臣问候没多久,李隆基召李到御座前。

  “七郎明日将要西去建功,我赐给你这杯酒,希望来年七郎能旗开得胜。”

  李隆基亲自为李倒一杯酒,并拿起酒杯交到李手中。

  他很看重接下来的战争!

  “臣谢圣人。”

  李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七郎不要担心将来没有勋爵加身,谁说我大唐不能像汉朝一样出现万户侯呢?”

  李隆基看着李饮尽酒后,缓缓说道。

  李隆基口中的万户侯,自然指的是实封。

  大唐的爵位,包括亲王,都是虚封。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一般亲王、公主都会加一定数量的实封,但不超过千户。

  而当前李的实封已经三千户。

  李隆基这是想用“万户侯”激励李。

  须知李郡王的虚封才五千户。

  如果将来一个虚封五千户的郡王,得实封万户。

  那比亲王还要亲王。

  或许李隆基不会考虑那个时候的后果,李也不会等待那一刻的来临。

  他只能用神色激动的拜谢,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让李隆基放心。

  “启禀圣人,臣离开长安之前,有一事相请。”

  李在李隆基喝酒尽兴的时候,向他说道。

  “七郎但说无妨!”

  李隆基让李直说。

  “回圣人,臣认为龙标尉王昌龄有不可多得的才干,决定要他担任安西节度使的判官,请圣人恩准。”

  李知道安史之乱刚开始的时候,王昌龄被闾丘晓杀害。

  乱世没有法典,地方郡守权力大增,闾丘晓杀害王昌龄的原因,竟只是因为嫉妒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

  李不想这种悲剧重现,准备将王昌龄调走。

  如果按照历史来说,此时的王昌龄已经完成他人生中大部分创作。

  但李有理由相信,王昌龄若能顺其自然的活着,一定能创造更多经典的诗篇。

  “这都是小事。”

  李隆基闻言,让侍者传杨国忠来到御座前。

  王昌龄的诗大名鼎鼎,李隆基多有耳闻。

  他以为同为诗人的李,对王昌龄惺惺相惜。

  “国忠啊!宴会结束后,召王昌龄回长安,然后到安西任判官,封王昌龄一个四品官标榜身份。”

  杨国忠走上前后,李隆基向他吩咐道。

  “臣遵旨!”

  杨国忠看了李一眼,知道召回王昌龄是李的主意。

  对杨国忠来说,王昌龄无关紧要,只要不在长安捣乱就行。

  宴会之上,载歌载舞,臣子们却有喜有忧。

  与李关系势如水火的五杨十分高兴,她们在宴会上手舞足蹈。

  因为李这个瘟神,明日也会离开长安。

  她们在庆祝李离开,希望他永不回来。

  届时长安又是他们的天下!

  心中有所希望的大臣唉声叹气,天水王终究还是要离开。他们还有机会吗?

  像几年前一样,天水王府后花园的梨树下,坐满大臣,雄心勃勃地商议新法。

  一切都回不去了。

  杨玉环静静坐着,她罕见多饮酒,不一会儿,就面布红霞,娇艳欲滴,今夜她注定要长醉。

  或许再见李,又是三年以后。

  对她来说,三年太长,每一日都是煎熬,却还要强颜欢笑。

  微微醉的杨玉环,再看李与李隆基谈笑风生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她想到几天前的一个噩梦,她与李分开,永远也不再见面。

  她在幽深的地方呼唤,回应的只是她的回声。

  这让她很害怕。

  在醉酒前,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正在与李隆基谈笑风生的李,像将他英武不凡的最新面容,烙印在心中一般。

  贵妃本就不善饮酒,各种情绪和思绪,使她多喝几杯酒。

  “玉环今日怎喝这么多酒呢?快送玉环回宫!”

  李隆基见杨玉环将要醉倒,立刻向女官吩咐道。

  他与李交谈,根本没注意杨玉环多喝酒。

  李看到一脸媚态,双目迷离的杨玉环,心中也荡起一层涟漪。

  直到杨玉环被宫女扶着退去幕后,心中仍不能平静。

  好在杨玉环离场后,李隆基也觉得宴会上的兴致少了一半。

  又过大概半个时辰,宣布宴会结束。

  文武百官恭送李隆基。

  翌日,天气阴冥,北风呼啸。

  长安城外,圣人游幸华清宫。

  五杨再次展现风华,她们每一家数百仆从,穿各色的衣服,与禁军混在一起,却比禁军夺目。

  他们在前面打头阵,宣示着天子行驾和杨氏的尊贵。

  其中不无庆祝与他们分道扬镳的李。

  李隆基与跟随的文武百官向东。

  而李向西。

  两方各走一边,就等下次相见。

  李适之、李玉莹和李的兄弟来送李。

  在咸阳原上,在北风中,李将李蓁蓁抱在怀里,与李适之告别。

  而裴灵溪强忍着泪水,抚摸李奕的脸蛋,让他听祖父的话,阿娘会回来看望他。

  作为李的长子要有担当,留在长安最合适。

  裴灵溪纵万般不舍,也要为夫君考虑。

  李奕小小年纪,就有远超同龄人的坚强,他得知阿娘阿爷要去很远的地方,只是流泪,没有哭闹。

  他天真的认为,阿娘很快就会回来看他。更何况祖父对他很好。

  “父亲,奕儿就托付给您了。”

  临别之际,李握住李适之的手说道。

  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人知道,这次分别意味着什么。

  李适之、李奕,还有他的兄弟姐妹,若说没有一点危险是不可能的。

  到这一步,李别无选择!

  “七郎放心,为父会好好教育奕儿,你的文武奕儿将来学习一样,就属于能臣了。”

  李适之向李回答道。

  他很喜欢李几个机灵的儿女,由于李斐然的成就,孙儿众多的李适之偏爱不可避免。

首节上一节632/6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