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断闪烁的花火,映衬著她绝美的脸庞,显得姿态无双,不禁让李多看一眼。
李想来此时在绿阁旁的裴灵溪、长离她们,也是如此般的美丽。
而杨玉环突然醒悟,她第一时间看向李的时候,突然发现李盯著她。
一瞬间脸庞红了,心动比花火还快。
而李也赶紧错开目光。
杨玉环更加心虚,她突然拍著手,像小女孩一样雀跃。
李隆基感觉到旁边杨玉环的动静,下意识看一眼。
他以为杨玉环因看到花火,激动得脸红。
看杨玉环难得这么高兴,李隆基更加开心,眼角的皱纹再也无法掩饰。
天空的铁花还在不断变化,有时如旋转的花舞,有的时候如牡丹绽放,有的时候如金色瀑布,倾洒人间……
华清宫中的宫女官宦,事实上看得更清楚,她们不自觉放下手头工作,看向那骊山……
铁花整整持续一个半时辰,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原本准备的,就是下方的熔炉最多。
最上方只有一个熔炉。
一个半时辰,下方已经轮换两波人。
再好看的花火,看多了也会腻。
今夜上元,绽放已经足够。
圆月清冷,但花火让李隆基和文武大臣全身温暖,感受不到寒冷。
“启奏圣人,花火已经结束,圣人尽兴否?”
李向李隆基一拜后,向他询问道。
“尽兴!尽兴!七郎此何为也?”
李隆基抚掌大赞,向李询问。
“圣人请到翠云亭前的场地一观!”
李向李隆基邀请到。
李隆基迫不及待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跟著李来到熔炉旁。
李指著熔炉和花棚,以及器具,向李隆基和杨玉环解释打铁花的原理。
原本只是道家驱魔辟邪的小手段,大胆改进一下,竟有如今的蔚为壮观。
李隆基被李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先前星火如瀑,尔等是否被烫伤?”
李隆基又问负责打铁花的金吾卫。
“回圣人,只要技巧好,将铁液全部放飞高空,并不会被烫伤。若是夏日,我们可赤裸上身打铁花……”
一名金吾卫的回答惊人。
但此刻李隆基不得不信。
这翠云亭前他看得清楚,这些金吾卫士兵一直沐浴在火光之中。
“铁花之美,如星河倒倾,此应让长安的百姓也看看啊!”
李隆基拍著手说道。
他有这种想法,是想让长安的无数百姓,承圣君的恩情。
让外国使节和西域胡商看到大唐的繁华。
这是一种炫耀的心思。
“明年上元节,圣人摆驾回长安城。长安曲江的花灯,与铁花一起,天上都比不过。”
李笑著向李隆基回答道。
“是极,是极……”
“七郎上元夜甚合我意,我要赏赐七郎锦缎五千匹……”
李隆基认同,明年他一定回长安过元正。
他也因为此上元夜的布置,对李大赏。
“臣拜谢圣人……”
李拱手谢恩。
李隆基赏赐,他一向不犹豫地收下。
锦缎就是最华美的进贡蜀锦,价值不菲。
文武百官方醒悟后,心思各异。
李林甫沉默不语。
李的脑袋让他看不懂,想起之前的嘲笑,此时他只想快点离开。
而李的亲信更赞叹于李的智慧,他们通过了解。
这花火是用铁水绽放,看似华丽,转瞬即逝。
但实际上花费不大。
在曲中求直,省了无数钱财。
这种敬佩之心,渐渐深入骨髓,今后会有一批文武官吏,将李的话奉为圭臬,将李的行为看成大道,最终成为李的铁杆支持者,坚定不移……
第301章 天宝九载,重要的抉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这花朝季节,杨玉环想曲江花开,李隆基决定提前返回长安城。
对于华清宫的温暖,李隆基一再回首。
那一夜的花火不忘,此是他享乐的天堂。
他觉得自己的后半生,都将会如此,他与他的玉环娘子一起,春在长安,冬在华清。
唯一的遗憾,就是岁做不饶人。
在有限的岁月中,李隆基只想享乐。
他在华清宫的时候,平均七日一朝。
那时的文武百官认为是天寒地冻,圣人年纪大,不能伤害身体。
平民百姓也能理解。
六十多岁了,花甲之年。
太宗皇帝活了五十二岁,高宗皇帝活了五十六岁,中宗皇帝活了五十四岁,睿宗皇帝活了五十五岁。
百姓和大臣,都认为李隆基年纪大,颐养天年是常理。
但回到长安,哪怕是春意洋洋的季节,李隆基也经常数日不朝。
他可以起早,和杨玉环一起到太液池、曲江赏花。
然绝对不会去参加早朝。
此时朝堂不伦不类,首席宰相李林甫没有决策权,李只是第三宰相。
李隆基认为李林甫老了,但他不想罢去李林甫的右相之位。
哪怕高力士暗示这样会使矛盾越来越大,李隆基依旧无动于衷。
如果李隆基勤于朝政还好,但他偏偏只过问一些军政大事。
他掌控权力,却无心去理枝末。
这种怠政现象,使两派力量倾斜。
在明争暗斗中,时间迈入天宝九载三月。
李隆基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今日过年连续下雪,李隆基依旧在华清宫享乐。
只是再次表演的花火,让他走出华清宫中。
天宝九载的三月下旬,李隆基从华清宫回到长安城,比以往更晚。
弹指一晃的天宝八载发生许多大事。
对李意义最重大的,要当属裴灵溪为李诞生长子。
去年八月,在李彻夜难眠的等待中,母子平安。
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一脸数日,都沉浸在喜悦中。
李隆基按照承诺,在满月的时候,赐李襁褓中的长子为太中大夫。
这是一个标榜身份的从四品散官,代表著身份尊贵。
李为长子起名李奕,有著积累、光明的含意,李希望儿子将来能博学多才,光明正大。
另外让李高兴的是,去年六月,姜月瑶怀有身孕,十月霜儿也有喜。
李希望她们能在今年顺利诞生子女。
天宝八载,长安最有资历的大臣,有唐以来可以与李延寿、刘知几齐名的史学家,秘书监吴兢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李亲自为他题墓志铭,赞叹吴兢是“董狐、太史公”那样的史家。
曾经张说为宰相的时候,请求吴兢更改几个字,哪怕跪地,依旧被吴兢义正言辞地拒绝:“如果顺从您的请求,那么这部史书的笔法就不能算是正直的了,这怎么能让后世相信呢?”
所以李才会用董狐直笔赞美吴兢。
吴兢死后,李用一个月时间,整理史料,发现近几年的史料从战争到民生,以及地方事迹,都有一定隐喻。
李没有告诉李隆基,而是下令将史料封存,入国史馆典藏。
同时,八月的时候,永嘉郡太守王忠嗣因病去世。
年轻时王忠嗣赛高原苦寒,骁勇绝伦,难免留下伤病。
再加上离开军旅,郁郁寡欢,一病不起。
这位年仅四十五岁的盛世名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没有人不为他惋惜。